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高考語文古詩文試題研究》——課題研究總報告

      2015-10-21 17:21:45陳明學
      速讀·下旬 2015年12期
      關鍵詞:高考語文古詩文試題

      陳明學

      摘 要:高考語文古詩文試題應服從人才選拔的需要,從常模參照考試的特點出發(fā),追求命題、測試、閱卷的科學性和公平性。高考語文古詩文試題應加強試題的綜合性,突出語文課程目標的整體性,注重語感,盡可能結合語境考查考生的古詩文素養(yǎng)。要在主觀式試題與客觀式試題相結合的同時,更加注重主觀式試題。還應加強對語言文化積累和課外閱讀的考查。古詩文試題是高考語文試題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其展開研究不僅有助于有效地復習迎考,而且對于更好地搞好古詩文教學也具有一定的啟發(fā)作用,同時對于促進高考古詩文考試內(nèi)容和形式的科學化,更具有不可忽視的實踐意義。

      關鍵詞:高考語文;古詩文;試題

      隨著教學改革的進一步深入,詩歌的重要性開始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高中古詩詞鑒賞能力的培養(yǎng)已成為高中教學的一個重要部分。古詩詞鑒賞在中學語文閱讀能力中是屬于較難的一個層次。在高考中,古詩詞題型的考査已經(jīng)由原來的客觀題變?yōu)橹饔^題,即由選擇題變?yōu)楣P答題,成為高考考查的重點對象之一。據(jù)統(tǒng)計,也成為歷年高考中考生失分率最高的一部分。隨著古詩詞鑒賞部分在高考中分值的增加,試題的難度也在相應地增大。這樣即使學生死記硬背,也不能拿到高分。這種現(xiàn)狀暴露了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所以這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要在平時的教學中著重講練此部分,并給與學生有效的指導。目前,普通高中語文古典詩詞鑒賞教學尚缺乏行之有效的理論為指導,不能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生搬硬套。因此,我認為有必要對高考古代詩詞鑒賞試題進行一番全面而深入的研究,總結近幾年來高考測試的內(nèi)容以及趨勢,發(fā)掘古代詩詞鑒賞教學的規(guī)律,并不斷豐富發(fā)展古代詩詞的教學理論,以便更有效地促進高中古代詩詞鑒賞教學,使師教提高高考復習指導的效率,使學生更方便、更容易地掌握古詩詞鑒賞這一部分。

      一、課題的提出及意義

      1.鑒賞力

      要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提升學生的精神境界,就要加強古詩詞鑒賞教學。一個人精神境界提高了,才能具備一種較好的審美能力。加強古詩詞教學,培養(yǎng)人的審美能力,從人的精祌世界,特別是人的發(fā)展的角度來看,會有比較高的品位和審美情趣,才會對文學作品做出合適的鑒賞,而這些大多是從文學閱讀、古詩詞欣賞中得到的。首先要感受作品的語言,這是培養(yǎng)學生鑒賞能力的第一歩。文學作品的形象必然是通過文學語言來塑造的。讓學生抓住作品的語言來分析形象,才能做到與文本對話,感受作品中的形象。其次,在讓學生解讀時,教師要鼓勵多元解讀。個性化的解讀是力-其枳極意義的,每個學生的解讀必然會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所以會帶有個性的特色,讀同一部作品會有不同的感受。教師要先尊IE生的閱讀感受,進行批評和講解。

      2.審美能力

      培養(yǎng)審美意識:現(xiàn)在高中生審美意識低下,需要教師進行引導,讓學生在學習古詩詞中自覺地培養(yǎng)審美意識,便辯雜汲取人生的智慧,得以迅速成長。比如陶淵明《歸園田居》中的“曖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戶庭無塵雜,虛室有余閑,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等可看出陶詩質樸無華的語言風格,以及作者對官場黑暗生活的厭惡,抒發(fā)了對田園生活的熱愛,從而使詩歌具有自然真摯之美,表現(xiàn)出陶詩獨有的魅力。

      提高審美能力:審美能力是人們認識美、評價美的能力。包括審美感受力、判斷力、想像力、創(chuàng)造力等。通過學習古詩詞,可以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促進其全面發(fā)展。在課堂上,教師在掃清字詞意思后,要善于引導學生抓意象,營造詩歌意境。然后反復朗讀,感受詩歌的音樂美、繪畫美、建筑美。由此,學生審美感知和聯(lián)想能力都得到了培養(yǎng),學生自然會受到美的感染與熏陶,體會古詩詞獨有的魅力,這比老師單方面的教要有用的多。

      3.寫作能力

      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是中學語文學習的一個重要部分。積累是寫作的基礎,若沒有積累,是不會寫出好文章來的。古詩詞的內(nèi)容豐富,是學生平時積累的好素材。如杜甫所說的:“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只有多讀書,才能博古通今,寫起文章來,才能胸有成竹,得心應手。古詩詞中有很多優(yōu)秀的詩句,可以成為我們寫作的材料。若要表達愛國之情,就可引用“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一寸丹心為報國,兩行清淚為思親”,“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等名句,來增強文章的氣勢。若要表達自信心,可引李白在《將進酒》中寫到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杜甫《望岳》中“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這些都是高中生需要積累的好素材。學好古詩詞,對寫作能力的提高,大有益處。

      二、課題研究的目標與內(nèi)容

      1.感受語言魅力,培養(yǎng)美好情操

      回首中國古詩詞,我們會發(fā)現(xiàn)這其中有太多的精彩和璀璨。古詩詞以其獨特持久的藝術魅力吸引著我們后人去欣賞體會。當然,古詩詞課堂教學對塑造古詩詞學習者的健康的本質和美麗心靈,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在古詩詞中所包含的人文精神,如對祖國的忠貞、對本民族的熱愛、對山川河流的贊美、對責任大義的擔當、對美好愛情的執(zhí)著,這些都為古詩詞學習者提供了一個感悟自我價值的樣本,在強化他們的審美能力的同時,也強化了他們的自我價值高度。文學修養(yǎng)深厚的林語堂先生曾說:“中國的古詩詞既內(nèi)容廣泛,又令人印象深刻,而且特別值得注意重‘意尚‘神,這等同于一種宗教感情抒發(fā),對于移情陶性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边@一切又都是素質教育的重要部分。

      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分明是不與惡同流合污的宣言;杜甫的“安得廣廈千萬問,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表現(xiàn)了無私的奉獻精神;陸游的“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包含著不息的報國熱情,詩人即使在處境困厄的情況下,也并不悲觀埋怨,心中依然想這國家,想著什么時候可以為國效力,這樣一片赤誠之心怎不讓我們感動;而文天祥的《過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經(jīng),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炭譃╊^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又是一首感動世人將千古流傳的絕唱。

      可見,古詩詞有著培養(yǎng)美好情操的功能?!敖逃强茖W,也是藝術。教育理論不包括美育的研究,就是不完備的理論。古詩詞教育若是缺乏美的教育,將是貧乏的教育。

      教師可以通過古詩詞的教育活動進行美好情操的教育,教育學生怎樣感知、理解、鑒賞、評價美、進行美的創(chuàng)造:樹立正確的審美觀點,培養(yǎng)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崇高的審美理想。

      語文學科每個板塊都有美育的任務。但,古詩詞的美育的廣泛性和深刻性遠遠超過了數(shù)理化等學科。古詩詞的美育必須依照自身的特點去選擇途徑和方法,不能混同于一般的審美教育。每一位古詩詞教育者都應努力提高自身的審美能力,有意識、有目的地結合古詩詞教育的特點進行美的教育。

      古詩詞學習者在整個學習過程中能慢慢感知社會,認識人生,把握人生價值取向,明確自身的奮斗目標,樹立起對社會、對國家、對自己的責任感。并熟練地運用和駕馭祖國的文化,強化文化的應用能力。古詩詞毫無疑問是對古詩詞學習者審美教育的重要途徑。古詩詞課堂教學作為祖國文化、祖國文學藝術以及人類文學藝術和人類文明的傳播方式,對古詩詞學習者的心理成長和品質形成有著責無旁貸的培育、教育責任。古詩詞學習者在讀古詩詞的過程就是讀人生、讀社會的過程。這樣我們的古詩詞學習者必然不再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的兩腳書櫥,而是“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的一代新人。

      2.品味經(jīng)典語言,增加文學素養(yǎng)

      從建國到當今社會,古詩詞學科的性質,一直是學術界關注與爭論的焦點。在以往的教育教學中,有時過于強調(diào)古詩詞的工具性,有時過于強調(diào)古詩詞的文學性。時到當今社會,爭論并沒有停止。但是《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中指出:“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是古詩詞課程的基本特點。這個規(guī)定,反映了現(xiàn)代”科學主義“與”人文主義“兩種教育思潮的相互融合。古詩詞教育者于漪老師曾這樣解釋到:工具性從課程角度來講是實用功能,培育古詩詞學習者運用文化文字的能力,而人文性是熏陶感染,是文學藝術功能,在人生態(tài)度、生存觀點、感情態(tài)度方面熏陶感染,提升做人的道理?!啊惫ぞ咝耘c人文性是一個統(tǒng)一體的兩個側面。“回望我國悠久的文學藝術時空,我們可以很清晰地看到,在這里有祖先們在《詩經(jīng)》中率真地歌唱,讓后代的我們現(xiàn)在依舊可以感受到他們對日常生活的無比熱愛。

