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俊敏 李晶
314000浙江省嘉興市南湖區(qū)新興街道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1314000浙江省嘉興市婦幼保健院兒童保健科2
嘉興市南湖區(qū)新興街道幼兒園2009-2013年4~6歲兒童齲齒調查分析
羅俊敏1李晶2
314000浙江省嘉興市南湖區(qū)新興街道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1
314000浙江省嘉興市婦幼保健院兒童保健科2
目的:正確引導兒童進行牙齒的合理保健、促進兒童健康生長。方法:通過5年來對嘉興市南湖區(qū)新興街道5所幼兒園兒童進行健康體檢,分析引起齲齒的原因,指導正確保護牙齒的方法。結果:兒童患齲齒人數呈逐年下降趨勢,而隨年齡增長呈上升趨勢。結論:從小養(yǎng)成良好衛(wèi)生習慣保持口腔清潔可以減少牙齒腐蝕機會,可大大降低兒童患齲齒的發(fā)病率,促進兒童健康成長。
兒童;齲齒防治;探討
調查對象:嘉興市南湖區(qū)新興街道2009-2013年5所幼兒園4~6歲兒童7 437名,其中4歲組2 381名,5歲組2 471名,6歲組2 585名。
調查方法:按照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推薦的齲齒調查方法及診斷標準,對參加檢查的全科醫(yī)生進行專業(yè)培訓,用同一方法、標準,記錄兒童乳牙齲齒情況。
各年度患齲率:5年中兒童乳牙患齲率36.47%,隨年份的增加呈下降趨勢。其中2009年42.51%,2010年39.69%,2011年35.70%,2012年33.13%,2013 年31.4%,2013年明顯低于2009年(P<0.01),見表1。
各年齡段患齲率:兒童乳牙患齲率36.47%,隨年齡增長呈上升趨勢。其中4歲組兒童25.33%,5歲組兒童37.88%,6歲兒童45.38%,大班明顯高于小班(P<0.01),見表2。
表1 各年度患齲齒情況
男女兒童齲齒患病情況:男童患齲率35.48%,女童患齲率37.56%,二者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幼兒齲齒分布情況:乳牙好發(fā)順位:上前牙>下頜第二乳磨牙>下頜第一乳磨牙>上頜第二乳磨牙>上頜第一乳磨牙>下前牙>下尖牙>上尖牙,見表4。
本次5年調查中,目的是了解幼兒園兒童患齲齒情況。兒童乳牙患齲率從2009年 42.51% 下 降 到 2013年 的31.45%,2013年明顯低于2009年,隨年份的增加呈下降趨勢[1]。近年來,兒童患齲齒防治的宣傳大大加強,我街道婦兒保醫(yī)生,在孕早期就加強對孕婦的健康宣傳教育,使其掌握常見疾病的相關知識,家長、幼教工作者對口腔衛(wèi)生認識的重視程度也提高很快,說明在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下,口腔衛(wèi)生保健和牙病防治取得了可喜的成績[2]。
世界衛(wèi)生組織把齲齒列為僅次于心血管疾病和癌癥的三大非傳染性疾病之一[3]。齲齒是牙體組織脫鈣、有機質分解、牙體解剖形態(tài)溶解破壞引起的口腔常見疾病,體內外多種因素可以導致齲齒,由于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嬰、幼兒齲齒的發(fā)病率居高不下[4]。我街道幼兒園5年中兒童乳牙患齲率36.47%,占幼兒總數的1/3,嚴重地影響著兒童的身心健康和生長發(fā)育。針對其病因,對于齲齒的防治,要從很多方面開展工作,采用綜合措施來預防其發(fā)生和發(fā)展。在生活中,嬰幼兒應該時刻注意口腔衛(wèi)生,培養(yǎng)科學刷牙的良好習慣,并且盡量少吃過甜的食物,培養(yǎng)良好的生活習慣。此外,家長應該做好培養(yǎng)和監(jiān)督工作,時刻關注孩子的口腔衛(wèi)生和牙齒發(fā)育情況,做到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5]。
表2 各年齡段患齲齒情況
本次調查中,幼兒患齲率隨年齡增長呈上升趨勢。其中4歲組兒童25.33%,5歲組兒童37.88%,6歲兒童45.38%,大班明顯高于小班。隨著幼兒年齡的增長,幼兒進食種類的增多,進食次數、進食速度的增加,睡前吃糖、偏食等不良的飲食習慣,幼兒沒有形成科學刷牙的良好習慣,導致口腔中較多的細菌滋生,從而引起齲齒;某些幼兒喜歡吃甜食,會造成飲食結構不合理,營養(yǎng)不均衡,造成幼兒患齲率增高。針對這些情況,家長應教育孩童從小培養(yǎng)良好的口腔衛(wèi)生習慣,做到科學的刷牙漱口,要求幼兒在飯后漱口,并且每天早晚各刷牙1次,3min/次。
從牙位分布可見,乳上前牙患齲率最高。這是由于上前牙萌出較早,齲損時間較長,用奶瓶時間長,即奶瓶齲等,大量資料顯示,牙齒萌出后不久即可患齲病,出生后6個月的幼兒,上頜乳前牙即可患齲。第一恒磨牙從7歲左右即可開始患齲。因此從幼兒期就必須抓緊預防齲齒,氟可以增強牙齒和骨骼的結構,還具有抑制細菌的作用,可以起到防齲的作用。使用含氟牙膏是比較實惠的方法,另外還可倩氟化水、含氟漱口液等;窩溝封閉是一種合成的高分子,可以防止微生物和食物殘屑在窩溝內堆積,從而預防窩溝齲的發(fā)生。嘉興已對小學生開展了免費窩溝封閉的治療,建議家長在幼兒第一恒磨牙萌出后,立即進行窩溝封閉的治療。
