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公共圖書館文獻信息資源評估*
      ——基于五次評估標準的分析

      2015-11-26 08:03:10鄒金匯賈子文
      山東圖書館學刊 2015年6期
      關鍵詞:文獻圖書館評估

      鄒金匯 柯 平 賈子文

      (南開大學商學院信息資源管理系,天津300071)

      公共圖書館文獻信息資源評估*
      ——基于五次評估標準的分析

      鄒金匯 柯 平 賈子文

      (南開大學商學院信息資源管理系,天津300071)

      分析以往五次縣以上公共圖書館評估標準,梳理公共圖書館基礎的文獻資源評估標準演變情況,結合最新政策,提出文獻信息資源的全面評估,為公共圖書館文獻信息資源后續(xù)評估建設提供基礎。表2。參考文獻14。

      公共圖書館 圖書館評估 文獻信息資源建設 評估標準

      1994年至今,我國縣以上公共圖書館已成功開展五次評估定級工作。伴隨每四年一次圖書館評估工作,我國公共圖書館評價指標不斷完善,切實帶動公共圖書館軟硬件設施的建設,推動我國公共圖書館事業(yè)發(fā)展,公共圖書館評估定級的“以評促建”使命獲得了顯著成效。我國縣以上公共圖書館評估定級標準,分為公共圖書館和少年兒童圖書館評估兩個系列,涉及省、市、縣三級公共圖書館評估標準和定級必備條件,以及省、市、縣三級少兒圖書館評估標準和定級必備條件。文獻資源建設作為圖書館核心支撐業(yè)務,是歷次評估的關注重點,在前四次評估定級工作中主要集中于“基礎業(yè)務建設”部分,第五次評估定級則直接使用了“文獻資源”替代“基礎業(yè)務建設”作為一級指標,分值也有所調整。本文正是以我國縣以上公共圖書館的五次評估標準為研究對象,通過分析五次評估中對文獻資源評估的分值設置、評估標準變動進行比較,梳理文獻信息資源評估在我國公共圖書館事業(yè)發(fā)展過程中的地位,嘗試為未來公共圖書館文獻信息資源評估提供一定參考。

      1“文獻資源”與“文獻信息資源”

      1.1 “文獻資源”概念溯源

      圖書館文獻資源指根據(jù)圖書館的任務和讀者范圍精心選取,并經(jīng)加工整理、組織保管以提供讀者利用的出版物的綜合[1]。文獻資源的概念及其理論于20世紀80年代中期在圖書館學刊物上出現(xiàn),脫胎于“藏書建設”而來的“文獻資源建設”代表著圖書館從藏到用的理念變革[2]。這一理念認識到文獻作為資源的價值,并結合開架閱覽等一系列舉措,成為圖書館界普遍共識。實踐來看,首次大規(guī)模文獻資源調查始于1986年;隨后而來的“全國社會科學文獻資源調查”于1989年列入國家“七五”社科基金項目[3]。早期的公共圖書館評估也是延續(xù)了這一理念,將文獻資源作為“基礎業(yè)務建設”一級指標下內容,主要考察內容還是以基礎業(yè)務中的“藏書建設”為主,沒有將資源放在一個重要的位置。直到第五次公共圖書館評估,一級指標定名為“文獻資源”,以明確圖書館文獻資源提供的核心考評內容。但除卻傳統(tǒng)意義上的紙本、電子書刊,公共圖書館越來越重視提供數(shù)字、多媒體、網(wǎng)絡等資源,作為圖書館基礎內容服務的一部分,文獻資源一詞顯然不能包含這些內容。

      1.2 從“文獻資源”到“文獻信息資源”

