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美玲 [哈尼族]
神秘基諾鼓韻茶山
金美玲[哈尼族]
山,對于西雙版納人沒有什么稀奇的,一如我們對習(xí)以為常的陽光、空氣與水一樣。因為身邊的山是“免費(fèi)”的,無須“門票”便呈現(xiàn)在面前,因而,對山就熟視無睹、充耳不聞了。
4月10日,基諾族作家、企業(yè)家周波及夫人呂梅仙在老作家鄢家駿的牽線搭橋中,邀請到了《散文詩世界》的總編海夢、主編宓月及中青年作家16人到他們的家鄉(xiāng)基諾族民族風(fēng)情園掛牌、采風(fēng),使我們對山,特別是對基諾山(自稱攸樂山),及基諾族(攸樂族)悠悠樂樂、無處不在的幸福有了新的注解和詮釋。想把這里的山,這里的基諾族當(dāng)作一部史書來讀,就有了一種常人沒有的心境了。
基諾族是一個滿傳奇色彩的古老民族。曾經(jīng)以“丟落”的名字講述著這個少小民族差點被國民黨殘匪滅絕的故事。
基諾山——多年縈繞在心里的神秘、渴望和企盼。曾經(jīng)以“攸樂”的名字在世界茶葉史上放射光芒。
基諾族——從原始社會部落生活,直接進(jìn)入到社會主義社會,1979年的6月6日,國務(wù)院正式確認(rèn)的第56個民族。
基諾鄉(xiāng)——兩萬多基諾族山民們分別居住在45個自然村寨里,過去,特殊的自然條件制約,他們只能在高山上靠刀耕火種,生活相當(dāng)艱苦。有的人家吃了上頓沒下頓,還得靠吃山上的野果野菜充饑。如今轎車、摩托、電視、手機(jī),還有洋樓別墅都種到熱帶雨林中了。
過去要到對面山上去做客,早上背著干糧上山下山爬一天,可現(xiàn)在,摩托車也成為上山勞作的代步工具,不用一袋煙的功夫就到了。走親串友好不熱鬧,親情友親情情相通。
徜佯基諾山,我們沉醉在屋檐下老人安詳?shù)男θ堇?,沉醉在雨霧中古茶園沁人心扉的茶香里,沉醉在狗兒們悠然自得的腳步里。
放眼望去,山頂云霧彌漫,茶園向遠(yuǎn)山和雨霧中綿延,滿眼青翠。山上大部分的茶樹,是上個世紀(jì)種植的。也有更高更大的茶樹,樹齡至少有幾百年以上。
這雨霧的茶山上,一個曾被“丟落”的民族,因為沒有丟落自己的文化,沒有丟落曾經(jīng)賴以生存的茶葉,他們終于又能自豪地站在世界的面前,讓自己古老的文化放射出異樣的光彩。
基諾山普洱茶原產(chǎn)地居“古六大茶山”之首。
基諾山,30年來,中央、地方各級黨和政府關(guān)懷、親睞、眷顧的地方。你瞧,電視里放的就是黨和國家領(lǐng)導(dǎo)人到基諾山的新聞,好不幸福!
