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璐嘉
【摘 要】2013年秋季的嘉德拍賣會上,一封魯迅先生的書信以650余萬的價格成交,這一封200余字的書信成交價格令人咋舌。帶著好奇,我對此信仔細研讀了一番,魯迅先生在信中討論了關于學習外語的一些建議和看法。80多年前,魯迅先生對外語學習提出的這些寶貴意見,引發(fā)了我對當今農村英語口語教學的一些思考。
【關鍵詞】農村英語;英語口語;口語政策
一、口語的重要性
1.時代的要求
自從2001年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后,在這十多年期間我國對外開放水平不斷提高,與世界的交流也日趨頻繁。社會生活呈現出信息化和全球化的特征。英語作為國際性語言,在我們的對外交往中的作用中就尤為突顯。而英語口語在我國當前的經濟建設、對外交流合作及文化教育中也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如擇業(yè)面試、外商談判、出國訪問乃至文化交流等都離不開英語口語。因此,英語的學習尤其是英語口語就顯得尤為重要。
2.新課標的要求
英語教學的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生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這已經是國內外英語教學界的共識。自80年代中期以來,為了適應進一步擴大改革開放的需要,我國有關部門先后頒布了幾個不同層次的英語教學大綱,都提出了培養(yǎng)交際能力的問題。針對我國小學外語教學條件和小學生心理、年齡特點及教學的規(guī)律,《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培養(yǎng)小學生具有以聽、說能力為主的初步交際能力”,即培養(yǎng)小學生在真實生活中運用外語的能力是小學英語的最終目標。除此之外,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總體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和語言運用能力,這就彰顯了英語口語的表達能力尤為重要。
口語的重要性決定了口語的訓練是我們教學過程中的重點和難點,然而,農村小學生口語學習的現狀又是怎樣的呢?
二、口語的現狀
1.教育師資不足
就整個社會而言,教育師資的不足是農村教育薄弱的一大重要原因。大城市的優(yōu)越條件吸引了大部分優(yōu)秀的老師,只有很少一部分老師愿意來到農村。由于老師數量的嚴重缺乏,這些老師很多人都是身兼多門課程,英語課只是“副業(yè)”而已,很難把精力集中在英語教學上。
2.農村學校硬件設施落后
與城市相比,農村學校教學設施陳舊,教學設備缺乏,嚴重地限制了教師教學,從而影響教學質量,阻礙學生拓展知識面。農村學校圖書陳舊,試驗、電教儀器不完備,多媒體設備缺乏,學生計算機比例遠遠低于城區(qū)學校,農村小學計算機和多媒體教學設備更為不足。
3.英語學習氛圍缺乏
在農村,學生能聽說英語的機會僅僅是在課堂上,其他時間都是用漢語甚至家鄉(xiāng)話與他人交流,這種現狀與新課標的要求想去甚遠。加之,生長環(huán)境的影響,他們與城市小孩相比往往會顯的更加膽小拘謹,他們缺少自信害怕說英語,怕被老師批評抑或是被同伴取笑,又少部分愿意說的同學沒有訴說的對象。因此,學生聽、說、練的機會很少,他們缺少一個學校英語的語言環(huán)境。
三、提高口語的對策
1.激發(fā)口語學習的興趣
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笨谡Z交際課上,一定要重視學生興趣的激發(fā)。比如,上六年級下冊Unit One:How tall are you?時,可以給學生們講《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的故事,讓他們學會身高的提問和回答以及比較級的簡單用法。
2.創(chuàng)設課堂情境,學生角色扮演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兒童每天來學校的時候,是以形形色色的個性展現在我們面前的,他們除了懷有獲得知識的愿望外,還帶來了他自己的情感世界。”在英語課堂中創(chuàng)設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能使學生宛如置身于某一種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中,是學生產生一種用英語表達的欲望,自然而然地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如在教學“A Birthday Party”時,可假設一個學生過生日,同學去參加生日party,從而讓學生學會本單元的詞匯和句型。
3.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
多媒體教學,即計算機輔助教學(CAI)是一種新型現代化教學方式,也是未來世界教育技術的新趨向。多媒體軟件集圖像、聲音、文字于一體,通過生動形象、活潑的形式使學生身臨其境地學習英語。它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能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如我在教學“rabbit、monkey、elephant”等單詞時,只要把課件打開,小兔、小猴和大象就會自己跳出來說“Im rabbit”,學生就會不知覺的進行跟讀,無形中就記在腦海里了。
4.豐富課堂內外,增強學生自信
英語口語交際的訓練既可以結合課堂教學、生活實踐進行,還可以根據需要組織專門的訓練活動,它的訓練方式是豐富多彩的,訓練的時空也是不受限制的。課堂上,我們可以通過“每日一句”來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可以通過Daily Report來訓練學生的膽量。
我們學習一種語言,最終目的是更方便地與外界交流。小到人與人、大到國與國之間,只有能準確地與他人溝通與交流,才能促進不同文化的交融,從而減少摩擦和沖突,建立起長久穩(wěn)定的關系。英語口語的學習為我們今后的大發(fā)展提供了機會,雖然學習的道路是曲折的,但我們的前景卻十分美好!
參考文獻:
[1]孫思澄.英語口語教學策略與課堂設計研究[J].科技信息,2011(18).
[2]劉婷.任務型教學法在初中英語口語教學中的應用[D].河北師范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