      “文獻資源”概念的普遍認可及隨之而來的“文獻資源建設”理論,以豐富“藏書建設”理論之姿迅速得到學界的普遍認可。進入90年代中期,隨著人類記錄、傳播信息手段的突飛猛進,圖書情報學人開始信息資源管理相關研究,探索信息資源的價值,信息資源建設逐步取代文獻資源。有學者將文獻信息資源建設與網(wǎng)絡信息資源建設歸納為信息資源建設一級類目下的中觀內容[4]。也有根據(jù)表示方式與載體的不同,將信息資源分為口語信息資源、體語信息資源、實物信息資源和文獻信息資源[5]。即人力用文字、圖形、圖像、聲頻、視頻等方式記錄在一定載體上的信息資源為文獻信息資源。

      2008年10月28日,中國圖書館學會年會正式發(fā)布了中國圖書館界的第一個宣言——《圖書館服務宣言》(2008),宣言提出圖書館通過系統(tǒng)收集、保存與組織文獻信息,實現(xiàn)傳播知識、傳承文明的社會功能,提出承擔縮小社會信息鴻溝的使命。宣言使用“文獻信息”一詞,并在其后的具體目標中提倡圖書館開展信息資源共建共享,促進全社會信息資源的有效利用。反映了文獻信息作為資源是圖書館傳播知識信息的主體要素。

      2012年5月1日起正式實行的《公共圖書館服務規(guī)范》[6],雖然沿用文獻資源這一概念,但仔細分析其下設類目:館藏文獻、呈繳本、政府出版物、文獻購置經(jīng)費,主要面向紙本文獻,在文獻購置經(jīng)費中強調可根據(jù)館藏結構和文獻利用情況逐年提高或不斷調整電子文獻與印刷型文獻購置經(jīng)費的比例。因為文獻資源概念并不能涵蓋數(shù)據(jù)庫等信息資源的問題,信息資源類規(guī)范只能放置到規(guī)范的服務效能中進行要求。同屬于圖書館服務中的核心基礎內容,文獻資源與信息資源對于讀者來說,都是圖書館內容服務的核心,因為概念問題而將兩者進行分割沒有明顯價值。

      《公共圖書館法(征求意見稿)》采用了“文獻信息資源”這一概念。是我國公共圖書館首次在“法”的層面上提出定義:“指由政府主辦的、面向公眾開放的,開展文獻信息資源的收集、整理、保存、傳播和服務等工作的專業(yè)性機構”,對“文獻信息資源”一詞則界定為“以紙質、聲像、膠片、數(shù)字、網(wǎng)絡等載體形式存在的知識和信息資源”。“文獻信息資源”概念通過公共圖書館法更為明確,隨后的地方性條例也多參考了這一概念。

      經(jīng)廣東省人民代表大會批準,于2015年5月1日起施行的《廣州市公共圖書館條例》[7]就明確使用文獻信息資源一詞,定義公共圖書館為面向社會公眾開放的,收集、整理、保存、研究和利用文獻信息資源的公益性服務機構。稱文獻信息資源包括圖書、報紙、期刊、縮微制品、音像制品、電子出版物、數(shù)字資源等,并將“文獻信息資源的閱覽、外借、查詢、參考咨詢等服務”列為公共圖書館應當為公眾提供下列基本服務之首。該條例設定廣州市公共圖書館的藏書總量應當高于國家標準。以公共圖書館服務范圍內常住人口為基數(shù)計算,館藏紙質信息資源人均擁有量到2020年應當達到下列要求:市級公共圖書館合計達到一冊(件)以上;區(qū)域總館和鎮(zhèn)、街道分館合計達到二冊(件)以上。以公共圖書館服務范圍內常住人口為基數(shù)計算,公共圖書館年人均入藏紙質信息資源應當達到下列要求:市級公共圖書館不少于0.06冊(件);區(qū)域總館和鎮(zhèn)、街道分館合計不少于0.14冊(件)。參考2014年6月提交的《關于〈廣州市公共圖書館條例(草案)〉的說明》[8],廣州市的人均藏量還需增加1.43冊,其中2020年前市級公共圖書館的人均年新增量還需增加0.02冊,區(qū)、街(鎮(zhèn))還需增加0.08冊。

