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梅
情境教學的模式隨著教改的大潮進入了高中語文課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將教學目標外化為一個學生容易接受的情境,讓學生身臨其境,有直觀的形象可以把握,有濃厚的情緒氛圍可以感受,讓學生先感受、后表達,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獲得求知、認知的樂趣。那么,如何巧妙設計教學情境來優(yōu)化高中語文課堂呢?對高中學生進行語文教學,不僅僅是要灌輸知識,還要培養(yǎng)學生思考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我有以下幾點拙見,希望能與廣大同仁分享。
一、利用故事巧設情境
“導語”是一堂課中提供給學生的第一感知,是課堂教學的突破口。傳統(tǒng)的填鴨式灌輸對于高中語文教學來說有些枯燥。教師可以將所要講授的語文知識結合學生都比較熟悉的故事進行引述,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營造輕松愉快的課堂氣氛。這樣將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二、聯(lián)系實際創(chuàng)設情境
文章雖高于生活,源于生活,它又高度反映了現(xiàn)實生活。我國教育家陶行知說過:“生活即教育。”高中學生已經(jīng)具有一些生活實踐,高中語文教學離不開生活。教師在情境設置中可以結合生活中的實際,從生活中取材,選取一些學生都經(jīng)歷過或者相對比較了解的情境進行教學,這樣更有利于拉近學生對知識的距離,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語文知識。
三、讓學生自己創(chuàng)設情境
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讓學生更多地參與進來。教學情境的設計也要更多地聽取學生的建議。讓學生表演(話劇等)、小辯論、演講等,使學生都成為課堂的主人,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而能有效地提高教學效率。同時還能不斷加強學生與老師之間的溝通,有效地增進師生之間的感情。
總而言之,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要求教師準確地把握學生思想的脈搏,從學生的心理特點出發(fā),靈活運用各種方法,調動學生積極性,使學生不斷進入新知識的境界。我們要不斷探索教學情境的奧妙,努力巧設靈活有趣的教學情境,誘發(fā)學生情感共鳴,使學生的思維不斷迸發(fā)出智慧的火花,從而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王榮生.教學的根本目的是幫助學生學.語文學習,2009.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