      從這里我們自然聯(lián)想到魏晉南北朝階段的不安,也驚喜地看到文學在這時走向了自覺,不禁眼前浮現(xiàn)出”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美妙風景。引采菊東籬下‘是一俯,悠然見南山‘是一仰,在采菊東籬下‘這不經(jīng)意之間抬起頭來看南山,那秀麗的南山就是廬山,他家鄉(xiāng)的廬山,一下就撲進了他的眼簾。所以這個見‘字用得非常好,蘇東坡曾經(jīng)說:如果把這個見‘南山改成望‘南山,則一片景象都索然矣。”四古詩詞發(fā)展到唐朝,可以說是到了古典詩歌的高峰,出現(xiàn)一大批杰出的詩人,有初唐四杰,有盛唐的李白和杜甫,有中唐的韓愈和孟郊,還有晚唐的李商隱和杜牧,這些都是中國文學史上的奇葩??如果把唐詩比作一座非常大的山峰,那聰慧的宋人面對這座高山,另辟蹊徑,創(chuàng)造出宋詞。宋人是另辟蹊徑,開啟了好議論,重理趣,以文為詩,追求平淡的詩歌發(fā)展方向。

      古詩詞又是特別注意講究煉字的,可以說古詩詞是一種最高的文化藝術。古詩詞的文化優(yōu)美形象、博大精深。古詩詞對文化的要求不止高于人們的日??谡Z,而且也高于一般的書面語。古詩詞課堂教學可以培育古詩詞學習者對祖國文化的敏感度,強化他們的文化表達能力。就文化的發(fā)展來說,我們在古詩詞學習中可以產(chǎn)生以下結論:

      典雅的文言是白話極好的根基。我國經(jīng)過了長時間的內(nèi)憂外患,最后會不敗,歸根到底原因在于文學藝術。可見,文學藝術對我們國人的精神有著不可低估的凝聚力。古詩詞,特別值得注意是中學古詩詞教材中精選的古詩詞,經(jīng)過幾千年的磨練,演變?yōu)橐环N尤其精致的文化。其中包含著古詩詞人的智慧。古人在文化運用中表現(xiàn)出來的那種靈性,讓我們后人驚嘆不已。古詩詞課堂如果不學習古詩詞,那不就等于至寶山而空回嗎?中華文化的發(fā)展源遠流長,現(xiàn)代漢語與古漢語血脈相連。朱自清先生就曾說過:“人情或人性不相遠,而歷史是連續(xù)的,這才說得上接受古文學。一古詩詞是文言文的重要結晶,其文化的含蓄雋永歷來為人稱道,其中成語典故,經(jīng)典史實,幽美的意境,哲學的思辨,都對學好現(xiàn)代漢語有很好的幫助。就文章寫作來說,字詞的推敲應用是一個基本功,可以讓古詩詞學習者了解古人是如何譴詞造句的,對古詩詞學習者自身的表達也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

      3.感受詩詞技巧,提高語言運用能力

      語文學習是綜合的學習,每個知識點的學習之間都有一定的聯(lián)系。聽說讀寫是教育應該培養(yǎng)的技能。而寫作是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很多技能的培養(yǎng)都會影響這作文水平的高低。作文是一種綜合訓練,作文與聽說讀相輔相成們相互促進。聽讀是說寫的前提,說寫則是聽讀的深入,它們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學習古詩詞的過程應該就是培養(yǎng)語言能力的過程,試想,一個鑒賞古詩詞能力強的學生在運用語言寫作的能力上怎會差呢。

      古詩詞教學中培養(yǎng)的學習者的思維能力、想象力以及感知能力都對寫作有極大的幫助。學習是寫作的根基,寫作是學習的創(chuàng)造。聽、說、讀的實踐功能可以帶動寫的能力提高?!白x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說的也是這個道理。學習教給人以理念,教會人去想象,在學習中不斷充實精神日常生活,完美自我品質,提升人生境界。學習是作文文案資料的重要來源,作文是對古詩詞學習者觀察力、想象力的綜合訓練,也是體現(xiàn)古詩詞學習者書面表達能力的一種形式?!巴瑫r在欣賞中外文學詩詞歌賦的過程中,欣賞文化,感受詩詞歌賦的豐富內(nèi)涵,體會其藝術表現(xiàn)力。特別值得注意是在古詩詞課堂教學中,對那些膾炙人口的名篇,更要充分利用。古詩詞形式精致,文化精致,經(jīng)歷了時間的歷練,我們現(xiàn)在依舊被感動著。我們老師在安排課堂教學時,就要善于帶領學生去體會作品里的情感,把蘊含在字里行間的感情體會出來,與古詩詞學習者一起感受作者的心靈世界,以情動人,古詩詞學習者在審美的愉悅中也自然知道了文章是如何練就的?!蔽幕粌H是一個符號系統(tǒng),其本身蘊含著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所特有的文學藝術內(nèi)涵,人們在通過自己的母語進行學習、寫作、交際時,總是會在不知不覺中受到文化文字所暗含的思想文學藝術、人生態(tài)度的影響,其浸潤是一個“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過程,只有擁有了豐富的文化,才能有縝密的表達,而古詩詞作為一種精致的文學樣式,文化的優(yōu)美、精練、準確歷來被人們所稱道,古詩詞學習者在欣賞古詩詞的過程,就是欣賞文化,感受意境的過程。只有將學習中獲得的每種知識和能力累積起來,才能厚積薄發(fā)。古詩詞學習者的文化庫存量才能越來越豐富,思維才能越來開闊,寫作時才能有更大的靈活性、靈敏度,并準確地審題,遣詞造句。

      (2)參加調(diào)查的古詩詞學習者情況。在已經(jīng)選取的學校中,分別從高一、高二、高三年級中選擇各自的文科普通班、文科重點班、理科普通班、理科重點班的學生。

      這樣,就選取了三個年段的共12個班級的660位古詩詞學習者作為調(diào)查對象。然后拜托我的同學科的同事幫我發(fā)放這些問卷,本次調(diào)查發(fā)放了660份問題答卷,最后全部收回。

      2.調(diào)查問卷的設置

      考慮到學生的配合情況,以及本人所在學校的實際,本人此次調(diào)查設計的均為客觀題,總共是15個題目。調(diào)查的重點是各年級古詩詞學習者對古詩詞的喜好情況,以及學生對古詩詞教育者的教學方式的評價,還有古詩詞學習者在學習古詩詞的過程中存在的種種困惑,等等。

      3.調(diào)查程序的安排

      (1)尋找查閱相關的資料,參考相關的文獻和問題答卷,整理適合紹興市新高考背景下的古詩詞學習者水平的問卷。

      (2)為了預防問卷的錯誤發(fā)生,本人先讓本校本人教學的兩個班級的各兩個學生參加了試測。我的學生在短時間內(nèi)完成了調(diào)查,沒有發(fā)現(xiàn)明顯不恰當?shù)牡胤交虿灰鬃x懂的語句。

      (3)正式調(diào)查。請6位古詩詞教育者分別在12個班級進行了調(diào)查。在調(diào)查之前請古詩詞教育者對古詩詞學習者說明了注意事項,如:此次調(diào)查的目的,這樣竭盡所能避免對古詩詞學習者的感情抒發(fā)產(chǎn)生不利影響,使之配合調(diào)查。

      (4)統(tǒng)計和思考問題答卷。我在調(diào)查結束后盡快地統(tǒng)計了數(shù)據(jù),有些數(shù)據(jù)是在意料之中的,有些數(shù)據(jù)多少還是讓我有些意外的??傊ㄟ^這個正式的調(diào)查,我確實發(fā)現(xiàn)了一些在古詩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也對我校的學生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下面是我對此次調(diào)查的一些分析和思考。

      七、課題研究得出的重要結論

      (一)古詩詞課堂教學現(xiàn)狀的調(diào)查結果及分析

      1.古詩詞學習者學習古詩詞的興趣的分析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才有用心學習的動力,只有古詩詞學習者有了探究古詩詞的興趣,他們才會把古詩詞的學習當作一件快樂的事,而不是高考要考、不得不學的一件差事,一件苦差事。只有古詩詞學習者處于樂學的狀態(tài),才能真正的談得上是在欣賞古詩詞,才有強化古詩詞學習者的欣賞能力這一課堂教學目標。從調(diào)查結果來看,有42%的人是表示喜歡古詩詞的,另有22%的人表示對古詩詞有點喜歡,還有12%的人表示無所謂,有26%的人表示不太喜歡。由此看來,古詩詞學習者對古詩詞感興趣的人數(shù)多于不感興趣的。在這里,我們看到多數(shù)的古詩詞學習者還是潛意識地接受古詩詞的,這正是我們新高考背景下古詩詞課堂教學的一個有利根基,所以古詩詞教育者要帶著十足的自信心,進一步誘導古詩詞學習者的興趣,深入開發(fā)其潛能。

      我們接下來看下一組數(shù)據(jù),古詩詞學習者對古詩詞的學習興趣也成了不少古詩詞學習者學習的動因。在古詩詞學習動因的調(diào)查中,有14%的古詩詞學習者表示原因在于感興趣而學習古詩詞,有55%的古詩詞學習者表示原因在于考試的需要,還有31%的古詩詞學習者表示原因在于古詩詞教育者的要求和課本的設置。

      結合這兩項調(diào)查數(shù)據(jù),本人認為這其中存在一個問題,我們要認真地思考:

      為什么會有很多的古詩詞學習者對古詩詞表示不喜歡呢?本人認為有如下幾個原因:

      (1)首先有教育者方面的因素。在“教師的課堂方式影響你對古詩詞的學習熱情了嗎?”的回答中,有35%的古詩詞學習者認為影響很大,60%的古詩詞學習者認為有些影響,只有5%的古詩詞學習者認為沒什么影響。也就是說,絕大部分學生認為自己的興趣是來源于老師的(當然,這么大的比例,有點出乎我的意料,我想這與我們學校的生源也有很大的關系,我們學校的學生學習自主性相對弱。)

