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青霞
(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北京 100052)
“質量不同小球從斜面同一高度滾下”的實驗創(chuàng)新
王青霞
(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北京100052)
摘 要:對于不同質量小球從同一光滑斜面同一高度由靜止?jié)L下是否獲得相同速度的認知難題,利用自制的創(chuàng)新實驗裝置,給予了證明,突破了教學難點,取得良好效果.
關鍵詞:自制斜槽軌道同一高度速度相等
在“探究物體的動能跟哪些因素有關” 的實驗中,要探究物體動能與物體質量是否有關,在改變小球質量的同時,需控制不同質量的小球速度相同,具體做法是“讓不同質量的小球從同一光滑斜面同一高度由靜止?jié)L下”,認為小球到達斜面底端時速度相等.對此,初中學生不能理解,而教師往往也無法通過實驗證明.學生既缺乏理論知識,又沒有直觀感受,對此結論會心存疑慮.筆者在2013年北京市初中教師基本功大賽中,利用自制的本實驗裝置對該結論進行了證明.實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獲得北京市一等獎.
1所需器材
表1 所需器材
2制作方法
(1)斜槽主體部分:用電鉆在距鋁合金滑軌兩端0.4 m位置各鉆一個孔,用平頭螺絲釘將滑軌固定在長直木板(桑拿板)的中間位置,用墊塊在滑軌兩端將滑軌支起,使滑軌兩端形成兩個斜面.
(2)電磁鐵電路部分:將兩個電磁鐵分別放置在滑軌斜槽頂端,兩個電磁鐵串聯入由導線、電源、開關組成的電路中.
(3)滾球部分:所用4個小球均為鋼球,大小要以能在斜槽中自由滾動為準;3個實驗球A,B,C質量逐漸增大,檢驗球O質量與其中一個實驗球差不多即可.
(4)標桿部分:用剪刀剪下一個三角形紙片,用雙面膠將紙片粘在塑料桿上,做成小旗子,并在氣球座底粘一些橡皮泥增加其穩(wěn)定性.
完成后的裝置示意圖如圖1所示.
圖1 實驗裝置示意圖
圖2是實驗裝置的右半部分的實物照片.
圖2 右半部分實物照片
3實驗步驟
(1)閉合電磁鐵所在電路,在斜槽軌道兩端電磁鐵銜鐵處分別放置兩個小球,左端為實驗球A,右端為檢驗球O;斷開開關,釋放兩球,兩球在水平軌道某處相撞;用標桿標記相撞位置.
(2)重復步驟(1),檢查、調整標桿位置,并在后面的步驟中不再移動標桿位置.
(3)用質量較大的B球代替A球,重復步驟(1);觀察到B和O兩球也在標桿處相撞;
圖4
(4)用質量更大的C球代替B球,重復步驟(1);觀察到C和O兩球依然在標桿處相撞.
圖5
4分析與結論
每個實驗步驟中,同一檢驗球O都從同一斜面同一高度處由靜止?jié)L下,因此各次實驗中檢驗球O的運動都是相同的;不同質量的小球A,B,C均與O球在相同位置相遇,說明A,B,C3個小球的運動也是相同的;由此就證明了“不同質量的小球從同一光滑斜面同一高度處由靜止?jié)L下,到達斜面底端時速度相等”.
5結語
(1) 3個實驗球A,B,C,由于質量不同,其體積也不同;在實驗過程中,由于體積較大,大球比小球位置靠前,造成大球與檢驗球O的碰撞位置比標記位置稍靠右一些 .如果能夠找到空心鋼球,使小球外觀相同,實驗效果更好.
(2)增加一個可在槽內滑動的小滑塊,本套實驗裝置可以完成整套“探究物體的動能跟哪些因素有關”實驗;添加毛巾、棉布,并把斜槽軌道一端放平,可完成“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實驗,實驗效果都非常好.
收稿日期:(2015-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