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喜,趙俊飛
(1安徽醫(yī)學高等??茖W校,安徽 合肥 230601;2合肥師范學院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安徽 合肥 230601)
納米氮化鋁(AlN)作為一種新型的陶瓷納米材料,具有優(yōu)異的力學性能、機械加工性能、導熱性能、電絕緣性能、抗氧化、耐高溫、耐腐蝕、無毒等一系列優(yōu)點,在許多高新技術領域有著重要的用途[1-3],特別是在復合材料、電子材料、集成電路基片和電子封裝等方面已成為一種極具誘惑力的材料。以納米AlN作為添加劑加入聚合物基體中形成的復合材料,有良好的力學、電學、導熱和介電等性能[4-6]。但是納米AlN粒子具有很高的表面活性,極易發(fā)生團聚,將其加入聚合物基體中或與其它材料形成復合材料時,不僅納米AlN本身的性能不能得到正常發(fā)揮,還會影響復合材料的綜合性能;且納米AlN顆粒極易吸收空氣中的水分子發(fā)生水解反應,生成 Al(OH)3[7]。因此,解決納米 AlN 粉體的團聚、提高納米AlN的抗水解能力和穩(wěn)定性,已成為電子工業(yè)、復合材料領域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
采用各種偶聯(lián)劑或改性劑對納米AlN進行表面改性,使納米顆粒表面被有機分子包覆,既可以松動納米顆粒間的團聚作用、提高其在聚合物基體中的分散性能,又可以阻隔納米顆粒的表面與空氣的接觸而消除納米AlN顆粒的水解。因此,對納米AlN 進行表面改性已有報道[8-9],目前主要采取小分子偶聯(lián)劑對其進行改性。但近年來的研究表明,小分子偶聯(lián)劑改性納米顆粒的效果遠沒有大分子改性劑的效果好,而采用大分子改性劑對納米AlN進行表面改性的報道甚少。
筆者用自制的大分子改性劑對納米AlN進行表面改性,并研究大分子改性劑對納米AlN進行表面改性的效果。該大分子改性劑以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為單體合成,是側鏈帶有Si-OH的聚丙烯酸酯類大分子。由于納米AlN顆粒表面存在大量的-OH、-NH等基團,大分子改性劑的活性Si-OH基團,可以與納米AlN表面的-OH、-NH發(fā)生縮合反應,使AlN表面被該聚丙烯酸酯大分子改性,解決納米AlN表面能高、易于團聚的問題,同時,大分子含有的酯類基團,可提高改性后的納米AlN顆粒與聚酯類橡膠、塑料基體間的相容性,對于制備納米AlN/聚合物復合材料,有很實際的指導意義。
大分子表面處理劑,實驗室自制,以甲苯為溶劑,按文獻方法制備[10]。納米AlN(六方晶型,平均粒徑小于100nm),合肥開爾納米公司提供;JBSO-D型增力電動攪拌機,上海標本模型廠;SB5200超聲分散儀,上海必能信超聲有限公司;DZF-6021型真空干燥箱,上海一恒科技有限公司;QM-ISP04型行星式球磨機,南京大學儀器廠;S49-A三元旋振篩(500目),新鄉(xiāng)市高服篩分機械有限公司;Zetasi-zer3000HSA型激光粒度分析儀,英國Malven Instiuments公司;Neuxs-830傅立葉變換紅外光譜儀,美國 Nicolet公司;Pyris-Ⅰ型熱重分析儀(TGA),美國 Perkin-Elmer公司;ESCALAB-MK-Ⅱ型光電子能譜儀(XPS),英國VG科學儀器公司。
納米AlN真空50℃干燥4h后,稱取適量投入500ml三口燒瓶中,加入溶解有大分子表面改性劑的甲苯,至甲苯能基本淹沒納米AlN粉體。三口燒瓶在超聲儀及高速分散機上分散3~4min后,高速攪拌,加熱至70℃,冷凝回流。保溫3h后,倒出漿液抽濾、50℃真空干燥4h。將表面改性后的AlN放入索氏提取器,用甲苯萃取6h后,50℃真空干燥4h,取出粉體球磨過篩,備用。
