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國治,周孟穎,張奮奮
(安徽省煤炭科學研究院火災熱害研究中心,安徽合肥 230001)
目前,我國許多煤礦的淺部資源已經逐漸枯竭,礦井逐漸進入深部開采,錨索已成為深井巷道支護結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1]。但在支護實踐中錨索內錨失效現象時有發(fā)生,多個礦區(qū)造成冒頂事故,嚴重威脅礦工的生命安全[2]。目前支護中普遍使用的是拉力集中型錨索,在內錨固起始端產生嚴重的應力集中,造成錨固體深度方向的漸進破壞,最終導致內錨失效,給煤礦巷道支護與安全造成嚴重威脅[3]。
為克服拉力集中型錨索在使用中的缺陷,提高錨索利用率,保證煤礦開采的安全性,研究出一種新型拉力分散型錨索錨固工藝,具有重要意義[4]。
新型拉力分散型錨索錨固工藝采用兩種不同錨固性能的錨固劑,其中一種是目前市場上使用的快速樹脂錨固劑,另一種是緩凝型樹脂錨固劑(4 h <初凝時間<24 h),通過兩者固化時間的不同,實現分次錨固,以改善錨索內錨段受力狀態(tài),提高錨索的錨固性能。目前國內尚無緩凝型樹脂錨固劑的相關報道,因此,為實現新型拉力分散型錨索錨固工藝,迫切需要研制一種新型的緩凝樹脂錨固劑。
本文研制了一種緩凝型樹脂錨固劑,并對其凝膠時間和抗壓強度進行測試。
對苯二酚、一縮二乙二醇、環(huán)烷酸鈷、過氧化甲乙酮、鄰苯二甲酸二甲酯均為分析純;191 不飽和聚酯樹脂、白炭黑、粗石粉、細石粉、滑石粉均為工業(yè)級。
WEW-600B 電液式萬能試驗機;RC5600-24N 數據采集儀;凱馬-400 切割機;TYMP 磨片機。
緩凝型樹脂錨固劑分為兩個組分,分別是樹脂膠泥部分和固化劑膠泥部分,使用時將兩組分按一定的比例均勻混合[5]。
1.2.1 樹脂膠泥的配制 將適量阻聚劑對苯二酚、一縮二乙二醇和促進劑環(huán)烷酸鈷加入到不飽和聚酯樹脂中,攪拌均勻,再加入無機填料(粗石粉、細石粉和白炭黑),混合均勻,即得到樹脂膠泥。
1.2.2 固化劑膠泥的配制 將引發(fā)劑過氧化甲乙酮(按1%比例溶解于鄰苯二甲酸二甲酯溶劑中)加入無機填料(滑石粉和白炭黑)中,混合均勻,即得到適當稠度的固化劑膠泥。
1.2.3 緩凝型樹脂錨桿錨固劑的配制 將樹脂膠泥和固化劑膠泥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勻,即得到緩凝型樹脂錨桿錨固劑,對其緩凝時間和力學性能進行檢測。
1.3.1 凝膠時間[6]當樹脂膠泥加入固化劑并攪拌均勻以后開始計時,每30 min 用手觸摸,判斷其流動性的改變,當膠泥流動性明顯降低,并開始結成膠凍狀后,即可判定錨固劑已經凝膠,此期間所耗時間即為樹脂錨固劑凝膠時間。
1.3.2 抗壓強度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煤炭行業(yè)標準MT 146.1—2011[6],制作了40 mm ×40 mm ×40 mm 立方體試模,共2 組6 塊;3 塊Φ50 mm ×100 mm 的圓柱體試件,室溫自然養(yǎng)護,錨固劑充分硬化后拆模,用萬能材料試驗機測其抗壓強度。
選擇191 不飽和樹脂、阻聚劑、促進劑、引發(fā)劑進行正交實驗,以樹脂錨固劑凝膠時間為衡量指標,因素水平見表1,結果見表2。
表1 因素及水平表Table 1 The table of factor and level
表2 正交實驗結果Table 2 Orthogonal test table
