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周作民的經營管理思想思考

      2015-11-13 00:36:12周建波韓玉光
      云南財經大學學報 2015年4期
      關鍵詞:金城公債存款

      周建波,韓玉光

      (北京大學a.經濟學院;b.民營經濟研究院,北京100871)

      一、引言

      周作民(1884—1955),江蘇淮安人,出身于書香門弟之家。15歲時師從著名學者羅振玉,打下了深厚的國學基礎,后得羅振玉之力,以廣州官費名額留學日本京都第三高等學校(京都帝國大學前身),直到兩年半后,廣州官費停發(fā),才輟學回國。周作民留學日本的1906~1908年正處于日本銀行業(yè)的轉折點:私營銀行發(fā)展極快,三井、三菱、第一,、住友、安田五大銀行迅速成長,占據了日本銀行業(yè)的核心地位,并展開了以產業(yè)金融為主的經營。三井、三菱等財團在發(fā)展工商經濟方面的巨大成就給周作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激發(fā)了他創(chuàng)辦銀行、投身金融業(yè)的決心,而在后來經營金城銀行的過程中自然也效仿三井等建立財團的做法。

      短短兩年半的留學日本經歷,對周作民一生事業(yè)的發(fā)展影響巨大。他不僅由此接觸到了先進的銀行管理經驗,開闊了眼界,而且結交了眾多留日學生,如任久大精鹽公司和永利制堿公司總經理的著名實業(yè)家范旭東、鹽業(yè)銀行總經理吳鼎昌、中南銀行總經理胡筆江,后來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任滬行經理的吳蘊齋,漢口分行經理的王毅靈等,這對他后來創(chuàng)辦金城銀行幫助極大。

      金城銀行創(chuàng)辦于1917年。其時,各西方國家因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暫時放松了對中國的控制,于是國內興起了一股興辦事業(yè)和銀行業(yè)的浪潮,金城銀行就是在這種背景下創(chuàng)辦的?!懊唤鸪?,蓋取金城湯池永久堅固之意”,其主要股東多為軍閥、官僚,是中國重要的私人銀行之一。金城銀行最早總行設于天津,先后在京、滬、漢等地開設分行。由于經營得法,業(yè)務發(fā)展迅速,到1920年,金城銀行開業(yè)僅3年,存款即達1198萬元,在華北獲得與中國銀行、交通銀行、鹽業(yè)銀行并列的地位。這以后,1936年金城銀行的存款達1.29億元,一度超過上海商業(yè)儲蓄銀行,居私營銀行首位。

      金城銀行的迅速擴張崛起,離不開周作民靈活的經營管理之道。雖然金城銀行成立時股本的主要來源開始是軍閥、官僚的投資,周作民的股份不大,但他自金城銀行成立起就一直擔任總經理,共32年,并兼任董事長10多年,始終掌攬金城銀行經營管理大權??梢哉f,金城銀行的業(yè)務風格,受到周作民本人思想言行的直接影響,周作明的一生與金城銀行事業(yè)是不可分離的。近些年來,對周作民的研究逐漸增多,但是在對周作民經濟思想的研究方面還不夠深入,不夠系統(tǒng),本文將通過對周作民在金城銀行經營管理思想的研究,推動對周作民這位近代杰出銀行家經濟思想的研究。

      現實意義上,金城銀行作為近代私營銀行的杰出代表,所取得的業(yè)績以及各種業(yè)務創(chuàng)新在同時期都是非常突出的,這可以為我國中小銀行、私營銀行的發(fā)展提供有利的借鑒。

      二、金城銀行的存款管理思想

      銀行是貨幣信用的經營者,有效地攬儲、運用社會閑置資金是銀行的基本職能,是衡量其經營狀況最重要的標志。在銀行的運用資金中,自有資金只占很小的一部分,大部分還是來自存款,金城銀行的資本公積與存款總額的比例,1927年為1:4,1937年上升為1:14.9。鑒于銀行存款是放款、投資的基礎,銀行存款的增加是銀行運用資金獲取利潤的前提和保證,因此任何一個銀行無論何種時期、何種條件都必須將存款業(yè)務看作是銀行業(yè)務中的重中之重。

