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臺灣高等教育面臨的挑戰(zhàn)與應對措施

      2016-01-06 11:17楊川林
      世界教育信息 2015年22期
      關鍵詞:高等教育全球化大學

      楊川林

      摘 ? 要:當前,臺灣的大學正面臨著嚴峻的挑戰(zhàn),少子化浪潮來襲、全球性的產業(yè)競爭、教育產業(yè)日漸成型、終身學習蔚然成風等都影響著臺灣地區(qū)高等教育的發(fā)展。文章旨在探討臺灣地區(qū)有關高等教育的政策、高等教育面臨的挑戰(zhàn)以及發(fā)展的趨勢。

      關鍵詞:大學;全球化;高等教育;教育產業(yè)化

      近年來,臺灣高等教育的發(fā)展已與過去精英教育時代“僧多粥少”的境況大不相同。2014年,大學入學指定科目考試錄取率高達99.1%。2015年,雖有最低錄取標準的限制,但錄取率仍很高。如果沒有最低錄取標準的限制,百分之百的大學錄取率亦有可能。在以下幾項重要高等教育政策主導之下,如今臺灣已成為世界大學密度最高的地區(qū)之一。[1]

      一、促進大學蓬勃發(fā)展的重要政策

      (一)鼓勵籌設私立??茖W校

      為使臺灣經濟由勞動密集產業(yè)為主的形態(tài)轉型為技術密集型產業(yè),20世紀60年代在大力推進中等職業(yè)教育發(fā)展之后,政府鼓勵私人設立??茖W校。一時之間,臺灣私立專科學校的籌設蔚起。20世紀70年代,因私人創(chuàng)辦者財力不足、私立學校管理制度不健全、新設私立??茖W校弊病叢生等,臺灣政府全面凍結私立學校的創(chuàng)設。

      鑒于社會對于高等教育的期盼,在創(chuàng)建私立學校被凍結了十幾年之后,臺灣于1985 年公布了《開放新設私立學校處理要點》,再度允許民間籌設工學院、醫(yī)學院、技術學院、二專及五專學校。此后,制定《鼓勵新設私立學校處理要點》,推出各項鼓勵措施[2],包括設立校用地變更的協(xié)調機制,承租公有土地的協(xié)調機制,校舍建筑經費可以通過貸款方式籌措,對在尚未設置大專院校的縣市設置大專院校者發(fā)放一定的開辦費、相關教學補助等。自此,臺灣私立學校的創(chuàng)設又進入一個高潮。

      (二)租用公營事業(yè)土地籌設私立學校

      臺灣地區(qū)地少人多,籌措創(chuàng)設學校資金尚非難事,土地取得才是大問題。早期,設立學院需有15公頃土地,??茖W校亦需10公頃土地,尋覓學校用地大為不易。為鼓勵私人辦學,臺灣政府適時公布了《私立學校申請租用經濟部門所屬‘國營事業(yè)土地及設定地上權審核作業(yè)處理要點》[3],允許個人租用公營土地。學校用地問題解決之后,臺灣私立學校有如雨后春筍般紛紛設立。

      (三)??茖W校改制技術學院、科技大學

      臺灣地區(qū)高校擴增的最重要因素是??茖W校改制技術學院、科技大學政策的實施。1986 年,臺灣有77 所??茖W校,其中包括9 所師范??茖W校。在提升師資水平的政策下,師范??茖W校首先改制為師范學院。隨后為提升技術人力素質,專科學校紛紛改制為技術學院、科技大學。如今,臺灣??茖W校僅剩15 所,其中,部分護理??茖W校由護理職業(yè)學校改制而成,1/3 以上大學由專科學校改制而成。[4]

      二、當前高等教育面臨的挑戰(zhàn)

      近年,雖然臺灣高等教育蓬勃發(fā)展,學校數目快速增加且學生人數突飛猛進,但面臨臺灣社會的快速轉型,即高等教育所處的社會環(huán)境與過去資源短缺、入學機會不足、升學壓力沉重的狀況已有顯著差異,尤其是以下六項社會變革對臺灣高等教育的沖擊最大。

      (一)普及化與多樣化:高供應、低滿意度

      為緩解升學壓力,滿足學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期盼和民眾終身學習的需求,新高等院校積極籌設,??茖W校改制為技術學院、科技大學,原有高等院校大量擴招,使得臺灣高等教育早已跨過普及化的門檻。雖然高等教育機構大量擴增,但是學生的單位教育資源逐年下降。高等教育入學機會雖大量增加,但學生、家長、社會的滿意度逐年下降。

