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本刊記者
古代女子是男權(quán)社會的“附屬工具”
文_本刊記者
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亂臣十人。”(“亂臣”者,治亂之臣的意思)對此,孔子曰:“才難,不其然乎?唐虞之際,于斯為盛,有婦人焉,九人而已?!贝蟾乓馑季褪牵喝瞬烹y得,不是這樣嗎?唐堯虞舜以下,周武王時期的人才最為鼎盛。其中還有一個是女人,實際上只有九人而已。這段話記錄在《論語?泰伯》一文中,體現(xiàn)了孔子對人才的重視。
但有意思的是,孔子將“婦人”排除在“亂臣”之外,卻不經(jīng)意間暴露了他對女性的輕視,而這正是他所處時代對女性的普遍看法。實際上,在相當(dāng)長的一段歷史時期內(nèi),中國社會盛行的都是“男尊女卑”的思想觀念,女性作為獨立的“人”的權(quán)利都被男權(quán)社會抹殺,她們是男性的從屬和附庸,更有甚者,淪為了男性的“附屬工具”。
漢武帝采納了董仲舒的建議,自此,儒家學(xué)說成為我國封建社會的正統(tǒng)思想。而儒家主張的“男尊女卑”“男主女從”“男主外女主內(nèi)”等思想觀念,也隨之成為社會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漫長的中國歷史進(jìn)程中,女性的地位是不斷演變的。在母系氏族公社時期,女性是社會的主體和中心,《呂氏春秋?恃君覽》有云:“昔太古嘗無君矣,其民聚生群處,知母不知父?!边@一時期,女人掌握著宗族大權(quán),處于絕對的統(tǒng)治地位。但是,隨著生產(chǎn)力的發(fā)展,男性在生產(chǎn)勞作中的優(yōu)勢開始顯現(xiàn),男性的地位也因此逐步上升,相反,女性地位則開始慢慢下降。
商末周初,確立了以嫡長子繼承制為核心的宗法制度,這一制度幾乎剝奪了女性的財產(chǎn)繼承權(quán),從而進(jìn)一步限制了女性的權(quán)利,這對她們的社會地位是一次極大的沖擊。“男尊女卑”的觀念也在此時得以萌芽。
到了西漢,儒生董仲舒提出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shù)”的主張,他把儒家的倫理思想概括為“三綱五?!保ā叭V”,即父為子綱、君為臣綱、夫為妻綱;“五?!?,即仁、義、禮 、智、信),并在全社會推廣。漢武帝采納了董仲舒的建議,自此,儒家學(xué)說成為我國封建社會的正統(tǒng)思想。而儒家推崇的“男尊女卑”“男主女從”“男主外女主內(nèi)”等主張,也隨之成為社會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南大學(xué)文學(xué)院副教授晏選軍認(rèn)為,女性淪為男性的消費品并不是今天才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古已有之,而其根源正是女性文化地位的低下,而文化地位的低下,和儒家文化被官方意識形態(tài)化又是密切相關(guān)的。
整個封建時代,女人都是被禁止參與政治活動的,就算極個別女人在政治上很有作為,也會被視為是國家的恥辱,是大逆不道的行為。在中國歷史中,武則天是唯一的女皇帝,但不管其功過如何,封建時代的人們對她的評價只有一個:牝雞司晨。
不僅如此,當(dāng)一群男人沒有把國家治理好,弄得國家衰敗、朝代更迭之時,他們不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卻把罪責(zé)推到女人頭上,認(rèn)為是她們狐媚惑主,才最終導(dǎo)致亡國。對于這種現(xiàn)象,魯迅先生曾有過一針見血的批判:“中國的男人,本來大半都可以做圣賢,可惜全被女人毀掉了。商是妲己亡的,周是褒姒弄壞的,秦……雖史無明文,我們也假定他因為女人,大約未必十分錯;而董卓可的確給貂蟬害死了?!?/p>
像“紅顏禍水”這樣荒唐的論調(diào)都可以堂而皇之地流行數(shù)千年,其原因正是古代女性社會地位低下,男性牢牢控制著話語權(quán)。
在這樣的社會里,女性受教育的權(quán)利也是無法得到保障的,她們中的大部分是沒有機(jī)會進(jìn)學(xué)校學(xué)習(xí)的,最多是在家里接受有限的家庭教育。君不見,孔子宣稱“有教無類”,但他的三千弟子中,又有哪一個是女子呢?
