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接教育在高職德育過程中的作用和案例分析
文/劉園園
摘要:在教育學里,直接教育和間接教育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筆者認為間接教育在高職生的德育工作中可以發(fā)揮出非常重要、堪比甚至超越直接教育的功效。本文強調(diào)了間接教育在高職生的德育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并試圖結(jié)合高職生德育過程中的實際案例來提供一些間接德育方法。
關(guān)鍵詞:間接教育;德育;案例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5-9214(2015)09-0135-01
教育學認為,任何教育都可以分為直接教育和間接教育,德育也不例外。直接教育主要就是以授課的形式對學生進行系統(tǒng)化教學。德育的間接教育是將德育滲透到學生日常的生活和專業(yè)學習以及學生個體和社會交往等過程中的,其手段多種多樣,形式繁多。
一、間接教育在德育中的重要性
間接教育在高職生的德育工作中可以發(fā)揮出非常重要、堪比甚至超越直接教育的功效。(一)間接德育教育不易造成學生的反感。比起純粹的理論傳輸,減少了照本宣科的間接教育能讓學生更多的放下戒備心理,更容易接受正確的思想理論。(二)間接教育擴寬了德育的途徑,它讓德育不受時間空間限制,不需要一定在課堂上進行,從而可能實現(xiàn)時時育人事事育人。
二、間接德育教育的幾種方法
以下筆者試圖通過幾個實際工作中遇到的案例來分析間接教育在高職德育過程中的應用方法。
(一)合理發(fā)揮班會的作用
我校某班入學后輔導員組織的第一次班會是由一個問題開始的:三年之后你想過怎樣的生活?同學們顯然對這個問題非常感興趣,七嘴八舌的憧憬著大學的美好生活,并表示了對畢業(yè)后的向往和期待。在同學們各抒己見的討論完之后,輔導員著重提出一個問題:如何達才能成你們的目標?經(jīng)過討論,同學們發(fā)現(xiàn)想要實現(xiàn)自己的目標,基礎都是要充實的過好每一天,不浪費時間。這樣一個班會,同學們了解到了在大學的努力是為了自己的將來。這種認知為今后的德育教育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班會可以小見大,結(jié)合教育對象的特點,發(fā)揮學生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們在體驗和探究中完成預期的教育目標。所以班會在德育教育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日常社會人際交往中可進行德育教育
有一次,一個同學找到我校的某位老師,支支吾吾的問老師借錢。這位老師提前就已經(jīng)通過其他同學了解到這已經(jīng)不是該生第一次開口找別人借錢了。
學生:生活費前幾天就用完了,月中旬就來了還給您。
老師:你雖然每個月只有幾百塊錢,但是如果好好的打理,你是不是可以順利的度過一個月?
學生:是的
老師:那你為什么總是沒錢?
學生考慮了一下說:我花錢有時候沒計劃,看到網(wǎng)上什么新奇玩意一時沖動就買了。
老師:你是成年人,馬上也要走向社會了,對于自己的財務,是不是應該有個比較成熟的理財計劃呢?今天老師可以借錢給你解你的燃眉之急,但是今后不是每次你財務上面遇到困難的時候都能找到老師或者朋友的。
學生:嗯,確實。
老師:所以呢,今天我借錢給你,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知道是為什么嗎?
學生:知道,老師想讓我學會理財。我今后會注意的。
老師:恩,很好,除了學會理財,老師還希望你能學會點別的東西,對于經(jīng)常你一時沖動買新奇玩意,你有什么看法嗎?
學生:哦,我的確應該控制自己的消費欲望了。老是找人借錢人家會說我不靠譜的。
從此之后該生逐步減少了找他人借錢的頻率和金額,一年之后他再也沒有找任何老師或者同學借錢了。
在本案例中,老師試圖通過日常的聊天,在一問一答中啟發(fā)學生對自我的思考,對自己行為的反省,從而達到特定的有針對性的德育目的。
(三)新媒體等方式可以鞏固德育教育成果。
現(xiàn)在的學生們跟老師溝通的方法絕不僅僅限于傳統(tǒng)的面對面和電話溝通。用被教育者喜歡的方式跟他們進行溝通才能起到更好教育作用。
1.充分利用教師博文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
以下是我校某新生班主任在其博客上給軍訓的同學們寫的一封信:“……有更多的同學,他們很認真的訓練,雖然他們有時候也會跟我小小抱怨怎么這么熱,好累,但是他們還是繼續(xù)在堅持著。我很欣賞他們,希望他們能從軍訓中獲得人生的一筆財富……老師并不要求你走的多好,不要求你能夠想國旗護衛(wèi)隊一樣擁有挺拔身姿,更不奢求你們一定要在閱兵儀式上拿個什么第一第二什么的,這些都是浮云。我只期望同學們能學會認認真真做好每一件事情……最好能通過軍訓有所收獲,各方面都可以……只要你自己有你自己的收獲,能對你們將來的人生有積極的影響,我就會覺得很值得?!?/p>
在一次全校大掃除結(jié)束后,這位老師還把同學們熱火朝天的勞動場面?zhèn)鞯搅瞬┪闹小_@樣極大的調(diào)動了同學們?nèi)蘸蟮膭趧臃e極性。
學生對于他們感興趣的老師和話題是非常關(guān)注的,老師的每一條說說,微博,或者博文其實都能對學生起到或多或少的教育作用。不過也要適度和講究方法,如果一天到晚都好像念經(jīng)一樣講大道理同樣是很難觸動到學生的。
2.師生在社交平臺上溝通,教育效果得到反饋,從而進一步促進德育發(fā)展。上述那位老師經(jīng)常邀學生來博客給老師留言,老師也會給他們回復。學生普遍很喜歡這種溝通方式。這種方式讓教育者能更深刻的了解到個體學生,掌握其心理動態(tài);便于教育者充分收集意見并及時更新方法;同時也反映了學生對老師的信任以及老師對學生的關(guān)愛,加深了師生感情;有利于將正確的觀念潛移默化的傳達給學生。
結(jié)束語
德育是一項長期細致的工作,其方法多種多樣。教師需要將直接教育和間接教育結(jié)合起來。合理利用間接教育,教育者可以潤物細無聲的讓被教育者心甘情愿的達到其德育目的。
(作者單位:長江職業(yè)學院)
參考文獻:
王道俊,郭文安主編.教育學第六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05
曹志勇.論加強情感培養(yǎng)在德育教育教學中的重要性《考試周刊》,2011(60)
李裕福,劉小英.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應重視“隱性”教育的作用《江西教育科研》,20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