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凱
襄陽詩箋
高 凱
楚山漢水
一座方方正正的古城
輪廓依稀恰是母語字典里
一個莊嚴(yán)的漢字——
城中央端坐一王
懷抱一璽
——唯有國家的國字
擁有如此威儀
走進襄陽古城
就走進了一個古老的國度
十字縱橫井字井然
東西南北城門洞開
豁亮如懷
每一扇門留給自己
也留給朋友為了通達
甚至?xí)嚅_兩個城門
六門迎客一座鐵打的城
防備的只是敵人
而在城外
更有浩淼如江的人民
匯成了一條護城河
視城如子朝朝代代廝守不棄
而今一座鐵打的新城
又在深沉的江水中淬火
錚錚崛起
該遺失的已經(jīng)遺失
該珍藏的都珍藏著
在襄陽一個方塊字似的古城池
厚若一部青銅史志
大中華英雄史上的一座高峰
至今屹立在襄陽
1800多年了
通往古隆中的臺階
也砌了1800多個
三代下一人——諸葛亮
高高在上
為一間茅廬立牌坊
是因為茅廬寧靜致遠
目及四方
為一介書生建祠堂
是因為書生淡泊明志
心中明亮
智者三次光顧
一顧先生雄才大略
二顧先生雄才大略
三顧先生還是雄才大略
而后人絡(luò)繹不絕而來
亦莫不如斯
其實
隆中的山并不高
水也不深只因為臥龍先生
十年躬耕苦讀謀劃天下而名震古今
游人拾級而上
如走在一個時空隧道
歷史碎片俯拾皆是
臥龍雖早已騰空而去
但卻給大地留下了起伏的龍脈
方圓數(shù)千里舒展的遼闊里
欣欣然綿延著一個盛世
自宋至今
漢水一直癡癡地淘洗著自己
丹青國里的米家山
襄陽產(chǎn)米
米家山上的米公祠
供奉著一個米癲
瘋瘋癲癲的米癲
本是一粒釀酒的好米
襄陽人每天早晨的一碗米酒
因為米癲而香飄十里
傳說一塊想入畫的怪石
居然把米癲迷住了 三拜之后
從此與其稱兄道弟
愛當(dāng)官卻不會當(dāng)官
一戴上烏紗帽就貧困潦倒
心太善了
人太直了
一生養(yǎng)成潔癖
才給后人留下一把雪白的骨頭
似一粒香噴噴的襄陽米
米癲仍在漢江里運筆
一江綻放的漣漪時而是行書
時而是草書
而江中倒掛的山水畫
也都是出自米癲一人之手
信筆作之
意形而已
(原載《光明日報》2015年2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