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李榮
[摘 要]在作文教學中,學生寫作總不能盡如人意,雖然教師花了不少力氣,但總感到事與愿違。初中寫作教學創(chuàng)新需學生具有真情美、氛圍美、文筆美才能達到語文教學閱讀與寫作的完美結(jié)合,教師就必須堅持做到創(chuàng)新、探索與思考。
[關(guān)鍵詞]初中寫作 創(chuàng)新途徑 探索思考
[中圖分類號] G63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058(2015)280015
一、初中寫作教學創(chuàng)新需學生具有真情美
基礎(chǔ)教育課程改革做了大量的改革工作,應當說是獲取了一定的成效,那社會又怎么對語文教學不加恭維、認同呢?深刻反思,也是不無緣故的。語文教學光在工具性上做文章,讓學生陷入了語文基礎(chǔ)知識和基本技能的題海中,學生身上充盈不了人文性的光輝。學生的閱讀感悟充盈不了人文性的光輝,寫作也就自然而然地缺失真情之美,因為閱讀和寫作是緊密聯(lián)系的。譬如,學生寫作的題材不是他們所耳聞目睹和親身所為的,那其怎么就可以白生起人文性?筆者有這樣的思考:初中生寫作教學之創(chuàng)新首先必須形成初中生的人性之美,因為沒有最起碼的人性美,學生是根本也寫不出那種令人們所刮目相看的文章來的,更有可能是學生還會寫出與人間真情、與時局大相徑庭的文章來。因此,在平時的寫作教學中,筆者多去思考學生真情美的建立事宜。讓學生具有美的真情,多讓學生去飽覽充滿人間真情、美好情感的事物以及一些比較具體的充滿正確意義的事理關(guān)系。
二、初中寫作教學創(chuàng)新需學生具有氛圍美
現(xiàn)實的初中生寫作,我們不難看到的不良現(xiàn)象是,初中生業(yè)已不知不覺地做起“文賊”來,他們只要一寫作,往往就要去套用他人的寫作題材,或者自己去創(chuàng)編一些想讓人感到驚奇的題材來;他們只要一寫作,往往就要使出自己渾身的解數(shù),把大量的優(yōu)美詞匯和語句搬來。還有不少學生不喜歡寫作,寫作不是學生心甘情愿所為,而是教師在諸多方面的脅迫。所謂作文,就是在“榨”學生“文”,學生也就自然而然地想方設(shè)法去“榨起文來”。筆者在讓學生搜集素材和確定題材時,堅持崇尚求實的理念,讓學生把那些鑲嵌在平凡中的閃光點挖掘出來即可,堅持秉承以小見大的理念,不讓學生因小而不為,只要是人們所向往的,都可以讓學生去書寫。
三、初中寫作教學創(chuàng)新需學生具有文筆美
學生寫作,我們所渴望和追求的是學生能夠?qū)懗鑫馁|(zhì)兼美的文章來。但很多學生往往是越想自己的文筆美,卻是越多的文筆不得美。如何去消除學生寫作中的尷尬境地?竊以為還必須交給學生鎖匙,讓學生去探索寫作的諸多方法,那就是憑借教材文本的創(chuàng)新閱讀。在平時的閱讀教學中,在讓學生接受優(yōu)美詞匯感人效果的同時,讓學生去挖掘那一個個詞語的感人力量。譬如學生去探討《藤野先生》中的外貌描寫:“其時進來的是一個黑瘦的先生,八字須,戴著眼鏡,夾著一疊大大小小的書?!睂W生所感悟到的就是那“八”字胡須,分布在先生的人中兩側(cè),是那樣傳神地表現(xiàn)出先生的外貌。由此,就讓學生去觀察自己的父母親以及其他一些長輩,找出最能傳神地描寫這些人物的特征,借鑒“八字須”去寫出“發(fā)”和“眉”。學生的觀察還是很仔細的,他們不但能夠描寫出發(fā)型和眉形,更為重要的是從這些發(fā)型和眉形中挖掘出頗具特征的人格魅力。不過分追求所謂的華麗辭藻,而是切切實實地用一些簡單字眼去刻畫自己所要表現(xiàn)的人和事,起到極其傳神地表現(xiàn)人物的效果。
總而言之,初中生寫作教學創(chuàng)新策略,可以說形式多樣且豐富多彩。語文教師需要研究的話題還比較多,一些深層次領(lǐng)域中的問題,尤其是寫作創(chuàng)新教學的課題任重道遠。
[ 參 考 文 獻 ]
[1]曹津源.曹津源文選[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9.
[2]葉瀾.讓課堂煥發(fā)出生命活力——論中小學教學改革的深化[J].教育研究,1997(9).
[3]梁恕儉.課改到底改什么[J].新課程研究,2012(5).
(責任編輯 陳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