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前一些地方的農村教育受城鎮(zhèn)化沖擊,辦學正在萎縮的大背景下,上栗縣的農村教育卻能夠“逆勢上揚”,走出了一條教育均衡發(fā)展的特色之路,令人深思。
上栗縣的農村教育能夠發(fā)展得這么好,頂層設計思路實是一個關鍵。上栗縣的決策者能夠全局在胸,審時度勢,把提升農村教育作為實現教育均衡發(fā)展的突破口,抓住了問題的關鍵所在。他們直面城鄉(xiāng)教育的差距,做大做強農村教育這一頭,使教育投入向農村傾斜,僅兩年的時間就投入了巨額資金,新建改建了16萬平方米校舍,90%的資金都投向農村學校,讓農村學校的校園面貌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補齊了農村教育這塊短板,抬谷造峰,這充分表明上栗縣決策者的魄力與眼光。所以,上栗縣的農村教育崛起得益于強化了領導力量,也得益于管理體制的創(chuàng)新,讓管理變?yōu)榻逃a力。
以學校信息化建設提升農村教育質量,是上栗教育特色崛起的重要因素。農村學校因為偏僻、閉塞,加之教師編制緊張等原因,教學質量的提高受到多種因素的制約,而信息化建設是農村教育的突圍之路。上栗縣投資100余萬元資金,打造教育資源平臺,每一所學校都裝備了多媒體教學一體機,這就突破了農村學校的地域限制,農村教師可以直接與名師對話,可以高位對接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促進了教師的專業(yè)成長,極大地調動了教師“教”和學生“學”的積極性,教育質量的直線上升就變得理所當然了。借助現代教育技術,快速提高農村學校教育質量是上栗縣的又一條成功經驗。
上栗縣農村教育崛起的另一著妙棋,是把校園文化建設做深做活,讓校園文化在更新師生的觀念、內化為師生的行為習慣方面發(fā)揮作用。文化是辦學的靈魂,具有強大的生命力。上栗縣以校園文化建設為切入點,打造文化景觀,優(yōu)化育人環(huán)境,熏陶學生的品格。大力弘揚傳統(tǒng)文化,涵養(yǎng)學生的品格。與此同時,加強制度建設,把建立先進的管理制度作為校園文化的重要內容,用先進的制度提升教師的品格和技能,也引領農村教師的教育教學。文化建設對學校的發(fā)展是深入持久的,文化的力量是強大的,提升農村教育走文化之路是充滿智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