      2013年10月1日起施行的《四川省公共圖書館條例》[9]則明確公共圖書館應當按照國家標準規(guī)定的藏書總量、年新增藏書量和電子文獻年入藏量做好文獻信息資源入藏。四川省與廣州市雖不是同等級行政單位,但其地方性圖書館法規(guī)均強調文獻信息資源建設應當兼顧紙質信息資源、數(shù)字信息資源和其他信息資源。在文獻信息資源建設方面,四川省公共圖書館條例明確公共圖書館對文獻信息資源享有自主采購權;廣州市公共圖書館條例則提出公共圖書館應當建立文獻信息資源采購咨詢制度,廣泛征求用戶、專家以及相關行業(yè)組織對文獻信息資源采購類別、數(shù)量等方面的意見。

      總體來看,廣州市公共圖書館條例擬定時間較新,結合當?shù)亟?jīng)濟發(fā)展水平、文化服務能力,融入最新的圖書館法人治理理念也更充分,在文獻信息資源建設方面充分考慮滿足圖書館具體服務人口的需求。廣州市公共圖書館條例鼓勵積極發(fā)揮圖書館行業(yè)組織的作用,制定行業(yè)技術標準。提出建立第三方評估機制,定期對公共圖書館進行評估。四川省、廣州市的公共圖書館條例反映出不同地區(qū)差異對圖書館標準的影響,借鑒不同地區(qū)的指標設定,未來公共圖書館評估可以更好地實現(xiàn)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

      2 公共圖書館評估中的文獻信息資源

      圖書館評估標準項目的設計、評審選擇、給分標準的指導培訓等從制定到執(zhí)行評估都局限于圖書館事業(yè)從業(yè)者、研究者自查的視角,圖書館用戶的參與程度低。文獻信息資源建設指標方面更是如此,圖書館評估的主要指標是藏書建設、目錄組織等典型的圖書館事業(yè)視角,雖然評價指標中逐步增加了藏書質量、數(shù)字化建設等方面應對當今讀者需求,但對圖書館資源的增幅是否滿意、多種文獻信息資源能否便捷獲取等更貼近讀者的指標還有待增加。

      2.1 文獻信息資源指標在五次評估標準中的變化

      目前五次公共圖書館評估定級中文獻信息資源建設一直作為業(yè)務重點獲得較高關注。隨圖書館事業(yè)發(fā)展,具體指標也不斷演進。表1正是不同時期文獻信息資源建設指標在評估標準的變化。一直以藏書建設為首要,逐步重視藏書質量、數(shù)字化文獻信息資源等內容。

      表1 文獻信息資源建設指標在評估標準中的變化

      五次評估中,逐步增加完善的是數(shù)字化建設型指標,從書目數(shù)字化、數(shù)據(jù)庫等基礎建設到數(shù)字資源數(shù)量與質量的評估,多數(shù)指標發(fā)生了變化。

      技術的進步時刻影響著圖書館的文獻信息資源發(fā)展,第二次公共圖書館評估就引入了數(shù)據(jù)庫、自動化、網(wǎng)絡化建設等指標。第三次評估時,省級圖書館評估標準中的“自動化、網(wǎng)絡化建設”二級指標下第一次出現(xiàn)“圖書館網(wǎng)站(標號262)”這一指標,具體打分評估依據(jù)為圖書館網(wǎng)頁是否有“網(wǎng)上導航”功能。第四次評估中圖書館網(wǎng)站就脫離基礎業(yè)務建設被歸入了“圖書館服務”一級指標下,以“數(shù)字資源服務”為二級指標,三級指標“圖書館網(wǎng)站(標號351)”網(wǎng)站結構、網(wǎng)站內容、網(wǎng)頁美化、網(wǎng)站維護、管理及網(wǎng)站訪問量等內容。第五次評估中同樣歸屬于“圖書館服務”的“圖書館網(wǎng)站(標號461)”則重在考查增加了管理與更新方面。