      而一家銀行的吸收存款狀況,受銀行大股東的資本雄厚狀況影響較大。大股東的資本越雄厚、社會地位越高,對于銀行吸收存款的能力無疑大有裨益,金城銀行從建立那時起,就一直依靠大股東作為政治靠山發(fā)展業(yè)務。金城銀行在最初10年中的存款,很多來自軍閥官僚等大戶,周作民為了拉攏這些大戶把錢存到金城銀行來,常常以宴飲、陪賭等方式投其所好,不惜花錢應酬。

      金城銀行剛剛建立時,很多大戶特別是前清貴族和買辦,都把錢存到信譽比較可靠的外資銀行,寧可不要利息甚至繳納保管費也不把錢存到國有銀行,如交行、中行,以免受時局影響不能提取款項。金城銀行注重銀行外部形象、講究排場,金城銀行在各地都是自建分行大樓,大樓是諸多私營商業(yè)銀行中最氣派的,這一方面可顯示其實力,一方面可作為銀行投資。而金城銀行的分行經理等高級行員為拉攏客戶應酬均實報實銷,這樣既鼓勵經理們重視與大戶聯系,同時也易贏得存戶的重視與信任。

      金城銀行這一經營風格的形成是與其股東均來自皖系軍閥和交通系分不開的。金城銀行憑借背后雄厚的實力與高額利息以及良好的服務,更重要的是周作民等經理人靈活的工作方式,逐漸地將這些存款拉到金城銀行賬戶上來,使得金城銀行實力迅速大大增強。周作民在行時,還常常親自接待大戶以示尊重,又開設大戶室,使得這些大戶不必上柜臺交易。有時頭寸很緊,放款不暢,但周作民指示,無論何時都不能拒收存戶存款,要取得存戶好感與信任。除此之外,金城銀行想盡各種辦法攬收存款,比如提高存款利息率,有時定期存款年息能高達一分。付給存款經手人回息以拉攏一些大戶存款。

      同時,金城銀行也注重來自小儲戶的存款,不單純以高利息攬收存款,而是增加服務質量,使得存戶辦理業(yè)務便利。其時大量吸收中小戶存款的有利條件是北方一般人手中有現款者多不肯將現款存在銀號中,之所以如此,是因為銀號所付利息甚少,又時常倒閉。金城銀行一開業(yè)就有相當規(guī)模,自然吸收了大量存款。

      金城銀行始終把廣泛攬取存款放在經營活動的首位。1922年2月,總經理周作民在致各分行通函中指出:“現在同業(yè)日多,競爭日劇,凡經營放款,固應研其取穩(wěn)之法,而吸收存款,尤當視為扼要之圖。良以謀利益而求諸有限之資本,不如借存款而得其孳生之利益?!毙袆諘h曾就此做出決議,認為:“欲求業(yè)務之發(fā)展,須求存款之漸增;欲求存款之漸增,須有相當之延攬?!蔽沾婵畹姆椒ㄓ?多做殷實可靠之往來戶、聯絡各級社會之感情、采用足以引起存款興趣之廣告、實施種種相當手腕,使于有形無形之間發(fā)揚本行之信譽。[1]123~124