縱觀古代歷史,期間還發(fā)生過很多這樣的慘?。阂粋€年輕女子的丈夫去世后,娘家人要其改嫁,該女子卻不惜自殘甚至自殺,以“保全自己的名節(jié)”,多么可悲啊。
由于“男主外,女主內(nèi)”,女性的活動范圍被限定在了家庭之中。但實際上,在家庭之中真正“做主”的還是男人,女人的“主業(yè)”無非是相夫教子,操持家務(wù)。
《說文解字》對“妻”字的解釋是“婦與夫齊者也”,但在封建社會里,妻子與丈夫要做到平齊,幾乎是不可能的。在古代的婚姻中,很多女性不過是生育工具,又因為“男尊女卑”的觀念根深蒂固,因此女性的家庭地位與其生育情況也有著緊密聯(lián)系:生男孩的母憑子貴,地位自然也高;生女孩的則備受歧視,自己也抬不起頭;而如果生不出孩子,根據(jù)“七出之條”,丈夫是可以將她休了再娶的。
丈夫要休妻,不僅可以“七出”,到了唐朝,還可以“義絕”,雖說妻子也可以“義絕”,但條件卻比丈夫要苛刻得多。而宋朝法律規(guī)定,若要離婚,必須是丈夫?qū)懶輹?;如果丈夫不答?yīng),這婚是離不了的。
且不說離婚,即使是喪偶的寡婦想改嫁,也不是那么容易。首先,在思想觀念上,全社會奉行“以從一而終為榮,以一女二夫為恥”的封建主義榮辱觀,使女性承受著巨大的輿論壓力?!抖Y記》主張“一與之齊,終身不改,故夫死不嫁”;班昭的《女誡》也倡導(dǎo)“夫有再娶之義,婦無二適之文”;宋元以下,程朱理學(xué)極力主張“存天理、滅人欲”,進(jìn)一步強(qiáng)化了女子的貞操觀,甚至到了“餓死事極小,失節(jié)事極大”的地步,甚至到了女子遭調(diào)戲也要以死明志的地步。
其次,法律也對婦女的再婚權(quán)有限制,隋律規(guī)定:九品以上官員的妻子,或者五品以上官員的妾,丈夫亡后不得改嫁?!洞竺髀伞芬裁鞔_規(guī)定:“若命婦夫亡,再嫁者,罪亦如之,追奪并離異?!彪m然某些朝代對寡婦改嫁的限制并不是那么嚴(yán)苛,但畢竟不多見。而縱觀古代歷史,期間還發(fā)生過很多這樣的慘劇:一個年輕女子的丈夫去世后,娘家人要其改嫁,該女子卻不惜自殘甚至自殺,以“保全自己的名節(jié)”,多么可悲啊。
夫妻雙方在法律上不平等的地方還有很多,上海開放大學(xué)公共管理學(xué)院副院長伊?xí)枣媒邮鼙究浾卟稍L時說:“在人身權(quán)方面,生命、居所、隱私、名譽(yù)、榮譽(yù)等方面,男女對比,女子弱勢顯而易見。”她舉例說,元朝以后的法律規(guī)定,男人如在奸所將“奸夫淫婦”登時殺死,是無罪的。同樣都是殺死配偶,男的可能還被作為英雄,女的就得千刀萬剮。明朝的法律還規(guī)定,妻子如果打丈夫,“杖一百”,至折傷以上,“各加凡人三等”;而丈夫如果毆打妻子,“非折傷,勿論”,“至折傷以上,減凡人二等”。這就是封建社會夫妻之間打架時的“同罪異罰”。