配制萬分之一濃度的納米AlN乙酸乙酯溶液,超聲10min后,在納米粒度測定儀下測定納米粒子的粒徑。
將經(jīng)索氏提取器提取后的納米AlN用KBr壓片,進行紅外分析。
對改性前后的納米AlN進行熱重分析,測試條件:N2氛圍中10.00℃/min等速升溫,溫度范圍為50℃~600℃。
對改性前后的納米AlN進行光電子能譜(XPS)分析,光源為 Mgka。
圖1為改性前后納米AlN的粒徑分布圖,表1給出了相應的AlN平均粒徑和粒徑分布范圍。由檢測結果可知:改性前的納米AlN平均粒徑482nm,且粒徑分布范圍較寬,從298nm至720nm,有團聚現(xiàn)象;改性后的納米AlN平均粒徑83nm,粒徑分布范圍窄,從49nm至148nm,AlN粒子達到納米級分散??梢姶蠓肿痈男詣┛捎行ё柚辜{米AlN發(fā)生團聚,提高AlN粒子在有機溶劑中的分散性和穩(wěn)定性。
表1 納米AlN平均粒徑和峰值面積(數(shù)量)
圖1 納米AlN改性前后粒徑分布圖
圖2是大分子改性劑及納米AlN改性前后的紅外光譜圖,在大分子改性劑的吸收峰中,2960 cm-1處是-CH3、-CH2-的吸收峰;1734cm-1處是C=O的伸縮振動吸收峰;1145cm-1、1239cm-1處分別是C-O-C的對稱、反對稱吸收峰;982cm-1、750cm-1處為丁酯中的-CH2-平面搖擺吸收峰;1383處為C-CH3的特征吸收峰,以上出現(xiàn)的特征吸收峰,說明BA、MMA、KH-570三種單體單元均存在于所得共聚物的大分子鏈中。與改性前的納米AlN相比,改性后的AlN在1731處有C=O吸收峰,2875cm-1和2962cm-1是-CH2-、-CH3-的伸縮振動吸收峰,1454cm-1是-CH2-、-CH3-的變形振動吸收峰,這些數(shù)據(jù)可以說明大分子改性劑和納米AlN的表面發(fā)生了化學鍵合作用。
圖2 納米AlN改性前后紅外光譜圖
圖3是納米AlN原樣(a曲線)、改性后但未經(jīng)索氏提取后的AlN(b曲線)、索氏提取后的改性AlN(c曲線)熱失重曲線。由圖可知:真空干燥后的AlN原樣失重很少,未經(jīng)索氏提取的改性AlN失重較多,因其表面既含有物理包覆形式存在的大分子改性劑,又含有化學包覆的大分子改性劑;而c曲線失重比b曲線少,因索氏提取后的改性AlN基本只含有化學鍵合的改性劑。失重是由于大分子改性劑在較大溫度范圍內的氧化熱分解引起的,說明AlN改性后,表面已經(jīng)被大分子改性劑包覆和化學鍵合。根據(jù)失重數(shù)據(jù),可計算出化學包覆的比例為56.9%,
圖3 納米AlN熱失重曲線
圖4 納米AlN處理前后的XPS譜圖
圖4是納米AlN表面改性前后的XPS寬程掃描圖(a未改性,b改性后),在兩個試樣的表面均探測到N、Al、O、C、Si五種元素。說明未處理的納米AlN表面同樣也含有碳氫類化合物,這是由于納米AlN的表面存在著大量的不飽和鍵和較高的表面能,吸附了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或一些有機物質,微量Si(僅0.37%)是來自于納米AlN中的雜質。表2給出了AlN改性前后Cls、Al2p、Nls的XPS分析,改性后的Al2p、Nls譜線能量均增加,這是由于納米AlN顆粒經(jīng)大分子改性后,Al和N與大分子中的Si-O-健結合,氧的電負性大,使得Al2p、Nls電子的結合能增加[11];改性后樣品的C1s高倍譜的能量下降,是因為處理前含的C是納米粒子表面吸收的碳氧化合物,氧的電負性大,處理后主要是大分子鏈中的C-C、C-H 健,碳和氫的電負性較小,所以C1s的結合能有所降低,說明納米AlN表面結合了大分子的有機碳鏈。
