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風險保險的經(jīng)濟學分析
劉璐,譚明明
(東北財經(jīng)大學 金融學院,遼寧 大連 116025)
摘要:從供求角度分析了恐怖風險保險市場失靈或存在缺陷的原因,闡釋了政府參與下恐怖風險的可保性,并以美國為例介紹了美國恐怖風險保險市場的供給、需求和政府參與情況。最后得出結論:恐怖風險保險僅僅通過商業(yè)保險公司以自愿形式承保是行不通的,只有在政府與商業(yè)保險公司共同參與的前提下,才能實現(xiàn)恐怖風險保險市場供給與需求的平衡,進而提高市場效率。
關鍵詞:恐怖風險保險;市場失靈;可保性;政府參與
收稿日期:2015-07-06
基金項目:遼寧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專項項目(ZJ2014047);遼寧省社會科學規(guī)劃
作者簡介:劉璐(1977-),女,遼寧營口人,副教授,博士,主要從事保險理論研究。
中圖分類號:F840.64文獻標志碼:A
1恐怖風險保險市場缺陷的經(jīng)濟學分析
“9.11”事件之前,“恐怖風險”的承保多是以免費的附加險的形式出現(xiàn)在保險合同中的[1]。 “9.11”事件發(fā)生后,承保相關損失的保險人和再保險人都承擔了巨額賠款,由于保險人將大部分風險分給了再保人,所以再保公司遭受了更大的損失。因此,保險公司和再保險公司都不愿意再承??植里L險。
1.1恐怖風險保險市場信息的不對稱性
當交易的一方比另一方了解更多相關信息時,擁有較多信息的這一方就會利用這種優(yōu)勢,因而形成雙方對風險狀況的信息不對稱[2]??植里L險保險市場信息的不對稱性主要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關于恐怖襲擊事件本身的信息不充分;二是恐怖風險保險產(chǎn)品買賣過程中的信息不充分??植酪u擊事件本身的信息不充分導致?lián)p失發(fā)生的不確定性??杀oL險的其中一個條件是損失概率和損失程度是可以測量的,也就是說要測量一年之內(nèi)可能發(fā)生多少風險事故,每次事故造成的平均損失和可能的最大損失分別是多少??植酪u擊的特點與巨災類似,其發(fā)生的概率和損失數(shù)據(jù)很難測量,而且恐怖風險與巨災風險還有一些非常重要的內(nèi)在區(qū)別,即恐怖襲擊的人為惡意特性、歷史數(shù)據(jù)有限且很大程度上不相關。即使是最有經(jīng)驗的從業(yè)者,也會對如何通過模型來預測恐怖風險感到無能為力。表1是1990-2014年世界恐怖主義襲擊保險損失排名前20的事件。從中可以看出,近20年來恐怖主義事件的發(fā)生越來越頻繁,損失規(guī)模也在不斷上升且損失程度非常不確定。
表1 截止到2014年保險損失排名前20的恐怖襲擊
續(xù)表
時間國家地點事件保險財產(chǎn)損失(百萬美元)死亡人數(shù)1996.2.9英國倫敦愛爾蘭共和軍炸彈襲擊南多克蘭34121985.6.23北大西洋愛爾蘭海在印度航空波音747飛機上炸彈爆炸2123291995.4.19美國俄克拉荷馬市卡車炸彈撞向政府大樓1921681970.9.12約旦澤爾卡劫持瑞士航空DC-8、環(huán)球航空波音707和英國海外航空VC-10飛機在地面摧毀16701970.9.6埃及開羅劫持泛美航空波音747飛機在地面炸毀14501992.4.11英國倫敦金融區(qū)炸彈爆炸12702013.9.21肯尼亞內(nèi)羅畢商場大規(guī)模武裝襲擊115722008.11.26印度孟買襲擊了兩個酒店和猶太人中心1111721993.3.27德國魏特施塔特新建監(jiān)獄炸彈襲擊9302006.12.30西班牙馬德里巴拉哈斯機場車庫炸彈爆炸7621988.12.21英國洛比克在泛美航空波音747飛機上炸彈爆炸742701983.7.25斯里蘭卡—暴亂6202005.7.7英國倫敦乘車高峰期地鐵和公交四次爆炸62521996.11.23科摩羅印度洋劫持埃塞俄比亞波音767飛機開入海里60127
資料來源:sigma,2014 年的自然災害與人為災難,瑞士:SwissRe2015(2)。
另外,恐怖風險保險在交易過程中的信息不對稱主要體現(xiàn)在逆向選擇上。恐怖襲擊高發(fā)區(qū)的公眾會積極投保,結果使該險種的平均賠付率過高,保險公司相應地提高保費,影響了保險市場的健康發(fā)展。產(chǎn)生這種結果的根源在于,保險人與被保險人(投保方)之間存在信息不對稱,保險人無法細分市場來確定恐怖風險保險的差額費率。
1.2恐怖風險保險的供給不足