      金城銀行于1917年5月成立,在短短半年時間里,1917年吸收存款達到440萬元。以后逐年增加,1918年就達到920萬元,翻了一番。1923年達到1689萬元。1927年達到3498萬元,比建立時的1917年,多了7倍多。1935年為11798萬元,超過了當時的中國第一大私營商業(yè)銀行,躍居私營銀行存款額首位。1937年達到1590萬元。從金城銀行存款絕對數額來看是逐年增加的,僅有3年例外,有小幅下滑。原因在于1921年因其背后的政治靠山安福系垮臺,引起其信用度下降,儲戶紛紛提款,后由于周作民推出梁士詒做臨時總董,穩(wěn)住了局面。1935年由于官僚資本銀行急劇擴張,擠占了眾多私營銀行存款,金城銀行雖存款總額下降,但上海商業(yè)儲蓄銀行受影響更大,反而使金城銀行存款額躍居第一位。在這些年份里,金城銀行不僅存款的絕對額在持續(xù)上升,其存款數量占全國重要銀行存款總數量的比重也是逐年上升的。金城銀行的存款中,定期存款和活期存款的絕對額都在增加,但由最初的活期存款比重大逐漸發(fā)展到定期存款比重超過了活期存款比重。1917年,定期存款占22%,活期存款占78%。1923年定期存款占53%,超過了活期存款,活期存款占47%。1937年定期存款占66%,活期存款占34%。定期存款比例大,銀行支付的利息也較多,但相比活期存款來說銀行可以放手利用這部分資金,而不用擔心客戶隨時提現。其他主要大銀行在同期都是活期存款比重大于定期存款比重,主要原因是周作民一方面重視小儲戶,更把重心放到大儲戶身上,利用自己的政治資源多方拉攏大儲戶。因此,存戶范圍廣、定期存款比重大、定存利息高,乃是金城銀行存款業(yè)務的一大特點(見表1)。

      表1 1917~1937年金城銀行存款一覽表

      三、金城銀行的放款管理思想

      金城銀行的放款在最初10年里,基本上都是商業(yè)性放款比重居第一位,財政性放款居第二位,工礦企業(yè)放款居第三位,鐵路放款居第四位。

      在金城銀行的商業(yè)放款中,以其附屬經營企業(yè)與大股東所經營的商號為主要放款對象,這是商業(yè)性放款比重居第一位的主要原因。如金城銀行自營的豐大號的借款就是豐大買賣政府公債的用款。

      金城銀行的財政性放款,主要是以關余、鹽余或其他項目作擔保,利潤較大,在政局穩(wěn)定時較有保證的能按時收回本息。但隨著北洋軍閥的連年混戰(zhàn),這部分放款風險越來越大,金城銀行于是在不得不敷衍當局政府的情況下,盡量少做這類放款。

      金城銀行的工礦企業(yè)放款盡管僅占第三位,但放款金額卻是逐年上升的,聯系面也在擴大,這是金城銀行支持民族工業(yè)的一個重要表現。放款對象主要是一戰(zhàn)期間發(fā)展起來的企業(yè),特別是與該行的大股東及經理人有密切關系的企業(yè),包括倪、王兩家投資的裕元紗廠、丹華火柴公司以及壽星面粉公司,與金城銀行滬行經理吳蘊齋有關的大生紗廠等。最典型的是金城銀行放款給由范旭東任總經理的久大精鹽公司和永利制堿公司。范旭東于1921年創(chuàng)辦永利制堿公司,1924開始出堿,1925年投入市場試銷,隨即遭到競爭對手英國卡內門公司的打擊。在這之前,卡內門一直壟斷中國市場,它大幅降價,妄圖通過價格戰(zhàn)打垮永利。而實際上范旭東從創(chuàng)辦久大精鹽公司和籌劃建立永利時就向金城銀行借款,一直到永利的產品在市場上面臨卡內門的打壓,金城銀行一直給予大力支持,幫助永利度過難關。同時,中國消費者中興起一股抵制洋貨的浪潮,使得永利站穩(wěn)了腳跟,逐漸將卡內門擠出中國市場,這是金城銀行支持民族工商業(yè)的典范。在放款永利一事上,金城銀行內部是大力反對的。周作民認為永利制堿是極有前途的民族工業(yè),加上他與范旭東交情頗深,深知范旭東為人忠厚可靠,再而永利一旦成功會給金城銀行帶來相當大的信譽,于是周作民力排眾議,無論永利面臨多大的難題也不離不棄。在永利剛剛創(chuàng)立時就放款十萬元,后來逐漸增加貸款達百萬元。