      圖書館作為內容服務單位,資源與服務的歸屬確實是具體評估標準層級指標分類的難點,第五次評估的“數(shù)字資源的發(fā)布和利用(標號465)”指標內的明確的“數(shù)字資源的發(fā)布情況(標號4651)”“遠程訪問數(shù)字資源占數(shù)字資源發(fā)布總量的比例(標號4652)”“數(shù)據(jù)庫使用情況(標號4653)”等第四級指標更符合文獻信息資源這一概念下的數(shù)字資源。歸根到底圖書館的一切資源是為了服務,將傳統(tǒng)紙本書刊、網(wǎng)絡信息、數(shù)字資源、圖書館接入一體化整合平臺進一步完善融合才是現(xiàn)代公共圖書館文獻信息資源建設的核心意圖。將“圖書館網(wǎng)站”為代表的圖書館信息初始界面回歸到文獻信息資源評估中,評估其易用性,資源整合檢索能力。

      第三次評估是我國公共圖書館進入21世紀的第一次大規(guī)模評估定級工作。文獻信息資源方面的評估標準變化很大。首要不同就在于在延續(xù)館藏數(shù)量評估的同時,引入對館藏質量的評估。如“文獻采選方針與執(zhí)行情況(標號221)”一直沿用到第五次評估,評估細則變動也不明顯,主要考查采選方針文本、工作規(guī)定及其合理性;執(zhí)行情況主要考查文獻有否缺藏,工作程序是否規(guī)范、嚴格。實際上文獻采選方針是否適宜關鍵是讀者需要能否得到滿足,配合服務模塊的讀者反饋,文獻信息資源的采選與推廣直到送達讀者手中才是執(zhí)行情況的完整評價過程。對館藏量的評估轉變?yōu)轲^藏內容質量方面的評估,可結合特色數(shù)據(jù)庫、地方文獻等實現(xiàn)特色館藏,探索特有主題的文獻信息資源服務,帶動閱讀推廣活動的普及,推動閱讀空間、城市會客廳等圖書館品牌服務模式的發(fā)展,達到借由圖書館評估引導圖書館發(fā)展的根本目的。

      當今的文獻信息資源編目重點是標準化,不再局限于紙本資源,更有元數(shù)據(jù)這一信息時代的通用性指標。原來的文獻編目更多強調文獻采選后的館內編目,如今在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多個數(shù)據(jù)源提供基礎有元數(shù)據(jù),更多的基層公共圖書館不需要自主編目,而是聯(lián)網(wǎng)抓取已有目錄結合本館入藏書目進行調整。重在編目數(shù)據(jù)的規(guī)范標準,重在編目質量。那么市、縣館是否應壓縮編目部分分值,轉向套用編目數(shù)據(jù)是否規(guī)范等引導編目標準化的內容。這一部分我們將在隨后的不同行政級別圖書館評估中的文獻信息資源的權值變化中探討。

      從第一次省級公共圖書館評估中“藏書建設(標號21)”指標的100分、第二次評估中“文獻入藏(標號21)”指標的116分,到第五次評估中“文獻入藏(標號33)”指標的40分。文獻信息資源范圍的擴展帶來更多如數(shù)字資源、公共信息查詢等新的信息評估切入點,館藏質量等新指標也極大地削弱了文獻數(shù)量的分值比重。從藏書樓到現(xiàn)代圖書館,從藏到用、從數(shù)量到質量是圖書館發(fā)展的必然選擇。五次文獻信息資源評估中評估標準與權值的變化,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國圖書館事業(yè)發(fā)展的軌跡。

      2.2 省、市、縣圖書館的文獻信息資源評估的權值側重

      90年代公共圖書館評估工作剛剛展開,包括文獻信息資源建設領域在內的公共圖書館評估工作重在資源建設與普查,隨后的評估過程中逐漸增加資源質量、服務、管理類標準比重、文獻入藏、采編、數(shù)字資源建設等方面。逐步體現(xiàn)出不同地區(qū)、不同行政級別間的差異。

