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利(陜西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 陜西西安 710065)
高職體育教學改革的實踐與研究①
李利
(陜西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陜西西安710065)
摘 要:伴隨著國家對于高職教育的改革不斷深入,體育作為高職教育的一門重要學科,其目的不僅在于鍛煉學生的身心健康,更是培養(yǎng)學生各項能力的最佳課程。但就目前我國高職體育教學的情況來看,體育教學課程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如果不及時進行解決,很可能影響體育課堂的最終效率和目標。該文就當前我國高職體育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分析,就提出一些具體的應對措施。
關鍵詞:公共體育課程改革發(fā)展思路對策
我國的教學改革是將課程改革作為指導,我國高職院校的教學改革同樣也是這樣,雖然我國眾多高職的體育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是就目前的發(fā)展形勢而言,高職體育課程教學還是不能適應時代和改革發(fā)展,這種模式下培養(yǎng)出來的人才自然也不會滿足社會要求和符合社會的需要。因此要深入分析我國高職公共體育課程改革存在問題,并探索研究出科學有效的應對措施,進而才能將高職體育課程的發(fā)展方向把握好。
在課程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教育價值實現的主要手段和路徑就是課程改革,課程改革也是我國高職院校體育工作者研究的主要方向,是為了順應當代教育理念的要求。但是在實際高職體育課程改革中還是存在很多方面的問題,該文主要對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進行分析。
1.1體育課程改革觀念不明確
因為應試教育的影響,我國高職對體育課程的教育不怎么重視,這就讓眾多高職在制定和開展體育教學目標、計劃、科研和檔案等多方面的工作過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問題,而且一些機制的缺乏也導致了很多教育工作者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得不到充分調動,進而讓一些體育教師在教學中有應付的心態(tài)在里面長久下去,體育教學變得千篇一律,缺乏創(chuàng)新,難以讓面對這樣的教學體制的學生滿意保持對體育的學習興趣。雖然隨著體育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體育教學相關的理論逐漸成熟起來,但在實際運用的時候,教師并沒有充分的認識和理解到相關內容,導致在指導學生的時候力不從心,難以提高理想狀態(tài)中的教學效果。
1.2陳舊的教學觀念和考核模式
受傳統(tǒng)觀念的束縛,一些教師仍然在運用傳統(tǒng)教學觀念和考核模式,教師始終都是以自己為主導,并圍繞教學大綱進行體育教學,并沒有重視其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辛勤付出的努力和學習態(tài)度等,就以籃球項目為例,很多學生在中小學時期就已經接觸了籃球,這類學生的打籃球經驗比較豐富,所以相對而言對籃球的基本動作掌握和要求有一定的了解,但是沒有接觸籃球的學生,尤其是女同學,運動能力相對弱一些,掌握籃球的能力也會較弱,如果在考核中只注重學生成績的考核,那么就有違素質教育中注重學生個性化發(fā)展的目標了。而且在現階段的高職體育課程改革中比較注重課程內容以及實施方案的設計,還是缺少些實際操作和應用的研究和改革,帶著點空談和假設的色彩,同時,改革的設計者并沒有和具體實施者之間進行練習和溝通,對于很多教育改革成果照搬,讓工作無法順利進行。
1.3制定的體育課程教學目標不科學合理
體育教師在教學目標制定的過程中,把精力主要集中在技能性目標上,注重學生掌握體育技能,而忽略了相關體育項目知識目標和情感目標,在實際教學中具體表現為:教師一味的組織學生開展體育鍛煉,只是在體育項目的開始向學生簡單的講述了體育項目的相關規(guī)則等,并沒有深入的為學生講解和介紹體育知識、體育技能以及體育鍛煉過程中應該注意的事項和掌握技能的良好路徑和方法,難以保證學生真正理解體育鍛煉的實際意義和保障體育鍛煉中的安全。所以教師應該注重了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態(tài)度和情緒,及時給予學生情感撫慰和引導,進而促使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才能進一步實現學生的個性發(fā)展。而且大多數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的時候都根據自身教學經驗制定的,雖然這些經驗存在一定的實用性,但是卻缺乏必要科學依據,所以最后導致制定好的教學目標缺乏可測性,從而難以實現教學目標,阻礙教學活動的開展。而且對于課程目標的設置看似十分有條理、有層次,但卻只是給出一個大的范圍,并沒有具體的規(guī)定出體育課程教學應該達到那種程度和水平,也沒有給出相應的具體操作標準,大部分都是依靠體育教師自己的經驗和習慣進行課程目標的制定。