      在”你接觸古詩詞主要是通過什么方式‘的回答中,有63%的古詩詞學習者表示為課本教材,25%的古詩詞學習者表示為教師補充,12%的古詩詞學習者表示為課外學習。

      在教育者帶著古詩詞學習者整理古詩詞有關知識的情況回答中。16%的古詩詞學習者表示為時常,6l%的古詩詞學習者表示為有時,23%的古詩詞學習者表示為很少。

      從這些數(shù)據(jù)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教育者在古詩詞學習者學習古詩詞的過程中是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我們的課堂也是古詩詞學習者獲取古詩詞的最主要的方式。

      可見,教育者和課堂對古詩詞學習者的影響之巨大。

      所以教育者的課堂教學理念必須要跟隨新課標的要求。重視古詩詞的教育意義,重視課堂的安排,多關注學生的情感需求。另外,教育者的課堂教育方式也要改進,課堂要努力求好,要精心設置課堂語言,認真設置課堂提問,要目標明確、內(nèi)容準確、方法恰當,課堂安排緊湊而有波瀾。

      其實,課堂的影響絕不僅是對古詩詞的課堂教學,它影響的將是整個新高考背景下的語文學習。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吹竭@些數(shù)據(jù),我們古詩詞教育者要深刻反思自己的教學現(xiàn)狀,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2)古詩詞學習者自身的因素。從調(diào)查中發(fā)現(xiàn),我校的學習者在小學和初中接觸了一些古詩詞,但很少有學生把以前學習過的內(nèi)化為自己的素養(yǎng)。學習多是被動的,因為課本里有,因為老師要求背,因為家長要求多讀,學生很少有主動從課外書中去汲取這方面的營養(yǎng)。所以,主動性沒有,也就無法形成良好的積累習慣,也就長期處于一種不樂學的狀態(tài)了。不過,在調(diào)查中,我也發(fā)現(xiàn),還是有一部分學生曾經(jīng)有學習古詩詞的愿望的,也曾經(jīng)努力過,但當遭遇了經(jīng)常的“讀不懂”“不知所云”后,就慢慢放棄了。尤其是現(xiàn)在的高三學生,面對高考的壓力,一首首晦澀的詩詞,一道道艱深的題目,讓他們云里霧里,不知如何是好。這也就難怪學習者的厭倦情緒了。我們教育者面對這些情況,更要保護好學習者的潛在的學習愿望,也要引導那些喪失信心的學習者能重拾學習古詩詞的興趣。

      結合古詩詞學習者學習古詩詞興趣和動因的調(diào)查數(shù)據(jù),我們可以得知,大部分的古詩詞學習者依然對古詩詞感興趣??墒怯捎诳荚囈?、課堂安排、學習任務太重等等因素,導致大部分學生難以在古詩詞學習中真正感到審美的愉悅。然而,我想,如果作為教育工作者的我們,能夠在教育教學方法上采取一些措施,也許會使更多的學生真正喜歡起古詩詞。哲學上說,外因可以在一定條件下轉化為內(nèi)因,外在因素可以轉化為內(nèi)在的積極因素。由此可知,教育者在培育古詩詞學習者對古詩詞的興趣上還有許多事情可以做。

      2.古詩詞學習者學習古詩詞的障礙的分析

      在調(diào)查中發(fā)現(xiàn),有63%的古詩詞學習者認為鑒賞古詩詞時最大的障礙是語言隱晦,31%的古詩詞學習者說弄不清楚表現(xiàn)手法、藝術手法,6%的古詩詞學習者認為從來讀不懂,不知詩詞所云為何。這些學習障礙,一方面與古詩詞本身的特點有關,古詩詞是凝練的藝術,字數(shù)、韻律都有限制,這就肯定導致古詩詞表達上的含蓄、思維上的跳躍。還有些句子由于古代生活習慣表達習慣的差異,導致語言表達與現(xiàn)代有差異,比如一些倒裝句的運用。這些都影響著我們的讀懂。另外對于術語的把握,主要是由于學習者用慣了明白曉暢的現(xiàn)代漢語,也由于現(xiàn)在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偏低,當然也有教育者的講解不當?shù)囊蛩?,所以,導致古詩詞學習者對術語的一頭霧水。

      另外,在“你平時喜歡讀什么文學作品”的回答中,只有6%的古詩詞學習者選擇的是古詩詞,76%的古詩詞學習者選擇的是小說、散文、漫畫等。我想,如果選項里有“網(wǎng)絡文學”的選項的話,選這個的比例應該也不會小??梢姡旁娫~學習者更潛意識的接受的是直觀性、趣味性的信息,很少有人能靜下心來去體味隱晦含蓄的古詩詞。而古詩詞的學習又是一個重累積、重涵養(yǎng)的過程。沒有平時的點滴積累,當然也難成就古詩詞涵養(yǎng)了。

      從這次的調(diào)查結果來看,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的結論:

      總體而言,以紹興一中分校為代表的紹興市的新高考背景下的古詩詞學習者的古詩詞學習現(xiàn)狀不能讓人滿意。通過調(diào)查以及與古詩詞學習者的交流得知,大多數(shù)古詩詞學習者對古詩詞是有潛在興趣的,也清楚古詩詞學習的重大意義,但實際情況卻是,學習中不能真正提起興趣,學習中有太多困難。

      教育者的作用也絕不容忽視。因為教育者在很大程度上支配著了古詩詞學習者學習古詩詞的興趣,并且還是古詩詞學習者獲取古詩詞知識的主要途徑。

      所以,本人認為古詩詞課堂教學的現(xiàn)狀無法令人滿意,而問題的解決又是那樣的迫切。對此,我們教育者要清醒認清其重要性,更要在以后的教學中正確深入研究古詩詞課程的基本特點,深入研究新課程的要求,正確把握古詩詞課堂教學的基本規(guī)律與特點。這樣,我們的古詩詞課堂教學才有可能獲得一定的成效。

      (二)古詩詞課堂教學現(xiàn)狀的思考

      1.教學模式單一

      古詩詞教育者在古詩詞的教學中難以貫通多樣的教學方法,難以給學生新鮮的感覺。

      常見的古詩詞教學是串講法,即由教師講解為主要方式向學生直接傳授知識和技能的方法,往往是先讀,然后教師講解作者情況和寫作背景,然后再具體講解語句含義,然后說說詩詞中的情感,最后背誦古詩詞。這種教學方法確實可以使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nèi)獲得較為全面、系統(tǒng)的知識,有利于教育者掌握教學進度,也簡便易行。但是,這樣單純由教育者講授,學生就容易處于被動地位,不利于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不利于訓練培養(yǎng)其閱讀與表達能力,更不利于學生從內(nèi)心地去接收古詩詞中蘊含的精神,那么,我們所說的含英咀華就勢必成了一句虛話。當然,如果能配合其他教學方法穿插講授,運用得當,也許會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另外,我們的古詩詞課堂還有以下幾種常見模式:

      問答法。由于現(xiàn)在說到底還是應試教育,學生讀高中最終還是為了走進高校大門。

      所以,訓練學生思考和答題技能也就自然成了教育者關心的問題。那么我們的課堂就變成了老師不斷的問,學生不斷的答。當然,問題是可以啟發(fā)思維、激發(fā)學生學習主動性的有效方法,但問的多了,也未必是好事,有些問題很簡單很直接,那么學生就沒有思考的積極性,而有些問題太難了或者有些脫離詩詞了,那么學生就無從思考了。

      所以,我們的古詩詞課堂,可以用問答式教學,但我們的教育者一定要在課前做好準備,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問題的表述也要清楚明白,問題之間也要注意一定的連貫性。

      練習法,就是教師根據(jù)教學目標和要求,指導古詩詞學習者自學教材后,由學習者獨立完成一定的書面作業(yè),以達到教學目標的方法。古詩詞鑒賞是現(xiàn)在高考試卷中必然出現(xiàn)的試題,運用練習法可以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應試能力,所以這樣的課堂在我們的高中校園里也是很常見的。不過,這樣的方式適于偶爾用,試想整節(jié)課的練習,學生一定有枯燥單調(diào)的感覺。

      課堂無定法,我們的教育者有自己的風格和習慣,在這里我就不一一列舉了,不過我想我們的教育工作者應在教學實踐中多給學生新鮮的感覺,讓學生期待古詩詞課堂,而不是面對古詩詞課堂就唉聲嘆氣。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中對古詩詞學習者的欣賞能力做了規(guī)定“學習欣賞古詩詞、散文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古詩詞、散文各自的藝術特性,注意從不同角度和層面發(fā)現(xiàn)詩詞歌賦意蘊,不斷獲得新的學習感受。”

      2.評價機制單一

      如同任何教育一樣,古詩詞教育的效果究竟怎樣,也需要測量,需要評價。教育評價一般是指運用科學方法搜集有關教育現(xiàn)象的數(shù)據(jù)資料,分析所得結果并做出價值判斷的系統(tǒng)過程??荚囋u價是教育評價的組成部分,考試是評價的一種方法和基礎。

      而且考試評價是教育評價中一個最活躍的組成部分。而高考可以說是考試評價中較高規(guī)格的評價,高考目前已經(jīng)作為指揮棒在時時指揮影響著我們的教學。

      高考體制不變,應試教育就不會從根本上發(fā)生改變。因此,漸漸地,我們的多種評價方式被考試這一單一的方式代替。大考小考,月考周考,學生似乎時時都在應對考試,我們教師也只能在迎合考試,為考試而教學。