      (二)學術自由與大學自主:高自由、低自制

      伴隨著《大學有關規(guī)定》的頒布,大學獲得更多的辦學自主權,大學內部治理也發(fā)生著顯著變化。但由于法制的寬松,也帶來了一系列問題,比如學校內部太過自由就會缺少自我約束,教授過分重視科學研究輕視教學容易導致學生的質量下降,社會對此已經提出了嚴厲的批評。近年來,《大學有關規(guī)定》再次修訂,該文件明確提出對大學的質量評估以及教師職業(yè)考核,主要是為了彌補大學自治不足。

      (三)少子化浪潮沖擊:高錄取率、低報到率

      過去,因為學校數目不多,容納量不大,學生升學壓力巨大,身心健康亦受到嚴重影響,正常教學受到嚴重擠壓。因此,民眾熱切期盼廣設高中與大學。近年隨著臺灣出生率逐年大幅下降,各教育階段均受到少子化現象沖擊,大專校院生源不足的現象凸顯。臺灣部分非城市區(qū)的新設私立高等校院招生嚴重不足,學生報到率嚴重偏低。[5]

      (四)嚴格的績效要求:校務評鑒、教師評鑒與退場機制

      在高競爭、少資源的情況下,再加上少子化的沖擊,臺灣的大學錄取率雖高,但學生報到率偏低,且導致高供應、低滿意度的結果,政府受到前所未有的壓力。因此,《大學有關規(guī)定》再度被修訂,校務評鑒、教師評鑒獲得法律保障并開始實施,“退場機制”亦蓄勢待發(fā),高等校院、教師的壓力較大。[6]

      (五)產學合作需求日益增加:產學合作、創(chuàng)造雙贏

      隨著全球化競爭加劇,產業(yè)的競爭不再僅是知識的競爭,更是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的競爭。因此,大學固然需要繼續(xù)追求真理、創(chuàng)造知識,更需協(xié)助產業(yè)界將大學的知識和技術優(yōu)勢轉化為生產力、競爭力,而大學畢業(yè)生更需要產業(yè)界提供就業(yè)的機會,大學與產業(yè)界的合作日益密切。

      (六)國際化與全球化:全球指標、世界評比

      經濟全球化的發(fā)展已將大學帶入國際化、全球化浪潮中,而由臺灣教育主管部門推動的“學術卓越發(fā)展計劃”“發(fā)展國際一流大學及頂尖研究中心計劃”更將大學帶入追求學術卓越、展開全球競爭的浪潮中,使其不僅與境外學校競逐名師、學生、資源,更追求全球評比、國際排名。[7]

      三、應對措施

      (一)廣開財源,有效經營

      為在日益激烈的競爭中追求卓越,臺灣的大學所耗費的經費不斷增長,政府經費無法滿足大學經營的龐大需求。因此,臺灣的大學資源日漸捉襟見肘,經營效率也逐漸為各界所批評。

      在開源方面,收入多元化是各大學普遍采取的措施。學校募款仍然成效不明顯;產學合作在政府的大力協(xié)助下已逐漸見到成效;《政府采購有關規(guī)定》公布實施后,各大學可通過公開競爭獲得財政支持。校企合作、校辦企業(yè)、基金運作是大學未來最重要的收入來源。然而,校企合作及校辦企業(yè)的觀念在臺灣仍處于萌芽階段,需等待法律的松綁與觀念的更新?;鸬倪\作應是大學收入的重要來源。以美國為例,據美國《高等教育紀事報》及《慈善紀事報》報導,2014 年,哈佛大學將教育捐贈款轉投資后所取得的市值高達258.5 億美元(折合新臺幣約5832 億元),耶魯大學的投資收益率高達22.3%[8]。借鑒美國的經驗,臺灣政府應在法令上松綁,讓各大學的基金可以進行更有效的操作,而各大學也可聘請更多理財專家專心于基金的運作,為學校賺取更多經費。

      有效掌控學生單位成本,以企業(yè)經營的方式經營學校,是將學校有限經費有效運用的方法,也是提升效率、回應績效要求的重要策略。另外,教育產業(yè)化,與其他大學的聯(lián)盟、合作、整并等策略,都是大學廣征財源、有效經營的必要措施。