      表2 歷次評估定級中文獻資源(基礎業(yè)務建設)部分分值

      表2反映的是五次評估定級中省、市、縣級公共圖書館在文獻信息資源評估方面的分值差異。歷次評估都展現(xiàn)出對基層(縣級)圖書館更多的文獻資源建設支持,但幅度并不明顯。以縣級圖書館為代表的基層圖書館需要更多基礎性指標保障其基礎文獻信息資源建設。

      橫向比較五次圖書館評估中對不同行政級別圖書館文獻信息資源建設的評估標準,省級館與縣級館的不同主要反映為評估數(shù)據(jù)數(shù)量上的區(qū)別,實則省級館的設施、經(jīng)費、人員與縣級館區(qū)別不僅是數(shù)量上的,對文獻信息資源的影響更是全方位的。采取更明確的指標區(qū)分將更有利于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的建設,更好地發(fā)揮公共圖書館評估的價值。

      第四次公共圖書館評估的縣市級標準中,“報刊年入藏量(標號212)”指標的最低得分要求為100種/年,遠超出青海(31.1種/年)、河北(49.4 種/年)、山西(74.6種/年)等多地的當年平均入藏量[10]。隨后的第五次評估中,縣級圖書館“報刊年入藏量(標號332)”指標的最低得分要求為30種/年,最高得分要求為240種/年,與省級圖書館最低1000種/年、最高要求4000種/年形成鮮明差異,標準的降低使縣級圖書館都會得到基礎分,但30 種/年這種普遍都能達線的最低要求是否會降低圖書館增加報刊入藏的動機?基層圖書館經(jīng)費有限,報刊是最穩(wěn)定的及時更新的文獻信息資源,基層評估指標設計確實不能脫離實際,但同時更要注重評估標準對基層圖書館的引導作用,加強對讀者更為關心的、更新頻率高的文獻信息資源的保障建設。

      相類似的還有“數(shù)字資源總量”這一指標的變化,第四次評估時省級評估標準中“數(shù)字資源總量(標號2723)”指標最低分值要求為400GB,第五次評估中縣級“數(shù)字資源總量(標號371)”指標最低分值要求為1TB,看似有了顯著提升,但評估細則中“含有關數(shù)字文化工程資源量,含自建和外購并存儲在本地的數(shù)字資源量”,極大地降低標準達成成本,這類指標可能因取值過低降低其激勵作用,不能充分發(fā)揮評估標準對公共圖書館特別是基層公共圖書館事業(yè)發(fā)展的促進作用。

      根據(jù)省、地市和縣市圖書館在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中的不同地位與作用,此前公共圖書館一、二級定級必備條件中,相比于省、市級圖書館,縣級圖書館對現(xiàn)代化技術條件、數(shù)字資源服務兩項得分沒有進行硬性定級要求,評估過程中也對具體的分值分配進行了差異化處理。作為發(fā)展重心在于基層服務的縣級圖書館,直接向讀者提供及時、多樣的文獻信息資源是其核心業(yè)務。

      前文提到的2012年開始實施的《公共圖書館服務規(guī)范》要求:省、地、縣級館年人均新增藏量分別應達0.017、0.01、0.006冊以上。今年1月14日中辦、國辦聯(lián)合下發(fā)的公共文化服務標準,要求縣級以上各級政府按照標準科學測算所需經(jīng)費,將基本公共文化服務保障資金納入財政預算,落實保障當?shù)爻W∪丝谙碛谢竟参幕账栀Y金。中央和省級財政通過轉移支付對老少邊窮地區(qū)基本公共文化服務保障資金予以補助。各地的圖書館條例也強調滿足當?shù)孛癖姷奈幕枨?。圖書館評估應當引入人均標準作為評估的重要依據(jù),發(fā)達省、市級圖書館有更好的條件發(fā)展特色數(shù)字、深度文獻信息資源推送等服務;欠發(fā)達縣級館盡其所能的努力做好基本文獻保障也值得表彰。作為引導公共圖書館走向的重要力量,圖書館評估應充分考慮不同級別圖書館的特點,落實讀者需求,提供有效的文獻信息資源才是真正的價值所在。