      古詩詞的考試評價是鑒賞簡答題,這就導致了我們的課堂多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虛實結合、借代、用典、卒章顯志等古詩詞專業(yè)術語,而欣賞感悟被輕描淡寫,和作者進行心靈的對話被當作一種奢侈,這怎能不讓人無奈。

      當然,教育者會以應對考試評價而機械教學,原因在于潛意識里有一個想法,如果花非常多的時間引導古詩詞學習者欣賞古詩詞之美,不如多讓古詩詞學習者記住測試時常使用的術語,重點講解問題的解答方式,形成解題步驟化,進而在新高考背景下得到優(yōu)異的成績。曾經(jīng)我發(fā)現(xiàn)一個有趣的事情,在一次古詩詞檢測中,我發(fā)現(xiàn)我班里的很多學生都對一個題目回答為“以樂景寫哀情”,而這題目絕不是這樣回答的,我疑惑著,講解的時候就有意詢問了學生,為什么都寫“以樂景寫衷情”,不少學生說,上星期做的題目里剛剛出現(xiàn)過。由這件事情可見,很多學生根本就不懂一些術語的含義,也不知道詩詞在講什么,只是為做題目而把能想到的都寫上,來碰運氣。可見我們的很多教學是失敗的,并沒有把知識真正地教給學生,而只是把知識點一股腦地推給學生??磥砦覀兊墓旁娫~課堂教學急需改進呀,我們的高考政策是不是也應該有所調(diào)整。

      3.學習興趣淡薄

      興趣是學習積極性的一個重要心理成分,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對興趣在學習中的重要作用發(fā)表過許多精辟的見解。由于我們的教育者在課堂教育環(huán)節(jié)出現(xiàn)了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使一首首絢麗多彩的佳作名篇,喪失了它原有的吸引力。再加上高考的迫壓感,這樣古詩詞學習者學習古詩詞的動機不是為了強化自身的欣賞能力審美能力,而變成了應對測試對付檢查。不見審美,只見功利,詩詞課堂教育明顯被高考化了。我們又怎能把責任全推給古詩詞學習者,我們現(xiàn)在的社會,不也是越來越多的人在追求物質,追求功利,追求短、平、快嗎?我們還美其名日地稱這是向時間要效益。

      可以想到,實際課堂教學中的教學方法,是沒有辦法夢想成真讓古詩詞學習者受到古代文學藝術熏陶、熱愛古典詩詞的。有可能還會適得其反,敗壞了古詩詞學習者學習古詩詞的興趣。當古詩詞學習者對古詩詞沒有辦法產(chǎn)生一定興趣的時候,怎能指望古詩詞學習者在課程結束后潛意識的去學習、欣賞古詩詞呢?而我們新高考背景下古詩詞課程的最后目的是強化古詩詞學習者的古詩詞文學素質,為古詩詞學習者的一生學習過程構造踏實的基本功??梢?,作為教育者,我們不得不改進我們的古詩詞課堂,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八、通過本研究引發(fā)的思考

      (一)新高考背景下古詩詞課堂教學的基本理論研究

      1.古詩詞學習者心理發(fā)展的研究

      新高考背景下的古詩詞學習者介于未成年期和成年期之間,身體的所有方面都開始不斷的發(fā)生改變,這樣也給他們內(nèi)心的成長帶來了潛移默化的改變。重點體現(xiàn)在智商開發(fā)和性格發(fā)展兩個方面?!芭c初中古詩詞學習者相比,高中古詩詞學習者在古詩詞學習的自覺性、目的性、思辨性和獨立性方面有明顯的進步?!?/p>

      (1)古詩詞學習者智商水平的發(fā)展特點。

      新高考背景下的古詩詞學習者對古詩詞的深入研究發(fā)展已經(jīng)進入到了形式運算過程,古詩詞學習者可以進行進一步想象,依據(jù)理論表達出每種虛擬思維,進行程序論證,驗證虛擬思維,產(chǎn)生每種可能的結果。這種思維特點表明這種對古詩詞的深入研究水平已經(jīng)達到了相當高的程度。在來來回回想象的過程中,個體慢慢創(chuàng)造了自己的對古詩詞的深入研究觀點。他們不再像初中生那樣把關注點放在問題的表面現(xiàn)象,而是更加關注思考古詩詞的原始表達意義,潛意識的接受思考感受那些可以誘導他們對知識的迫切希望、探索精神和發(fā)展實際操作能力的問題。而且新高考背景下的古詩詞學習者這時已經(jīng)擁有相對的學習表達能力和知識文學藝術累積,因此,促進他們探究能力的發(fā)展應演變?yōu)樾赂呖急尘跋鹿旁娫~課程的首要任務。

      (2)新高考背景下的古詩詞學習者的性格發(fā)展特點。

      ①主觀思維的發(fā)展。高中的古詩詞學習者一般都開始進入心理發(fā)展的斷乳期,在語文學習中往往表現(xiàn)出特有的思辨性。他們也懂得觀察事物、積累生活、博覽群書、探究問題和個人素養(yǎng)發(fā)展的關系。所以,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思維表現(xiàn)出的獨立性傾向是相對明顯的。新高考背景下的古詩詞學習者處于身體成長的高端階段,不止身體高度、身體重量等身體各個部位出現(xiàn)了“再次身體成長高峰”,隨著身體不斷的發(fā)生改變,以及日常生活、接受教育氛圍的改變,他們的內(nèi)心世界也發(fā)生了非常大的改變,非常特別的表現(xiàn)就是認識自我的思維越來越強烈。他們潛意識的接受獨立想象,而且有了相對的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不再像初中生那樣過多的依賴古詩詞教育者。新高考背景下的古詩詞學習者在語文學習特別是古詩詞學習中往往能表現(xiàn)出特有的思辨性,“他們在古詩詞學習活動中表現(xiàn)出更強的概括能力、議論能力和邏輯抽象能,學習用自己的觀點、態(tài)度、理智和情感去體驗生活、了解社會、掌握知識、發(fā)揮才能。閱讀中,他們能夠注意到作品中諸多因素的復雜關系與變化,注意到作者多種表達方式的交替和綜合運用,注意到古詩詞的典范性并體會其文、質兩方面涵蘊的美。這些特點都告訴我們古詩詞教育者,對待新高考背景下的古詩詞學習者要給他們相對的發(fā)展空間,要勇于放手,當然以上說法,并不是不接受教育者的主導作用。②個性表現(xiàn)的矛盾性特點。高中的古詩詞學習者可以說,已經(jīng)有了較為獨立的思維模式,他們的生活體驗也日趨豐富,情感表達也更加清楚,但是,他們畢竟還沒有成人的成熟心智,所以還存在一定的不穩(wěn)定性。因而高中的古詩詞學習者在個性表現(xiàn)方面就出現(xiàn)了一些矛盾,比如,時而內(nèi)向溫和,時而外向張揚。這樣我們在課堂教學中,就要看到古詩詞學習者的可塑性,要了解到每個古詩詞學習者的個性,使用合適的方法竭盡所能讓古詩詞學習者發(fā)揮他們自身的優(yōu)勢。教育應該竭盡所能考慮到古詩詞學習者的個性差異,新課程改革闡述出的合作學習就是適應古詩詞學習者不同個性而發(fā)展起來的教育方法。③溝通的特點。他們迫切的希望朋友之間的情誼,與自己的親人時常發(fā)生意見不統(tǒng)一的情況,這歸根究底是個體對現(xiàn)實社會的反叛思維所誘發(fā)的。古詩詞教育者就應該由內(nèi)心出發(fā)的去了解古詩詞學習者的內(nèi)心想法,了解他們的需要,進行教師與學生合作、學生與學生之間相互合作的活動,既保護古詩詞學習者的主動學習意識又培育古詩詞學習者的滿足感。除此之外,我們還要考慮到古詩詞學習者的個體差異,真正做到因材實施教育。特別值得注意的是要考慮到古詩詞學習者智商水平的差異性,因為“它主要影響到古詩詞學習者學習的速度、數(shù)量、復習力度和運用其他事物上,進而影響學習的成績”。由于受經(jīng)濟條件、學校規(guī)模的影響,我國很難實行小班化教育,絕大部分仍然是大班化教育,教育者不得不按中等水平對古詩詞學習者實施教育。這個問題是困擾著全世界的教育問題。我們許多教育工作者彈精竭慮,策劃了一些教育措施,我們還在不斷創(chuàng)新,竭盡所能使不同智商水平的古詩詞學習者都能得到發(fā)展。我們掌握新高考背景下的古詩詞學習者的內(nèi)心想法,就是要按新高考背景下的古詩詞學習者的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進行課堂教育,使我們的課堂教育擺脫隨意性,使課堂教育質量也得到相應的強化。

      2.古詩詞課程標準要求的研究

      新高考背景下古詩詞新課程標準闡述出的“課程基本理念”共有三條:

