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菲 于國君
摘要:本文將創(chuàng)建常態(tài)長期服務型基層黨組織的建設實踐與高校這一特定的范疇相結合,依據(jù)高校在基層黨組織建設實踐中所存在的特點與所存在的不足,提出要建設不斷學習的高校常態(tài)長期服務型基層黨組織的方式與方法,針對以往實踐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和不足,以擬建“學習型、服務型、創(chuàng)新型”基層黨組織為宗旨,圍繞“服務與學術之間的關系”展開,結合“貼近實際、貼近基層、貼近師生”的實踐原則為切入點進行探討與研究。
關鍵詞:常態(tài)長效;基層黨組織;實踐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5)10-0133-02
一、高校服務型基層黨組織建設的內涵
服務型基層黨組織是指以發(fā)揮服務的主動性和能動性作為基本價值取向和功用為定位的一種工作形式和組織狀態(tài),從而能充分發(fā)揮基層黨組織在推動發(fā)展、凝聚人心、服務群眾及促進和諧中的作用。它是以“服務群眾、維護穩(wěn)定、凝聚人心”為宗旨,以為基層群眾服務和做群眾工作為核心,以為人民服務為主要形式,以促進科學發(fā)展、維系社會和諧為目的。作為黨在高校的組織基礎和前沿陣地的高?;鶎狱h組織,是高校職能得以實現(xiàn)的發(fā)動機,是黨的教育方針的引導者,是教育工作者及員工根木利益的保護者。服務型高?;鶎狱h組織就是要在高?;鶎狱h組織建設基礎上增強服務意識,將服務意識作為思想的主旨,突顯服務的功能。從服務的角度去進行實踐、摸索和提升高?;鶎狱h組織工作,是新時代社會大環(huán)境下提高高校黨組織的領導力、凝聚力、實踐能力和成熟度,構建校園和諧,推進高等教育發(fā)展的必然選擇。建設服務型基層黨組織也是彰顯黨組織核心地位、黨員干部先鋒模范作用和鞏固基層基礎的有效途徑。
二、高校服務型基層黨組織建設的意義
相對于其他機構的組織,高校有其特有的特點:高校的黨員比例很高、高校是各種思潮交織融匯的大熔爐、大學思想激進穩(wěn)定性差等。據(jù)《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4年4月5日刊登的數(shù)據(jù)顯示,以河北省高校為例,截至2013年底,河北省高校共有黨員15.96萬人,其中學生黨員最多,占70.12%,在崗教職工占29.88%。而在崗教職工一半以上為黨員,教授中黨員比例達到60.58%。學生中的黨員比例為11.95%,巨大的黨員數(shù)量、較高的黨員比例決定了黨組織建設在推進高校組織管理方面的重要作用[1]。要不斷提升高校教學育人,促進學生的學習生活等各項活動的開展,銘記并踐行我黨宗旨,創(chuàng)建和完善服務型政府就必須強化黨組織建設的服務意識,創(chuàng)建高校服務型黨組織。具體來說要做到以下三點:
1.高校服務型基層黨組織是實踐黨“服務人民”的宗旨的重要平臺。強化高校黨組織服務作用是我們黨的根本宗旨和本質屬性,是“執(zhí)政為民,立黨為公”理念在黨建踐行中的主要體現(xiàn)。對于高校基層黨組織來講,踐行服務型黨組織,就是要了解學校日常管理、師生工作學習中存在的新情況和問題,切實改進服務質量和方法,拓寬業(yè)務渠道,使服務工作不斷滿足師生合理要求,增強黨建工作的滲透力,促進黨組織和黨員更好地實踐宗旨,夯實黨的群眾基礎和根基。
2.建設高校服務型基層黨組織是踐行服務型政府的重要推力。為了推進服務型政府建設,從而更好地滿足群眾需求,客觀上要求著力促進服務型黨組織的建設。盡管在實踐過程中,服務型政府建設已小有成績,但是還是有一定的滯后性,這是由于服務型黨組織這一載體的不完善,從而起不到支撐引領的功用。因此,服務型政府建設顯得頗為后勁乏力。因而,作為國家重要的基層黨組織,高校黨組織的建設就顯得尤其重要。
3.創(chuàng)建高校服務型基層黨組織是黨永葆青春的內在要求。黨員只有團結群眾、服務群眾,居安思危,不求安逸,充分發(fā)揮黨員的先鋒帶頭作用,才能彰顯黨的先進性。保持黨的先進性,是黨的立身基礎。對于高?;鶎狱h組織來說,如何提升服務質量更好地教書育人,如何為教職員工的科研、授業(yè)做好服務,如何讓高校為地方經濟、政治、文化服務都是其在支部建設過程中需要著重解決的問題。這此問題得以解決有賴于黨員先鋒帶頭作用的發(fā)揮,可以體現(xiàn)黨先進性,是黨永葆青春的前提。
三、實踐探索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1.針對高校踐行服務型基層黨組織過于形式化,學習方法、服務形式未與時代同步:高校組織領導與師生思想不一致,主動學習的理念缺失導致基層黨組織建設形式化,實踐過程中學習方法和內容存在“走過場”,口號新、花樣多,華而不實,未落實在提升教育質量、成果、效益中,使得基層黨組織成員的文化素質和思想水平參差不齊,踐行高校服務型基層黨組織的任務依然艱巨。對策:(1)注重學習力與創(chuàng)新能力的相互轉化,同時梳理傳統(tǒng)的組織學習行為,提高學習的時效性和針對性,摒棄學習上的形式主義,預防學習方式上的簡單化、機械化,使得學習方法上由“制度與控制”變?yōu)椤皩W習與激勵”。(2)引入先進的學習理念。要發(fā)揮高校黨組織的思想、政治、組織優(yōu)勢,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研討、學習、培訓,對全體黨員進行思想理念教育,建立開放的心態(tài),使先進的學習理念深入師生黨員之心并付諸實踐行動,進而內化成先進的學習觀念,包括活到老學到老,凝聚智力、集思廣益的團隊學習理念,與時俱進的創(chuàng)新學習理念等。
