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曦
(商丘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河南 商丘 476000)
觀察健康教育在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臨床護理中的作用
朱 曦
(商丘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河南 商丘 476000)
目的 觀察健康教育在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臨床康復護理中的作用。方法 抽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90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45例。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guī)基礎護理,研究組在對照組護理基礎上進行健康教育干預。結(jié)果 經(jīng)健康教育干預,研究組在服藥積極性、心理因素改善等方面得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 在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臨床護理中加以健康教育,有利于安撫患者的情緒,以及提高患者服藥的依從性。
健康教育;心腦血管疾?。慌R床護理
心血管疾病是影響老年人健康、晚年生活質(zhì)量的重要因素,隨著我國老齡化社會的到來,老年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病率也會逐漸增高[1]。一方面,這個問題應該得到國家的關(guān)注,另一方面,作為醫(yī)療衛(wèi)生機構(gòu),我們應該積極尋找老年心血管疾病有效的臨床護理措施,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病率。有相關(guān)研究表示,在老年心血管疾病臨床護理中應用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抑制心腦血管疾病的發(fā)生,為此,本次研究對我院治療該病的老年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并得到理想的護理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抽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90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45例。研究組男25例,女20例;年齡58~9歲;病程8個月~16年;其中高血壓13例、高脂血癥15例、心臟病9例、冠心病8例。對照組男23例,女22例;年齡61~82歲;病程7個月~18年;其中高血壓16例、高脂血癥13例、心臟病7例、冠心病9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及病程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guī)護理,研究組患者在對照組的護理基礎上進行健康教育,其具體內(nèi)容如下。
一,給予患者心理干預與藥物。通常心血管疾病病情比較復雜,且病程較長,影響患者正常生活,因此,護士應抓住患者的心理特點,積極與患者及其家屬進行有效溝通,有根據(jù)地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在一定程度上幫助患者樹立對抗疾病的積極心態(tài);同時為患者講解藥物治療的必要性,監(jiān)督患者按時服藥,并觀察分析患者的病情變化,促進患者康復[2]。
二,實行健康教育方案。分別對不同疾病患者講解其實際病情及詳細護理措施,消除患者的疑慮和消極心理,以提高患者各方面的依從性,積極配合護理治療;另外還可以介紹成功治療患者的實例,激勵患者增強自信心。
三,實行個體化健康教育。護理人員通過對患者資料的綜合分析,設計符合實際的個體化健康教育實踐形式,如以口頭宣傳教育、專家小班講課、患者群體交流、康復患者經(jīng)驗交流等方式為患者普及心腦血管疾病知識,提高患者對該疾病的認識,知己知彼。
四,指導患者改善生活不良習慣。在進行健康教育過程中,要明確指導患者樹立健康的生活習慣,督促患者盡量戒煙戒酒,均衡飲食,以清淡為主,作息要規(guī)律;同時鼓勵患者做適當運動,老人在運動中不但能感受到快樂,還能增強體質(zhì),以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面對生活、面對疾病。
1.3 護理評定標準
采取問卷調(diào)查的方式,了解患者日常生活習慣、服藥、門診隨訪等方面,問卷設分0~100分制進行評價,以得分高低顯示依從性好壞。另外使用WHO生存質(zhì)量簡易表評測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各方面,包括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等,以5分制評分,得分高低表明生活質(zhì)量優(yōu)劣[3]。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 19.0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護理依從性比較
進行健康教育干預護理治療后,研究組患者在日常生活習慣、服藥、門診隨訪方面的得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依從性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護理依從性比較(±s)
組別 n 生活習慣 服藥 門診隨訪研究組 45 96.56±4.21 95.21±4.68 89.56±6.32對照組 45 72.32±5.66 75.54±5.67 74.61±6.35
2.2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生活質(zhì)量評分比較
經(jīng)健康教育干預后,研究組患者在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等方面因素的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生活質(zhì)量評分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生活質(zhì)量評分比較(±s)
組別 n 生理因素 心理因素 社會關(guān)系 環(huán)境因素研究組 45 29.81±1.3232.12±1.5632.42±1.3527.46±3.24對照組 45 9.89±2.20 14.12±2.3113.21±2.2014.33±2.26
高血壓、心臟病及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是老年群體的常見疾病,對老年患者的身體健康及生活質(zhì)量造成嚴重的影響。在該病的臨床護理實踐中,醫(yī)療工作者逐漸提倡人性化護理理念,其中健康教育便很好地體現(xiàn)了這一理念。在護理過程中積極與患者進行交流,對患者加強心理干預與疏導,幫助患者消除不良情緒,讓患者以樂觀向上的心態(tài)積極配合治療,促進護理工作的有效性開展。心血管疾病病情本身復雜、反復變化,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4]。因此,在整個臨床治療中應該對患者實施心理干預和藥物干預,同時采用有效的健康教育方案增進患者對心血管疾病相關(guān)知識的了解,并在教育中引導患者形成健康的生活習慣,提高患者治療疾病的積極性,包括生活習慣、服藥及門診隨訪等方面的依從性,促進患者的康復。
綜上所述,并結(jié)合本次研究結(jié)果,對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臨床護理應用健康教育,有利于提升患者各項依從性、促進患者的疾病康復、生活質(zhì)量,以及提高醫(yī)療護理效率。
[1] 王素玲.健康教育在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4,(08):152-153.
[2] 田震靜,呂燁輝,付愛麗,等.健康教育在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臨床護理中的作用[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03):502-504.
[3] 鞠艷君,曲廣濤.健康教育在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臨床護理中的作用分析[J].中國農(nóng)村衛(wèi)生,2014,(01):45-46.
[4] 朱慧輝.健康教育在老年人心血管內(nèi)科護理中的應用[J].當代醫(yī)學,2014,(06):122-123.
R473.74
B
ISSN.2095-6681.2015.08.18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