恐怖風險保險市場信息的不對稱性是導致恐怖風險保險供給不足的主要原因。商業(yè)保險公司無法獲得準確的恐怖風險事故損失數(shù)據(jù),也就無法測量其損失概率和損失程度,因而不能通過建立有效模型來為恐怖風險定價。
保險公司提供恐怖風險保險的邊際社會收益大于邊際私人收益,表現(xiàn)為供給的正外部性,因此會使恐怖風險保險供給不足。如圖1所示,保險公司提供恐怖風險保險產(chǎn)品給社會帶來的收益沒有相應的補償,因而恐怖風險保險生產(chǎn)的邊際私人收益小于邊際社會效益,邊際社會成本小于邊際私人成本。保險公司的恐怖風險保險產(chǎn)量Q1小于社會最優(yōu)產(chǎn)量Q2,從而造成恐怖風險保險供給不足的現(xiàn)象。因此,對于保險公司來說,恐怖風險保險經(jīng)營的投入產(chǎn)出不平衡往往會導致其虧損嚴重。例如,美國的“9.11”事件使許多大型的再保險公司承擔了巨額賠付。對于以盈利為目的的商業(yè)保險公司來說,只有提高價格才能實現(xiàn)這一目標,然而較高的價格會使巨災保險需求減少,從根本上抑制保險的有效供給。
1.3恐怖風險保險的需求不足
盡管恐怖風險對整個社會的危害是巨大的,但是個人和企業(yè)購買恐怖保險意愿卻不高,其原因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解釋:首先,人們總是傾向于低估恐怖襲擊發(fā)生的可能性,就像車禍和飛機事故一樣,人們都會傾向于認為這種小概率事件不會落到自己的頭上,也就不愿意支付相對較高的保費來分散恐怖風險。其次,恐怖風險保險很容易被其他風險分散機制替代。與事先購買恐怖風險保險相比,更多的投保人選擇在恐怖襲擊發(fā)生后等待政府、社會組織和他人的救濟與援助。人們認為,既然自己已經(jīng)向國家納了稅,那么恐怖襲擊損失補償就應該屬于國家公共支出的范圍,而不應該再由自己來承擔。最后,保險人出于不確定性而對恐怖風險定價過高也是限制其需求的重要原因。
從外部性的角度解釋:國防、反恐活動和社會援助的正外部性特點,導致了消費者購買恐怖風險保險時產(chǎn)生正外部性,使得消費者在購買這些商品時會付出更多的隱性成本,進而導致市場的需求不足。而且,投保人購買恐怖風險保險后,保險所提供的一部分利益由投保人以外的整個社會享有,投保人此時承擔了高昂的恐怖風險保險費,使得恐怖風險保險的邊際私人收益小于邊際社會收益,邊際社會成本小于邊際私人成本(如圖1所示)。
圖1 恐怖風險保險的正外部性
2恐怖風險可保性分析
2.1恐怖風險的不可保特點
在傳統(tǒng)可保風險條件約束下,恐怖主義風險是不可保的,即使是可保,保費定價也非常高?;谕昝赖目杀oL險的幾個條件是:可保風險是純粹風險,可保風險的發(fā)生是意外偶然的,可保風險是可測量的,風險單位發(fā)生損失具有獨立性,費率對保險人和被保險人來說都是可以接受的??梢钥闯?,恐怖風險除了滿足前兩個條件外,其余的條件都不滿足。由于缺乏歷史數(shù)據(jù)并且歷史數(shù)據(jù)之間不具有相關性導致恐怖風險不可測量,而且恐怖襲擊是一種惡意的人為災難,不像自然災害可能會有某種規(guī)律,保險公司對這種模棱兩可的風險只能設置非常高的保費。并且,以往的損失數(shù)據(jù)大部分是不公開的,保險公司無法獲得這樣的數(shù)據(jù),也就無法預計損失均值和最大值。
2.2政府參與下恐怖風險的可保性
如前所述,恐怖風險自身的特性導致基于自愿原則的恐怖風險保險市場無法維持下去,商業(yè)保險無法繼續(xù)經(jīng)營此項業(yè)務。當市場失靈時,政府可以通過適當?shù)母深A來改善市場的不完善。政府參與恐怖風險保險市場有一些基本的優(yōu)勢,如政府可以利用自身收集信息的優(yōu)勢以及強大的財稅能力改善由信息不對稱產(chǎn)生的逆向選擇問題,并且可在必要時以國家信用作擔保迅速籌集資金,改善恐怖風險保險的供給不足問題[3]。另外,政府在提供具有外部性特點的物品時,也有著自身的先天優(yōu)勢。
政府參與恐怖風險保險主要是可以解決投保人和保險公司邊際收益和邊際成本的不對應問題。換句話說,在市場雙方自愿保險的前提下,投保人和保險公司由于恐怖風險保險供給和需求的正外部性產(chǎn)生的邊際私人成本大于邊際社會成本的部分,由政府資金負擔,因此政府也會分享多余的邊際社會收益。政府的角色決定了必須由它來付出成本,獲得社會收益。如圖2所示,自由市場條件下,恐怖風險保險供給需求不足,供給曲線S靠近Y軸,需求曲線D靠近X軸。一方面,政府參與后,必然會采取某種強制的措施,可能是法律形式,也可能是其他規(guī)范市場的形式,以解決保險公司在面對恐怖風險時所產(chǎn)生的部分模糊性問題,比如恐怖襲擊損失由誰補償、補償多少的問題。這種風險的確定性有利于保險人定價,客觀上提高了恐怖風險保險供給,使供給曲線右移。另一方面,政府參與恐怖風險保險市場能夠增加市場供給,降低保費,從而增加恐怖風險保險的需求,使需求曲線右移??梢钥闯?,在政府參與之后,恐怖風險保險供給與需求共同增長并達到均衡,解決了由正外部性而產(chǎn)生的供給需求不足的問題。