緩凝型樹脂錨固劑要求凝膠時間滿足(>4 h,<24 h)。由表2 可知,緩凝型樹脂錨固劑的樹脂膠泥配方最佳組合為:191 不飽和樹脂100 g,阻聚劑(對苯二酚、一縮二乙二醇)0.3 g,促進劑(環(huán)烷酸鈷)0.5 g,無機填料粗石粉、細石粉和白炭黑分別為200 g、300 g 和2 g;固化劑膠泥配方為:引發(fā)劑(過氧化甲乙酮)4 g,白炭黑1.7 g。
對上述配方研制的緩凝型樹脂錨固劑的凝膠時間、抗壓強度進行測試,結果見表3、表4。
表3 凝膠時間Table 3 Gel time
由表3 可知,所研制的緩凝型樹脂錨固劑的凝膠時間為480 ~500 min,可滿足新型拉力分散型錨索錨固工藝要求,提高錨索的錨固性能。
表4 錨固劑單向抗壓強度測定Table 4 The unidirectional compressive strength determination table of anchor agent
圖1 和圖2 分別為緩凝型樹脂錨固劑直接加載至破壞和循環(huán)加載破壞應力應變曲線。
圖1 抗壓強度應力應變曲線Fig.1 The stress-strain curve of compressive strength
圖2 循環(huán)加載抗壓強度應力應變曲線Fig.2 The stress-strain curve of cyclic loading compressive strength
由圖1、圖2 可知,直接加載模式下錨固劑抗壓強度為62 MPa,循環(huán)加載模式下抗壓強度有所降低,為60 MPa 左右,說明了錨固劑具有變形記憶特性。對所測得的數據進行分析處理,得到圓柱體試件平均破壞載荷為119.8 kN,立方體試件平均破壞載荷為97.1 kN。由表4 可知,緩凝型樹脂錨固劑的平均破壞載荷為61 MPa,可以滿足煤礦巷道錨固劑使用要求。
(1)緩凝型樹脂錨桿錨固劑由樹脂膠泥部分和固化劑膠泥組成,以樹脂錨固劑凝膠時間和抗壓強度為衡量指標,最佳樹脂膠泥配方為:191 不飽和樹脂100 g,阻聚劑0.3 g,促進劑0.5 g,無機填料粗石粉、細石粉和白炭黑分別為200 g、300 g 和2 g;固化劑膠泥配方為:引發(fā)劑4 g,白炭黑1.7 g。
(2)研制的緩凝型樹脂錨固劑的凝膠時間(手工判斷)均值為490 min,大大延長了樹脂錨固劑的凝膠時間,滿足新型拉力分散型錨索錨固工藝要求,提高錨索的錨固性能,從而提高煤礦巷道支護的穩(wěn)定性和安全性。
(3)緩凝型樹脂錨固劑抗壓強度為61 MPa,可以滿足煤礦巷道錨固劑使用要求。
[1] 王中奎.急傾斜厚煤層分層開采礦壓顯現規(guī)律及支護技術研究[J].煤炭與化工,2013(12):51-52.
[2] 楊波濤.礦井掘進工作面冒頂事故的原因及防治對策探討[J].科技創(chuàng)業(yè)家,2012(18):107-108.
[3] 康紅普,姜鐵明,高富強.預應力在錨桿支護中的作用[J].煤炭學報,2007(7):680-685.
[4] 田裕甲.壓力分散型錨索與拉力型錨索的比較——再論新型錨索結構系列及工程應用[J].OVM 通訊,2002(3):67-69.
[5] 李勝方,張聶,余波.高強度低氣味耐腐蝕呋喃樹脂膠泥的制備及性能[J]. 湖北理工學院學報,2013(6):33-37.
[6] 丁全錄,郭建明,張宇,等.MT 146.1-2011 樹脂錨桿 第1 部分:錨固劑[M].北京:煤炭工業(yè)出版社,2011.
[7] 楊綠剛.防水樹脂錨固劑的試驗研究[J].煤礦安全,2008(3):11-13.
[8] 康瀠丹,朱玉紅,武士威. UP 樹脂室溫固化體系的影響因素及其進展概述[J].沈陽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1(1):4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