      此外,一、二、三級館分布情況的變化,也反映了評估標準有一定的提升空間。1994年第一次評估的上等級館中,一、二、三級館所占比例分別為5.9%、39.4%、54.6%;2013年第五次評估時,一、二、三級館所占比例分別為38.5%、28.7%、32.8%。評估標準是引導圖書館服務水平不斷提高的基礎,公共圖書館需要不斷努力向更高的水平邁進,評估標準也需要進一步研究完善。

      3 文獻信息資源評估建議

      3.1 文獻信息資源評估常態(tài)化

      歷次圖書館評估都是一個龐大的工程,圖書館自查、評估前專家培訓、細則解讀、大規(guī)模定性評估必然結果就是費時費力。文獻信息資源部分評估,隨著信息資源數(shù)據(jù)的聯(lián)網(wǎng)核查機制,可以通過設計常態(tài)化的網(wǎng)絡工作端口,連接圖書館網(wǎng)站、數(shù)字資源、編目系統(tǒng)等直接提取數(shù)據(jù)進行文獻信息資源評估,輔以一定的專家復核,即時調用數(shù)據(jù),降低重復工作量,將評估時間更多地投入到讀者對文獻信息資源、圖書館服務等方面。

      常態(tài)化、網(wǎng)絡化的文獻信息資源評估還可以最大程度地避免“為評估而評估”,防止為應付評估短時集中補充文獻資源等問題,保證評估定級促進圖書館發(fā)展的初衷不被官僚敷衍作風所影響。常態(tài)化的評估要求,將會使公共圖書館在采選書刊、加強經(jīng)費管理、滿足部分讀者的需求等方面時刻保持高水平,系統(tǒng)逐步完善后還可以考慮部分向公眾開放共同監(jiān)督,在加強與讀者的溝通的同時,讓讀者參與到圖書館的采購政策、文獻信息資源開發(fā)之中。

      3.2 讀者參與評估

      公共圖書館評估的主要機制有三種,一種是自我評估,其二是側重績效的管理評估,第三類就是讀者從用戶實際使用與需求這個角度進行評估。

      現(xiàn)行的公共圖書館評估運行機制讀者的參與度不高,雖然從第三次評估開始增設了“讀者滿意率”指標,要求在評估期間進行不少于200份的讀者滿意度問卷調查,設置在服務評估模塊中,以重點考評服務類問題。但所占分值僅有20分,問卷在評估時段集中發(fā)放認定,容易出現(xiàn)急就章與弄虛作假情況。讀者是對圖書館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最有權做出評估的真實用戶,缺乏用戶參與的公共圖書館評估喪失了借由大規(guī)模評估宣傳圖書館價值的機會,降低了社會效益。

      讀者參與評估圖書館文獻信息資源建設,明確讀者切實需求,可以讓圖書館評估徹底走出圖書館從業(yè)領域閉環(huán)評估的尷尬,從用戶的實際使用角度評估公共圖書館價值,響應國家公共文化體系建設標準化、均等化的要求。

      公共圖書館總分館制大發(fā)展的如今,如何最大化的利用文獻信息資源,爭取最充分的資源覆蓋成為新的課題。圖書館文獻信息資源評估不僅需要總量上的考評,更重要的是關注轄區(qū)人均館藏供給與年入藏數(shù)是否符合轄區(qū)民眾增幅與文化需求。文獻信息資源的數(shù)量與質量是有效的推廣、擴大讀者入館使用圖書館服務的基礎,公共圖書館評估中增加讀者小組焦點訪談式評估等方式,可獲取更多對圖書館實際使用中的真實評價。未來的圖書館評估可以引入更多社會化評估機制,考察圖書館在公眾心目中的口碑與品牌評價,借鑒文明城市測評標準,深入其中覓得公眾最真實的評價,幫助圖書館不斷提高完善。