圖2 政府參與下恐怖風險保險的供給與需求
3美國恐怖風險保險經(jīng)營案例
2001年“9.11”事件以后,美國頒布了《恐怖風險保險法案》(TRIA),標志著政府參與下的恐怖風險保險市場開始建立。該計劃為期3年,到2005年又一次獲準得以延續(xù)2年,2007年再次獲準延續(xù)7年,至2014年12月31日止。政府在這個計劃當中實際上充當了恐怖風險保險的再保險人,但與通常的再保險不同的是,恐怖風險保險市場的保險人不用支付任何再保險費給政府,政府賠償用的是納稅人的錢。政府這樣做的目的是在保險業(yè)能夠拿出有效地針對恐怖風險保險的具體辦法之前,先由政府與保險公司共同參與,然后政府再逐步退出恐怖風險保險市場。2014年12月底,《恐怖風險保險法案》(TRIA)升級為《2015恐怖風險保險計劃再授權法案》(以下簡稱為TRIPRA),新計劃將從2016年開始再延續(xù)6年。
3.1政府參與下美國恐怖風險保險的供給
3.1.1恐怖風險保險的費率
我們選取恐怖風險保險的費率作為反映市場供給的指標。圖3為2003-2013年恐怖風險保險的費率中值(不同行業(yè)的公司購買恐怖風險保險的費率中間值)情況,橫軸表示的是投保恐怖風險保險的企業(yè)的投保財產(chǎn)價值合計(TotalInsuredValue),公司規(guī)模越大,財產(chǎn)價值越大,保險財產(chǎn)價值當然也越大;縱軸表示的是不同行業(yè)公司得到的恐怖風險費率中值。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出,恐怖風險保險費率隨著投保財產(chǎn)價值規(guī)模的增加而減少,規(guī)模越大的公司費率越低。原因顯而易見,規(guī)模越大的公司所需要投保的保險標的價值總和越大,它們會購買更多的保險,類似于批發(fā)價格。如圖3所示,近10年來,恐怖風險保險市場的費率是逐漸降低并越來越趨向穩(wěn)定。受TRIA計劃的影響,商業(yè)保險公司提供的恐怖風險保險的價格逐漸降低到公眾可以負擔的程度??梢?,政府的參與可以為商業(yè)保險公司承??植里L險損失充當后盾,減少損失發(fā)生后賠償?shù)牟淮_定性問題。通過TRIA計劃設置的啟動基準線、保險公司自留額和最高賠償額①,商業(yè)保險公司基本可以核定出恐怖風險事故的平均損失額和最大損失,增加了風險損失的可測量性,從而降低了恐怖風險保險的保費,使恐怖風險保險的市場供給逐漸增加直至穩(wěn)定。
圖3 2003-2013年恐怖風險保險的費率中值與承保財產(chǎn)價值關系 數(shù)據(jù)來源:Marsh research report,Marketwatch:Terrorism Insurance 2005,2006,2010,2013,2014。
3.1.2恐怖風險保險的承保能力
表2列示了2010、2013和2014年恐怖風險保險全球范圍內(nèi)的市場承保能力。截止到2014年底,全球已經(jīng)有16家保險公司可以承保恐怖風險損失,總承保能力接近44億美元。近10年來,恐怖風險全球市場的總承保能力增長了2.3倍,市場的能力在逐步增強。由于TRIA的實施和3次續(xù)延,美國以及全球的恐怖風險保險市場的供給能力逐漸增加,但是可以看出2013年后的增長比較緩慢,且依然只有少數(shù)的大保險集團才有能力提供恐怖風險保險,這與大公司的定價能力和資金水平是分不開的。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政府與私營保險公司共同參與的模式是一種非常有效的管理恐怖風險的手段,它為美國社會提供了心理上的安全感。
表2 恐怖風險保險全球市場的承保能力 * ① TRIA計劃啟動基準線:當保險行業(yè)所有的由于恐怖主義風險造成的損失金額超過該數(shù)目,該計劃才啟動。保險公司自留額:保險公司需要自行負擔的賠付額。最高賠償額:當恐怖主義造成的損失超過某一數(shù)值,不論是保險公司還是政府,都不負賠償責任。
續(xù)表
