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秋鳳
花開正當(dāng)時
※ 陳秋鳳
又到“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季節(jié),游人在荷塘周圍駐足留影,流連忘返。到底是為碧波千頃、亭亭玉立、沁人心脾的清香而來,還是受周敦頤先生“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精神召喚?不管何種緣由,不可否認的是,荷花自古至今,確實有獨特的魅力讓你情不自禁地走近她。
用時下實用主義的眼光看,荷渾身都是寶。荷,又名蓮藕。是一種古老和著名的食用植物,并有很高的藥用價值。《本草綱目》中記載說,蓮子、蓮衣、蓮房、蓮須、蓮子心、荷葉、荷梗、藕節(jié)等均可作藥用。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荷的種種藥用都得到普遍的應(yīng)用。都說民以食為天,舌尖上的國人總能把這些藥用價值發(fā)揮到極致,各種美味的藥膳做法不僅具有藥效,同時也能夠滿足人們的味覺需求。比如,蓮子搭配著各種食材所熬成的粥就具有不同的食療效果,有紅棗銀耳蓮子粥、八寶蓮子粥、薏米百合蓮子粥等等。又如民間流傳著一個常用的秘方,就是孕婦在懷胎后期,要隔三差五地喝上一種由曬干的蓮蓬加上黑豆和適量的紅糖熬成的湯水,這樣起到去胎毒的功效。一提起荷葉,人們不禁想起周邦彥的名句“葉上初陽干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fēng)荷舉”,那一張張在風(fēng)中搖曳高舉的荷葉不僅有觀賞的魅力,還因為它身上的香氣而受到美食家的關(guān)注和應(yīng)用。而成為廣州十大名小吃之荷葉糯米雞,正是充分的發(fā)揮荷葉的香味來吸引食客,普通的荷葉經(jīng)過蒸籠一蒸,那股特別的清香融入糯米內(nèi),加上香滑可口的雞肉,吃起來真是回味無窮。噢,荷的好處多得像天上的星星,面對如此寶物,怎能不愛呢?
寫到這里,我想起了《民國看課本》里一個有趣的故事:三只牛吃草,一只羊也吃草,一只羊不吃草,它看著花。這只具有詩人氣質(zhì)的羊讓我不禁想到今天賞荷花的我們,僅僅是抱有認識蓮花的實用價值的心態(tài)呢,還是也能跳出來,做一只不吃草只看花的羊?
無論是周敦頤《愛蓮說》里的“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還是朱自清《荷塘月色》里的“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兩者都在寫荷花,但出發(fā)點卻不同。周敦頤在“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潮流下表明自己的心跡,借蓮花的堅貞高潔的品質(zhì)映襯自己潔身自愛和坦蕩的胸襟。朱自清則在“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白色恐怖的壓抑下“且受用這無邊的荷塘月色”,這滿塘夜月下的荷花給陷于現(xiàn)實羈絆痛楚的靈魂帶來片刻的寧靜和心靈的慰藉。由此可見,不管處于什么時代,荷花在知識文人的筆下,作為一種象征意象,帶給他們更多的是精神的寄托和慰藉。那么,在時下喧囂嘈雜的社會里,在攀比浮躁的環(huán)境里,在每一個匆忙追逐的時刻,看著萬頃碧波中的荷花,你又看到什么,又想到什么呢?
噓!你看,伴著徐徐吹來的風(fēng),送來一陣陣淡雅的花香,池里的荷花爭相斗艷,但姿態(tài)各異。有的開得絢爛無比,毫無保留;有的開得雍容華貴,端莊大氣;有的開得羞澀含蓄,欲拒還迎;再來看看那一棵棵含苞待放的花苞兒,神情多樣兒,有昂首挺胸的,有矜持高傲的,也有俏皮可愛的。它們相襯在大張小張的田田荷葉里,高低相間,錯落有致。粉紅嬌艷的花瓣、鮮綠潔凈的荷葉,在視覺上形成很好的色彩美和層次感,綠葉配紅花,和諧共處,渾然天成!
看著看著,這遠離都市喧嘩的荷花,在自己的一方幾畝地里開得正艷,那種順勢而長的勁頭十足,迎著夏日的驕陽朝氣蓬勃地生長著。此時這些荷花何嘗不像幼兒園里的小朋友,同齡的孩子們有的長得高些,有的慢些;有的性格開朗大方些,有的個性內(nèi)斂羞澀些;有的在一個游戲中愿意扮演主角,有的更樂于當(dāng)配角;孩子成長路上有快有慢,正如花開有早有遲;他們各具風(fēng)采,各有自己生命的擔(dān)當(dāng)。倘若作為家長的我們,在孩子童年成長的過程中,少一些盲目攀比,更少一些匆忙追逐;多一些順其自然,不揠苗助長,更多一些淡定從容,不焦不躁?;ㄩ_各異也好,孩子成長不同也罷,正是因為諸如這些才讓我們覺得一切更加有意義,才讓我們倍加珍愛每一個不同的個體,讓我們更加包容生命形態(tài)的多樣。
愛荷花,愛她的千姿百態(tài),愛她自由蓬勃的生命力,更愛她帶給我們無限的遐想和思考??粗v足觀賞荷花的游人,他們更愛荷花的哪一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