      3.3 更具指引性的資源評估標準

      五次評估標準不斷完善對文獻資源的評估要求,藏書政策、總藏量、藏書質量均在不斷完善之中,結合前文各地市不斷推進的公共文化建設標準,未來的圖書館評估指標可以嘗試從更為關注標準化、均等化問題。如考慮圖書館輻射面積、服務人口、人均擁有館藏文獻量、人均數(shù)字資源占用量、人均館藏增量等綜合考慮圖書館與所服務區(qū)域人口之比,將評估定級落到具體的地市公眾資源占用比例上去。但也要注意,市、縣公共館服務人口可以輻射所在轄區(qū)人口;省館的日常服務對象主要還是所在城市公眾,可考慮省館對下級圖書館的文獻互助等服務范圍。

      文獻資源類型方面,隨數(shù)字技術的發(fā)展,以視聽文獻為代表的部分傳統(tǒng)資源形態(tài)式微,圖書館入藏量也隨之逐步減少。除部分特色圖書館如天津圖書館等建有音樂主題館外,視聽文獻入藏在經(jīng)濟欠發(fā)達省份圖書館、多數(shù)市縣級圖書館、少兒圖書館可適當減少或轉為特色館藏加分項。原標準中對市縣圖書館、少兒館也有地方呈繳文獻等要求,省級公共圖書館負有依法接受所在省(市)出版機構呈繳出版物和保存地方文獻版本的職能。根據(jù)《公共圖書館服務規(guī)范》呈繳本征集的品種、數(shù)量應達到地方正式出版物的70%以上。實際工作中省級圖書館沒有執(zhí)法權,呈繳制度很難落實;各級少兒館、市縣公共圖書館沒有接收呈繳權,這類評估標準很難落實,容易滋生假造檔案等不良情況。

      資源質量方面,隨著信息社會發(fā)展,資源類型的不斷豐富與圖書館入藏質量的提高,多卷書、連續(xù)出版物入藏完整率較為穩(wěn)定,評價引導意義降低,原有的評估標準也可適當調整分值。文獻編目質量、套入數(shù)據(jù)數(shù)量可使用圖書館編目管理平臺直接提取,保證評估的準確性。

      數(shù)字資源方面,建設地方特色數(shù)據(jù)庫是突顯圖書館傳承地方文化,宣傳圖書館價值的重要契機。省級圖書館、可以結合品牌活動,將館內講座、讀者作品等內容整合推出,既完成了對現(xiàn)有特色自制資源的整合,又推廣了圖書館品牌;基層圖書館則可重在資源引導,展現(xiàn)本館可用資源的同時推介聯(lián)盟館、省級館及網(wǎng)絡資源,盡可能滿足讀者需求。數(shù)字資源質量則可通過將統(tǒng)一資源整合檢索平臺、導航欄目等設置為加分項推廣數(shù)字資源服務。

      4 結語

      文獻信息資源是圖書館服務的基礎。圖書館服務不僅是執(zhí)證讀者,轄區(qū)所有公眾都應是圖書館努力發(fā)展的潛在讀者。歷次公共圖書館評估工作都具有前沿性的導向作用,第五次評估標準借鑒其他國家和地區(qū)開展圖書館評估工作的相關經(jīng)驗,將部分絕對值指標替代為人均指標,如“人均年到館次數(shù)”“每萬人年參與活動次數(shù)”等,以適應我國各省、市、縣經(jīng)濟發(fā)展不均的實際情況,具體分析實際的公共圖書館建設。既是公共圖書館文獻信息資源評估,更應結合最新政策、標準及即將出臺的相關法律、法規(guī),所以我們建議今后的文獻信息資源評估標準更多引入人均指標,以真正落實圖書館基礎公共文化服務功能。