      (1)全面強化古詩詞學習者的古詩詞文學素質,充分發(fā)揮古詩詞課程的育人功能。

      (2)更加關注古詩詞應用審美與探究能力的培育,促進古詩詞學習者均衡而有個性的發(fā)展。

      (3)遵循共同根基與多樣性選擇相統(tǒng)一的原則,構建開放、有序的古詩詞課程。

      新高考背景下古詩詞新課標指出:古詩詞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努力發(fā)揮自身的優(yōu)勢,采用各自特長的教學模式,努力在教學中尤其是古詩詞教學中帶著我們的學生去接受我們古典詩詞的熏陶,從而幫助學生塑造熱愛祖國、熱愛中華文明的品格,幫助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和積極進取的生活態(tài)度。新高考背景下的古詩詞學習者經(jīng)過九年的義務教育過程的學習,已具備了相應的讀寫能力和判斷能力。這時我們的教育者就應該讓他們到祖國文化的海洋中去暢游,當然這其中也必然的包括古詩詞這片海域,他們在學習文化的同時感受意境,在知識累積的過程中發(fā)展能力。我們知道,任何課,不僅是古詩詞課,都有一個如何育人的問題,沒有”無教育的課堂教育“,也不存在”無課堂教育的教育“。但是相對于其他課程,古詩詞課程的育人功能更明顯也更有效。我們要讓古詩詞學習者了解包括古詩詞在內(nèi)的優(yōu)秀詩詞歌賦是怎樣跨越時空和文學藝術使我們每一個人激動不已的??涩F(xiàn)實離理想總是有距離的,現(xiàn)在的大部分的新高考背景下的古詩詞學習者,不讀經(jīng)典名著,不讀古詩詞幾乎成了一種風氣。教育機構的一切課堂教育圍繞測試在轉,”當測試演變?yōu)楹Y選最重要手段時,測試就從手段升格為目的,尤其是與獲得文憑有關的校外測試(如高考)“,新高考背景下的古詩詞

      學習者既然要接受優(yōu)秀文學藝術的熏陶,那從什么地方開始呢?當然是從祖國優(yōu)秀的文學藝術開始,由古詩詞、散文、小說等文學詩詞歌賦進而學習全人類的優(yōu)秀文學詩詞歌賦,由文學詩詞歌賦再進一步擴大到其他詩詞歌賦。所以,在新課程標準頒布的同時,還推薦了誦讀篇目和課外讀物。

      新高考背景下古詩詞課程標準在“基本理念”的第二條中,還指出:“審美教育有助于促進人的知、情、意全面發(fā)展。文學藝術的欣賞和創(chuàng)作是重要的審美活動,科學技術的創(chuàng)造發(fā)明以及社會生活的許多方面也都貫穿著審美追求。未來社會更崇尚對美的發(fā)現(xiàn)、追求和創(chuàng)造。古詩詞具有重要的審美教育功能,新高考背景下古詩詞課程應關注古詩詞學習者情感的發(fā)展,讓學生受到美的熏陶,培育學生的審美意識和高尚的審美情趣,培育審美感知和審美創(chuàng)造的能力。新課程標準對審美教育問題有這么長的一段表述是有重要意義的。審美教育,是古詩詞學習者發(fā)展的需要,也是時代的需要。我們的課程目標必須兼顧社會需求和個人發(fā)展這兩個方面,同時還要兼顧學科本身發(fā)展。自從蔡元培、王國維等前輩學者表達出在教育機構里要進行美育以來,美育一直是教育界關注的熟點之一,人們也清楚的認識到: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廣大成員的審美能力的高低,實際上即標志著該民族的精神文明所達到的水平。古詩詞課堂教育是培育新高考背景下的古詩詞學習者審美能力的有效途徑之一,古詩詞不但本身是審美的對象,是學習欣賞的對象,而且通過學習古詩詞,古詩詞學習者的心靈得以美化,更加熱愛祖國文學藝術遺產(chǎn),熱愛日常生活,開拓了古詩詞學習者的視野,強化了古詩詞學習者的欣賞能力。

      新高考背景下古詩詞新課標闡述“遵循共同根基與多樣性選擇相統(tǒng)一的原則,構建開放、有序的古詩詞課程?!边@里的“有序一是針對”共同根基“而言的,這里的”開放“則是針對”多樣性選擇“來說的。新高考背景下的古詩詞學習者的古詩詞學習是有一個”共同根基“的,這個共同根基就是那些經(jīng)過九年義務制教育進入高中學習的古詩詞學習者,他們的古詩詞水平經(jīng)過前段時間的學習已達到了一個大致的標準,具備了相對的學習能力:他們有在古詩詞學習上進一步深造的共同根基。進入高中后,面對新高考,這些古詩詞學習者的學習自覺性進一步提高了,學習的目的性進一步明確了,學習的思辨性進一步增強了,學習的獨立性進一步形成了。雖然還有地區(qū)的不平衡,有學生個體的差異性,但他們都有自己或高或低的欣賞水平。我們高中的教育者就可以循著這“共同根基”,在新高考的要求下,進一步引導學習者的學習志趣,促成其學習成果。

      3.古詩詞鑒賞考查重點的研究

      “詩詞鑒賞”成為高考語文試卷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而且分值也有擴大的趨勢——從最初的3.5分到現(xiàn)在的8.10分,直接與詩詞積累的考核平分秋色的鑒賞形式上,也從最初的以選擇、填空等客觀題型為主,發(fā)展到了現(xiàn)在的以簡答、評價、對比等主觀題型為主了。

      某高中一線教師認為,“近幾年高考詩詞鑒賞題命題趨勢為結合學生把握意象、意境的能力,考查學生把握詩詞情感的能力;結合詩詞的基礎知識,考查學生把握詩詞表達技巧的能力:結合學生自主探究、比較閱讀能力,考查學生探究、比較閱讀能力:結合學生語言品味能力,考查學生的語言感悟、煉字能力:課內(nèi)語文學習與課外閱讀相結合,考查學生語文學習的廣闊空間:結合學生的整體閱讀觀,考查學生宏觀把握詩詞、鑒賞評價詩詞的能力。”

      另外,從《考試說明》的要求看,高考對古詩詞鑒賞的要求應該為以下幾點具體的內(nèi)容:

      ①理解古詩詞具體詞語的含義。古詩詞是語言的凝練,詞句都是文學性很強的內(nèi)涵很豐富的。正確理解詩詞中的詞語,對于準確鑒賞古詩詞,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在閱讀詩詞時不等掃清閱讀的障礙,即讀不懂,那么,要鑒賞詩詞也就談不上了。②理解詩人在詩詞中表達的思想。不管是什么形式的詩詞,總是有詩人的思想精神在其中,高考是通過對概括詩詞思想的考查,來檢測古詩詞學習者的整體概括能力。③鑒賞古詩詞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詩歌是語言的藝術,我們學習詩詞,一個比較重要的目的就是學習古詩詞的語言技巧,這也是詩詞鑒賞考察的重點,幾乎所有的題目都設置這個考點。

      “能閱讀淺易的古代詩文”是考試說明對詩詞鑒賞的總體要求。具體來說,是要求考生能“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和“評價文章的思想內(nèi)容和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

      基本考點包括:①古詩詞中內(nèi)容要點的歸納,中心思想的概況。②古詩詞中信息的篩選。③作者在古詩詞中觀點態(tài)度的分析概況。④古詩詞作品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的鑒賞。

      由此看來,近年各地在古詩詞鑒賞題的考察上考點分布是比較全面的。所以,我們教師一定要充分利用課堂練好學生古詩詞的基本功。這個基本功表現(xiàn)在讀、理解和表達上,尤其是對詩詞意象、感情、語言、手法的分析更要成為我們語文課堂的重點。

      這也就要求我們語文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感悟審美能力和分析能力。

      在這樣的現(xiàn)實下,我們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應注重以下幾點:①夯實學習者的文言文的底子,這是鑒賞古詩詞的基礎和前提條件,這一基礎越扎實,對于鑒賞能力的提高越有幫助。古詩詞教學與訓練,要始終圍繞這一基礎。②感悟古代文學藝術魅力。要善于引導學生與古代作者交流,即古詩詞學習者作為閱讀者與作者交匯、溝通,作者雖是百年千載前的古人,但他們的心靈、情感、思想,卻通過作品積淀下來,展現(xiàn)在閱讀者面前。在教學中應注重引導學生超越單純的字詞句閱讀,去感悟作品中鮮活的心靈。③在實踐中提高鑒賞能力。鑒賞是一種品味的表現(xiàn)和能力的表現(xiàn),這種品味和能力,不能通過死記硬背獲得,它依賴于學習者的感受力和敏銳力,依賴于長期的、潛移默化的積累,在這種積累的過程中才能逐漸掌握古詩詞作品的藝術規(guī)律,提高鑒賞能力。④培養(yǎng)學習者主動性與靈活性。古詩詞鑒賞雖有規(guī)律可循,但又是主觀性很強的活動,活躍的思維本身就是鑒賞能力的一種表現(xiàn)。

      (二)新高考背景下古詩詞課堂教學的重點突破

      作為站在教學第一線的語文教師,我們應該給學生一個豐富生動的古詩詞世界。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本人是依據(jù)新高考的要求按照以下要點來做的:

      1.重朗誦,讀感情

      蘇軾云:“三分詩,七分讀?!薄霸娮x百遍,其義自見?!薄澳嗽姴艓仔校鈩t千里?!毙蕾p古詩必須通過反復的朗誦,才能理會其意境,通于作者的神思。“詩歌的審美過程是感性的,是個性化的,詩的神韻,也只能靠讀者自己全身心反復朗誦,才能逐漸品味。因此,嚴羽說:”詩道亦在妙悟,朝夕諷詠以之為本。一<說文·言部》:“諷,誦也,從言,風聲。誦,諷也,從言,甬聲。一朱熹談到讀詩時說:”詩須是沉潛諷誦,玩味義理,咀嚼滋味,方有所益。一又說:“須是先將詩來回吟詠四五十遍了,方可看注。看了又吟詠三四十遍,使意思自然溶液浹洽,方有見處。由此可見,古人認為“朗誦是一種熟讀精思??谡b心惟的狀態(tài),是一個入于眼、出于口、聞于耳、記于心的過程”。

      新課標強調(diào)“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現(xiàn)力的語言”,而詩詞語言精練、含蓄,意深言遠,不同于其他文體的語言。它具有抑揚頓挫、鏗鏘悅耳的音韻之美,要品味詩詞語言,就要多多吟詠誦讀,在誦讀中把握詩的節(jié)奏、停頓,聲調(diào)的輕重緩急,語詞的強弱高低,從而領悟其思想感情。