表3給出了納米AlN表面元素含量的百分數(shù),改性后C的含量增加較大,Si由0.37%增加到0.94%,N和Al的含量下降。這是由于納米AlN的表面已經(jīng)包覆了大分子改性劑,而大分子改性劑是側鏈含Si-OH基的碳鏈,從而使得納米顆粒表面的C、Si元素的含量增加,而N、O、Al的比例相對降低。由于XPS技術所提供的信息為材料表面3-5nm內元素的信息[12],表面原子比例的變化,可以充分證明大分子表面改性劑和納米AlN的表面與其形成化學結合。
表2 納米AlN改性前后原子表面結合能
表3 納米AlN表面元素百分含量(%)
上述分析表明,大分子表面改性劑已經(jīng)和納米AlN的表面發(fā)生化學作用,因為大分子表面改性劑劑易溶于有機溶劑,經(jīng)過索氏提取器提取后,大分子難以僅憑物理作用吸附在納米AlN表面。
(1)自制的大分子改性劑能降低納米AlN的表面能,使其粒徑變小,有效阻止其團聚。
(2)FTIR、XPS分析表明,大分子改性劑和納米AlN的表面形成化學鍵合。
(3)TGA檢測表明,大分子改性劑和納米AlN的表面既有物理包覆,也有化學包覆,化學包覆的比例為56.9%。
[1]戴長紅,張顯鵬,張勁松,等.AlN納米微粉的微波合成 [J].物理化學學報,1996,12(11):1049-1501.
[2]SHEPPARD L M.Aluminum nitride:a versatile but challengingmaterial[J].Ceramic Bull,1990,69(11):1801-1812.
[3]秦明禮,曲選輝,林建涼,等.氮化鋁陶瓷研究和發(fā)展[J].稀有金屬材料與工程,2002,31(1):8-12.
[4]EGASHIRA E,SHIMIZU Y,TAKATSUKI S.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of aluminum nitride powder suppressing its reactivity with water[J].J.Mater Letter,1991,45(10):994-996.
[5]汪雨荻,周和平,喬梁.AlN/聚乙烯復合基板的導熱性能[J],無機材料學報,2000,15(6):1030-1032.
[6]徐征宙,曲選輝,段伯華.利用硅烷改善氮化鋁粉末抗水解性的研究[J].電子元件與材料,2004,23(12):7-9.
[7]馬文石,董安輝.KH570/聚苯乙烯雙重改性納米氮化鋁粉末的研究[J].材料工程,2007,9(5):23-25.
[8]徐征宙,曲選輝,段伯華.利用硅烷改善氮化鋁粉末抗水解性的研究[J].電子元件與材料,2004,23(12):7-9.
[9]喬恒婷,夏茹,章于川.大分子偶聯(lián)劑馬來酸酐-丙烯酸丁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的合成及其對納米氮化鋁的表面改性[J].應用化學,2010,27(1):16-20.
[10]章于川,李國喜,董前年.BA-MMA-GMTS三元共聚大分子表面處理劑的合成及其對高嶺土/PVC復合電纜料的改性[J].納米科技,2005,11(5):54-59.
[11]北京大學化學儀器分析教學組.儀器分析教程 [M].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217.
[12]左演聲,陳文哲,梁偉.材料現(xiàn)代分析方法[M].北京化工大學出版社,2000: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