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學龍
(浙江省杭州市富陽區(qū)中醫(yī)院,浙江杭州311400)
慢性心衰患者溫陽利水活血法干預的研究
李學龍
(浙江省杭州市富陽區(qū)中醫(yī)院,浙江杭州311400)
慢性心衰;溫陽利水活血;中藥
慢性心衰是由于慢性心臟病變以及長期心室負荷過重而導致的心肌收縮能力減退,使血液排除困難,靜脈系統(tǒng)出現(xiàn)淤血及動脈系統(tǒng)搏出量降低,不能滿足機體代謝所需要的一種心臟疾病.其臨床表現(xiàn)常見于四肢水腫、胸悶、氣短、心悸等癥狀,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存質量.本研究采用溫陽利水活血法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進行治療,取得了良好的臨床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收治的50例慢性心衰患者,將其隨機分為治療組(n=25)與對照組(n=25),其中男31例,女19例,年齡54~78(平均67.3±12.1)歲,包括冠心病18例,高血壓心臟病22例,肺源性心臟病7例,擴張性心臟病3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以及病因分析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兩組患者在基礎治療的同時,給予低鹽飲食、輸氧、以及臥床休息等,并根據(jù)中華醫(yī)學院慢性心衰指南[1-2]進行合理用藥,必要的使用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利尿劑、正性肌力藥、擴張血管藥、β受體阻滯劑.治療組在此基礎上給予溫陽利水活血方.藥用:炙附子10 g,干姜10 g,白術12 g,茯苓12 g,肉桂9 g,紅花3 g,丹參12 g,澤瀉9 g,川芎12 g,炙甘草6 g.1劑/d,兩周為一療程,治療兩療程后對兩組患者的療效進行分析.
1.3觀察指標 對所有患者在接受治療兩療程后的療效、心功能分級以及BNP變化進行分析.
1.4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17.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數(shù)資料用%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用x ±s表示,組間比較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兩組患者治療結果比較 治療組治療總有效率為88%,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為64%,治療組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結果比較(n=25,%)
2.2兩組患者心功能療效比較 治療組總有效率為68%,對照組總有效率為52%,治療組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2).
表2 兩組患者心功能療效比較(n=25,%)
2.3兩組患者BNP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ProBNP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的ProBNP水平均下降,治療組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3).
表3 兩組患者BNP水平比較(n=25,x ±s)
慢性心力衰竭作為一種常見而嚴重的臨床綜合征,也是大多數(shù)心血管疾病的最終歸宿及死亡原因.近年來,慢性心衰的發(fā)病率呈現(xiàn)明顯的上升趨勢,加之其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及壽命[3],且其治療費用高,給家庭及社會均帶來了嚴重的醫(yī)療資源負擔,故如何對慢性心衰患者進行治療是現(xiàn)階段心血管醫(yī)生研究的熱點.
中國傳統(tǒng)醫(yī)學雖然無心衰的稱謂,但根據(jù)其臨床癥狀可將其歸為“心悸”、“水腫”、“胸痹”、“痰飲”等范疇.近年來,隨著臨床研究的不斷深入,中醫(yī)界對心衰的研究已基本達成共識,其發(fā)病機制為本虛標實,氣(陽)虛為本,血瘀水飲為標;主要治療方案包括利水、溫陽、活血、益氣.本研究對治療組患者采用溫陽利水活血進行治療,其方解中肉桂、炙附子、干姜具有溫補心腎陽氣的功效;丹參、川芎、紅花活血行氣消瘀;澤瀉、茯苓利水消腫;白術健脾益氣,燥濕利水;甘草調節(jié)各藥,從而達到治療慢性心衰的目的[4].結果顯示,治療組患者的各項指標均優(yōu)于對照組,故對慢性心衰患者采用溫陽利水活血法進行輔助治療,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治療效果及生活質量,提高患者預后,值得臨床推廣.
[1]劉革命,王松齡,王寶申,等.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612例[J].中醫(yī)藥學刊,2001,19(6):57l,582.
[2]趙 衛(wèi).正性肌力作用的單味中藥實驗研究近況[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雜志,1995,15(7):443-445.
[3]趙雅君,史從寧,王孝銘,等.復方丹參滴丸對離體大鼠缺氧/復氧心肌的保護作用[J].中國病理生理雜志,2002,18(10):1271-1275.
[4]李 慶.中西醫(yī)結合治療老年慢性心力衰竭58例的效果分析[J].轉化醫(yī)學電子雜志,2015,2(5):123-124.
R259
A
2095-6894(2015)11-048-02
2015-10-18;接受日期:2015-11-02
李學龍.E-mail:long2xl1611@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