      鑒于財政性放款的風險性,金城銀行在降低財政性放款比重的同時,增加了鐵路放款的比重。金城銀行方面認為這種放款比較可靠,利息又高,又可以拉攏鐵路局的存款,所以一直持續(xù)增加這種放款比重,逐漸成為放款于鐵路的幾個大銀行之一。但由于北洋政府財政吃緊時常常將這種放款挪為他用,也常常不能及時歸還,到1927年拖欠更加嚴重,金城銀行才將鐵路放款的比重降了下來。所有這些機關放款、鐵路放款和公債庫券,利息都是很高的。根據金城銀行賬面不完全統(tǒng)計,北洋軍閥統(tǒng)治時期的政府機關的放款利率,按月息計算,北京地區(qū)是1.0~1.18%,天津是1.6%,上海是1.0~1.4%,漢口是1.5~1.8%,1923年湖北督軍省長公署一筆借款曾高到2.1%。鐵路放款以京漢鐵路為例,經常在1.2~1.7%之間。至于公債,利潤更高,以金城銀行賬上的“七年短期公債”(1918~1919)和“整理金融公債”為例,按照他們的利息、折扣和還本付息年限次數,照當時記賬價格平均計算,前者年息為 19%,后者年息為23.5%。銀行資本家自己也說:“銀行買賣承押政府公債,利息既高,折扣又大,所沾利益,實較任何放款為優(yōu)?!倍夜珎峭稒C的對象,金城銀行就曾專設豐大號從事公債投機,獲利頗豐。

      金城銀行以能夠掌握的企業(yè)為主要投資對象,一是為了資金安全,也為了能有機會直接經營企業(yè)。金城銀行就是這樣通過投資逐漸將銀行資本滲透到產業(yè)資本中去。金城銀行對投資事業(yè)的掌握大致有:直接管理(如組織誠孚公司管理紗廠)、重點管理(負責人兼任企業(yè)董事或總經理)、參與管理(負責人只擔任董事、監(jiān)察)。金城銀行自營企業(yè)基本都由周作民直接管理,重要的投資企業(yè)也多由周作民擔任董事管理。周作民先后擔任過董事長的企業(yè)有11個,任常務董事的企業(yè)5個,任董事或監(jiān)察的8個。從以上可以看出,周作民在把銀行資本滲透到產業(yè)資本的過程中,積極參與企業(yè)的管理,想以銀行資本為核心,控制一些大工礦、交通企業(yè),建立自己的“三井、三菱帝國”。

      四、金城銀行的公債管理思想

      中國最早的公債正式發(fā)行為1898年發(fā)行的“昭信股票”,目的是籌款償還馬關條約所欠日本的債務,名為股票實為債券,這是因為政府曾發(fā)行外債及非正式、小范圍發(fā)行內債,償還困難,導致債券信用不佳,因此清政府為減少其不利影響,命名為“昭信股票”。“昭信股票”也發(fā)行不暢,但畢竟開始了中國公債的推行。

      北京政府時期連年戰(zhàn)亂,政府軍費支出巨大,給政府財政帶來了巨大壓力,再加上清政府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所帶來的巨額外債,政府不得不想盡辦法籌措政府資金,但當時中國新式銀行尚未出現,國民資本難以集中,北京政府不得不借外債,即向各西方國家借款。這些借款條件皆非??量蹋钪臑?913年的“善后大借款”,借款額為2500英鎊,償還期為47年,到期償還4285萬英鎊,交款時扣除折扣、手續(xù)費、匯費、各省軍隊遣散費等等,政府所得僅457萬英鎊。就是如此苛刻的外債在一戰(zhàn)爆發(fā)后也借不到了,北京政府的財政壓力更大了,情急之下將目光轉向內債。而當時中國銀行業(yè)已有較快發(fā)展,再加上北京政府發(fā)行公債需要新式金融機構,遂大力支持銀行的設立,以致在1915~1921年的7年中,全國新設銀行達124家,這其中有很多專為公債投機而開設的銀行。

