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腫瘤醫(yī)院乳腺中心(西安 710061)
楊 敏 丁艷妮 宋張駿 王曉燕 李 靜
?
可調(diào)節(jié)肢體測量裝置在乳腺癌術后康復鍛煉中的應用
陜西省腫瘤醫(yī)院乳腺中心(西安 710061)
楊敏丁艷妮宋張駿王曉燕李靜
主題詞乳腺腫瘤/外科學手術后期間康復四肢@測量裝置
1 一般資料對照組為2014年1~5月收治的未使用本裝置的乳腺癌手術患者134例,其中男3例,女131例,實施改良根治術42例,單切術80例,保乳術12例。實驗組為2014年6~10月收治的使用該裝置的手術患者119例。其中男2例,女117例,改良根治術39例,單切術69例,保乳術11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文化程度等方面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2 材料與方法
2.1基本結構:由圓盤、轉軸、定軸組成,圓盤背面與定軸上裝有鎖緊螺母與鎖緊孔。
2.2測量方法:測量肩關節(jié)活動度(ROM)。操作方法:患者面對或側對裝置,術肢垂直,術側肩峰與圓盤中點充分契合,手抓轉軸向外充分展開,當轉軸與定軸形成最大夾角時對應的數(shù)值就是測量值。
2.3使用方法:自定評定方法:患者取站位或坐位,雙眼平視前方,術側上肢上抬時手中指末端最遠能觸及的部位。①優(yōu):患側手中指末端經(jīng)頭頂觸及對側耳;②中:患側手中指末端可觸及頭頂;③差:患側手中指末端僅觸及患側耳。兩組采用上述方法及肩關節(jié)活動度(ROM)進行康復評估,于出院前進行康復依從性和主動性評定。
3統(tǒng)計學方法 運用SPSS15.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t檢驗和χ2檢驗。
1兩組患者康復依從性比較實驗組患者完全依從82例,占61.19%;部分依從52例,占38.80%;主動評估83例,占61.94%;被動評估51例,占38.05%。對照組患者完全依從98例,占82.35%;部分依從21例,占17.64%;主動評估106例,占89.07%;被動評估13例,占10.92%。不論是依從性,還是主動性,實驗組均優(yōu)于對照組(P<0.05)。
2兩組康復效果比較實驗組119例中30d優(yōu)47例,中58例,差14例;90d優(yōu)113例,中5例,差1例;對照組134例中30d優(yōu)26例,中85例,差23例;90d優(yōu)93例,中36例,差5例。實驗組康復效果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1)。
3兩組肩關節(jié)活動度比較 見附表。實驗組患者術后30d、90d外展和90d后伸活動度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
附表 兩組術后肩關節(jié)活動度測量結果比較±s,度)
注:*兩組30d、90d肩關節(jié)活動度比較,P<0.05
依從性對臨床治療效果及患者康復影響很大。劉雅清等[1]研究示:患者主動尋求知識的能力和意識直接影響術后功能鍛煉的依從性。本研究示:試驗組在肢體康復主動性、依從性以及術后30d、90d的康復效果優(yōu)于對照組??梢姡狙b置可以提高乳腺癌術后患者康復依從性和康復效果。
肩關節(jié)活動度(ROM)指肩關節(jié)運動時所通過的運動弧度或轉動角度。目前,國內(nèi)的肢體康復醫(yī)療事業(yè)處于起步階段[2]。乳腺癌肢體康復的測量工具和評估標準不統(tǒng)一。本研究對患者肩關節(jié)活動度進行精確測量,試驗組在術后30d、90d外展和90d后伸的康復效果優(yōu)于對照組。
可調(diào)節(jié)肢體測量裝置操作簡單,易學,測量結果不受患者年齡,身高,胖瘦、體位等條件限制。實現(xiàn)了肢體康復的精確測量和多維度測量,有利于臨床資料的收集。
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3]:100%乳腺癌患者存在輕至中度心理困擾。因此,在患者肢體康復的同時應給予良好的心理疏導??祻筒賉4]能有效促進術肢的恢復。家屬參與和康復俱樂部等多種互動形式,能有效地促進患者生理、心理的全面康復。
[1]劉雅清,邱山東, 孫秀琴.老年性乳腺癌患者康復依從性影響因素的質(zhì)性研究[J].福建中醫(yī)藥,2011,42(3):257-264.
[2]馮光林,邵萬珍.下肢肢體康復器結構創(chuàng)新設計[J].機電工程技術,2013,42(3):74-76.
[3]蔣 潤.乳腺癌患者心理困擾因素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09,24(19):2646-2648.
[4]劉翔宇, 諶永毅,許湘華.乳腺癌術后促進康復功能鍛煉的阻礙因素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11,26(7):631-633.
(收稿:2015-06-20)
R737.9
Adoi:10.3969/j.issn.1000-7377.2015.09.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