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鷗
摘 要:應試教育的觀念已經(jīng)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取而代之的是注重培養(yǎng)能力的素質(zhì)教育,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關乎學生的身心成長,所以教師在進行心理輔導的時候要走進學生的內(nèi)心,做好傾聽者,讓學生敞開心扉,進行暢通無阻的交流和溝通。
關鍵詞: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特征;咨詢室
高中是人生的黃金階段,也是心理健康發(fā)展的重要時期。這個時期的青少年,對未來充滿無限的憧憬和遐想,心理正在從懵懂走向成熟,學生的逆反心理會比較嚴重。所以教師要針對學生這些青春期的顯著特征,進行正確的引導,使心理健康教育課堂成為學生成長路上的良師益友。
一、高中生的心理特征
高中時期的學生最為明顯的特征就是自尊心強、獨立性增強,而且從活潑好動轉(zhuǎn)向內(nèi)向含蓄,不再主動和他人交流,而且開始封閉自我。這種心理特征表明學生的情緒不穩(wěn)定,而且特別在意別人的評價,容易自卑和自負。而且渴望獨立,對于父母的管制有抵觸的心理,叛逆想法比較多。
二、加強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
1.建立心理咨詢室
由于高中生的心理比較敏感,不愿意輕易向他人袒露心聲,所以教師要建立一個獨立的心理咨詢室。由專業(yè)的心理教師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進而滿足不同階段學生的心理需求,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首先,心理教師要先將新生的心理情況進行深入調(diào)查,做好記錄,建立系統(tǒng)、獨立的學生檔案,并和學生做好交流工作,了解學生內(nèi)心真實的想法。同時對于有心理障礙或者陰影的學生,教師要格外注意,加倍關注,并且進行耐心的疏導和溝通,幫助學生走出心理陰影。對于比較內(nèi)向的學生,教師可以通過QQ、郵件等交流工具,盡量避免見面式的談話,減少學生的心理負擔和壓力。
2.定期舉辦心理健康教育講座
學校要深入了解和掌握學生的心理情況,做好調(diào)查,并記錄在案,對于存在或者潛在的心理問題,學校可以定期舉辦教育講座,并且邀請學生的家長共同聆聽。開展講座活動可以從側(cè)面幫助學生糾正心理,也能夠促進家庭的和睦。比如,學??梢栽谡n余時間開展“青春期我懂你”的主題講座,為學生講解青春期的心理特征和心理變化,教育家長如何正確教育孩子成長,并且引入生活中真實的案例,也能使家長更加了解子女的心理狀況,使家長和學生之間建立平等的交流平臺,為孩子做好生活中的榜樣。
參考文獻:
林國偉.網(wǎng)絡下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今日科苑,2008(8).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