1.4缺乏公共體育課程資源開發(fā)
據相關研究表明,我國高職公共體育課程基本上都是和傳統(tǒng)體育項目相一致,對于社會實際需求和學生需要的一些體育項目并沒有進行有效的開發(fā),再加上體育教學時間有限,不能完全滿足課程改革的實施,所以有必要對體育新課程進行重新設置,保證在有限的體育教學時間中既能夠完成必修課程的設置,也能完成課外活動中對學生的設置和指導,進而開發(fā)出高職生的潛在能力,這也說明了體育課程改革中需要由教師和學生共同完成。
2.1樹立正確的素質教育思想
高職體育素質教學最核心的任務是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為社會和國家培養(yǎng)更多的優(yōu)質人才。因此在素質教育發(fā)展形勢下,學校和體育老師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對體育的科學態(tài)度,結合黨的教育方針,以提高學生實踐能力與創(chuàng)新能力為中心,促進學生體育素質的提高。體育老師在確立素質教育思想時,應結合學生體育實際水平,發(fā)揮老師的主導作用,有針對性的安排教學計劃與內容,使教學方案與教學思想更加適應于當代學生的體育發(fā)展。在教學過程中,老師應該以發(fā)展學生身體素質為中心,以達標為輔助,確保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
2.2多元化和個性化的體育課程設置
同時在設置體育課程的時候盡量向多元化的方向發(fā)展,走社會資源和校園資源共享的道路,將體育項目和本土特設項目有機結合在一起,充分發(fā)揮出學生作為巨大課程資源庫的作用,讓學生成為公共體育課程的真正主體。同時在設置體育課程的時候要考慮高職階段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對課程設置的意見,這樣才能讓每一位學生在體育課中體驗和享受到體育鍛煉所帶來的
樂趣,進而保持學生的身心健康,才能實現學生個性化的教育目標。首先,學??梢蚤_展全校范圍內的體育運動項目的評選活動,充分了解學生運動喜好,并從學生的愛好著手,防止出現開設的體育項目不受學生歡迎,進而無法讓學校開展相關政策。其次,應該加大體育器材的投入,購置完善的運動器材和設備,為學生開展體育活動提供良好的運動環(huán)境。最后,體育教師還要勇于創(chuàng)新,更改傳統(tǒng)中死板的三段式教學,讓課程變得靈活多變、更具有吸引力,更能與學生產生共鳴,進而讓學生積極參與到體育活動中來。
2.3加強體育教師隊伍建設
在體育老師選拔中,應實施“優(yōu)勝劣汰、競爭上崗”的機制,只有在確保在崗老師綜合教學質量與技能的前提下,才能促進學生體育水平的提高。因此在素質教育背景下,學校應對體育老師教學情況進行嚴格考核與合理的業(yè)績評價,淘汰職業(yè)素養(yǎng)低的老師,逐漸形成教學和科研領域相結合的工作氛圍。同時學校應定期或者不定期組織體育老師外出學習,與兄弟院校進行交流和學習,積極借鑒他們的教學經驗,加強體育教師隊伍建設,提高高職體育教學綜合質量水平,從而充分發(fā)揮出體育老師在體育素質教育中的指導作用,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發(fā)展。
總而言之,高職體育作為當前環(huán)境下相對重要的課程,應以學生的自身發(fā)展為目標,必須先要深刻認識到高職體育課程改革中所存在的問題并結合院校的實際情況,制定出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案,采用新穎的教學方式,改革教學模式,加強體育教師隊伍的建設,全面提高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的效率。
參考文獻
[1]陳霞.高職體育教學改革的實踐與研究[J].牡丹江高職學報,2009(5):149-151.
[2]吳春成.當前形勢下高職體育教學改革的實踐與探索[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3(11):214-215.
[3]李偉.淺談高職體育教學改革的相關實踐[J].當代體育科技,2014(9):88-89.
[4]韋華武.高職體育教學改革的實踐與探索[J].當代體育科技,2014(12):68+70.
[5]李強.天津市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現狀的研究[D].北京:北京體育職業(yè)學院,2005.
[6]李洋.高職體育教學改革的實踐與探索[J].運動,2013(16):77-78.
作者簡介:①李利(1985,3—),女,漢,陜西西安戶縣人,本科,助理講師,研究方向:體育教育學,學校體育學。
中圖分類號:G80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5)03(a)-014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