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 娜
(濰坊職業(yè)學院,山東 濰坊261031)
權近(1352-1409)朝鮮麗末鮮初的哲學家。字可遠,思權.號陽村。出身于貴族,李穡弟子1370年文科及第,官至密直。主張改良封建制度,與佛教思想妥協。1392年李朝建立后,主張改革政治,排斥佛教,積極支持改革派,成為李朝統(tǒng)治階級理論上的代言人,被拜為大提學,封為吉昌君。繼承師業(yè),又受師兄鄭道傳的影響,持“理先氣后”客觀唯心論和“天人合一”的神秘主義。提倡辦書堂,培養(yǎng)地主貴族子弟。著有《入學圖說》、《五經淺見錄》、《東國史略》等。
《入學圖說》是1390年(恭愍王2年)權近被發(fā)配至金馬郡(現全北益山)時所著,分為前集和后集。于1397年(太祖6年)在晉陽(先慶南晉州)初次發(fā)行前集,1425年(世宗7年)于晉陽發(fā)行前后集合集。權近在《入學圖說》序文中寫道此書是為了教授向自己求學《大學》和《中庸》的初學者而著。
《入學圖說》由前集23個、后集14個、附錄1個共38個圖說構成,其內容整理如下。
(1)《天人心性合一之圖》和《天人心性分析之圖》是解釋天、人、心、性的概念以及天、人之間關系的總論性圖說。
(2)《大學指掌之圖》到《語孟大旨》是以四書的內容為基礎所繪制的圖說?!洞髮W指掌之圖》圖解與《大學》3綱領、8條目相關內容的圖畫,《語孟大旨》作為有關《論語》和《孟子》的評論,通過仁與義定義了《論語》和《孟子》的大旨。
(3)《五經體用合一之圖》與《五經各分體用之圖》是描述五經體用關系的圖畫?!段褰涹w用合一之圖》中整理了五經間的體用關系,《五經各分體用之圖》中講述了五經各個體與用。
(4)《春王正月橫看分析之圖》是解釋《春秋》“春王正月”的圖畫。權近引用“以夏時冠周月”的胡安國的注解,主張上面的“春”用夏時、下面的“王正月”用周的正朔來進行解釋。
(5)《河圖五行相生之圖》到《河圖中宮之數》從象數學角度解釋了《周易》、《河圖五行相生之圖》是表達生數(1-5)處于東西南北正位攜帶成數(6-10)左旋、相生五行的內容之圖,《河圖中宮之數》是陽生數在正位攜帶陰成數、陰成數在偏位連接陽生數右旋、相克五行的內容之圖。
(6)《洪范九疇天人合一圖上下》與《無逸之圖》作為解釋《書經》的《洪笵》與《無逸》內容的圖說,在《洪范九疇天人合一圖上下》的《上圖》中以《書經》、《洪笵》篇的內容為基礎圖解九籌的順序和內容;《下圖》是分別闡述九籌內容中作為樞要的“五行、五事、皇極”間的關系以及皇極成立與否時出現的結果?!稛o逸之圖》作為整理《書經》、《無逸》篇內容的圖畫,權近首先在《無逸》闡發(fā)告誡人主的逸樂與懶惰的文字后,引用周公對成王說的話,作為實踐無逸政治的德目,強調重農、敬天、保民、勤儉;作為實踐無逸的方法,主張“敬”。
(7)從《十二月卦之圖》到《五聲八音之圖》是以《書經集傳》的內容為基礎解釋天體、自然運行原理的圖畫。
(8)《周南編次之圖》與《變風十三國之圖》是對《詩經》、《國風》的解說?!吨苣暇幋沃畧D》把《詩經》的《周南》分為齊家、治國、平天下三節(jié)并解釋了各節(jié)中步入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步驟?!蹲冿L十三國之圖》說明了《詩經》國風的13個變風脫離正風成為變風的原因以及各變風的主要內容。
