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面對未成年人的素質教育和德育教育,中職學校比普通中小學面臨著更加嚴峻的困難,要求中職學校的德育教育工作不能僅僅局限在德育課堂上,更應該普及在每門課程的教學內容中、貫穿于每位教師的日常行為中、滲透在校園生活的每個角落中。職業(yè)教育發(fā)展的關鍵是教師自身素質和教學水平的提高,而師德師風建設是中職教師素質提升的基石,是中職教師隊伍建設的重中之重。
關鍵詞:中職師德師風;建設;現(xiàn)狀;出路
基金項目:黑龍江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2011年度省重點項目牽動計劃“黑龍江省中等職業(yè)教育教師隊伍建設研究與實踐”(項目編號:QDB1211005);黑龍江省教育科學牽動項目“黑龍江省中職教師師德師風建設問題的研究”
作者簡介:劉彥,男,黑龍江省教育學院講師,碩士,主要研究方向為中職德育。
中圖分類號:G71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7747(2015)05-0055-02
近十年來,中國職業(yè)教育得到大力發(fā)展,國家制訂了一系列發(fā)展職業(yè)教育的方針,教育部相應的頒布了許多加強職業(yè)教育的政策,其中職業(yè)院校教師素質提高計劃,是切實提高培養(yǎng)職業(yè)人才水平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而教師的師德建設是提高教師素質的最為重要的關鍵組成。
一、當前中職師德師風的現(xiàn)狀
(一)社會背景
面對著當前高度市場經濟的社會環(huán)境,多元文化的交融和多種價值觀的碰撞,讓教師在思想認識上產生了各種差異,這種各異的個人道德素質讓教師在工作中時刻面臨著新的情況和新問題。在功利主義和私心雜念的驅使下,一些教師師德觀念逐漸淡薄,師風也每況愈下,一些不講師德、甚至嚴重失德的行為屢屢發(fā)生,這在某種程度上影響了教師的整體聲譽。長此以往,會使國家和社會的道德水準不斷下滑,進而影響到整個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
(二)教師現(xiàn)狀
影響人們價值取向的外部誘因越來越多,教師無私奉獻、為人師表的思想逐漸弱化,僅僅將教師當做一種謀生的職業(yè),將教師的職業(yè)庸俗化,甚至將收入和待遇做為衡量自身價值的唯一標準,隨著這種攀比心態(tài)和抱怨情緒被帶入到教學工作中,使教師的形象在學生中失去權威性,并潛移默化的對學生的成長產生著不良的影響。
(三)教育管理模式
絕大多數中職學校對學生專業(yè)知識的傳授由專職教師負責,日常生活管理和道德品質教育由班主任或輔導員負責,這種將專業(yè)教學與德育教育一分為二的分工模式,使學校教師的工作職責分明,教師集中精力專心做好本職工作即可,有利于教學效果的提升,學生管理方面也不容易出現(xiàn)問題。在這樣的管理模式下,學校里大部分的專職教師和學生在校的大部分學習時間,都是在一味的傳授和學習書本上的知識,追求知識本身的學習和所獲得的成績,忽視了教師日常言行對學生思想道德方面潛移默化的影響,而學生只能在有限的德育課和學習之余的少量在校時間接受輔導員的德育教育。這種管理模式所帶來的影響,就是學生可能由于部分教師師德師風的欠缺,導致學生價值觀、人生觀的滑落。
二、破解中職師德師風建設困境的出路
(一)機遇的來臨
在師德師風建設的任務迫在眉睫的形式下,國家對職業(yè)學校教師師德師風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中,要求教師“樹立育人為本的思想”,“熱愛學生,言傳身教,為人師表,教書育人,以高尚的情操引導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教育部發(fā)布的《中等職業(yè)學校教師專業(yè)標準(試行)》中,基本理念的第一條即為“師德為先”,這就在職業(yè)標準中以條例的形式明確了師德師風的規(guī)范,要求我們的職業(yè)教師必須志存高遠、愛崗敬業(yè)、嚴謹篤學,成為學生成長道路上的楷模。
(二)觀念的轉變
重塑師德師風建設在中職學校教師隊伍建設中的位置。在新形勢下要把師德師風建設擺在教師隊伍建設的首要位置,甚至是教師職業(yè)道德建設和社會道德塑造的重要位置,大力提高教師師德師風水平,是新形式下的社會和學校對職業(yè)教師提出的迫切要求,更是推進職業(yè)學校教師隊伍建設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和中心內容之一,對此,我們要有強烈的責任心和高度的自覺性。