2.高校服務型基層黨組織學習機制落后,實踐過程與實際脫節(jié),曲高和寡:高校學習型基層黨組織建設尚未形成科學和規(guī)范的學習作風,師生黨員學習缺少必要的引導、管理、督促,基層黨組織成員在學習方面的組織作用沒能得到充分發(fā)揮。對策:(1)拓展與目標需求相符合的學習內容。既要全面系統(tǒng)地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在理論層面上下功夫;又要堅持邊實踐邊學習,哪里不足補哪里,不斷優(yōu)化學習體系,突破視野局限,提高戰(zhàn)略思維;還要在學習中堅持和發(fā)揚黨員作風,提高黨性,提升政治覺悟,在鍛煉中見實效。(2)構建學習能力強的服務型基層黨組織全體黨員參與支撐的學習機構。既要立足陣地建設,著力建設網上黨校、黨員之家、網上培訓教育等一體化黨員教育管理格局;又要運用專題研討、小組學習的做法,采取報告、講座等形式強化對黨員的管陪,同時健全學習網絡。
3.高校保障制度不夠完善:高校基層黨組織建設是一項長期工程,軟硬件需要不斷地完善。文化設施、培訓場地、教育資源、學習場所等硬件設施及示范項目等軟件機制需不斷更新有效落實。對策:(1)擴大硬件設施投入。多渠道籌措基金,努力創(chuàng)造條件改進基層黨員的學習場所、文體設施、生活場所等基礎設施。(2)構建模范示范機制。高校基層黨組織是有效的模范榜樣,可建立組織領導運行體系、領導骨干和基層黨員橫縱向交流互動的網絡系統(tǒng)、能夠有效組織和調節(jié)實施工作的機構,全面開展創(chuàng)建學習能力強的高校服務型基層黨組織活動及實踐。
4.實踐教學體系不完整、觀念陳舊、重視不夠。對策:提高認識水平、轉變觀念作風。高校教學實踐是至關重要的,不是無足輕重,而是立身之本。搞好教學實踐,學校領導和教師必須認真學習教育部相關文件,深入領會黨的教育方針、路線、策略,轉變觀念,提高重視,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提升創(chuàng)新性人才的緊迫性、自覺性的意識;迸發(fā)創(chuàng)造性,激發(fā)積極性,把教學實踐的各項工作做好。完善教學實踐體系,充實教學實踐內容。高校應鼓勵提倡和組織教授專家根據(jù)社會經濟發(fā)展的形式、政策以及科技發(fā)展的最新成果制定科學的培養(yǎng)方案和教學計劃,處理好理論與實踐的關系,設置具有漸進性、層次性、可行性的教學實踐內容,完善教學實踐體系。
5.實踐教學設施不健全、教學水平不高。對策:增加投入,加強教學實踐設施建設。教學實踐效果的好壞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教學實踐設施的品質。提高教學實踐成果須加大投入,加強教學實踐設施建設。因此,大學必須加強實驗室建設,為教學實踐提供良好的硬件設施;高校有關職能部門要把好關,要根據(jù)學校的開課情況調整好實驗室建設計劃,提前落實保障教學質量的各種措施。要想方設法提高實驗室的利用率,避免資源浪費和閑置;可以通過校校合作、校企合作等形式,搞好實驗室資源的綜合利用,實現(xiàn)資源共享。加強實踐教學師資隊伍建設、改進實踐教學的手段和方法。高校應引導老師開展實踐教學的研究,鼓勵教師進行教學實踐手段和方法改革,讓重視教學實踐的觀念深入人心,把重視教學實踐的措施落實到實處。在教學實踐師資的培養(yǎng)上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提高教師教學實踐的質量和水平。對所有剛走上講臺的年輕教師進行教師職業(yè)知識與技能培訓,以使他們樹立職業(yè)觀念,具備職業(yè)道德和技能;給教師提供各種繼續(xù)受教育的機會,為教師了解和吸收新科研成果提供方便;改革教學實踐工作量的計算辦法和酬金計算標準,吸引廣大教師尤其是高職稱教師參與指導教學實踐;聘請知名高校實踐能力強、理論水平高的教授作為兼職教授,定期對教師開設講座,提高年輕教師的實踐教學水平和理論水平;聘請企業(yè)、事業(yè)單位或其他部門實踐能力強的專家與高校教師一起共同擔任學生實踐指導老師,提高教學實踐效果;通過學生參與教師科研或者從事畢業(yè)設計等形式鍛煉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同時促進教師指導教學實踐水平的提高。
四、啟示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建設高校常態(tài)長期服務型基層黨組織需要不斷地探索與創(chuàng)新,只有付諸實踐,才能不斷地完善各種體系制度,才能永葆活力。因此,筆者認為培養(yǎng)基層黨組織的學習能力尤為重要,要全面系統(tǒng)地不斷深化地學習,用學習的態(tài)度引導實踐,這樣才能把高校常態(tài)長期服務型基層黨組織建設得更好。
參考文獻:
[1]蘇志超.高校學習型黨組織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