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萍
最近一段時間,電視、報紙上經(jīng)常看到一些關于學生參加馬拉松、長跑頻頻猝死的新聞。再加上不久前部分高校宣布取消中長跑項目,一時間,中國學生,尤其是大學生體質(zhì)下降的問題引起了人們廣泛的關注與議論。從這些報道中讓我想到我們現(xiàn)在小學生的體質(zhì)現(xiàn)狀。
我們學校每年都要按照國家體質(zhì)健康標準進行一次學生的體質(zhì)健康測試。從測試的結(jié)果看,學生能達到優(yōu)秀的很少,不及格的現(xiàn)象也較嚴重。從我個人來看,導致這種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主要有以下五個方面的原因。
一、學校體育教師嚴重缺編
就拿我們學校來說吧,全校有50個班級,一周共有164節(jié)課,卻只有11位體育老師,這其中還有4位老師因為承擔了市少體校體育競賽的訓練任務,他們的體育課每周平均只有8節(jié)課。剩下的7位體育教師不可能把多余的體育課全部承擔下來,所以只能讓一些其他學科的老師代上體育課,從而導致學生體育課上就是一種自由放羊式的上課模式。在這樣的課堂上,學生根本不可能學習到系統(tǒng)的體育技能,學生也得不到正確的體育鍛煉,就無法保證課堂質(zhì)量,更不能使學生上好體育、保證學生每天一小時的體育鍛煉,讓學生得到真正的鍛煉,學生在體質(zhì)測試時又怎能達到較好的成績呢?我們學校有這種現(xiàn)象,我想在其他學校也一定同樣存在。這也許就是導致近10年來中國中小學生體質(zhì)不斷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吧。
二、學生安全的壓力
目前好多高校取消了中長跑測試,甚至有些地方在學生一些體育運動會上取消了800米以上的跑的項目。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這些項目有一定的危險,組織單位怕出問題擔責任。這并不能完全責怪組織單位因噎廢食,就拿我自己親身經(jīng)歷的一件事來舉例吧,在我剛走上體育教學工作崗位的時候,在某次一年級體育課上,兩個學生做游戲時,一個學生不小心踩了另一個學生的腳背,被踩的學生回家告訴了家長。第二天被踩學生的三位家長興師動眾地找到學校領導,要我?guī)暮⒆尤メt(yī)院看腳,經(jīng)醫(yī)生檢查,就是孩子腳背有點青紫,過幾天就會自然好了。雖然是很小的一件事,但是全校師生皆知,還引起了不良的社會反映。當時年輕的我嚇得不知道該怎么辦,好在學校領導出面幫我處理好了。這件事雖然過去了20年了,卻讓我心里留下了陰影?,F(xiàn)在的孩子大多數(shù)都是獨生子女,家長都非常溺愛,只要在體育課上出點問題,家長就要找到學校、找老師鬧。因為怕出現(xiàn)傷害事故,影響學校的名譽,很多鍛煉效果明顯的項目(比如長跑、體操器械等項目),體育課上體育老師都不太敢上。
三、學科歧視
曾經(jīng)我在一份報紙上看到這樣一篇文章,說是某小學任命一位體育老師擔任三年級二班的班主任,竟然遭到了22名家長的聯(lián)名反對。這些家長的理由很簡單:“體育課是在室外上的,體育老師怎么能關注到孩子在課堂上的表現(xiàn)?孩子是要參加考試的,體育老師當班主任,對孩子的學習成績會有影響的!”于是,盡管這位體育老師的表現(xiàn)很優(yōu)秀,曾經(jīng)獲得多次獎勵,很受學生喜愛,但也在擔任班主任沒多久,就無奈地“被下課”。而這也是中國社會多年來形成的“學科歧視”的最典型表現(xiàn)。就連學校里不少的老師,也都從骨子里認為我們體育老師是“頭腦簡單,四肢發(fā)達”。
四、愛運動的學生越來越少
學生群體體質(zhì)下降的背后,是他們?nèi)粘sw育鍛煉的時間被日益擠壓,而這其中的原因,也是多種多樣。
1.家長為了孩子的安全,休息日、節(jié)假日不讓孩子出去活動、出去鍛煉。把孩子圈在家里,時間久了,孩子就沒有了參加體育鍛煉的意識和興趣。
2.有的孩子平時沒有時間參加鍛煉身體,孩子的課余時間被各種補習班、輔導班、興趣班占領了,導致有些孩子想進行體育鍛煉,但沒有時間的尷尬處境。
3.還有一種現(xiàn)象就是,孩子體育鍛煉的興趣被一些高科技電子產(chǎn)品所吸引、替代(比如電視、電腦、游戲機、手機等)。
4.現(xiàn)在的生活條件好了,不合理的飲食也造就了許多的肥胖兒,從根本上影響了體育鍛煉的質(zhì)量。
五、活動場所不足
要進行體育鍛煉,就要有活動的場所,活動場地少的現(xiàn)象,從而影響了學生體育活動。
社會提供的體育鍛煉場所也十分缺少,一些較理想、能起到鍛煉效果場所,不對外開放,有的甚至要繳納一定費用才能使用。
以上的五個方面充分說明了影響學生的體質(zhì)下降的重要因素。
中小學體育課的質(zhì)量如何,直接關系到學生的身心健康,更是為學生一輩子的人生打身體基礎。無論教育主管部門、學校、家長、學生、社會,都應把眼光放長遠,重視體育課,重視體育鍛煉。當前中小學體質(zhì)下降與體育課邊緣化已形成惡性循環(huán),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完善學校體育教學環(huán)境,增強社會全面健身氛圍,我們體育人更要做好宣傳、引導、參與、輔導等工作,使學生真正地健康成長。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