      “詩的節(jié)奏是音樂的,也是語言的?!北救税压旁娫~的朗誦分為三個階段:音讀、意讀和情讀。

      音讀即正確朗讀,要求學生讀準每一個字的讀音,特別是古音異讀字、通假字、生僻字,這是任何朗誦最基本的要求。其次是讀準停頓,讀準節(jié)奏。朱光潛說“詩是一種音樂,也是一種語言‘。因此詩歌的誦讀有明顯的音樂性質,無論是古體詩,還是律詩、絕句,都要講究節(jié)奏。比如四言的節(jié)奏是2—2,"蒹葭/蒼蒼,白露/為霜";五言詩的節(jié)奏是2—3,"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也有2—2一l的停頓,如“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七言詩的節(jié)奏一般是2—2—3,“無邊藤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特別要提醒學生注意,平時講話的節(jié)奏注重意義上的區(qū)分,而朗讀古詩詞的節(jié)奏應注重聲音上的整齊停頓。如“所謂/伊人,在水/一方”,就不能讀成“在/水一方”。

      意讀即理解性朗讀。學生在讀中弄懂字詞的字面意思,弄清詩句詞句的大意。因為詩句的大意與朗讀的語氣語調(diào)也有某種契合的。如:白居易《琵琶行》對音樂的精彩描寫,琵琶女的演奏開始如急雨般濁雜沉重,既而如私語般輕細,既而聲音交錯相雜,像大珠小珠跌落玉盤的清脆。一會兒又像黃鶯啼叫般流利婉轉,忽的又變?yōu)槔錆?,直至凝結不動,在暫歇后,忽然又爆發(fā)雄壯的響聲。在朗讀這部分時,應時而急時而緩,時而激越時而婉轉,時而高亢時而淺吟,詩句的含意、朗讀的節(jié)奏、音樂的旋律、詩人的情感幾者相互交融,不需教師多講,學生自己在讀中就能品味出詩的韻味了。

      情讀即帶著情感朗讀。葉圣陶說:“把作者的感情在讀的時候傳達出來,激昂處還他個激昂,委婉處還他個委婉,盡情發(fā)揮作者當時的情感?!崩收b的最高境界是讀出作者的思想,讀出自己的感悟,讀者與作者融為一體。而這要建立在把握詩歌內(nèi)涵的基礎上。其實,要在讀中明意、悟神,就先讀透字音、字義、旬意,然后在欣賞朗誦中慢慢地進入詩人的心靈世界,感受詩人的生命體驗,領會詩詞的無限意境。所以誦讀應從讀正確,讀得有節(jié)奏,發(fā)展為讀懂、讀出味道、讀出感情,讀到作者的心里去。就如葉圣陶談到美讀:“把文章中的神情理趣,在聲調(diào)里曲折傳達出來,讓學生耳與心謀,得到深切的了解”,“美讀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說些什么,而且與作者的心靈相通了,無論興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獲”,“該激昂處還它個激昂,該委婉處還它個委婉”,用我們的聲音來表達我們對古詩詞情感的把握,用我們的感悟來走進詩人的心靈。這種吟誦的讀法,是體會文章意蘊情感的橋梁。

      如讀杜甫的《登高》,可讓學生想象自己就是那個長年漂泊、老病孤苦的杜甫,站在廣闊天地中、秋風瑟瑟中,面對無邊的落葉和滾滾的長江,聽著猿的哀嘯聲,想著自己的坎坷不順,然后用低沉的語調(diào),緩慢的語速,傳達出詩人沉郁頓挫的內(nèi)心情感。

      “古詩詞是語言藝術,鑒賞時應以品讀為核心。讀的方式多種多樣:參讀、誦讀、美讀、比讀、議讀、評讀、研讀,各有側重,各有特色。根據(jù)教學要求,選擇不同的讀法,力求每讀一次,都有新的理解、新的收獲,對作品的賞析‘更上一層樓?!崩首x是以自由方式進行的。朗讀既是審美判斷的外化,也是美的創(chuàng)造。實踐證明,反復誦讀,不斷加深理解,逐漸達到誦讀者的感情與古詩詞表現(xiàn)的渾然一體,這種古詩詞學習法,對增強預感,鞏固記憶等大有裨益。

      在進行朗誦指導時,要注意以下幾種不良傾向:一是朗讀的方法單一,只是讓學生自由讀不加指導,或者讓學生聽不加訓練,或者總是齊讀無法體現(xiàn)個性,這都不利于學生對朗誦的興趣。我們可以學學古人,搖頭晃腦慢慢吟誦,甚至吟唱,要知道很多詩詞本來就是可以唱的。當然,這對教師本身的詩詞素養(yǎng)要求也較高。另外,我們可以將各種朗誦方式結合,如分角色讀,重讀等等。二是為完成教學任務的讀,只是象征性地走走過場而已,談不上與詩詞本身的情感交流。三是在誦讀前缺乏詩意的透徹理解,這樣就缺少了感情理解的基礎,缺少感情積累、醞釀的過程。這樣就很難喚起學習者的共鳴,朗讀的意義也就極大地削弱了。

      人們常說古詩詞“只可意會,不可言傳”,這不可言傳的含蓄隱晦之處,就可以通過朗誦來讓學生去體悟?!蓖ㄟ^富有感染力的多種形式的朗誦方式,使學生喜歡上讀詩,從而使他們更深入地了解作品的思想內(nèi)涵,更好地領會作者的情感,引起共鳴的同時,也陶冶了自己的情操。

      2.看意象,品意境

      古詩詞中的意象,是古詩詞中的景,具體說是構成景的一些物象。它不是客觀生活形象的模仿,而是根據(jù)客觀生活形象創(chuàng)造的理想的審美形象,是滲透詩人情感的藝術形象。朱光潛先生曾指出“藝術的任務就是創(chuàng)造意象。詩人的情感表達,主要是通過意象的呈現(xiàn)來實現(xiàn)的?!蔽覀兒髞砣爽F(xiàn)在還在品讀古詩詞,那原因在于雖然時間過了千年,但其中蘊含的感情卻是相通的,清人張問陶《論詩》中云“好詩不過近人情”。

      當我們找到了合適的切入點,我們就能與古詩詞人在感情上產(chǎn)生共鳴,而這個切入點正是意象。抓住古詩詞中的意象,是領略其美感的有效方法。從古詩詞的意象入手去解讀古詩詞,進而做到大致把握其內(nèi)容。

      藝術是把一種情趣寄托在一個意象里。凝神關照之際,心中只有一個完整的孤立的意象,無比較,無分析,無旁涉,結果常致物我由兩忘而同一,我的情趣與物的意態(tài)往復交流,不知不覺之中人情與物理互相滲透。比如注視一座高山,我們仿佛覺得它從平地聳立起,挺著一個雄偉峭拔的身軀,在那里很鎮(zhèn)靜地莊嚴地俯視一切。同時,我們也不知不覺地肅然起敬,豎起頭腦,挺起腰桿,仿佛在模仿山的那副雄偉峭拔的神氣。所以我們要引導學生讀出古詩詞的情趣,讀到作者的心靈,一定要尋找那詩中具體的華麗的意象,把這些看似零散、無章的意象融會貫通。那么,詩詞就有了生命,就有了思想。

      關于意境,則是意象的組合?!耙饩碁榍槿ひ庀蟮钠鹾先谪??!弊钤缡俏覈乃嚺u家王國維提出的,袁行需把它定義為“作者的主觀情意與客觀物境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藝術境界”。也就是詩人把心中的情感和想法用他眼前的或想象的景來體現(xiàn),所謂“一切景語為情語”?!耙狻?,是詩人的思想感情,“境”,是詩人所描繪的客觀事物,如古人所言:“景乃詩之媒,情乃詩之胚,合而為詩?!敝饔^的思想感情與客觀的景物有機融合成一個整體,意中有境,境中有意,這就是古詩詞的意境。”

      古詩詞教育者們在課堂教學時,常是這樣處理:

      ①抓住詩句中的意象,將眾多意象組合成畫面的意境,偏重景物的客觀再現(xiàn);②通過深入研究作者感情,在再現(xiàn)的根基上,運用聯(lián)想與想象而獲得意境。

      古詩詞教育者們盡自己所能,或是創(chuàng)造情景,或是配上音樂,或是設置關鍵問題,來引導古詩詞學習者入“境”。通常情況是,在古詩詞教育者的這些引導下,古詩詞學習者有了一些感悟,可一旦當古詩詞學習者獨自操作的時候,古詩詞學習者就與詩詞隔膜起來了。

      那么,在進行古詩詞鑒賞教學時,教師就要有效引導學生把握住詩歌鑒賞的這兩個關鍵——意象和意境。

      在學習李白的《春夜洛城聞笛》時,就可以引導學生去尋找詩句的意象?!罢l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皩W生往往會發(fā)現(xiàn)玉笛、春風,而對于”柳“留心的學生卻相對少。首先我們要承認學生已經(jīng)找出的意象是典型的,然后再引導學生去發(fā)現(xiàn)”折柳“。那么”折柳“和本詩的意境有何關系呢,我的班級里就有不少學生產(chǎn)生了疑問,這樣,我就便順理成章地引著學生進入了”柳“這個意象的分析:”要理解詩意,就要知曉‘折柳的含義,關鍵就在于‘柳這個意象?!皩W生議論紛紛,但還是一頭霧水,于是我引導學生回憶學過的古詩詞中有哪些和”柳力有關的,這樣就有學生想到了:“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柳永《雨霖鈴》),”笛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李白《塞下曲》),”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王之煥《涼州詞》),”昔我往矣,楊柳依依“(《詩經(jīng)·采薇》)。

