唐瑾
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歷史教師應(yīng)注重生活化教學,這樣才能使高中生主動學習歷史、思考歷史、探索歷史,獲得全面發(fā)展。由此可見,在高中歷史教學中加強生活化教學是非常必要的。
新課程改革的最終目的是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yīng)選擇合適的教學手段來開展教學,激發(fā)學生興趣,鍛煉學生能力,培養(yǎng)學生意志,發(fā)散學生思維,開發(fā)學生智慧,促進學生發(fā)展。
因此,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教師要合理運用生活化教學手段,使歷史教學貼近學生,促使學生研究和探索歷史,這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有重要作用。下面筆者就對高中歷史生活化教學進行分析和研究,希望對廣大高中歷史教師有所幫助。
一、加強生活化教學的重要意義
在高中歷史教學中加強生活化教學對高中教學改革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教師要以學生為主體,以自己為主導,根據(jù)學生的興趣、愛好、能力、成績等情況選擇恰當?shù)纳钍吕齺黹_展教學。
另外,教師要正確引導學生,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教學實踐活動中,思考、分析、探索歷史,獲得歷史知識水平、能力、思維、意識等方面的提升,從而在全面培養(yǎng)學生的基礎(chǔ)上推動教學改革。
由此可見,生活化教學能有效地彌補傳統(tǒng)歷史教學的不足,促進高中歷史教學的進步和發(fā)展。所以,教師在高中歷史教學中要加強生活化教學。
二、當前高中歷史生活化教學的不足
1.缺乏生活化教學體現(xiàn)。
高中歷史是高中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應(yīng)試教育下,有些教師為了使學生在高考中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往往以高考為教學導向,按照考試范圍來設(shè)計教學,強調(diào)在最短的時間里將最多的歷史知識灌輸給學生。這樣就會大大降低歷史教學的生活化程度,使歷史教學變得單一、枯燥。這種教學方式嚴重違背了新課改理念,阻礙了生活化教學的開展,對學生的發(fā)展有很大的負面影響。
2.缺乏生活化教學實踐。
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教師要進行生活化教學實踐,使學生在積極參與實踐活動的過程中不斷學習歷史知識,運用歷史知識,探索歷史知識,從而提高學生的歷史知識水平。
但在實際教學中,很多高中歷史教師并不注重生活化教學實踐的開展,這就使得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歷史知識,從而大大降低了歷史教學效果。所以,生活化教學實踐的缺乏會導致歷史生活化教學效果不佳。
三、加強生活化教學應(yīng)注意的問題
面對當前高中歷史生活化教學的不足,教師應(yīng)合理加強生活化教學,充分發(fā)揮生活化教學的作用,真正提高歷史生活化教學水平,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在高中歷史教學中加強生活化教學時應(yīng)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使用生活化教學語言。
教學語言是教師開展教學的主要媒介,它對學生知識的掌握和能力的培養(yǎng)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歷史教師要具備較強的表達能力,使用生活化教學語言。對此,歷史教師在教學活動過程中一定要注重使用生活化教學語言,激發(fā)學生情感,減輕學生學習壓力,從而使學生投入到歷史學習活動中。由此可見,恰當、合理地使用生活化教學語言是提高歷史生活化教學效果的有效手段。
2.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
如果教師只是利用歷史教材向?qū)W生單調(diào)地講述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知識,學生就會感到歷史學習枯燥、乏味。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發(fā)生,在開展歷史生活化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注意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提高教學的趣味性、引導性、教育性,從而更好地傳授知識,提高教學效果。對此,教師可通過播放歷史紀錄片、舉辦歷史人物討論會等方式豐富歷史教學,使學生積極投入到教學中,學習、思考、探索歷史知識。
總之,科學、合理地開展歷史生活化教學可以提高教學的趣味性、引導性、教育性,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教學活動中,提高學生的歷史知識水平。但當前的高中歷史生活化教學存在缺乏生活化教學體現(xiàn)和實踐的問題。對此,教師應(yīng)當注意使用生活化教學語言、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來加強歷史教學中的生活化教學,這樣就能提高歷史生活化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