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麗琴
兩年前,幼兒園對于我來說,是一個新鮮的事物,我對它心生敬畏,又想百般靠近,可越是心急,往往越是事倍功半。進入幼兒園之后,我便養(yǎng)成了早起的習慣,常常一個人站在院子里,看著樹上的鳥兒,飛走了又回來,嘰嘰喳喳的。突然有一天,我覺得幼兒園對于孩子就像大樹對于鳥兒,正是因為鳥兒的依戀,大樹才顯得格外有生機,也正是因為大樹常年四季的供養(yǎng)和陪伴,鳥兒才能羽翼豐滿,翱翔天空。幼兒園在孩子們的心中,像是一個“小人國”,像精靈一樣的他們,便是這個王國的主宰者,他們純潔得如同一張張白紙,他們的故事才剛剛開始,而我們能做的,就是盡力給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健康、快樂的搖籃,讓他們寫下他們幸福的童年生活。那么,如何給他們創(chuàng)造一個健康、快樂的搖籃呢?作為園長,或是一名幼兒老師,我個人覺得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優(yōu)化育人環(huán)境,促進幼兒身心健康、快樂發(fā)展
1.注重環(huán)境創(chuàng)設的多樣性、教育性
我們幼兒園室外環(huán)境創(chuàng)設體現(xiàn)了“設計整體化、內(nèi)容教育化、色彩斑斕化”的原則,墻面和區(qū)域圖案的設計,都讓幼兒參與,他們以小主人的身份與教師合作,老師充分尊重他們的意見,設計他們喜歡的圖案,讓每一面墻都會“說話”。
2.加強班級文化建設,形成班級特色
幼兒像一粒種子,從最初的發(fā)芽到長成小幼苗,然后開出美麗的花朵,最后結(jié)出豐碩的果實,我們也就用苗苗、朵朵、果果給班級命名,希望他們健康茁壯地成長。按照各年齡階段和幼兒的身心發(fā)展狀況,每個班級的環(huán)境創(chuàng)設都有自己的特色,如苗苗班的“夢幻樂園”“娃娃家”,朵朵班的“我長大了”等都頗有特色。
二、轉(zhuǎn)換角色,成為幼兒忠實的玩伴
在新的教育形勢下,幼兒園教師應快速轉(zhuǎn)變自己的角色,從傳統(tǒng)的“老師”觀念中破繭而出,將自己融入幼兒中,成為幼兒的媽媽,照顧他們在幼兒園的一日生活和學習;成為幼兒的玩伴,蹲下去和幼兒說話,聽一聽他們內(nèi)心的聲音。做游戲時和孩子們在一起盡情開心地玩,我常常都忘記自己已經(jīng)是30多歲的人了。
三、幼兒教師要常備“五心”
幼兒園的教育不是在轟轟烈烈中展示,而是在平凡、普通、細微、瑣碎中體現(xiàn),要求我們教師常備“五心”,即充滿愛心、堅持細心、要有耐心、擁有童心和責任心。說到這里,我想起了一件讓我感觸很深的事情,記得大班的一個孩子拉褲子了,我們的班主任趙老師給擦洗干凈,并且把自己孩子的衣服給穿上,也許有人認為這在幼兒園很常見,根本不值得一提,但就是這些小事中體現(xiàn)出了我們幼兒教師的愛心、細心和責任心,我認為我們做得很好,她沒有一個電話把幼兒直接推給家長。是?。∶恳粋€孩子從出生到蹣跚學步,從牙牙學語到踏入校門,他們一天一天地長大,一點一點地長高。在教育過程中,知識的傳遞需要循序漸進,習慣的養(yǎng)成需要日積月累,思維的提升需要循環(huán)往復。我們每個幼兒老師時刻要用“五個心”陪伴著他們。
四、注重內(nèi)涵,開放辦園,不斷地研究與探索
兩年的時間,我們在一起學習了先進的新教育理念,分析了幼兒園實際情況,多次聽取教師意見,與園領導班子不斷思考、論證、提煉,最終確立了“讓每個孩子擁有快樂的童年”的辦園宗旨,以“快樂”為核心的教育原則,形成了“孩子快樂,家長放心,教師幸福,社會滿意”的辦園理念,“創(chuàng)造孩子健康、快樂成長的搖籃,讓師生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為共同愿景。在長期的教育實踐中,力求將我園發(fā)展成為一所有活力、有特色的幼兒樂園。
開展一系列活動,都以孩子的快樂與幸福為出發(fā)點。早晨,韻味十足的童謠,流傳千古的詩詞,優(yōu)美動聽的兒歌,合成一串跌宕起伏的音符。午讀時,幼兒和老師一起聽故事、講故事、演故事。還有繪本教學活動,我們的幼兒不僅喜歡讀繪本,他們還能把看到的、聽到的以繪畫的方式表達出來。到目前大班的幼兒已經(jīng)完成了好幾套自制繪本。幼兒的繪本作品,變成了我們的園本課程。2015年4月份,我們幼兒園還申報了省級研究課題,初步探究自制繪本在幼兒早期閱讀中的作用與發(fā)展。
一個真正優(yōu)秀的教師,就應該是一個不斷進取的學者,向前輩學習,向我們的孩子學習。童年是一粒幸福的種子,讓我們一起播撒快樂,親手為幼兒栽種情感的綠蔭,守護幼兒,滋養(yǎng)幼兒,讓幼兒們健康快樂地成長。
參考文獻:
王青.教師要為學生心靈播撒快樂的種子[J].寧夏教育科研,2012(01).
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