      至此,學生對”柳“的大致意思有了認識—似乎和送別有關。說到這里,就有學生很激動地提出了:”柳“就是”留“,就像”蓮'就是“憐”一樣。是呀,表揚了此學生后,我就適時給學生講解了“柳”這個意象的由來和它的普遍意義。那么,“折柳”即表達惜別之情,由此,整首詩的意境也就豁然開朗了。

      我國古詩詞中,有太多常用的意象了。子規(guī)(杜鵑)表示悲慘、凄惻,“鴻雁”表示孤獨、思想、消息,“蟬‘表示高潔、清高,”梧桐“是凄楚悲涼,“松柏”是堅挺、傲岸,“牡丹”是富貴、美好,“東風”是春天、希望,“西風”是衰敗、落寞惆悵,“王孫”是貴族、遠游之人??另外,云比喻在外漂泊的游子,“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芭蕉代指離別情緒,“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還有,哀鴻代指流離失所、哀傷苦痛的人;風霜雪代表人生路途的坎坷、挫折,如此種種,不勝枚舉??梢姽旁娫~中的意象是極為豐富的,我們可以把意象作為閱讀古詩詞的窗口,透過意象的把握來領略詩詞的奧秘。

      所以,我們一定要建議學生進行意象的儲備,只有掌握了足夠多的意象,才能更容易把握詩詞的內(nèi)涵。從學習理論的角度看,意象屬于言語信息方面的知識,即陳述性知識。“陳述性知識的學習是學生運用己有的知識同化、理解新知識,使頭腦中得到儲存并用于新問題的解決。學生學習一首古詩詞并積累意象,當再次見到這一意象時,他能將已有的知識儲存遷移過去,幫助理解沒學過的詩歌。”

      教師應提醒學生在平時注意開闊自己的閱讀視野,做一個細心人,多積累多歸納多整理,建立必要的知識儲備,培養(yǎng)對詩歌的感悟能力,這樣,才能不斷提高古詩詞的鑒賞水平。積累說到底是學生個人的事情,教師無法包辦代替,積累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貴在堅持。但教師可以用多種形式激發(fā)學生積累的興趣。本人所用的課前五分鐘交流法就收到了不錯的效果。

      3.重探究,析語言

      語文是先有“語一才有”文一,文本的任何價值都是通過語言得以實現(xiàn)的。語文學習除了獲取知識,陶冶情操外,更要以探究美妙的語言為重要的目的,教師要引導學生感悟、理解、運用語言。

      古詩詞是語言的濃縮,是語言的最高藝術。只有弄懂作品中的字、詞、旬,才有可能從總體上加以鑒賞。在鑒賞古詩詞作品時,我們首先要接觸到的是詩詞的語言,只有掃清了語言的障礙,我們才有可能通過它來把握詩詞的形象,領會形象所蘊含著的思想內(nèi)涵。吳世昌先生說:“詞之不易透徹了解,原因頗多:名物訓詁,因古今俗語及生活方式之不同而難于想象,一也。隸事用典,因讀書多寡而見仁見智,二也。

      章法修辭,因平仄韻調(diào)而參互錯綜,三也。若要真欣賞詩詞,必須克服上述三項困難”。

      朱光潛說:“詩比別類文學謹嚴,較純粹,較精微。——詩歌是語言藝術的精髓所在,它從來就代表著文學藝術的最高成就?!薄扒苍~造句乃是詩詞一大事”,“二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由此可見古詩詞推敲之苦。

      葉圣陶先生《文學作品的鑒賞》中說過:”鑒賞文藝的人,如果對于語言文字的意義和情味不很了解,那就如同寶山空手回,結果將一無所得??文藝鑒賞還得從透徹地了解語言文字入手。這件事看似淺近,但是最根本的。基本沒有弄好,任何高妙的話都談不到?!?/p>

      葉圣陶先生有詩云:“一字未宜忽,語語悟其神。唯文通彼此,譬如梁與津?!焙芏喙旁娫~皆因一字而境界全出。如“春風又綠江南岸”一“綠”字,“紅杏枝頭春意鬧”一“鬧”字,“云破月來花弄影”一“弄”字,“綠楊樓外出秋千”一“出”字。

      因此,古人寫詩都要“推敲”,講究“煉字”,要體現(xiàn)“平字見奇,常字見險,陳字見新,樸字見色”,那我們鑒賞古詩也要特別注意去研究“煉字”。

      如王維《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中“空”字,不只是“空曠”

      這一字面意思。王維早年積極入仕,后對現(xiàn)實不滿,就遠離世俗,專心信佛,因此王維后期的詩充滿了禪性。他的其他詩中也有“空”字,如“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鳥鳴澗》),“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鹿柴》)。教師啟發(fā)學生結合王維當時的思想去品味“空”字,可以得出更深的理解:“空”不僅是指自然界的空寂無人,也是詩人所追求的那種遠離凡塵的空而又寂的境界,更是詩人追求的一種不生、不死、無欲、無執(zhí)的心空的境界。揣摩透了一個“空”字,理解《山居秋暝》一詩的思想感情就迎刃而解了。

      (三)新高考背景下古詩詞課堂教學的實踐研究

      1.誘發(fā)學習者的學習興趣

      “志向是學習的長久動因,興趣是學習的直接動力。”調(diào)查表明,很多學生對古詩詞學習缺乏興趣,主要原因是“不知道怎么學”和“古詩詞課堂枯燥乏味”這兩個方面。孔子十五有志于學,高中生剛好處在立志求學的階段,學而無志,必然缺少學習的內(nèi)驅力,于是,學習古詩詞對他們來說成了一種外部壓力,是一種迫使完成的苦差,一件不堪重負的大包袱,興趣從何而來?因此,指導學生學習古詩詞的根本方法,首先就是要啟發(fā)、引導他們明確學習目的,提高興趣水平,形成學習志趣。

      在誘導古詩詞學習者興趣的過程中,最理想的做法是誘導古詩詞學習者的內(nèi)部動機,這原因在于,多數(shù)研究表明:內(nèi)部動機高的古詩詞學習者比外部動機高的古詩詞學習者時常能取得較好的學習成績。影響古詩詞學習者動機的因素既有外部的也有內(nèi)部的。外部因素主要涉及學習任務和教育者;內(nèi)部因素主要涉及古詩詞學習者本人,比如古詩詞學習者的興趣、主動學習意識、歸因等。我們可以把心理學中有關動機的研究成果運用到新高考背景下古詩詞的課堂教學中。

      “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樂之?!惫旁娫~學習的最高境界也許就是古詩詞的樂學境界,古詩詞學習方法的最高追求也許就是古詩詞樂學境界的到達。有人往往片面理解樂學之樂無非是形式之樂、手段之樂,而真正的樂學境界確是形式與內(nèi)容的高度統(tǒng)一、手段與目的的高度統(tǒng)一,是“要我學”之苦向“我要學”之樂不斷轉化的樂學終身的全過程。就中學生的古詩詞學習而言,當他們一步步接觸了典范的古詩詞材料,積累了較為豐厚的古詩詞知識,掌握了熟練的古詩詞技能,具備了堅實的智力品質,濡染了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構成了一定的古詩詞學習能力時,“我要學”古詩詞的樂趣便會油然而生。

      學生一旦對古詩詞產(chǎn)生興趣,學習時就再也不會感到是一種精神負擔,而會覺得是一種樂趣,他們就會主動、積極地獲取古詩詞知識,鍛煉古詩詞技能。那么,要激發(fā)學生學習古詩詞的興趣,可以運用以下方法:

      (1)教學方法要多樣,避免程式化。

      之前的調(diào)查結果已經(jīng)顯示,學生不喜歡古詩詞課堂的一個原因是課堂單一枯燥。

      我們古詩詞教育者應根據(jù)高中古詩詞學習者喜新好奇的心理特征,避免教學程式化,力求教學方式多樣化,讓學生經(jīng)常有一種新鮮感。根據(jù)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點,有的古詩詞在學生自讀后初知大意的基礎上,教師只指導學生反復誦讀,使其在反復誦讀中領悟古詩詞的深刻含義與優(yōu)美的語言風格,而不一定加以分析:而有的古詩詞,則由教師提出幾個思考題,組織學習者深入閱讀后,展開討論:有的古詩詞,可以要求學生改寫為優(yōu)美的散文

      (2)引發(fā)疑問,激起求知興趣。

      用疑問激發(fā)求知興趣,可以吸引學生尋根究底,深入到古詩詞知識的內(nèi)核中,從而成為不斷催發(fā)智能的刺激。

      引發(fā)疑問也是有一定的技巧的??梢詮钠降瓱o奇處提問,許多古詩詞開始平淡,一目了然,學生浮光掠影讀一讀,不知其中奧妙,常常興趣索然,如能引發(fā)哦學生尋根究底,尋找學生沒有讀出的東西,學生興趣定然激增;也可以在深層意蘊處提出疑問,一些精深的古詩詞往往使用曲筆,讓其含蘊豐厚、韻味優(yōu)美,往往蘊藏著極深的含義,一些自身素質很優(yōu)秀的教師能發(fā)現(xiàn)奧妙,引出疑問,學生當然會興趣盎然;還可以在新知和舊知的比較中引出疑問。引導學生把新知與舊知作比較,可以用舊知推導新知,用以前學過的古詩詞知識推導新的古詩詞的意蘊,這樣,學生感覺知識間是有聯(lián)系的,也會學的更有信心。

