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交通運輸部印發(fā)《關于印發(fā)公路水運建設工程圍標串標問題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從即日起至2016年底,對水運建設工程圍標串標問題進行集中整治和專項打擊,進一步規(guī)范建設市場秩序,建立預防和治理圍標串標的長效機制。
據(jù)了解,圍標串標行為表現(xiàn)形式復雜,除投標人外,還涉及招標人、招標代理機構、評標專家等單位和人員,其主要表現(xiàn)形式包括:一是投標人之間相互串通投標,一般由一個投標人或法人同時借用多家企業(yè)資質投標,有的組成相對固定的投標聯(lián)盟相互陪標,有的通過與投標人談判購買投標權進行圍標等;二是投標人與招標人之間串通投標,一般為招標人通過預設資格條件、透露招標信息等提高投標人中標概率;三是投標人與評標專家之間串通投標,一般為投標人買通評標專家,評標時通過傾向性評分或對其他投標人廢標,謀取中標;四是投標人與招標代理機構串通投標,一般為招標代理機構為投標人預設資質資格條件、透露招標信息等。
《通知》明確,有以上行為的,按《招標投標法》第五十條、五十二條、五十三條、五十六條,以及《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第六十七條、七十一條、七十二條、八十一條的相關規(guī)定,從嚴處理。按企業(yè)信用評價規(guī)則相關規(guī)定,投標人與招標人或其他投標人串通投標的,其信用等級直接定為D級。
根據(jù)《通知》,集中整治將分為四個階段:今年8月底前,各地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要通過座談調研,形成符合本地實際與特點的細化方案與舉措;9—12月,相關單位應進行自我排查,依法處理存在問題并制定整改措施;2016年1—9月,交通運輸部將根據(jù)各省、部屬單位的檢查整改報告進行實地督導抽查,并對治理工作情況進行通報;10—12月,將評估治理工作成效,總結推廣各地有效做法和經驗,健全規(guī)章制度,建立預防和治理圍標串標的長效機制。
《通知》提出,要改革招投標相關制度。改進資格審查方式,工程建設項目宜采用資格后審方式;采取資格預審的項目,盡可能采用合格制;采用雙信封形式密封投標文件,使得投標人無法確定能夠通過“商務文件和技術文件”評審的投標人名單,難以形成圍標串標利益團體;探索招標標段隨機分配的新方式,提高投標人圍標串標難度和成本;鼓勵采用電子招標投標,通過企業(yè)專業(yè)電子賬號管理,預防從業(yè)企業(yè)出借借用資質圍標串標;要求評標委員會對是否存在圍標串標行為進行專門評審,并在評標報告中明示。
《通知》強調,要通過罰款、取消資質資格、追究刑事責任等方式,依法從嚴對圍標串標企業(yè)和人員進行處罰;要公開圍標串標企業(yè)的不良行為記錄,及時調整信用等級,加強信用引導和行業(yè)自律;要推行對資格審查、開標以及評標全過程錄音錄像“三記錄”的監(jiān)督機制;設立舉報電話和電子信箱并向社會公布接受監(jiān)督;及時曝光典型違法違規(guī)案件和涉案單位、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