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士清
【摘要】教案設計是教師在正式授課前設定的課堂步驟與教授方法,語文教案的設計可以讓教師的課堂更加有條理和更加規(guī)范化。隨著新課改的實施,初中語文的教案設計要求也越來越高,教師不僅要給學生傳授語文的基礎知識,還要提高學生的文學感受力。在蘇教版初中語文課本中有一篇豐子愷先生的文章——《給我的孩子們》,此文文風淳樸,感情流露自然。下面我們以《給我的孩子們》這篇課文為例進行教學設計,具體情況如下。
【關鍵詞】豐子愷;《給我的孩子們》;教案設計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一、文章題目
《給我的孩子們》 作者:豐子愷
二、課文分析
《給我的孩子們》是豐子愷先生寫給自己孩子的一封信,全文文風淳樸,至真至性,這種將感情融入寫作的方式是學生們應該學習的。全文所表達的主旨主要有三點:第一點,由衷贊美自己的孩子天性純潔,由衷感嘆自己的孩子極富創(chuàng)造力;第二點,對現(xiàn)實社會的虛偽以及自己與妻子對待孩子的態(tài)度感到不滿與悔恨;第三 點:充分表達了作者對童年時光的懷念,也表達了作者對純真世界的向往。
三、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反復誦讀全文,體會作者對童年的向往之情;細讀全文,掌握從生活小事表達主題思想的方法;體會內(nèi)涵,品味到人生真正的“真性情”。過程與方法目標:文章主要的學習方法為討論法,學生經(jīng)過課文的學習后應該認識到童年的純真,還應該掌握一般的敘事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對本文的學習,學生應該了解到童年的美好,把握童年的意義,珍惜童年時光。
四、教學重難點
本文的教學重點主要是引導學生品味文中的語句,并是學生掌握通過生活中的小事來表達文章主題的方法。本文的教學難點就是發(fā)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引導學生理解童年的“真”。
五、教學方法
本文的教學方法主要包括講授法、討論法、讀書指導法、練習法、探究法等。
六、教學準備
小黑板,學生需課前預習
七、課時安排
一課時
八、教學內(nèi)容及過程
(一)情境導入
利用多媒體分別向同學們展示豐子愷先生的漫畫集,特別展示一下與《給我的孩子們》的相關漫畫,讓學生們談一談漫畫的趣味性。接下來,利用PPT的形式向?qū)W生們展示豐子愷先生的相關介紹,讓學生們知道課文中的“我”是誰,向?qū)W生們介紹一些豐子愷先生的主要作品,例如散文集《夢痕》,漫畫集《子愷畫集》等,鼓勵學生們在課外仔細閱讀豐子愷先生的作品。
(二)聽錄音品味全文
給學生播放文章錄音,并讓學生們邊聽邊思考以下幾個問題:
1.文中提到的孩子有幾個,分別叫什么名字?2.作者想要為孩子們做些什么事情?3.作者在文中流露了怎樣的感情?
(答案:瞻瞻、阿寶、軟軟;第十一自然段:我的孩子們!憧憬于你們的生活的我,癡心要為你們永遠挽留這黃金時代在這冊子里;向往,悲傷。)
(三)細讀文章,掌握主旨
細讀文章的每一個自然段,總結(jié)孩子們的純真表現(xiàn)。
瞻瞻真性情的表現(xiàn):一點小小的失意就放聲大哭;泥人摔碎了也哭;腳踏車用芭蕉扇來充當;作者剃頭之后,以為作者要做和尚;害怕作者變成黃鼠狼;買很多香蕉,但睡著之后卻弄丟了;學著作者的樣子,將作者的《楚辭》裁剪了。
阿寶真性情的表現(xiàn):給凳子的四只腳都穿上了鞋子。
軟軟真性情的表現(xiàn):偷偷玩作者的手筆。
通過對三個孩子真性情的描述,作者充分表達了對孩子的贊美之情。學生們通過品讀文章,提煉出這些描述性的文字,可以感受到作者對他們由衷的欣賞與贊美,還能從作者的寫作手法中摸索到從小事表達文章主旨的方法。
讓學生找出文中孩子們對父母的看法,在文中虛擬寫作,但是,這充分體現(xiàn)了文章的趣味性。
孩子們認為父母很無聊,生活得很悶,了無生氣,非常野蠻霸道,而且不明事理等。
作者通過模擬孩子的視角,充分表達了自己內(nèi)心的感受,表現(xiàn)了作者憧憬、悲哀的矛盾情感。學生們通過閱讀這些文字同樣也可以設身處地地站在孩子們的角度來看待父母,理解作者這樣寫作的好處與優(yōu)越性,引導學生學習不一樣的寫作方式。學生在對這些文字進行閱讀后,也更能感受到作者悔恨的感情,以及對成人世界的不滿之情。
讓學生從文中找出作者對成人世界的看法,并將兒童世界與成人世界進行對比,是學生體會什么是真性情。
在文章的第一、三、九、十自然段,都有作者對成人的看法,作者認為成人生活得很不自然,病態(tài)而又虛偽,根本沒有創(chuàng)造力,只重視名利,不像孩子那么真性情。
學生們通過二者的對比,可以明顯地感受到作者對二者的不同態(tài)度,也可以真切地體會到童年時期的美好,與成人時期的悲哀,激發(fā)學生們更加珍惜童年的時光,也引導他們在成年之后盡量保持童真。
九、學生作業(yè)
反復閱讀全文,體會文章感情。推薦閱讀:林海音《城南舊事》。
十、教學反思
此份教案設計主要以品讀課文為基調(diào),通過朗讀的方式引導學生體會文章主旨,感受童年的真性情,使他們更加珍惜自己的童年時光。通過此文的教學,學生們對自己的童年已經(jīng)有所領悟,情感目標的培養(yǎng)比較到位。
但是,此文的寫作文風淳樸,其中有一些表達方式學生們并不熟悉,因此在對文章的理解上顯得有點生澀。所以,以后進行教案設計時應該反思這一點,不斷提高教學質(zhì)量,改善學生們的學習效果。
十一、結(jié)束語
《給我的孩子們》是豐子愷先生的代表作之一,其中流露出來的對童年的向往與對成人世界的鄙視之情非常明顯,因此在進行教案設計時應該抓住全文的情感主旨,引導學生們珍惜童年時光。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