      (3)使學生享受到成功的歡樂。

      興趣依賴于成功。經(jīng)常獲得成功,就可以使人的需要不斷得到滿足,心情舒暢,情感愉悅,興趣就易于形成和鞏固。所以,在教學中,我們可以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快樂,如提出問題后,選擇水平較高的學生回答更難的題目,選擇水平較低的學生回答相對容易的題目,這樣,便能使每人學生都有可能取得成功。另外,為了使學生感受到成功的歡樂,學生在回答問題和完成作業(yè)的過程中遇到困難的時候,教師應適時而恰到好處地巧妙地給以啟發(fā)、指點,使學生能夠完成任務。

      2.優(yōu)化教育者的教學模式

      (1)吟詠詩韻。

      “朗讀古詩詞作品時,除了應掌握作品本身的聲律特點,還要細細揣摩作品中詞句聲音上的情感色彩和作者情緒的變化,在緩急、曲直的語調(diào)中,融入自己的感情,聲情并茂地朗讀,以充分體現(xiàn)作品的音樂美。”

      古人的創(chuàng)作多因情選詞、按詞定韻。不同的韻腳對詩歌的情感基調(diào)影響較大,朗誦時要充分尊重古詩詞音韻的搭配規(guī)律,注意字音蘊含的感情色彩,還要注意作品整體的感情風格,讀出作品特殊的詩境和詩情,在腦海中浮現(xiàn)出詩中所描繪的畫面,讀出詩情畫意。

      在教學《將進酒》時,我是這樣安排的:

      《將進酒》是一篇長詩,詩句中蘊含著豐富的感情,可讀性非常強,是一篇感情極為豐富的勸酒詩。所以在備課時,我就依照新課標的要求——“對古典詩詞要加強誦讀”來安排了一節(jié)誦讀課。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我希望引導古詩詞學習者用誦讀來感受作品的意境和詩人的情感。更希望通過對中國古典詩詞聲律的把握,教會古詩詞學習者有感情地吟誦作品,在古典詩詞音樂美的熏陶中,使古詩詞學習者能夠深刻理解作品蘊含的情感。

      我先是以檢查預習的方式抽查一名學生,讓他朗讀全文,然后讓其他同學來點評,大家評價不一。接著我作了范讀,提醒學生注意讀音、停頓、聲音的高低和節(jié)奏的快慢等。我算是拋磚引玉,范讀后,鼓勵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互聽互評。當然,也要給予學生一定的誦讀指導:悲時,我們應想象一位白發(fā)蒼蒼的垂暮老人在面對明鏡哀嘆,朗讀時語調(diào)應低沉,節(jié)奏應比較緩慢;歡時,我們似乎看到詩人正高舉酒杯勸友人“再喝一杯一,那滿臉的沉醉是那樣耀眼,所以在朗讀的時候,這部分節(jié)奏應該比較輕快,而其中”天生我材必有用“一句要高亢激昂、信心十足;憤時,面前出現(xiàn)的應是一位懷才不遇、蔑視權貴的傲者形象,朗讀時節(jié)奏也應該快些,聲音憤怒些;結尾充分體現(xiàn)了李白飄逸狂放的性格,所以我們要讀出強大的氣勢,結尾“萬古愁”要讀出拖音。這樣,在我的引導和鼓勵下,學生越讀越有味道,越讀越有李白的樣子。讀到這樣的程度,我想即使不再分析詩中情感,我們的古詩詞學習者也已經(jīng)明白了。

      (2)知人論世。

      在教學《書憤》時,我是這樣安排的:

      由于此詩表達的情感和作者的人生經(jīng)歷有著很密切的關系,只有了解了作者經(jīng)歷了什么,才能更深入的走進作者的心靈。所以,我首先和學生一起回顧補充了關于作者陸游的一些知識,《書憤》的作者陸游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愛國詩人,少年時陸游就立下了“上馬擊狂胡,下馬草軍書”的志向。陸游生活在國家極不穩(wěn)定,是外侵頗多的時代,他看著國家的土地在不斷減少,看著百姓在不斷地流離失所,陸游提出了自己的抵御外侵的主張,他懷著“氣吞胡虜”的英雄氣概和為國犧牲的獻身精神,可以說,我們的詩人陸游滿腔的憤怒在沸。然而朝中投降派占了多數(shù),陸游多次被排擠、打擊,可是,他始終不渝地堅持自己的理想。在人生的最后時刻,他還不忘寫詩告誡自己的后代一定要堅持北伐,收復失地。這是怎樣一顆忠心為國的臣子之心呀。

      寫作這首詩時,陸游已經(jīng)是61歲的老人。在被罷官賦閑在家的幾年里,也從來沒有忘記過抗金救國的志向。在詩人接到被重新任用的消息后,詩人眼看這國將不國,詩人心中怎能不傷痛,怎能不憤怒?

      了解了陸游的理想與報復,清楚了他心愿未遂的處境,我們再來讀這首詩,就比較容易能走進作者的心靈了。

      “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痹娙嘶貞涀约耗贻p時的一腔抱負,那時詩人收復失地的豪情壯志有如山岳。那時詩人還不知道世事的艱難,以為年輕的自己總可以有一番作為。然而誰想朝中竟有那么多的人會阻撓這救國的策略,沒想到呀,沒想到,世事真是復雜難理清呀。詩人開篇這一問,問出多少郁債?

      “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币患忻鑼懰诬娍菇鸬膬纱蝿倮_@兩句詩人回憶了我們兩次抗金的勝利,然而眼前確是“有心殺賊,無力回天”,這鮮明的對比怎能不讓詩人椎心泣血?

      “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标懹巫员葹椤叭祥L城”,可見他年輕時的豪情壯志,一副“舍我其誰”的神氣?然而,如今呢?詩人壯志未酬,國家依然處在水深火熱中,而自己確是垂垂老矣。這一番無奈是怎樣的讓人痛徹心扉呀。我有心,天不予?!俺鰩熞槐碚婷?,千載誰堪伯仲間!”陸游在現(xiàn)實生活中找不到出路,苦悶之時惟有去需求安慰,于是他想到了“鞠躬盡瘁”的諸葛亮,這里用典明志,多么希望自己也能做出先賢那樣的一番成就呀。詩人一定在想,要是給自己一個機會,自己一定會為國為百姓“死而后已”。這首詩被稱為是陸游“一生感情(愛國)經(jīng)歷的藝術概括”。我們循著詩人一生的經(jīng)歷,揣摩這詩人一直以來的心愿,在聯(lián)系詩人生活的那個復雜而混亂的社會,我們就不難發(fā)現(xiàn)詩人寄托在詩句中的滿腔激憤了。

      九、本課題研究尚待解決的問題

      本研究只是對化學課堂教學如何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進行了實踐和初步的探討,由于時間比較短,本人對探究式學習的實踐經(jīng)驗不足,水平有限,致使本研究存在不足之處,課題研究過程中仍有許多問題值得商榷:

      (1)如何使古詩詞較好地落實到語文課堂教學中,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還有待在今后的課堂教學實踐中進一步去探索。

      (2)對學生探究式學習還沒有形成一個完整評價體系,還有待進一步完善。

      (3)本研究的實驗對象是幾個班級高中的學生,對所有學生實施古詩文學習,是否也具有相同的效果,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2]葉圣陶.語文隨筆.北京:中華書局,2011

      [3]方智范.語文教育與文學素養(yǎng).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11

      [4]袁行需.中國文學史(第一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5]袁行需.中國文學史(第二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6]馬茂元.唐詩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

      [7]張厚粟.心理學.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12

      [8]吳慶麟.教育心理學.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

      [9]皮連生.學與教的心理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

      [10]鐘啟泉.課程設計基礎.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9

      [11]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教科書(必修)《語文》第一冊.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12]魯迅.魯迅全集:且介亭雜文集·題未定草.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

      [13]呂叔湘.語文常談.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11

      [14]錢理群.名作重讀.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

      [15]趙志偉.舊文重讀.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

      [16]朱光潛.詩論.北京:北京出版社,2011

      [17]朱自清.大學國學.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2

      [18]朱自清.經(jīng)典常談.北京:北京出版社,2011

      [19]張中行.文言津逮.北京:北京出版社,2011

      [20]龍榆生.詞曲概論.北京:北京出版社,2012

      [21]周振甫.周振甫講古代詩詞.南京:南京出版社,2010

      [22]夏承熹.唐宋詞欣賞.北京:北京出版社,2010

      全國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教育部重點課題“實踐教育學范式研究”課題研究總報告,課題批準號:SGZ1312061。

      猜你喜歡
      高考語文古詩文試題
      2021年高考數(shù)學模擬試題(四)
      2019年高考數(shù)學模擬試題(五)
      《陳涉世家》初三復習試題
      2019屆高考數(shù)學模擬試題(二)
      古詩文閱讀備考指津
      抓文體特征 重整體感知
      高考“文學類文本閱讀”的探索
      基于四川卷變?nèi)珖淼母呖颊Z文閱讀策略思考
      高考語文快速辨析病句的教學研究
      考試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14:51
      引領小學生誦讀古詩文之妙招
      若羌县| 丹东市| 萨嘎县| 和田市| 临清市| 滦平县| 句容市| 昌江| 咸宁市| 天全县| 富宁县| 墨玉县| 吉林省| 达拉特旗| 交城县| 彭阳县| 灵丘县| 黔南| 长垣县| 钟祥市| 西平县| 宿松县| 达拉特旗| 江油市| 乐安县| 和静县| 武义县| 军事| 怀集县| 额尔古纳市| 合水县| 当雄县| 孟津县| 涞水县| 资兴市| 呼伦贝尔市| 安仁县| 安多县| 庆安县| 翁源县| 阿勒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