截止2010年第二季度最大承保能力(百萬美元)截止2013年第一季度最大承保能力(百萬美元)截止2014年底最大承保能力(百萬美元)蘭開夏保險(LancashireInsur-ance)200蘭開夏保險(LancashireInsur-ance)200蘭開夏保險(LancashireInsur-ance)200Axis再保險(AxisRe)150Axis再保險(AxisRe)150Axis再保險(AxisRe)200希斯科保險(HiscoxInsurance)100希斯科保險(HiscoxInsurance)100希斯科保險(HiscoxInsurance)125西部再保險有限責任公司(WesternRe/ManagersInc.)100Validus保險(Vali-dus)100TALBOT美國(TALBOTUS)200蒙彼利埃再保險(MontpelierRe)50西部再保險(WesternRe)85西部再保險(WesternRe)85Transatlantic再保險(TransatlanticRe)50安達全球市場(ACEGlobalMarkets)50安達全球市場(ACEGlobalMarkets)50Validus再保險(Va-lidusRe)50蒙彼利埃再保險(MontpelierRe)50蒙彼利埃再保險(MontpelierRe)50冰川再保險(GlacierRe)40Transatlantic再保險(TransatlanticRe)50Transatlantic再保險(TransatlanticRe)50韋斯特波特保險(WestportInsur-ance)40比茲利美國(BeazleyUS)50比茲利美國(BeazleyUS)75阿斯彭專業(yè)保險公司(AspenSpecialtyInsuranceCompany)30Torus保險(Torus)40Torus保險(Torus)40安達(ACE)25IRI/Westport保險(IRI/Westport)40IRI/Westport保險(IRI/Westport)40國際漢諾威保險公司(InterHannover)25阿斯彭再保險公司(AspenRe)30阿斯彭再保險公司(AspenRe)30理論最大承保能力3760國際漢諾威保險公司(InterHannover)25國際漢諾威保險公司(InterHannover)50—理論最大承保能力4370理論最大承保能力4395
資料來源:Marketwatch:TerrorismInsurance,Marshresearchreport2005,2006,2010,2013,2014。
3.2政府參與下恐怖風險保險的市場需求
我們選擇恐怖風險保險的購買率(take-uprate)、購買財產(chǎn)恐怖主義保險的公司占所有公司的比例,作為反映恐怖風險保險需求的指標。圖4為2002-2014年恐怖風險保險市場的購買率。在TRIA計劃建立之后,恐怖風險保險的購買率逐步上升,從2009年以后就一直穩(wěn)定在60%以上。TRIA計劃的有效實施使商業(yè)保險公司能夠以合理的價格提供恐怖風險保險這種商品,市場需求逐步上升最后達到穩(wěn)定??植酪u擊屬于低概率事件,一個合理的價格有利于其在市場上推廣,而且人們也就不會因為恐怖襲擊發(fā)生后會有政府補貼而選擇不去購買價格相對低廉的恐怖風險保險了,恐怖風險保險需求增加,消費者購買恐怖風險保險的正外部性問題得到改善。這說明通過政府與商業(yè)保險公司合作的模式來承保恐怖風險損失的做法是有效的,至少能夠暫時解決恐怖襲擊帶來的巨額損失分攤問題。
圖4 2002-2014年恐怖風險保險市場購買率 數(shù)據(jù)來源:Marsh 2014 Terrorism Risk Insurance Report
10多年來,由于TRIA計劃的出臺和多次續(xù)延,避免了恐怖風險保險市場的毀滅,同時也為私人保險和再保市場提供了一個過渡時期,以恢復對恐怖風險保險的定價,并建立足夠的準備金來應對未來的損失。由此可見,通過政府的參與,將保險的原保險和再保險兩個層次的業(yè)務進行有機結合,使整個保險計劃只有在政府與商業(yè)保險公司共同參與的前提下才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恐怖風險保險市場的供給和需求才能趨于均衡。
4結論
恐怖風險的巨額損失性和不可測性,使恐怖風險保險的供給和需求具有很強的正外部性。商業(yè)保險公司提供恐怖風險保險產(chǎn)品給社會帶來的收益沒有相應的補償;投保人購買恐怖風險保險時承擔了高昂的保險費,使其為社會帶來的收益沒有得到相應的補償,因而私營商業(yè)保險公司在獨立經(jīng)營該業(yè)務時就會受到嚴重阻礙。從美國的恐怖風險保險案例中我們可以看出,TRIA計劃的設立,使得恐怖風險的不確定性和不可測性由于政府的參與得到了改善,私人保險公司可以繼續(xù)提供此類商品,保證企業(yè)的正常經(jīng)營和公眾的正常生活。因此,恐怖風險保險僅僅通過商業(yè)保險公司以自愿形式經(jīng)營是行不通的,必須通過政府的有效參與,政府和保險公司通過某種方式合作,可以是美國的原保險與再保險結合的方式,來實現(xiàn)恐怖風險保險市場的供給與需求的均衡,進而提高市場效率。
