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 瑩
(遼寧省錦州市中心醫(yī)院感染科,遼寧 錦州 121000)
護理干預對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療依從性的作用分析
崔 瑩
(遼寧省錦州市中心醫(yī)院感染科,遼寧 錦州 121000)
目的分析護理干預對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療依從性的作用。方法選取我院收治的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44例,按照數(shù)字隨機法隨機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則在此基礎上,加用護理干預,比較兩組的治療依從性。結果觀察組最終可以完成治療率90.91%,對照組最終可以完成治療率77.27%,觀察組完成治療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總滿意度95.45%,對照組總滿意度72.73%,觀察組總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護理干預是一種優(yōu)秀的護理方法,可通過影響丙肝患者的依從性從而改善治療效果,提高護理滿意度。
護理干預;丙型病毒性肝炎;抗病毒;治療依從性
丙型病毒性肝炎是一種傳染性疾病,依靠醫(yī)源性器械、血液、母嬰、性途徑傳播,患者不經過系統(tǒng)的治療,有死亡的可能性,危害較重[1]。由于該病療程漫長,多數(shù)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會產生懈怠情緒,更有甚者,由于治療信心的缺失中途放棄治療。而大多數(shù)報道中,該病經過持續(xù)的治療預后良好,因此患者的依從性成為了影響該病治療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如通過臨床護理對患者依從性進行改善,可起到干預患者治療效果的目的[2]。本研究對照觀察護理干預對丙肝患者抗病毒治療依從性的影響,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我院自2011年8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44例,按照數(shù)字隨機法隨機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22例,其中男18例,女4例,年齡在20~50歲,平均年齡(35.1±5.2)歲;HCV基因型為1b型患者18例,1b2a型患者4例;對照組22例,其中男17例,女5例,年齡在21~50歲,平均年齡(35.0±5.1)歲;HCV基因型為1b型患者19例,1b2a型患者3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和丙肝分型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兩組均給予常規(guī)治療,進行B超檢查、甲狀腺功能檢查、甲胎蛋白檢查、肝功能及血常規(guī)檢查。
1.2.1 對照組:本組采取常規(guī)護理,注意室內的空氣流通,保持住濕度及溫度,注意適時加衣,適時減少衣服注意保暖,嚴格遵照醫(yī)囑用藥。
1.2.2 觀察組:本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取護理干預,以熱情大方的態(tài)度接待患者入院,與患者進行溝通,了解患者的喜好,通過對患者負面心理情緒的了解,給予有針對性的心理疏導,要做到遵照患者的隱私、不嫌棄、不鄙夷、不竊竊私語等。對患者進行用藥護理指導,講清楚每種用藥的作用,避免患者因為不了解而產生負面情緒,同時將用藥注意事項給患者說明白,避免出現(xiàn)不良反應的發(fā)生。對于兩組患者的治療情況進行記錄,每天為患者講解患者自身的情況,并給予一定的安慰及心理支持。對患者進行飲食指導,多吃青菜、水果,護理人員需避免因胡亂說話,影響患者的精神狀況。
1.3 觀察指標:主要觀察兩組患者最終完成治療的患者及未完成的患者,并統(tǒng)計未完成的原因,采取自擬的護理滿意度調查量表[3]對患者進行評定,其中包括5大部分,分別為:護理操作水平、護理服務態(tài)度、護理知識掌握、呼喚溝通掌握、護理培訓講座等,每項滿分為20分,總滿分為100分,非常滿意:75~100分;滿意:55~75分;不滿意:0~55分;總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n×100%。
1.4 統(tǒng)計學方法:數(shù)據采用專業(yè)SPSS 13.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表示,組間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護理效果:觀察組最終可以完成治療(24-48周)的患者20例,占90.91%,未完成的患者2例,占9.09%,其中出現(xiàn)嚴重藥物反應患者2例;對照組最終可以完成治療(24~48周)的患者17例,占77.27%,未完成的患者5例,占22.73%,其中出現(xiàn)嚴重藥物反應患者3例,居住地區(qū)變遷的患者1例,治療效果不佳的患者1例;觀察組完成治療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護理滿意度:觀察組非常滿意6例,滿意15例,不滿意1例,總滿意度95.45%,對照組非常滿意2例,滿意14例,不滿意6例,總滿意度72.73%,觀察組總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n(%)]
社會在不斷進步,醫(yī)學在不斷發(fā)展,但不斷發(fā)展的醫(yī)學無法阻止人們日益改變的生活習慣以及不斷惡化的環(huán)境污染,目前丙型病毒性肝炎的發(fā)病率正在逐年增高,丙肝成為了公共性的衛(wèi)生問題[4]。丙型病毒性肝炎具有較強的傳染性,且難以治愈,通?;颊咝枰涍^長達24~48周的持續(xù)抗病毒以及干擾素治療,過程漫長而痛苦,對患者依從性要求較高。雖然經過治療,7成以上的患者可得到治愈,同時經過研究,更加積極的護理方式可對丙肝治療的臨床效果產生干預作用,較常規(guī)護理更有優(yōu)勢,護理干預便是其中的一種[5]。
護理干預是臨床廣泛運用的一種護理方法,其優(yōu)勢在于通過整體到局部,有生理至心理的綜合性干預措施可對治療產生有利效果。本研究針對丙肝患者的特點,采取了一系列的干預措施。首先丙肝患者遭受病痛折磨以及長期的持續(xù)治療,治療信心不足的情況十分常見,且治療過程中過度擔心病情產生的焦慮抑郁心理也容易影響患者的配合,這些均是由患者心理導致的依從性降低因素[6]。通過積極的心理干預,緩解患者心情,幫助患者樹立正確的面對疾病的心理,建立治療信心可明顯扭轉患者的負面情緒,起到的積極作用不言而喻。同時配合對患者以及家屬進行護理干預,提高其對疾病的認知,合理的調整飲食生活習慣,延緩疾病的進展,提高機體免疫,為治療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這些效果都是常規(guī)護理所不具有的。本研究結果顯示,經過護理干預后,觀察組患者依從性明顯提高,護理滿意度也得到了提升,說明護理干預可改善患者的遵醫(yī)行為,使患者更加積極的接受治療,同時護理質量更高,提高護理滿意度,樹立良好的醫(yī)院形象。
[1]張艷,沈軼群.派羅欣聯(lián)合利巴韋林治療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不良反應的觀察及護理[J].實用藥物與臨床,2013,16(11):1096-1098.
[2]秦小利.淺談慢性病毒性肝炎的護理[J].求醫(yī)問藥(下半月刊), 2013, 11(12):188-189.
[3]石玉娥.丙型病毒性肝炎病人的心理特點及護理[J].中國民間療法,2014,22(5):86-87.
[4]李丹.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心理問題分析及護理[J].青海醫(yī)藥雜志,2012,42(7):46-47.
[5]塔敏.淺談病毒性肝炎的護理[J].中國保健營養(yǎng)(下旬刊),2013, 23(8):4476-4476.
[6]劉紅麗.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護理[J].哈爾濱醫(yī)藥,2013, 33(1):73-74.
R473.5
B
1671-8194(2015)07-026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