      北京政府發(fā)行內債,名義上由中國、交通兩家銀行承銷,實際上是由兩行包賣。兩行向政府墊款,即以公債為抵押品。中、交兩行為資金所限,在承銷內債時也常向民營銀行拆款,緩解頭寸不足。有時政府也直接向民營銀行借款,以公債作為抵押品。北京政府因財政緊張,發(fā)行公債時為了盡可能多的籌款,常常支付高額利息,對于資信狀況常常忽視,政府債信逐漸降低,導致內債發(fā)行日漸不利。對于銀行而言,經營公債而向政府放款有厚利可圖,但風險也較大。因為這一時期,政府更替頻繁,后任政府常常不承認前任政府所欠債務,因此承做公債業(yè)務一方面利潤豐厚,一方面風險極大,那些專為投機而開設的小銀行因擔負不了風險,紛紛倒閉了。

      金城銀行在剛剛成立時即從事證券買賣,并且因大股東關系信息較為靈通,在承做政府債券時,經營得法,獲取大量利潤。1921年成立“豐大號”,專門從事此項業(yè)務,由金城銀行董事、時任山東省財政廳廳長的曲荔齋兼任經理,這無疑是利用曲的官場職位為金城銀行的公債業(yè)務打開方便之門。1923年3月,因上海業(yè)務較多,又成立上海豐大號,周作民致電各分行經理,要求各分行在做公債業(yè)務時,均需委托京滬兩號辦理。到了國民黨南京政府統(tǒng)治時期,由于南京政府承認北京政府所欠外債,使得公債信用得以保障,但這也使得南京政府財政更趨緊張,和北京政府一樣不得不大量發(fā)行公債以籌措政府財政收入。南京政府承認前政府所欠外債雖然使自己承擔了較大財政壓力,但也相當程度上提高了公債債信。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發(fā)行公債籌資興建鐵路、公路,固然是因為全國人民的抗日救國浪潮迅猛高漲,可也與南京國民黨政府的國債債信提高有很大關系。

      金城銀行對公債的投資比重始終呈上升趨勢,一方面金城銀行背后大股東有深厚的政治背景,信息靈通,投資公債能獲得巨額利潤;另一方面金城銀行對債券投資十分看重,認為這項業(yè)務在帶來巨額利潤的同時,也對國家建設有利。金城銀行的這種既看重銀行利潤又關注為國家建設出力的思想與金城銀行投資民族工商業(yè)的目的是一致的。金城銀行不僅從政府手中得到巨額利潤,也利用政局變化、市場行情變化買進賣出,從中牟取暴利。金城銀行很清楚政局影響。政府法規(guī)以及市場行情是影響價格升價的幾個關鍵因素,因此很注意對上述幾個方面的關注,即利用大股東的政治背景了解政府法規(guī)變化情況,甚至能較早知道國債發(fā)行前的內部消息。總分行之間時?;ネㄐ畔ⅲ貏e是債券買賣發(fā)達的京滬地區(qū)兩分行之間更是信息交換頻繁,以便抓住獲利時機。金城銀行在投資公債方面獲利頗豐,豐大號1923年盈利5.9萬元,其中上海豐大號盈利3.18萬元,第一年利潤即超過了北京豐大號。1924年,因政府公債信用大幅降低,市場買賣稀少,但豐大號仍凈盈利7萬多元(見表2)。

      表2 金城銀行有價證券增長指數及占25家主要銀行比重 (單位:元、%)

      在民營銀行中,金城銀行的投資公債數額是較大的,這還是和獲利較大與金城銀行志在支持國家建設有關。

      這25家銀行中,包括了鹽業(yè)、中南、大陸、浙江興業(yè)、浙江實業(yè)、以及上海儲蓄銀行等有實力的大銀行。金城銀行投資公債總額占這25家銀行投資公債總額的比重基本保持在10%,可見金城銀行在政府公債業(yè)務方面的分量。但金城銀行的公債投資比重在它的各項投資中比重卻不大(見表3)。

      表3 1917~1927年金城銀行資產中各項放款與有價證券占資產類比例 (單位:%)