不過,妻子雖然不能與丈夫平起平坐,但她的地位還是要比妾高得多。為了更多地繁衍子嗣,封建社會的大部分朝代實行的婚姻制度都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妾的地位是非常低的,對于男人來說,她就是一個生育工具,甚至可以當(dāng)成一件商品來進(jìn)行買賣或者互相饋贈。
所謂青樓文化,不過是這些愛逛青樓的男人們的“文化”,卻沒有青樓女子的“文化”。
當(dāng)然,還有比妾更加悲慘的,她們便是那些淪落風(fēng)塵的青樓女子?!扒鄻恰痹庵盖嗥岱埏椀谋容^華麗的樓閣,因為妓女工作的地方多是如此,久而久之,“青樓”也就成了妓院的代名詞。
在中國古代,青樓又稱煙花之地,取名也多是怡紅、春香、百花之類,這些極富詩意的詞匯構(gòu)成了青樓最表面化的現(xiàn)象。然而,所謂“青樓文化”真的似這般詩情畫意嗎?中南大學(xué)晏選軍老師告訴你:這不過是近乎童話的美好想象罷了,所謂青樓文化,在今天存在一種比較明顯被美化的傾向。
在非常推崇貞潔操守的古代,大多數(shù)人眼里的妓女都是一群低賤的、不知廉恥的人,她們受盡壓迫,也受盡冷眼和歧視。實際上,她們出賣身體的同時,也是在出賣尊嚴(yán)。相反,男人逛妓院卻并不會覺得這是什么恥辱,甚至還洋洋自得,寫在詩詞文章里,作為夸耀的資本。所謂青樓文化,不過是這些愛逛青樓的男人們的“文化”,卻沒有青樓女子的“文化”。
中國古代的妓女種類很多,細(xì)分起來有宮妓、官妓、營妓、家妓等,但不管是哪一種,她們的人生都是悲慘的,她們的社會地位和人身權(quán)利也是微不足道的。
清人章大來筆下曾有“揚(yáng)州瘦馬”的記敘:“揚(yáng)州人多買貧家小女子,教以筆札歌舞長即賣為人婢妾,多至千金,名曰‘瘦馬’。”明朝散文家張岱在《陶庵夢憶》中詳細(xì)描寫了挑選“瘦馬”的過程,這個過程其實和挑選牲口也沒有什么區(qū)別,那些等待被挑選的姑娘,根本就沒有任何人格尊嚴(yán)可言。雖然被選去做小妾也并不能算多幸福,但相對來說,這也已經(jīng)很“幸運”了,因為那些被“人販子”挑剩下的,則免不了淪落煙花柳巷。對于她們的命運,張岱寫道:“夜分不得不去,悄然暗摸如鬼。見老鴇,受餓、受笞俱不可知矣。”
其實,妓女的真實命運如何,還可以從側(cè)面推測出來,那就是,幾乎所有的青樓女子,包括那些所謂的名妓在內(nèi),最大的夢想就是從良。如果過得好,又為何想要從良呢?
而且,青樓女子從良最常見的情形也不過是“嫁作商人婦”,給人做妾,很難成為正室。更何況,并不是每個青樓女子都能這么幸運地嫁人,也許,相比家中那“無才便是德”的妻子,男人更愿意和在文學(xué)藝術(shù)上有一定造詣的青樓女子聊天談心,但真正談到婚嫁,卻又是另外一回事了。唐朝名妓魚玄機(jī)說,“易求無價寶,難得有情郎?!贝酥凶涛?,不言自明。
實際上,許多青樓女子在年老色衰之后,要么是繼續(xù)留在妓院做奴仆;要么是流落街頭,乞討度日;要么是出家為尼,青燈古佛下了此殘生,但總的來說,都是很凄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