表3 各年齡段患齲齒情況和男女兒童患齲齒情況
針對目前齲齒發(fā)病率逐漸升高的現(xiàn)狀,我們要加大對家長和兒童的相關知識的健康教育力度,增強他們對疾病的認識和了解,這對齲齒的有效防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要做好宣教工作,可以通過很多種方式來向家長和兒童講解健康教育知識,如通過廣播、電視、講座,開展義診,發(fā)放宣教資料等,有效地將各種方式整合利用能夠發(fā)揮更好的宣教效果,從而提高人們對齲齒的認識,促進家長對幼兒良好生活習慣的培養(yǎng)和監(jiān)督,改正兒童不良的口腔衛(wèi)生習慣,從而利用全社會的力量從齲齒發(fā)生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做到有效的防治,大大降低齲齒的發(fā)病率,保證兒童的牙齒及身體健康。除了培養(yǎng)良好的生活習慣外,還應該加強口腔保健,要求兒童定期進行口腔檢查,以便能夠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從而減少齲齒的發(fā)生,保證兒童牙齒和身體健康。
總之,齲齒發(fā)病原因是多方面的,針對這些復雜的因素,只靠某種單一的預防方法是不能完全預防齲齒發(fā)生的,因此,應該針對齲齒的發(fā)病因素做好綜合預防,同時,還應注意防治結合,既要防止新齲發(fā)生,又要對已發(fā)生的齲齒做到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以確保兒童牙齒及身體的健康。
[1]黎淑芳.齲病流行病學及相關因素研究現(xiàn)狀[J].右江民族醫(yī)學院學報,2007,29(1):101-102.
[2]劉湘云,陳榮華.兒童保健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8.
[3]麗娟,許靖.乳牙患齲相關因素分析[J].中國初級衛(wèi)生保健,2004,18(9):93-94.
[4]董德慧,王東川,楊芳,等.醫(yī)科大學學生常見牙病與分析[J].湖北醫(yī)科大學學報,1998, 19(1):45.
[5]煒時清,郝世雄.兒童唾液成分與齲齒關系的分析[J].北京口腔醫(yī)學,1998,6(2):134.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dental caries in children w ith 4 to 6 years old in xinxing street kindergarten of nanhu district o f jiaxing city from 2009 to 2013
Luo Junmin1,Li Jing2
The Xinxing Street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ofNanhu District,Jiaxing City,Zhejiang Province 3140001
Child Healthcare Department,theMaternal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ofJiaxing City,Zhejiang Province2
Objective:To correctly guide rational dental care in children,to promote children's healthy growth.Methods:Through 5 years ofhealth examination for children in five xinxing streetkindergartens ofnanhu districtof jiaxing city,we analyzed the cause ofdentalcaries,and guided the correctmethod to protect the teeth.Results:The numberof children suffering from dental carieswas decreased,and itwas increased with the age.Conclusion:To develop good health habits from childhood and to keep themouth clean can reduce the corrosion of the opportunity,great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dental caries in children,and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of children.
Children;Prevention and controlofdentalcaries;Discussion
表4 幼兒乳牙各牙位患齲齒情況
10.3969/j.issn.1007-614x.2015.1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