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微
【摘要】 目的 探討丹參多酚酸鹽對冠心病穩(wěn)定型心絞痛患者血液流變學的影響。方法 68例冠心病穩(wěn)定型心絞痛患者為觀察組, 另選68例健康人員為對照組。觀察組給予丹參多酚酸鹽進行治療。觀察并比較治療前兩組血液流變學指標的差異和觀察組的治療效果。結果 觀察組治療前血液流變學指標均明顯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后血液流變學指標與治療前比較,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丹參多酚酸鹽可明顯改善冠心病穩(wěn)定型心絞痛患者的血流動力學, 改善患者的血液流變學指標, 療效確切、安全性高,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 丹參多酚酸鹽;冠心病穩(wěn)定型心絞痛;血液流變學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01.078
冠心病穩(wěn)定型心絞痛是一種常見的臨床綜合征, 該病的發(fā)生是由于血管狹窄、血液粘度增加、心肌缺血缺氧引起的, 而血液流變性異常成為冠心病患者常見的血液學表現(xiàn)。丹參多酚酸鹽是從丹參中提取的一種水溶性有效成分, 是以丹參乙酸鎂為主要成分的丹參多酚酸鹽類化合物, 具有活血、化瘀、通脈的作用[1, 2]。本研究通過丹參多酚酸鹽對穩(wěn)定型心絞痛患者進行治療, 取得了較好的臨床療效, 現(xiàn)將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68例冠心病穩(wěn)定型心絞痛患者為觀察組, 按照世界衛(wèi)生組織和國際心臟病學會聯(lián)合會制定的“缺血性心臟病的命名及診斷標準” 對所有患者進行診斷, 均診斷為冠心病。其中年齡35~73歲, 平均年齡(49.5±7.7) 歲。另選同期在本院進行體檢的68例健康人員為對照組, 年齡37~70歲, 平均年齡(50.9±7.3)歲。兩組研究對象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用藥方法 觀察組給予200 mg丹參多酚酸鹽, 加入250 ml、5%葡萄糖液中行靜脈滴注。在實驗進行前1周, 全部研究對象均不能服用影響血液流變學指標的藥物, 如阿司匹林、奧扎格雷鈉、波立維等, 且患者在治療期間停止服用其他藥物, 療程為14 d。
1. 3 血液流變學參數(shù) 全部研究對象均在入院當日或次日清晨及治療后空腹采血4 ml, 乙二胺四乙酸(EDTA)抗凝, 全血粘度( 高切120 s-1、低切10 s -1)、血漿粘度(120 s-1)、紅細胞聚集指數(shù)、紅細胞變形指數(shù)采用普利生公司LBY-N6自清洗血流變儀測定, 按照儀器所附的《血液流變學檢查操作規(guī)程》進行實驗操作, 測定溫度為37℃;用溫氏法測定紅細胞壓積, 用重慶天海醫(yī)療設備有限公司的BC-100型血液凝聚儀測定纖維蛋白原的濃度。
1. 4 觀察指標 觀察治療前觀察組患者血液流變學指標的變化并和對照組進行比較。
1. 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6.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治療前血液流變學指標均明顯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后血液流變學指標與治療前比較,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冠心病是影響人類健康的多發(fā)病和常見病, 是由于灌注心臟的血液減少或停止而導致的缺血性心臟病, 該病的發(fā)病原因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使循環(huán)血量減少。血液流變學指標在冠心病發(fā)生發(fā)展的過程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既是冠心病發(fā)生的原因, 也是冠心病發(fā)生的結果[3]。本研究結果表明, 患者治療前的血液流變學指標均比健康人群偏高,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這與相關研究結果相同[4]。冠心病患者紅細胞壓積增高, 使血液濃度相應地升高, 纖維蛋白原定量增高, 使紅細胞聚集性增強, 這也導致了冠心病患者的全血低切粘度比正常人增高, 全血高切粘度的增高, 提示血液變形性會降低??傊?, 血液成分和血液動力學的改變是冠心病發(fā)病的重要因素。
丹參為中國傳統(tǒng)中藥, 具有活血祛瘀、通經止痛、清心除煩、涼血消癰以及養(yǎng)血安神的功效, 臨床上主要用于冠心病、腦血栓等多種缺血性心腦血管疾病的治療。丹參多酚酸鹽是采用現(xiàn)代制藥工藝從丹參中提取的有效成分, 研究證實丹參多酚酸鹽的主要成分為丹酚酸B鎂, 所占含量達80%, 具有抗氧化、清除血液中的氧自由基、調節(jié)血脂代謝、抑制血小板聚集以及改善患者血管內皮功能等多種功效 。本研究結果表明, 觀察組治療后與治療前比較患者的血液流變指標發(fā)生了顯著的變化, 可能與丹參多酚酸鹽發(fā)揮了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和活化、抗血栓形成、改善微循環(huán)、抗氧化損傷、和促進血管生成、活血、化瘀、通脈等多種作用密切相關。
綜上所述, 丹參多酚酸鹽能夠顯著地改善冠心病穩(wěn)定型心絞痛患者的血流動力學、改善患者的血液流變學指標, 療效確切、安全性高,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高中芳, 楊寶珍.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液流變學檢測分析.中國血液流變學雜志, 2006, 16(1):100-109.
[2] 劉國棟, 肖桂林. 丹參多酚酸鹽對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患者超敏C反應蛋白及血液流變學指標的影響. 中國中醫(yī)急癥, 2014, 23(1): 3-5.
[3] 何世鋒. 辛伐他汀對冠心病患者血液流變性的影響. 中國血液流變學雜志, 2004, 14(3): 317-318.
[4] 張周良, 李斌, 張黎君, 等.冠心病患者血液流變性研究. 中國血液流變學雜志, 2006, 16(2): 270-272.
[收稿日期:2015-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