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悅 徐勤良
莎士比亞十四行詩的創(chuàng)作背景與韻律特點
■黃 悅 徐勤良
在英國乃至世界十四行詩的創(chuàng)作中,莎士比亞十四行的詩是一座高峰,當?shù)闷鹂涨敖^后的美稱。十四行詩不是莎士比亞的首創(chuàng),但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舉世無雙,而莎士比亞十四行詩大約創(chuàng)作于1590年至1598年之間,其詩作的結構技巧和語言技巧都很高,詩句簡短,立意深遠,幾乎每首詩都有獨立的審美價值。
(一)時代背景
結合莎士比亞生活的時代背景,正是封建社會解體和資本主義生產(chǎn)關系興起的時代。一方面,這個時代經(jīng)歷著偉大的變革,另一方面,社會矛盾進一步發(fā)展,資本主義的殘酷性逐漸暴露出來,莎士比亞這位大文豪家境貧苦并未受過高等教育,會有如今成就得益于他向 “才子派”學習文學知識,并受到文藝復興的影響,當時十四行詩多用于詩人情感的宣泄,指責對方變心,抱怨對方冷漠,而莎士比亞卻不同,他開始關注人性,追求世間的幸福(earthy happiness),希望用自己讓所愛的人永恒(immortal love)。
(二)文學傳統(tǒng)
起源于13世紀的意大利是一種流行在民間為歌詠愛情而創(chuàng)作的抒情詩體裁后由意大利詩人彼特拉克(Petrarch,)加以采用并完善和奠定了意大利十四行詩的基本形式和題材,因而意大利十四行詩 (Italian Sonnet)也被稱作彼特拉克十四行詩(Petrarchan Sonnet)。而莎士比亞在此基礎上進行創(chuàng)新并將其發(fā)揚光大,后人稱之為莎士比亞十四行詩(Shakespearean Sonnet)。它在結構上和格律上基本保留了薩里伯爵十四行詩的模式即全詩由三組四行詩(quatrain)和一個對句(couplet)組成這樣不僅有利于拓展詞語選擇的空間而且更有利于表現(xiàn)英語的音韻美和節(jié)奏美。
(三)個人經(jīng)歷
莎士比亞的友人是一位很有才華的青年,為了追求藝術放棄婚姻愛情。聯(lián)系我們?nèi)缃竦纳顚嶋H,大多數(shù)的作家仍是如此,認為結婚是一件世俗的事,會為了家庭被迫放棄自由和時間,阻礙作家追求夢想的腳步,詩人作家往往是思想上的巨人,他們仰望星空,腳踏實地,有更多的是不切實際的想像。但是作為人,結婚生子是世俗也是人生中最大的事,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繁衍生息,特別是對于作家來說,他們的性格,他們的能力更是需要傳承的。莎士比亞十四行詩的創(chuàng)作在某種程度上正是在“致友人”的激勵下書寫的。
英文詩的押韻主要分為兩大類——行內(nèi)韻(internal rhyme)和行末韻(end rhyme)。行內(nèi)韻包括頭韻 (alliteration)和腹韻 (assonance),頭韻指的是“在兩個或多個相鄰的詞中,重復出現(xiàn)開頭或中間的輔音”,這種押韻在莎士比亞第九首中大量運用。第一詩節(jié)(stanza)中‘wet'‘widow'‘world'‘will'‘wail'‘wife';第二詩節(jié)中‘world'‘will'‘widow'‘weep'‘when'‘widow'‘well';第三詩節(jié)中‘what'‘world'‘waste'‘world'都押w這個輔音的發(fā)音有著烘托悲哀氣氛的音響效果,使讀者身臨其境,切身的感受到?jīng)]有子嗣的人整個世界都為之哀痛的感情。
另一種韻式——行末韻(end rhyme)也可稱為尾韻,在英詩中最常見的押韻方式。廣義的尾韻包括全同韻(identical rhyme),如see和sea;眼韻(eye rhyme),如blood,stood和good;半韻(half rhyme),如garment和cerement,以上三種都屬于不完全韻(Imperfect rhyme)。而莎士比亞十四行詩的押韻更為嚴格,每首詩都遵循了完全韻的押韻方式,完全韻必須同時滿足以下三個條件a.The accented vowels must be the same b.The phonemes that follow the accented vowels must be the same.c.The consonant before the accented vowels must be different.莎士比亞在每一首詩都完美地遵循了完全韻的要求,其中最廣為人知的就是第十八首,以第一個詩節(jié)為例
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
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
Rough winds do shake the darling buds of May,
And summer's lease hath all too short a date.
莎翁在第二行和第四行末尾的詞分別用了“temperate”和“date”,這兩個單詞重讀元音都是[ei](temperate在莎士比亞時代讀音為,[tεmp?reIt]);其后音素都是ate且重讀元音前的輔音分別為 [r]和[d],滿足完全韻條件。
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每行通常有五個音步,每個音步有一輕一重兩個音節(jié),即五步抑揚格(iambic pentameter),全詩所押的韻腳為ababefefgg。人們習慣將十四行詩稱為商籟體。商籟體是西洋詩式中格律最嚴謹?shù)?,像是山風,像是海潮,它是圓渾的有回響的聲音。在手中它是一只弦琴,有著最激昂的高音,也有最嗚咽的幽聲。莎士比亞的詩歌就是這樣令人心曠神怡。
(福建師范大學福清分校)
本文為福建師范大學福清分校學生課題 (國家級)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20422207),指導老師:徐勤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