三、加強中職師德師風建設的主要工作
(一)明確師德師風建設的理念
樹立以德治教、以人為本的師德師風建設理念?!叭藷o德不立,國無德不興”,以德治教是中職學校教師師德師風建設的基礎,要把師德師風建設放在首要位置來抓,并以此推動整個校園文化的建設,在學校建立以德修身、以德立志、以德育人的德育目標體系,促進學生優(yōu)秀道德品質的養(yǎng)成,促進學生整體道德水平的提高。在明確提出師德師風建設理念的同時,學校也要充分尊重教師、服務教師,為教學一線的骨干教師解決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難,為教師提供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和條件,為教師提供個人發(fā)展的空間和提升的機會,使教師能夠安于教學,樂于教學。
(二)規(guī)范教師的日常行為準則
教師師德師風的建設不應僅僅停留在理論上,應該結合中職學校的特點和教師所從事專業(yè)的特點,明確教師教學工作中需要遵守的行為準則。(1)教師要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要求學生做到的事情,教師必須要先做到,要求學生不做的事情,教師自己必須不做;(2)教師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則。教師要以自身的言行為榜樣,堅持“身教勝于言傳”,增加教師教育的說服力和感染力,才能獲得學生的信任,從而促進學生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念,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3)教師要關愛學生,以人為本。關心愛護每一個學生,客觀、平等和公正的對待每一個學生,尊重他們人格的獨立和尊嚴,對學生不諷刺、不歧視、不放棄,教師只有真心的去關愛學生,才能得到學生的理解,達到教育的目標,得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三)建立師德師風的考核體系
突擊式的師德師風建設在短期內可能是有效的,但其長效性一定是收效甚微,根本的辦法在于要建立長效的師德師風考核機制和思想教育體系,讓優(yōu)良的師德師風滲入到教師的思想中,內化到教師的行動中。(1)要堅持長期的正面典型教育。師德師風建設是一項思想工程,師德師風建設就是要堅持用先進的理論武裝人、用先進的制度引導人、用先進的典型激勵人、用先進事跡感召人,促進教師師德師風建設的長期性和自覺性;(2)要堅持有效的內外部監(jiān)督并舉。在完善內部監(jiān)督體系的同時,還要逐步構建全方位的外部監(jiān)督體系,暢通學校各種信息渠道,公開辦學、陽光施教,正視存在和發(fā)現(xiàn)的問題與不足,讓全體教師能夠真正有所觸動,創(chuàng)造有利于教師間互相幫助和共同提高的和諧環(huán)境;(3)要堅持持續(xù)規(guī)范的公開考核。認真貫徹和落實國家級、省級教育行政部門的各項法規(guī)制度,嚴格執(zhí)行各學校因地制宜制定的各項規(guī)章制度,市、區(qū)級教育行政部門也應定期組織專人對各學校師德師風建設工作,進行專項檢查和全面考核,并將考核結果作為學校評估的一項重要指標,將師德表現(xiàn)作為教師年度考核、評先選優(yōu)和職稱評聘等方面的重要依據。
職業(yè)學校加強素質教育的關鍵在于廣大的一線教師,師德師風建設是教師隊伍建設的根基。葉圣陶先生曾經諄諄告戒教師:“身教最可貴,行知不可分?!睅煹陆ㄔO是一項艱巨而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不僅要從法律上、制度上、校規(guī)校紀上進行全面的完善,還需要教師的自律與他律有機結合起來,只有讓學生從教師的“身教”行動中獲得實實在在的感受,師德師風建設才能真正落到實處。
參考文獻:
[1]陳學風.高職師德缺乏的現(xiàn)象及其原因探析[J].云南電大學報,2010(3):29-31.
[2]薛存科.師德師風建設實踐與思考[J].大家,2010(20):152-153.
[3]張然,王利,黃偉,等.高校師德建設的實踐與思考[J].山東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13(4):70-73.
[責任編輯李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