      雖然金城銀行在同業(yè)中投資公債比例較大,但從表3可以看出,它的債券投資比例通常都在10%以下,遠低于其他各項放款。在1927年以后,盡管金城銀行的投資公債比例有所上升,但也基本在20%以下,還是遠低于其他各項放款。這是與周作民穩(wěn)健的經營風格有關。盡管金城銀行在投資政府公債上獲利較大,業(yè)務受損較少,但周作民還是意識到在政局不穩(wěn)或者說在連年戰(zhàn)爭中投資證券的風險性,更加追求其他方面較穩(wěn)健的投資能給銀行帶來的利潤。

      五、周作民的三井、三菱帝國夢想:集團化經營

      周作民作為新式銀行家,在金城銀行發(fā)展壯大之后,便逐漸將銀行資本滲透到工商業(yè)中,開始用銀行資本控制產業(yè)資本,進行集團化經營。這主要體現在經營投資業(yè)務中,逐漸增大在該企業(yè)的股份額,控制企業(yè)董事會。更主要是在金城銀行與它投資的某些重點企業(yè)之間以及這些企業(yè)之間,往往存在著相互依附、相互業(yè)務之間連貫銜接。如前文已提到金城銀行與久大、永利就互相持有大額股份,周作民與范旭東互為對方企業(yè)董事會董事。金城銀行自創(chuàng)企業(yè)之間的業(yè)務聯系更是銜接緊密,如通成公司、豐大號與太平保險公司之間的業(yè)務銜接。集團化經營的具體體現如下:

      1.設立通成貨棧公司,辦理儲運及代辦押款業(yè)務。周作民曾留學日本,受其影響在掌握金城銀行以后,他便有意模仿日本三井、三菱財閥,將銀行資本逐漸滲透到產業(yè)資本中。金城銀行建立的第一個附屬企業(yè)是通成公司。之所以取名通成,是原本想與交通銀行合辦,即由交通銀行派人員擔任通成公司的會計和稽核工作,其他方面的工作人員由金城銀行方面派人員擔任。但后來交行方面對建立通成一事較為冷淡,所允資本也未交付,最后改為金城銀行獨辦。通成公司于1920年11月成立,當時金城銀行已成立3年,存款放款額大幅提高,已發(fā)展為我國重要的私人商業(yè)銀行之一。周作民認為銀行事業(yè)與貨棧之關系甚密,即商業(yè)之發(fā)達全依賴于貨物之流通,而流通貨物又全依賴于貨棧及押款押匯等事業(yè)。此時金城銀行在天津、漢口、上海三處均已開設貨棧但規(guī)模不大。其時正值交通部辦理鐵路運輸,正是金城銀行涉足貨棧業(yè)務的大好時機。開辦之初,營業(yè)種類分為六項:一是堆存貨物;二是包裝貨物;三是運輸貨物;四是發(fā)行棧單及提單;五是代辦押款與押匯;六是代客買賣貨物。通成公司設立后的幾年因連年戰(zhàn)亂,業(yè)務開展極不順利,各路交通多被阻斷,各地商業(yè)停滯,因而連年虧損,可通過通成公司歷年收益開支看出(見表4)。

      2.設立豐大號,進行公債投機買賣。前已言明,金城銀行成立時在中國興起了一股開辦銀行的高潮,一方面是政府財政的需要,即發(fā)放公債的需要;另一方面承辦公債有巨大的利潤,也誘發(fā)著一些銀行的開設,甚至有一些專門經營公債業(yè)務投機的銀行開設。金城銀行因與交通銀行的特殊關系,對政府公債發(fā)行及買賣數量巨大。周作民認為金城銀行買賣有價證券諸多不便,使得銀行銀根松緊都在公眾窺視之下。因此打算自行設立機關,專營此項業(yè)務。1921年豐大號在北京正式開設,由曲荔齋任經理,北京豐大號因為周作民要敷衍一些官僚,有些官僚嫌銀行存款利息低,周作民即請他們將錢存入豐大號,由豐大號代為買賣有價證券。

      表4 1922~1927年通成公司收益開支一覽表(單位:元)