      (二)大學治理的自主與他律的競逐

      威權時代,大學雖為學術機構,但自由空間有限,講學的幅度亦受到限制。隨著威權時代的結束,以及“大學自主、教授治校、學生自治”思潮的引進,大學治理受到極大沖擊。1987 年5月,原臺灣大學教授聯(lián)誼會的部分教授組成大學教育改革促進會,共同為《大學有關規(guī)定》的修正而努力。歷經數年,《大學有關規(guī)定》在1994 年1月公布施行,促進了臺灣教育的松綁,使臺灣的大學自治邁上新的征程,也對各級教育自由、開放地發(fā)展產生了催化作用?!洞髮W有關規(guī)定》的第1條規(guī)定[9],“大學以研究學術、培育人才、提升文化、服務社會、促進臺灣發(fā)展為宗旨。大學應受學術自由的保障,并在法律規(guī)定范圍內享有自治權?!?/p>

      《大學有關規(guī)定》對大學自治權的規(guī)范是一種宣示而非實質的授予。《大學有關規(guī)定》修正、實施后,大學并未法人化,法律的定位并未改變,臺灣私立大學屬于社會公益的財團法人,公立大學雖享有部分自主人格權,但仍是教育主管部門附屬的“公營造物”。因此,《大學有關規(guī)定》的修訂工作再次啟動,期盼公立大學能夠法人化,真正獨立,真正享有“大學自主、教授治校、學生自治”的權利。由于“公法人”的概念在臺灣仍然薄弱,相關的法治基礎亦未臻完備,再加上各界對“行政法人”仍有疑慮,《行政法人有關規(guī)定》在“立法院”遲遲未能通過,導致大學法人化的條文未能完成法制程序,仍懸而未決。

      (三)高等教育產出的質量保障

      近年來,臺灣各大學對質量保障均有相當的共識,也運用各種策略以保障學校產出的知識、人才與服務的品質與數量。綜觀其質量保障策略,大多從輸入、過程、產出,以及制度方面著手。在輸入的品質把控方面,各大學大多從學生、教師、資源等方面著力。在招生方面,除了由教育主管部門推動的多元入學方案之外,各大學也積極運用各種策略以求招到足額的學生,進而招收優(yōu)秀學生。在臺灣,大學在大一、大二年級不分系,以學院為單位進行招生,大學部優(yōu)秀學生可以直升研究所。設置授予學位的跨領域學程或授予學位的遠距教學、在職教育、終身回流教育,與國外大學合辦雙聯(lián)學位,提供高額獎助學金,面向國際招生等策略,都為各大學所采用。近年來,兩岸關系逐漸改善,臺灣除了承認大陸學歷外,大陸學生赴臺灣求學也成為焦點。大陸優(yōu)秀學生赴臺灣學習對臺灣本地學生有激勵作用。

      教師品質的提升也是教育質量保障的重要因素。在“教學卓越計劃”的引導下,臺灣各校不僅建置教學支援系統(tǒng),而且舉辦教師教學專業(yè)研習,以提升教師教學能力。另外,在教師的升等①方面,除力行“去職”的策略,各大學還強力要求教師有良好的研究成果,且都制定了兼顧教學、研究、服務的教師評鑒制度。部分大學甚至制定了“升等或去職”規(guī)范,規(guī)定教師必須在一定年限內升等,否則必須離職。也有學校制定了必須與產業(yè)界合作的規(guī)定,產學計劃是教師續(xù)聘的重要指標,再加上嚴謹的優(yōu)良教師選拔、獎勵制度,使大學教師的教學品質獲得了大幅度提升。此外,臺灣的大學近年來盛行聘請學術、實務杰出的人士到校擔任講座教授,對教師品質的提升亦有一定的積極影響,但在聘用外國師資以及世界級名師到校講學部分仍有繼續(xù)改善的空間。

