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婷
摘 要:英語一直以來都是各種考試的重點考查科目,教師和學生都非常重視,如果教師不能把握正確的教學方法,是很難產生良好的教學成效的。本文首先闡述了新課程下初中英語教學中存在的三個問題,再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并列舉了相關實例,以期為廣大初中英語教師教學工作的開展提供一定的參考意見,以提升其課堂教學效率,提升教學質量。
關鍵詞:新課程;初中英語教學;問題;措施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1-360-01
農村有優(yōu)美的自然風光,濃濃的鄉(xiāng)土氣息和淳厚的風土人情。這些都是城市所無法比擬的。但農村學生相較于城里學生而言,他們生活中可感知的新鮮事物少,視野較窄,可供閱讀的書籍極其匱乏。在教學中,我發(fā)現(xiàn)農村小學生普遍存在著對作文不感興趣、作文水平低的現(xiàn)象。通過幾年不斷的探索,我認為提高農村小學生的作文水平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訓練學生平時認真觀察,養(yǎng)成寫日記的習慣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所以《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學生養(yǎng)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積累習作素材。因此,教師教學中要“授之以漁”,教給學生觀察的方法,鼓勵學生去仔細觀察生活,捕捉生活素材, 并每天把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寫下來成為日記。這是一種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的好方法,對作文教學具有促進作用。以后在回頭再看就覺得非常的有趣。開始限制日記的內容,表達方式自由,可以抄幾則格言;記一段妙語;寫一件趣事,可以洋洋千行,也可寥寥幾語,做到每天檢查,慢慢的改為每周檢查一次。日記中,有不少佳句,但也有象流水帳的,有的馬虎應付,但不管怎樣,只要鼓勵,勤寫就是一個進步。這樣學生們就由統(tǒng)一要求寫逐漸養(yǎng)成自覺寫的良好習慣,培養(yǎng)了學生的寫作興趣,消除學生怕作文的心理。通過多年的嘗試,我發(fā)現(xiàn)學生的寫作能力,觀察能力,思維能力,表達能力不斷增強,由此可見,寫日記在作文教學中不容忽視。
二、訓練學生養(yǎng)成積累好詞好句的習慣:
字﹑詞﹑句是寫作的“建筑材料”,而好詞好句更是美化大廈的“瓷片”。平時我就注意教學生懂得“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的道理。無論是在課堂上還是在平時的閱讀上,都要求他們把學過的,讀過的優(yōu)美的詞和句子抄在筆記本上,并想辦法弄清其意義和弄懂用法,逐步掌握,學以至用。對這項工作我定時督促,指導。學生們的詞句庫形成了,寫起作文自然就得心應手了。
三、加強學生的課外閱讀
博覽群書養(yǎng)習慣。“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閱讀,可讓人視野廣闊,知識廣博,思維敏捷,情感豐富。一方面,要重視課堂閱讀教學。教材選文大多是經典,教師要引導學生理解內容、體會情感和揣摩表達。所以課外閱讀對提高學生作文水平的作用不容忽視?!拔恼卤咎斐桑钍峙嫉弥?。想成為妙手,就得有廣泛的閱讀。因此,我經常有目的地指導學生多讀課外讀物,鼓勵學生積極借閱圖書室的圖書進行閱讀。但由于學校條件有限,圖書數(shù)目較少,學生視野得不到很好的拓展。我提議學生在周末或假期,多到市內的書店和圖書館去借閱并摘錄,養(yǎng)成積累好詞佳句的好習慣。尤其是重視指導學生多讀少兒文藝作品,如民間故事、神話、童話、寓言等,這些作品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征和心理特征,讀來十分有趣。還可以讓學生把自己喜歡或感興趣的地方摘抄在“采蜜集”中,然后讀一讀,背一背。并將自己的讀書心得體會寫下來。而且要鼓勵學生在自己的作文用上自己摘抄的詞句,讓學生嘗到多讀書的甜頭。這樣學生的作文、閱讀興趣同時得到提高,豈不是一箭雙雕?
四、靈活習作,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
兒童對某事物是否喜愛并不是與生俱來的,許多興趣都是“引”出來的。要先給學生激趣,真正做到“我手寫我心”。
1、以教材為點,仿寫續(xù)寫課文。語文教材中安排的課文中不管是講讀或閱讀課文,每組課文都是佳作;無論是語言文字,還是篇章結構都是學生學習的典范。從作文教學實踐看,學生從讀學寫,由仿照寫到創(chuàng)寫這樣效果比較明顯。
2、開展豐富多彩的寫作活動。愛玩好動是兒童的天性,我讓學生在玩的過程中激起靈感的火花,如:記事為主的《一件有意義的事》或《記一次 活動》等寫真實事例或活動時,在平時的班隊課上,我就多安排些農村的趣味的游戲活動,讓學生能通過親身體驗,寫出真實的感受。如:拔河比賽、跳繩比賽、運球比賽……讓學生寫作之前玩自己喜歡的游戲,然后讓學生把活動的過程及活動后的感受寫下來,在學生情緒高漲中,讓學生動筆將這一快樂的場面寫下來,這樣同學都能有所寫,都能順利地完成。
在農村生活中,有著豐富多彩的勞動場景。我們應引導學生在作文前好好地再體驗一下勞動生活,那孩子們在作文時還會抓耳撓腮,還會無法下筆嗎?
五、加強訓練,讓學生施展才能。
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多從學生的角度思考評價,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作文中創(chuàng)新的閃光點,及時給與鼓勵,樹立良好的自信心,激發(fā)寫作的動機。一是教師要幫助學生消除習作心理障礙。要指導學生閱讀經典范文,揣摩故事情節(jié),寫作方法、主題思想、材料的組織與安排等,然后誘導他們搜索生活經歷中相似的的情感體驗,待這些在心中都有“譜”之后,再動手“依葫蘆畫瓢”仿寫。經過仿寫,學生漸漸會消除畏懼心理,提高寫作興趣。二是教師要選擇適合學生實際的題材進行訓練。寫前講解指引,鼓動寫真情實感,不說假、大、空話。寫好后反復修改抄寫,教師認真批閱。教師批改作文時,要使用激勵性語言,把學生作文中的優(yōu)點盡可能挖掘出來。對于不足,教師也應心平氣和地幫助學生分析,用平等、商量的語氣,提出修改的意見。三是每周讓學生小練筆。每次題目靈活擬定,即想寫什么就寫什么,并定時檢查,及時鼓勵。四是多進行口頭作文訓練。如:可以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即興演講、當堂辯論等。我們要堅持說寫并進、讀寫并重的整體訓練原則,不斷提高學生口頭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
總之,我們身在農村,工作在農村,在教學中難免會有困難。只要教者有心,把握時機,由淺入深,循序漸進,掌握規(guī)律,因材施教,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水平和能力,我相信學生愛上作文并不難。當他們融入生活中,他們定會以大山一樣寬厚的胸懷,以充滿泥土氣息的質樸語言,在廣闊的作文天地里馳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