      這段時期內,金城銀行加強了附屬經營事業(yè)的擴大和加強了各附屬機構之間的業(yè)務聯系。為了更好地監(jiān)督管理各個附屬企業(yè),周作民授權各地分行經理監(jiān)督當地附屬企業(yè)。同時制定了金城銀行、通成公司、太平洋保險公司相互聯系的章程。

      3.太平保險公司的開辦是周作民將金融資本滲透到實業(yè)中的又一杰作。保險事業(yè)與國民經濟、社會文化息息相關。我國保險業(yè)想操諸外商之手,利權外溢,其宜補救。當時的華商保險公司大多是香港商人所設立,而且各自為戰(zhàn),缺乏必需的聯合,又得不到政府的支持和社會各界的關注,無法和洋商保險公司相抗衡,周作民考慮到保險業(yè)是一項民族事業(yè),保險業(yè)被外商控制對國家經濟社會安全造成威脅,如果開設保險公司不僅有利可圖,既給金城銀行開辦了一項實體,同時又能給金城銀行帶來巨大的社會信用。金城、通成、太平聯合承做業(yè)務,保證利益不外溢,遂于1929年成立太平保險公司,資本初為100萬元,全部由金城銀行撥付,總部設在上海,由出身金融世家的丁雪農任經理。

      太平保險公司開業(yè)3年,業(yè)務數字雖不驚人,但也算站穩(wěn)了腳跟。于是1933年金城銀行欲將太平保險公司擴大經營,這時沒有自己保險業(yè)務的其他銀行紛紛欲投資太平,于是金城銀行將太平擴大業(yè)務開放,交通銀行、大陸銀行、中南銀行、國華銀行和東萊銀行加入資金,改組太平保險公司,資金擴展到500萬元,一時聲勢極大,引起金融界極大關注。擴展后的太平保險公司的董監(jiān)全部由股東銀行的高級職員擔任。所有六家股東銀行與四行儲蓄會的各地分支機構,均由太平總公司與之訂立契約,委托為公司的業(yè)務代理人。這樣,把所有六行一會放款與押匯中的保險業(yè)務全部包攬下來,不使外溢。改組后的太平保險公司,業(yè)績突飛猛進,在全國的業(yè)務代理網點達900多處。

      太平保險公司改組之后發(fā)展壯大,但周作民一直控制太平保險公司大權,在抗戰(zhàn)以前太平保險公司每天的營業(yè)收入,除開支外,全部存入金城銀行。太平保險公司雖然發(fā)展規(guī)模擴張極快,但總部始終設在金城銀行大樓里,周作民這樣做的目的自然是便于控制太平保險公司??谷諔?zhàn)爭開始后太平保險公司業(yè)務清淡,后又因通貨膨脹虧損很多,最終解體。[1]297

      六、總結

      作為民國著名的銀行家,周作民一生最大的成就就是創(chuàng)建并發(fā)展壯大金城銀行。周作民將金城銀行的事業(yè)視為生命般珍惜,無論在抗日戰(zhàn)爭中上海淪陷還是在解放戰(zhàn)爭中被國民黨政府軍統(tǒng)特務兩次扣押,他都不舍得離開金城。從周作民創(chuàng)辦金城銀行的經營管理過程中可以發(fā)現以下幾點。

      1.周作民最大的特點就是善于交際,善于利用各種各樣的人際關系,這對金城銀行的發(fā)展影響極大。在政治關系上,金城銀行的董事會里始終保持著與當權政府有密切關系的大股東,最開始時大股東是皖系軍閥,即以安福系為主,后來是皖、直兼收,到了國民黨政府統(tǒng)治時期,又通過老友張群與蔣介石政府拉上關系,這就保證了在數次政局更迭中金城銀行的業(yè)務不受大的影響,有時還能利用這些政治靠山發(fā)展業(yè)務。