      (四)高等教育產業(yè)化

      產學合作是“產業(yè)知識化”最基本的型態(tài)。在知識經濟時代,產業(yè)競爭力來自新高科技研發(fā)、產業(yè)知識化以及知識價值化,知識力成為國家的核心競爭力。知識力包括創(chuàng)新力、研發(fā)能力、學習力、知識管理能力、執(zhí)行力等,其中創(chuàng)新力是知識力的核心要素。大學協(xié)助產業(yè)脫離傳統(tǒng)的型態(tài),發(fā)展知識本位的產業(yè)。產業(yè)發(fā)展的主要根源不再是土地、人力、資金、經營者的理念,而是知識與人才。大學將學校研發(fā)的知識變成產業(yè)競爭的主要動力。此外,培育具備專業(yè)知識的人才、提升產業(yè)的競爭力,亦是大學重要的功能。大學與企業(yè)界成為合作伙伴,大學為企業(yè)提供研發(fā)成果、專業(yè)人才,企業(yè)為大學提供研究議題、經費、訓練機會,兩者達成共贏。

      在教育產業(yè)化理念下,學校的經營必須與臺灣經濟發(fā)展及產業(yè)的創(chuàng)新建立緊密的伙伴關系。因此,大學應延聘具有工作實務經驗及技術證照的教師,以利于技術開發(fā)與實用人才培育。在知識研發(fā)方面,除基礎研究之外,高校亦應強調應用型研究與技術開發(fā),設立各類技術研發(fā)中心及育成中心,協(xié)助技術轉移、技術轉介,或自國外引進新技術,協(xié)助新技術移轉與產業(yè)化。在人才培育方面,以培育具有創(chuàng)新能力的實用人才,提供進修、回流教育,提升產業(yè)人力素質。教育日漸普及,政府教育資源難以為繼,需注入更多民間資源、活力。此外,教育市場需求日漸擴大,現行教育體制無法有效地提供能夠滿足消費者所需要的教育服務,社會需要更有效率的替代品。當前的大學規(guī)模日益擴大,所需資源日益增多,需要更有效率的經營。因此,將教育當作一種產業(yè)來經營是當今新趨勢,事實上也是教育的創(chuàng)新。臺灣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促使教育市場開放,間接促成了教育產業(yè)的成型。

      注釋:

      ①教師的升等,即教師的晉升。

      參考文獻:

      [1]蘇彩霞.臺灣的大專校院密度,世界第一[N].臺灣日報,2014,12(25):2 .

      [2]臺灣教育主管部門.檢附“鼓勵新設私立學校處理要點”[EB/OL].http://www.edu.tw/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5621,2009-10 -30.

      [3]臺灣教育主管部門統(tǒng)計處.大專院校數統(tǒng)計[EB/OL].http://www.edu.tw/statistics/index.aspx,2009-09-05.

      [4]林志成.全美第一哈佛大學轉投資賺8000 億[N].中國時報,2015,05(09):C8.

      [5][9]“法務部”.大學有關規(guī)定[EB/OL].http://law.moj.gov.tw/Scripts/Query4B.asp?FullDoc&Lcode=H0030001, 2007-01 -03.

      [6]陳麗玉.競值架構對我國高等教育評鑒國際化指標織啟示[J].教育行政與評估學刊,2014(3):1-18.

      [7]楊朝祥.宏觀規(guī)劃,全面提升高教品質[R].臺北市:“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2013.

      [8]蘇彩足.“推動大專院校國際化計劃”政策建議書結案報告[R].臺北市:“行政院”研究發(fā)展考核委員會,2012.

      編輯 吳婷 ? 校對 朱婷婷

      猜你喜歡
      高等教育全球化大學
      至善
      馬云 阿里巴巴集團創(chuàng)始人 協(xié)助中小企業(yè)全球化
      從全球化、逆全球化到有選擇的全球化
      “一帶一路”是實體經濟的全球化
      關于應用型計算機專業(yè)培養(yǎng)方案的研究
      基于Flash+XML技術的護理技能虛擬教學平臺設計與實現
      中國高等教育供給側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內涵、路徑
      高等教育教學中的重與輕分析
      中國最美的十所大學
      門檻最高的大學(前10名)
      犍为县| 罗平县| 安顺市| 虎林市| 彰化市| 德令哈市| 宜丰县| 曲周县| 东乡县| 白河县| 张家港市| 宝坻区| 东丰县| 綦江县| 宁夏| 吕梁市| 保康县| 酒泉市| 弥勒县| 北京市| 达拉特旗| 峡江县| 镇平县| 昌宁县| 两当县| 集安市| 龙陵县| 昭平县| 宜阳县| 乌兰县| 胶南市| 永和县| 永平县| 宁阳县| 逊克县| 双辽市| 汨罗市| 葫芦岛市| 简阳市| 霍林郭勒市| 大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