      〔1〕李禎臣,韓子軍,宿英德.圖書館文獻資源建設[M].上海:上??茖W技術文獻出版社,1992:22

      〔2〕劉省泉,曹臻.中國文獻資源建設理論研究述評[J].中國圖書館學報,1997(5):61-65

      〔3〕楊沛超,肖自立,李修宇.中國文獻資源建設理論研究的主要進展[J].大學圖書館學報,1991(5):16-20+32

      〔4〕高波,吳慰慈.從文獻資源建設到信息資源建設[J].中國圖書館學報,2000(5):24-27

      〔5〕馬費成,賴茂生.信息資源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36

      〔6〕公共圖書館服務規(guī)范(GB/T28220-2011)[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1

      〔7〕廣州市公共圖書館條例[EB/OL].http://www.rd.gz.cn/page.do? pa=2c9ec0233a0016bd013a00366ab30059&guid=9d110388bab 7415592a4e28aa29051aa&og=ff8080813f79425b013fd0f2dacd07 11.[2015.02.22]

      〔8〕關于《廣州市公共圖書館條例(草案)》的說明[EB/OL].http: //www.rd.gz.cn/page.do?pa=2c9ec0233a0016bd013a00366ab3005 9&guid=65327d18b8454a2ebf7d5d280c8c0a56&og=2c9ec0b128c bf2620128ef21ea7e0fa3.[2015.02.22]

      〔9〕四川省公共圖書館條例[EB/OL].http://sichuandaily.scol.com. cn/2013/07/31/20130731700194089325.htm.[2015.02.16]

      〔10〕李丹,申曉娟,王秀香,韓超.新起點 新視野 新任務——第五次全國公共圖書館(成人館部分)評估定級標準解讀[J].中國圖書館學報,2013(2):4-17

      Literature Resources Evaluation of Public Libraries——Based on Quintic Evaluation Criteria

      Zou JinhuiKe Ping Jia Ziwen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previous five public library evaluation criteria,the paper traces the development of literature information resources in public library evaluation.The paper takes into consideration the new situation which public libraries are facing currently,and proposes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literature information resources,laying a foundation for the subsequent literature information resources evaluation of public libraries.Table2,Reference 14.

      Public library;Library evaluation;Literature resources;Evaluation criteria

      G258.2:G253

      A

      鄒金匯(1989~),女,南開大學商學院信息資源管理系2015級博士研究生,發(fā)表論文4篇。柯平(1962~),男,博士,南開大學商學院信息資源管理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圖書情報專業(yè)學位(MLIS)中心主任,發(fā)表論文200余篇,出版著作20余部。研究方向:圖書館管理,知識管理,文獻目錄學。賈子文(1992~),女,南開大學商學院信息資源管理系2014級碩士研究生。

      *本文系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促進我國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與均等化研究”(項目編號:14ZDA050)成果之一。

      猜你喜歡
      文獻圖書館評估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速讀·下旬(2021年11期)2021-10-12 01:10:43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大東方(2019年12期)2019-10-20 13:12:49
      圖書館
      小太陽畫報(2018年1期)2018-05-14 17:19:25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商情(2017年1期)2017-03-22 16:56:36
      飛躍圖書館
      評估依據(jù)
      去圖書館
      立法后評估:且行且盡善
      浙江人大(2014年5期)2014-03-20 16:20:25
      最終評估
      世界科學(2013年11期)2013-03-11 18:09:46
      邯郸县| 莱芜市| 九龙县| 延吉市| 大关县| 定西市| 永昌县| 佛坪县| 江油市| 和龙市| 永兴县| 方正县| 淮安市| 长治市| 六枝特区| 无棣县| 浏阳市| 营山县| 环江| 保德县| 鱼台县| 谷城县| 上栗县| 武平县| 南宁市| 安徽省| 禄丰县| 潍坊市| 达孜县| 威海市| 金阳县| 东山县| 泰来县| 巫溪县| 蒙山县| 卢氏县| 泽普县| 桂阳县| 喀喇沁旗| 应城市| 安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