      2.周作民善于用人,尤其善于在不同的時期使用不同風格的人,這對金城銀行業(yè)務的拓展影響甚大。在金城銀行創(chuàng)辦初期,為了和銀號競爭,拉攏客戶關系,聘用一些銀號、錢莊從業(yè)的人擔任各重點分行的副經理。隨著時代和業(yè)務的發(fā)展,后來又陸續(xù)聘用一些日本留學歸來的學生和從業(yè)于其他銀行有較多經驗的人員。20世紀20年代中期以后,又聘用歐美留學生擔任一些分行的負責人和高級職員。20世紀30年代以后,為了應付華北淪陷區(qū)的特殊環(huán)境的需要,特調用原大連分行經理、日本留學生楊濟成擔任北平分行經理。另外,為了加強北平分行所屬辦事處的經營管理力量,曾先后聘請全紹文、陳圖南、王光琦等留日學生或大學畢業(yè)生擔任各辦事處主任。周作民用人要求隨機應變,善于應酬拉關系。這和當時社會環(huán)境有很大關系,特別金城銀行成立初期營業(yè)重心在官僚氣息較重的華北有很大關系。[2]94

      3.周作民秉持穩(wěn)健的經營風格,以“審慎之中力求急進”為業(yè)務方針,無論存款放款,首先強調安全,認為“銀行之運用資金,固應盡量發(fā)揮其利殖機能,而穩(wěn)實性尤為必要”,要求各分支行“放做款項,自須先求用戶或押品之妥實,次求利息之優(yōu)厚。或有用戶及押品妥實時,利雖不厚尚可酌量通融,反此,則利雖厚而用戶或押品不甚妥實者,則絕對不宜放做。[1]125凡此種種,使得金城銀行雖在亂世仍維持了比較高的發(fā)展速度,無論是存款還是放款。

      4.以銀行資本控制產業(yè)資本可謂周作民最具特色的經濟思想,這與其留學日本,受三井、三菱等產業(yè)金融發(fā)展的深刻影響有關??v觀金城銀行的存、放款業(yè)務與金城銀行所控制的產業(yè)資本之間的業(yè)務聯系,可以發(fā)現是非常緊密的:如金城銀行放款業(yè)務、通成押運保管抵押品和太平保險公司承做保險業(yè)務,這樣利益不會外溢。金城銀行把金融資本滲透到產業(yè)資本的做法,已經具有“托拉斯”或“康采恩”色彩。

      金城銀行的很多經營管理,諸如提高服務質量吸收儲戶,設大戶室使得大客戶不必去柜臺交易等等,在業(yè)務創(chuàng)新層出不窮的今天看來已司空見慣,但在當時中國私營銀行剛剛出現、國有銀行封建管理方式的背景下,是大大超前了。特別是周作民利用金融資本控制產業(yè)資本創(chuàng)建自己的“三井、三菱帝國”,更是作為一個杰出的銀行家的大手筆。周作民常被譽為民國金融界的奇才,他作為一個杰出銀行家的經濟思想是值得后人研究和借鑒的。

      [1]中國人民銀行上海市分行金融研究室.金城銀行史料[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2]許家駿.周作民與金城銀行[M].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93.

      猜你喜歡
      金城公債存款
      金城所致 金石為開
      金城謎朦
      金城化學(江蘇)有限公司
      追回挪走的存款
      負利率存款作用幾何
      中國外匯(2019年21期)2019-05-21 03:04:10
      金城造紙廠研制成功以草代木的新型紙
      蘭臺世界(2017年4期)2017-03-08 08:13:26
      徐闻县| 武安市| 叶城县| 马尔康县| 东乡| 荆州市| 乌拉特前旗| 任丘市| 湖南省| 达日县| 搜索| 柳林县| 光泽县| 凤山市| 瑞丽市| 平定县| 潢川县| 涟源市| 射洪县| 岑溪市| 仁怀市| 理塘县| 北流市| 英德市| 锡林郭勒盟| 曲靖市| 佛山市| 广昌县| 二连浩特市| 屏山县| 菏泽市| 宁武县| 旬邑县| 建始县| 石城县| 大名县| 阳信县| 吴桥县| 讷河市| 甘洛县| 嫩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