(9)《公族及太宗之圖》是描述宗法原理的圖畫。
(10)《卦扐過揲之法》作為與蓍草占的基本原理相關的內容以《易學啟蒙》的內容為依據,解釋了蓍草占的方法、通過楪蓍三變把出現的四象之數變?yōu)樨车姆椒ā?/p>
正如權近自己所言,《入學圖說》是一本教授初學者學問的入門書。然而縱觀整本書的內容發(fā)現《入學圖說》不僅是一本入門書這么單純。
《入學圖說》收錄的所有圖說中最為重要的當屬最先收錄入冊的《天人心性合一之圖》。這個圖說解釋了天人合一的原理,而天人合一論則是貫穿《五經淺見錄》始終、是權近學問體系最為中心的理論。因此,這一圖說相當于《入學圖說》的總論。
《天人心性合一之圖》中解釋了人受到上天的理與氣而降生、兩者之間相互聯系的天人合一的基本原理,闡述了人根據氣通與氣阻分為圣人、君子與眾人。特別把圣人想定為存天理、與天合一的理想對象,并且強調眾人與君子通過自身努力亦可以達到上位即圣人階層。
《入學圖說》收錄的圖說以四書五經的內容為基礎,可謂集中了權近經學的核心?!度雽W圖說》的內容與權近另一經學著作《五經淺見錄》相比,特性更加明顯。即,《入學圖說》前集25個、后集14個共收錄了39個圖說,其中19個與《五經淺見錄》收錄的內容完全一致。剩余圖說雖說不完全一致但也與《五經淺見錄》的內容有著密切關聯,整理了《五經淺見錄》中最為核心的內容。也就是說《入學圖說》是《五經淺見錄》的縮小版。
圖說中有諸多與天體運行相關的內容非常引人注目,這與前面提及的天人合一論有著深刻關系。為實現天人合一就必須精確掌握天理——天之道理,而權近就認為通過觀測天文發(fā)現天體運行的不變法則便是掌握天理的重要方法。因此,在《入學圖說》和《五經淺見錄》中權近著重闡述有關天文的內容。
另外,《入學圖說》中不僅有解釋性理學理論的圖說,也收錄了諸多反應權近政治觀、現實認識的圖說。如,前集的《洪范九疇天人合一圖》和《無逸之圖》、后集的《周南編次之圖》和《變風十三國之圖》等。
《洪范九疇天人合一圖》和《無逸之圖》分別以《書經》的《洪笵》和《無逸》的內容為基礎,是很好體現權近君主觀的圖說。首先在《洪范九疇天人合一圖》中權近以天道與人道的合一即實現天人合一為主題想定了皇極。但《書經》中把皇極定義為君主之道。因此權近主張君主應成為實現天人合一的主體,也就是意味著君主是現實政治運營中的實際主導者。即,體現了權近支持君主主導的政治運行的立場。
若說《洪范九疇天人合一圖》強調了君主的重要性,那么《無逸之圖》則是提出君主政治應具體如何運營的圖說。權近認為君主應實行“無逸政治”,具體內容是對“敬天、保民、勤儉”的實踐。
《周南編次之圖》與《變風十三國之圖》是以《詩經》內容為基礎的圖說。《周南編次之圖》中權近認為為使國家與社會有序必須要確立家庭倫理,其中王室倫理的恢復最為重要。在《變風十三國之圖》中他認為社會與國家有序源于家庭倫理的確立,若家庭倫理紊亂則會社會綱紀紊亂,最終導致國家滅亡。這里所說的家庭若與《周南編次之圖》聯系起來的話,可以看成是王室的意思。
以上探討了《入學圖說》的主要內容和其中最主要的幾個圖說的特性。簡單說《入學圖說》不單純是性理學的入門書籍,更是集中體現權近的經學和經世觀以及現實認識等的著述。
[1]姜文植.權近與入學圖說[J].
[2]樸惠胤.權近的教育思想研究[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