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素萍
(內蒙古赤峰市敖漢旗長勝中心幼兒園,內蒙古 赤峰 024311)
“游戲教學,知行合一”
——幼兒園游戲教學淺析
譚素萍
(內蒙古赤峰市敖漢旗長勝中心幼兒園,內蒙古 赤峰 024311)
幼兒心理學研究表明:游戲能有效促進學齡前兒童的身心健康發(fā)展,游戲也是幼兒開展活動最好的途徑之一。對幼兒來說,游戲是學習、游戲是勞動,游戲是教育他們最重要的方式。作為一名幼兒教師,就應該在游戲中關注兒童的健康成長,在游戲中培養(yǎng)幼兒各方面的能力。
幼兒教育:游戲教學:有效分析
游戲在兒童的生活中占據(jù)著很重要的位置,游戲與他們的生活密切相連,也可以這么說:游戲就是他們的“工作”,“玩則是他們的天性”,在游戲中,有利于弘揚兒童的個性,幼兒在游戲中能體會到更多的快樂與自由。對幼兒來講,一個自由的區(qū)域環(huán)境既能促使他們主動參加游戲,又能在游戲中培養(yǎng)他們的認知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因此,要不斷優(yōu)化、完善游戲教學,讓學生在更加有趣、開放的環(huán)境中提高自己的創(chuàng)造能力。本文主要圍繞創(chuàng)設輕松的游戲環(huán)境、表演游戲、將游戲與教學有機結合以及利用資源,豐富游戲活動四個方面展開,具體分析見下幾點:
游戲的開展主要依賴于幼兒的實際生活,在實際生活中取材、創(chuàng)設,讓幼兒在“具體情景”中進入到游戲的世界當中。比如,看到一只布娃娃,尤其是女孩子,則會主動去照顧“孩子”?;诖?,教師就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利用圖片觀察、讓幼兒與父母交談,也可以讓他們親身去體驗成人的工作等,以此來豐富他們的生活經(jīng)驗。
其次,教師也要為兒童提供適量的色彩鮮艷的教具,讓孩子們充分利用頭飾、木偶、玩具、自制教具等在寬松的氣氛中快速進入到角色當中,讓他們在玩中學、學中玩。
再者,創(chuàng)設生動、形象的游戲場景??梢园巡煌噬呐菽瓑|子拼成漂亮的各種圖形,師生席墊而坐。這樣能拉近與幼兒的距離,又不會使幼兒產生“小腳并并攏、小手放放好”坐得端端正正的想法,有助于他們放松身體、主動參加到活動中來。
表演游戲主要是根據(jù)故事、童話、舞蹈等文藝作品的內容展開的,根據(jù)內容,組織兒童開始扮演游戲。在實際表演過程中,兒童在教師的有效引導下,依據(jù)作品的具體情節(jié),分角色表達出人物的性格、事件的發(fā)生發(fā)展順序等。孩子們通過故事表演,聲音表情也會越發(fā)的豐富起來,尤其用聲音塑造不同人物形象的能力也會在表演中得到有效提升,語言的表現(xiàn)力也會得到大幅度提升。例如,在開始《小熊請客》這一游戲中,開展游戲表演,孩子們在教師的引導下,也會學會協(xié)商、合作、分配角色,而且還能運用多種手法表現(xiàn)角色的特征。表演的過程中,孩子們的自主性和創(chuàng)造性也都能得到有效發(fā)揮。孩子們也能在游戲中獲得真實的體驗,在玩中得到有效發(fā)展,教學目標也能在游戲中得以實現(xiàn),充分體現(xiàn)出游戲化的教學特征。
游戲作為幼兒園開展實踐活動的基本形式,就要把教育理念穿插到其中,除了專門服務于教學的游戲外,兒童的自選游戲,作為更單純的游戲,其間攝入的教學影響也會更有效。根據(jù)具體教學活動的需求,教師可以讓小朋友在游戲中提前接觸和感受與之相關的學習內容,或者在教學活動之后,組織相關的區(qū)域游戲,吸引幼兒參與,讓他們在參與的過程中練習鞏固所學知識。例如,大班的幼
兒在認識了“紙幣面值”的相關知識點后,教師就可以設置這樣的游戲環(huán)節(jié):模擬商場買東西,組織幼兒參與進來,讓他們在游戲中進一步認識紙幣,區(qū)別各種各樣的面值,在快樂的游戲體驗中掌握這一知識。在游戲中加入適度的外部教育,既能讓幼兒的游戲更貼近生活,還能幫助幼兒積累生活經(jīng)驗,對幼兒的教育效果也是顯而易見的。
為了培養(yǎng)兒童的獨立生活能力,為此,在實踐教學中,就可以有針對性地開展“扣鈕扣、系鞋帶,扎蝴蝶結以及梳小辮”等游戲活動,孩子們也都會興高采烈、樂此不疲地參與進來,在游戲中也會認真對待,還有利于培養(yǎng)他們的動手操作能力。另外,教師也可以為孩子們準備一些舊報紙、廢布料,組織開展拼布塊、做錢包,釘鈕扣、縫衣褲等游戲;大伙都忙的樂此不彼,在游戲中,孩子們的自我服務意識、動手能力等都得到了很好的提高。
此外,也可以用廢舊盒制作小汽車、火車、小船;用蘿卜或者是洋芋切成形體不一的物體,然后再組合成房屋、汽車、輪船;用蛋殼制作各種動物頭具,燈籠;用形狀顏色各異的種子、樹葉粘貼各種小動物,供舞蹈、表演用的花帽子和各種形狀的書簽等,讓每一位幼兒都能在游戲中得到有效鍛煉,身心得到健康發(fā)展。
另外,要正確處理游戲好教學內容間的關系。游戲最終還是要為內容服務的,因此,在設置游戲時,不能簡單理解為讓“孩子動起來”,關鍵要看幼兒在游戲中能學到什么。所以,游戲的設計首先要符合教學的目標與要求,要有利于完成教學任務,而且還能讓本節(jié)課的活動更生動有趣,讓幼兒在游戲中感受到快樂、經(jīng)驗、學到知識,思想更健康,這樣的游戲化課堂教學也才更有價值。
游戲是孩子們快樂的源泉,在游戲活動中,有利于培養(yǎng)幼兒的探索和創(chuàng)新精神,游戲也為幼兒的自主性發(fā)展打好了堅實的基礎。幼兒在游戲活動中能更好地“體驗”知識,將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作為幼兒教師的我們,既要注意觀察幼兒在游戲中的情緒變化,及時給予幫助和關心,同時也要結合實際,多創(chuàng)設豐富多彩的游戲,讓幼兒都能在正確的指導下成為游戲的主人,讓他們在游戲中收獲多多,讓他們在游戲中健康成長。
[1]萬中.幼兒游戲中的教師的干預和干涉[J].學前教育研究,2013,(8):56-58.
[2]詹啟東.陳鶴琴關于幼兒心理特點和幼兒智力開發(fā)思想述略[J].新余高專學報,2004(9)1:72-73.
[3]王玉金.幼兒園繪本閱讀教學與區(qū)域環(huán)境創(chuàng)設的有效整合[J].科教文匯,2013,(35):136-137.
[4]唐莉莉.幼兒園游戲中師生關系及互動模式與策略[J].小學科學,2011,5(2):37-39.
[5]黃益秀.角色游戲中構建良好師幼互動關系的策略[J].龍巖學院學報,2012(S1):62—68.
[6]張敏.鄉(xiāng)土資源在幼兒混合班藝術教學活動中的應用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4.
G612
:A
1671-864X(2015)11-007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