在人們的歡笑聲中,被關(guān)愛成了基諾人心中最溫潤的部分,歲月的風(fēng)將溫潤漣漪浸潤著一個個平凡和不平凡的日子,這一切似溫柔的春雨,無聲潤澤著每一個花開的季節(jié)。
這個四月,我們被基諾山的幸福感動著,被從大鼓里走出來的民族感動著,太陽鼓是他們的圖騰,衣服上、背包上,繡的都是太陽的圖案,折射出他們對太陽的虔誠和崇拜。幸福的基諾人快樂地沐浴在黨的陽光雨露下?;Z人,如同攸樂山它的名字一樣,悠悠樂樂,好不自在。
亞諾——石頭背后面的寨子,進(jìn)了寨子才發(fā)現(xiàn),這個民族遠(yuǎn)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那樣原始、古樸、神秘。
周波帶我們參觀古茶山,參觀被譽(yù)為茶山深處第一村的亞諾村,這個119戶人、379個人口的村子,97%的人家進(jìn)行了舊房改造,住進(jìn)令人羨慕讓人眼饞的小洋樓。
上山時陰天飄浮著雨點,路很陡,稍不留意就會摔跤,我們不想放棄這難得的機(jī)會,跟隨他去爬古茶山。爬上海拔為1280米高的古茶園山腰,一望無際的古茶園中一幢幢色彩斑斕的小洋樓成了一道亮麗的風(fēng)景。
走在山中,山風(fēng)撫過面頰和全身,每一根汗毛都興奮起來。微風(fēng)夾著花香撲面而來,人也如空氣般頓時新鮮起來。這里沒有塵世的喧囂和煩擾,沒有利益盅惑和誘導(dǎo),只有滿眼的翠綠和靜謐。深呼吸一下,空氣中彌漫著甜味,輕紗似的薄霧閑閑地在空中飄動,淡淡的,青青的,這仿佛就是神話中的仙境,讓人感到一種脫胎換骨般的輕松。
我們?yōu)檫@樣的“靜”而癡、而呆、而迷、而醉,是我們這些久居鬧市的人難以想象的,在這樣的山路上走著,馳騁自己的心事,似乎我們也成了攸樂山里的一棵樹,一根草,一朵花。
在古茶林伴生的原始森林中,我們邊走、邊拍照,邊采摘能讓人吃了越長越漂亮的野花、掛在樹上的歪屁股果,忙得不亦樂乎。
亞諾村有2000余畝古茶園,每家206棵古茶樹,還有1300余畝新茶園。有的村民搭梯子在10多米高的古茶樹采摘古茶,800年的老茶樹和200、300年的茶樹隨處可見,茶樹的生命在這里不斷得到延續(xù)。在這里,800年老茶樹產(chǎn)的鮮葉茶漲到259元一公斤,200-300年的茶一畝一萬元的收入。每戶人家每年5-6萬的收入,這是對村民的最好饋贈和回報。
“亞諾村古茶樹太多了,好幾百年前就會用茶葉跟漢族人物物交換了,是我們基諾山上最早‘吃上鹽巴’的人?!敝懿ǖ脑捳Z中無不流露出一種比別的村先吃上鹽巴的機(jī)智聰明與自豪感。
“原來我們村民上山干活或者采茶葉的時侯,都要帶著鹽巴和辣椒上山,中午么就在山上采些野菜或者采些茶葉來涼拌著吃,其他村寨的村民相當(dāng)羨慕我們,也都向我們學(xué),拿茶葉跟漢族人交換,才有鹽巴吃。涼拌茶葉當(dāng)菜吃,就是我們老祖宗傳給我們的,是我們基諾最有特色的菜,現(xiàn)在連你們漢族都來向我們學(xué)。我們的廚師可以把茶葉菜,做出很多種花樣?!?/p>
周波說:“亞諾村是以生產(chǎn)茶葉、砂仁為主的,也是全鄉(xiāng)唯一一個不種糧不種橡膠,靠茶葉為生的寨子,亞諾村的茶葉一直都是我們基諾族的驕傲。在世界上都很有名氣。1962年和1963年,連續(xù)兩屆西雙版納的茶農(nóng)會議就在亞諾村開的,那些茶葉專家,還有老外都從那邊趕來參加會議,做茶葉生意呢!”
周波也在1997年成立了基諾山民族茶廠,種植、加工、銷售茶葉。年銷售收入300萬元,輻射帶動周邊茶農(nóng)2038戶致富。
他不斷開拓創(chuàng)新以好山、好水、好人做好茶,做好、做大、做強(qiáng)為目標(biāo)嚴(yán)把質(zhì)量關(guān)。他注冊商標(biāo)“巴飄”系列攸樂山老樹茶、普洱映象、月光白、稻花香茗、普洱沱茶等20個品牌,深受國內(nèi)外客戶喜愛。
仙境仙人,享受自我勞作而食的神仙般的快活日子,外人羨慕,山人只有自得其所,身處其中,妙不可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