參考文獻:
[1]高輝.保險與恐怖風險[J].中國保險,2005(10):59-60.
[2]楊美琴.我國巨災保險市場失靈的經(jīng)濟學分析[D].湘潭:湖南科技大學,2009.
[3]秦小紅.外部性問題與適度政府干預[J].江西社會科學,2008(1):211-216.
[4]趙慧萍.美國恐怖主義風險保險法案再獲延續(xù)[EB/OL].[2015-01-29].http://xw.sinoins.com/2015-01/29/content_143331.htm.
[5]王現(xiàn)敏.巨災保險需求非理性行為研究[D].廈門:廈門大學,2014.
[6]GingerTurner.TerrorismRiskInsuranceAct-TheEconomicCaseforPublic-PrivatePartnership[R].Swiss:SwissRe,EconomicResearch&Consulting,2013.
[7]BairdWebel.TerrorismRiskInsurance:IssueAnalysisandOverviewofCurrentProgram[R].WashingtonDC:CongressionalResearchService,2013.
[8]梁秋霞,袁梁國,葛騰飛.上海股票市場弱有效性的實證檢驗[J].通化師范學院學報,2013(6):42-45.
[9]杜朝運,吳明.再擔保機構的風險管控問題研究[J].徐州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2):37-41.
[10]甄欣,喬龍威.基于保險法視角下“傭金”與“手續(xù)費”的概念辨析[J].赤峰學院學報,2014(1):135-138.
[11]付春紅.對財產(chǎn)保險公司產(chǎn)品和服務創(chuàng)新的幾點思考[J].通化師范學院學報,2013(1):41-44.
責任編輯:沈玲
EconomicAnalysisofTerrorismRiskInsurance
LIULu,TANMingming
(SchoolofFinance,DongbeiUniversityofFinanceandEconomics,Dalian116025,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asons why terrorism risk insurance market falls in failure or defe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upply and demand,illustrates the insurability of the terrorism risk with the participation of the government and introduces the supply,demand and government participation of American terrorism risk insurance market by taking the United States as an example,finally,it comes to a conclusion that the realization of terrorism risk insurance is not feasible only by commercial insurance companies with voluntary underwriting,the balance of supply and demand of terrorism risk insurance market can be achieved under the promise of the effective participation of the government and commercial insurance companies,so as to improve the market efficiency.
Keywords:terrorism risk insurance;market failure;insurability;participation of the govern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