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小麗
摘 要:合作學習是一種通過師生之間、生生之間(主要)的互相交流、互相幫助,共同提高英語綜合運用能力,培養(yǎng)學生團隊合作精神的教學模式。在英語教學活動中,尤其在小班化教學條件下,教師應該以教學活動為平臺,運用合作策略,鍛煉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關鍵詞:合作學習;小班化;實效性
一、加強合作學習的意識
要加強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首先教師要做好引導工作。小班化教學條件下,教師很適合在課堂上經(jīng)常性地使用合作策略。教師應該在每節(jié)課中都運用合作策略,讓學生感覺合作學習是教師進行教學的一種平常方法,最好能達到教師還沒下達合作的指令,學生已經(jīng)能提前預知的程度,這樣學生的自主合作能力也得以慢慢培養(yǎng)。其次,教師要掌握好合作學習的形式,什么情形用哪種合作形式做到胸有成竹。久而久之,學生也會在不知不覺中學會運用這些策略。
二、選好合作學習的主題
小班化教學條件下,教師要能選擇便于學生開展合作學習的主題,這些主題還應以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和興趣為出發(fā)點。
PEP小學英語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是有關季節(jié)的教學,對于季節(jié)的話題,學生是非常熟悉,也比較感興趣的。教師就可以以季節(jié)為主題,把全班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圍繞兩個句型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best?Why?進行討論。經(jīng)過十分鐘后,教師隨意點名組員進行問答并根據(jù)他們回答的流暢度進行評分。為了團隊的分數(shù),組內有些成績較好的學生便迫不及待地幫助基礎較差的學生,努力使他們開口說話。基礎較差的學生也因為主題是自己感興趣的,從而表現(xiàn)得很積極,學得也非常認真。
總的來說,選好主題的關鍵是要符合學生現(xiàn)有的英語水平,不能超過班級整體水平很多,也不能低于班級整體水平很多。只有這樣,教師進行的合作學習才會有操作意義和現(xiàn)實意義。
三、確定合作學習的形式
合作學習的主題確定好以后,教師還要確定好合作學習的形式。兩兩合作適合于朗讀單詞及一問一答的情形,多人小組合作適合于操練小對話,分角色朗讀和表演小對話,大組合作學習適合于分組朗讀比賽。團隊合作的學習形式適合于稍有難度的小對話情景表演,可以起到示范作用。
例如,在學習PEP三年級下冊Recycle 2時,篇幅有點長,還有些難點句子:So much...I can get...這時教師就可以選擇班里學習領悟能力強的、表達能力好的、膽子大的學生來進行示范對話。學生分角色表演完畢后,教師可以替換其中的一個角色,讓其他學生進行表演,最后進行全班性的三人小組活動。
在小班化教學條件下,教師通過這樣的多種合作學習,由點及面,很好地把學習的主動權讓給了學生,讓每個學生有機會學習,有機會模仿,有機會開口,有機會表演,有機會體驗成功。
四、安排好合作學習的分工
合作學習的分工主要是針對多人小組而言。一個小組中總有個別學得快的學生,表達能力更強的學生,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些學生,讓他們在小組中起到引領、帶頭的作用。教師可以在合作活動前,讓組員先選好一個組長,然后相關事宜讓組長把關。
大家別看這是個小環(huán)節(jié),里面好處可是多多。小組長領頭作用不僅表現(xiàn)在示范上,還可以促進教師課堂活動的順利進行。
以上只是筆者對合作學習的幾點小策略,作為一名英語教師,應該在教學中多多開展合作學習的活動。筆者深信隨著教學實踐的不斷深入,合作學習活動的開展將會逐步完善。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