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立功
摘 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心理需求、現實要求,進行合理有效的教學設計,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課的實效性。
關鍵詞:心理健康教育;年齡特點;心理需求;現實要求;實效性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1-065-01
心理健康教育課的初中階段的目標是:幫助學生盡快適應中學的學習生活,加強學習方法與人際交往的指導;幫助學生正確對待青春期發(fā)育問題,培養(yǎng)學生承受挫折的能力;幫助學生正確對待學習過程中的各種“壓力源“,樹立正確的認知觀和升學觀,進行應試心理的輔導與訓練。那么,怎樣讓我們的教學設計合理有效,從而在短短的三年初中時光,為數不多心理健康教育課中,培養(yǎng)我們的學生的心理健康品質,是我們一直積極思考和探索的問題。經過心理健康教育實踐中不斷地探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嘗試。
一、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著手教學設計
學生進入初中后,便同時進入了人生的青春期,他們面臨著人格再造的“第二次誕生”,錯綜交織的矛盾和激烈振蕩的內心世界,使他們產生了諸多不同于以往的顯著特點。
心理活動課的教學過程設計,必須根據不同年齡段的學生特點作具體的設計:
初一學生心理特點是個人意識開始出現、群體意識日益增強、青春欲望漸漸萌發(fā)、童心玩念依舊旺盛、自我管理逐漸變難。面對這樣的特點,在初一年級主要教學設計圍繞新集體的適應、人生理想規(guī)劃來設計。學生在適應了新集體建立了基本的安全感的基礎上,開始對未來有一個初步的人生規(guī)劃“長大了我要干什么?”讓學生點燃理想,初步明確了自己的人生目標,或者至少是初中階段的目標。
初二這個年齡段是自我意識形成的又一個高峰期,他們的心理特別敏感、容易沖動,“直面青春期”的教學設計,了解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特點,比較順利的面對青春期。對青春期逐漸了解適應后,面對即將來臨的初三,很多孩子是既期待又有恐懼的,設計“直面初三”的心理健康教育課,幫助他們?yōu)榧磳砼R的初三做好準備,有助于緩解焦慮,快速的進入并適應初三的緊張學習狀態(tài)。
初三對于成長中的孩子們來講,又是人生的一個關鍵點,在這里學生面臨人生中很重要的選擇,所以,在“直面初三”的基礎上,幫助他們在比較清晰的認識自我的基礎上完善職業(yè)規(guī)劃,這個規(guī)劃不同于初一時的規(guī)劃,應該讓學生通過量表測試,了解自己的優(yōu)勢和劣勢,做一個選擇:上普通高中還是職業(yè)高中。確定了自己的中考目標后,學生自然會按著自己的目標有的放矢,完成初中學習的最后一段歷程。學生的任務從按部就班的學習,到了沖刺階段,這時學生面臨著一天天臨近的中考,會有緊張焦慮的情緒,此時,緩解考試焦慮的教學設計尤為重要。學生放松身心,緩解緊張和焦慮,帶著輕松,走進中考考場。
二、從學生的心理需要出發(fā)進行教學設計
初中生的四大心理需求:合理的物質需求、朋友的交往需求、對異性關注的需求、獲得幫助的需求。這些心理需求得到滿足會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在教學設計中要充分考慮他們的這些心理需求。
比如青春期,他們的異性關注需求常常讓他們很困惑,而且也因此會有一些事端出來,這時候他們需要一個正確的異性交往的指導,這個指導讓他們正確的認識自我的同時也能比較清晰的認識異性。
青春期的孩子還有一個我們容易忽視的需求---獲得幫助的需求。有一些孩子在此時人際交往不成熟,尤其是發(fā)生沖突,遇到威脅的時候,他們因為得不到家長老師的理解,困惑無處訴說,矛盾無法解決會給他們造成很大的困擾。所以,應該在恰當的時機,設計如何學會保護自己的內容,讓他們能夠學會在遇到困惑時求助于可以求助的人,避免不必要的悲劇的發(fā)生。
三、立足學生的現實要求完善教學設計
我們的學生在初中階段是心理成長的一個很重要的階段,同時又是人生中一個很重要的轉折點,來到校園,他們在完成生理心理成長的同時,他們要完成學業(yè),為以后的人生奠基,如何能夠更好的完成學習任務也是很重要的,我們應該給他們學習方法的指導。從心理學的角度讓他們知道大腦記憶的特點,設計“科學用腦、輕松記憶、創(chuàng)新思維”等內容;同時,了解合理規(guī)劃時間的重要性,設計“我的時間我做主、珍惜時間”讓他們學會合理規(guī)劃自己的時間。這些設計,會對他們面對現實的學習有很大的幫助。
總之,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心理需求、現實要求而完成的這些課堂教學設計,在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課的實效性的同時,讓我們的心理健康教育課堂成為高效、新型、美麗、人文的課堂,幫助學生們在健康快樂的成長中完成初中級階段的學習生活,為未來的人生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