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慧敏
摘 要: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但在目前的閱讀教學中,還存這很多的問題,例如一言堂、強制教學等,這些都不利于學生閱讀水平的提高。本文主要分析了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針對問題提出了解決建議,期望能夠真正發(fā)揮閱讀的作用,讓學生盡情享受閱讀,提高語文素養(yǎng)。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建議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教學缺乏感染力
同一篇文章經不同老師的講解會讓學生有不同的感受,優(yōu)秀的教師能夠將文章講解的生動、耐人尋味,能夠使學生快速進入閱讀的狀態(tài)中,使學生與作者產生共鳴;但是很有很多教師達不到這種狀態(tài),一味的灌輸、朗讀,教學設計粗糙,使閱讀教學缺乏感染力,對學生的引導缺乏力度。例如,有的教師在朗讀中聲情并茂,閱讀流暢,感染力就強;相反,感染力很弱,閱讀教學的效果很不理想?!陡吡磺椤肥且黄星樨S富的課文,有的教師能夠利用充滿激情的閱讀達到與文章意境相符的狀態(tài),有的教師語調平平,未能表達出應有的感情,學生的閱讀興趣未能被激起,自然對文章的理解不深刻??梢姡處熢陂喿x教學中必須提高教學的感染力,讓學生接受感情的洗禮。
2.教學方法落后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效果與教師的教學方法的好壞有密切的關系。在閱讀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方法應該是隨著文章的不同而不同的。然而很多教師不能認識到這一點,所有的文章幾乎都使用一種教學方法,缺乏針對性,使學生難以深入文章的中心。例如,很多教師都有自己的閱讀教學方法,取得過一定的效果,那么他們認為這種教學方法就是最好的、適用于所有類型的文章,但是長此以往,這種單一的、僵化的教學方法會一點點消磨掉學生們的興趣,教學效果自然很差。因此,教學方法的使用要不斷創(chuàng)新、交替使用,力爭讓學生永遠保持對閱讀的興趣。
3.學段教學缺乏針對性
閱讀教學不僅僅要分析所教的文章,同樣還要分析所教的學生,要分析他們的閱讀特點,進而采取有針對性的教學策略。然而,一些教師認識不到不同學段的閱讀特點,或要求過高,或要求過低。例如,在《雪地里的小畫家》的教學中,教師要求學生找出文章語句的特點,這樣看似簡答的任務對于一年級的學生來說其實很那,不僅耗費了大量的時間,同時也打擊了學生的閱讀興趣。
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幾點建議
1.提高教學的感染力
教師要運用多種方式提高教學的感染力,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一方面,教師要學會導入文章,在開展閱讀教學前,要充分研讀文章,根據(jù)文章的背景、問題等選擇合適的導入方式。例如,在學習《四季》時,教師要搜集四季相關的圖片,讓學生首先通過圖片了解四季的特點,然后通過教學讓學生了解大自然的變化,而后讓學生說收在不同的季節(jié)自己穿什么樣的衣服,這樣不僅能夠讓學生掌握四季變化的順序,同時也能產生熱愛大自然之情。另一方面,教師要善于利用朗讀提高感染力。教師要明確不同階段朗讀的目標:學習之前閱讀是為了掌握文章的大致內容,學習中讀是為了找到問題的答案或是尋找文章的中心、體會文章的感情,學習后讀是為了回味。因此,教師要明確朗讀的目標,跟學生一起閱讀,讓學生在不同閱讀階段有不同的閱讀效果。教師也可以變化閱讀方式,讓學生保持閱讀興趣,例如,可以全班一起讀,也可以讓學生一人讀一段,也可以分角色讀等。例如,在閱讀《唯一的聽眾》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先朗讀一遍,了解文章的大致內容,而后在教學中讓學生再一次閱讀,體會“我”的心理和行動方面的變化,最后讓學生再次回味文章,體會作者對老教授的感情變化。第三,教師要善于提問。提問不僅僅是為了讓學生尋找答案,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在尋找答案中提高對文章的理解程度。因此,教師的提問要富有啟發(fā)性,要有針對性,能夠引發(fā)學生的思考。
2.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
教師要積極創(chuàng)新閱讀教學的方法,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一方面,教師可以利用閱讀競賽,讓學生在競爭中閱讀,提高閱讀課堂的活力,例如,在一些有較多陌生字詞的文章中,教師可以讓學生邊閱讀變記憶字詞,達到雙重效果。另一方面,教師可以舉辦講故事大賽、小小演講比賽等,在學習完一篇文章后依據(jù)文章制定活動主題,即提高了學生的表達能力,同時也讓學生更加牢固地掌握了文章主旨。第三,可以讓學生自主閱讀。閱讀教學的最終目的不是為了讓學生學習文章,而是要讓學生學會閱讀、學會思考。因此,教師可以在一個階段的閱讀教學后,讓學生嘗試自主閱讀、自主交流、自主探究。
3.提高學段的針對性
根據(jù)不同學段學生的特點,教師的閱讀教學總體策略要有針對性。對于1~2年級的學生,閱讀教學的目的是要讓學生喜歡上閱讀,能夠從閱讀中獲得快樂,因此,要采取直觀形象的教學策略吸引學生的目光;對于3~4年級的學生,要讓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先預習,然后粗讀,再精讀,最后回味閱讀;對于5~6年級的學生,教師要讓他們能夠養(yǎng)成獨特的閱讀方法,從課內閱讀到課外閱讀,要讓學生都通過自主閱讀完成閱讀目標。
三、結語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關系到學生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影響到他們以后的閱讀學習,同時還對思維能力、表達能力、寫作能力等產生重要的影響。因此,教師要提高重視,善于發(fā)現(xiàn)閱讀教學中的不足,積極創(chuàng)新教學策略,讓學生在閱讀中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劉慶.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幾點思考[J].科學中國人,2015(06)
[2]郭璐.關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幾點思考[J].新課程(小學),2014(09)
[3]劉慧、冉敏方.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