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欣
【摘 要】對于建筑工程項目建設與運營而言,全生命周期造價管理為關鍵性分析工具,是實現工程建設準備期、正式建設期、使用期和維護期成本最小化的重要保障。目前,基于全生命周期的建筑工程造價管理工作普遍存在管理制度規(guī)范化缺失、專業(yè)人才緊缺等問題。在本文中,筆者針對我國全生命周期建筑工程造價管理現狀進行討論,然后在此基礎上給出了自我提升建議,旨在為行業(yè)提供一定借鑒。
【關鍵詞】全生命周期;建筑工程造價;管理措施
伴隨社會生產力和社會分工的發(fā)展,工程造價管理作用日益凸顯。對于建筑工程行業(yè)而言,主要采用的是以全生命周期為基礎的工程造價管理,涉及建設期、運營期、維護及拆除期管理等階段,并始終在預算、計算及核算中扮演重要角色,為工程執(zhí)行方案的選擇和制定提供參考,促進工程項目利益的最大化實現。
一、基于全生命周期的建筑工程造價管理概述
全生命周期建筑工程造價管理為將工程項目建設準備期、正式建設期、使用期和維護期作為整體,通過綜合運用科學計算方法及構建數學模型,從整體角度進行造價、成本考慮和控制,從而實現工程項目成本的最小化管理。在整個過程中,生命周期成本最小化的實現依賴于對于材料、工藝和技術的改善和投資成本的降低。首先,從投資決策角度來分析,基于全生命周期的建筑工程造價管理具有科學性,在指導人們全面性、自發(fā)地投入從多種可行性方案中按照成本最小化原則,來進行最佳投資方案的選擇十分關鍵。其次,從設計方案角度來看,對于引導設計者按照全生命周期建筑工程造價管理科學規(guī)律,進行建筑設計及建材的合理選擇,從而達到降低成本目的非常重要。最后,從建筑工程項目實施的角度來看,由于施工組織者是在對于全生命周期建筑工程造價進行了系統分析與考慮,因此對于施工方案的選擇、安排及策劃將具有更高的科學性及合理性。
二、當前存在的全生命周期建筑工程造價管理現狀
由于全生命周期建筑工程造價管理在我國的推行應用時間相對較短,各項工作處于起步和摸索階段,因此存在著系列問題亟待解決。
其一,在我國開展全生命周期建筑工程造價管理缺乏科學的制度保障。我國建筑行業(yè)企業(yè)在過去的工程造價管理模式下發(fā)展已久,使建筑工程造價管理形成了一種相對適應的假象。盡管全生命周期建筑工程造價管理相對于傳統模式,更加有利于對建筑工程工作者日常行為的規(guī)范,并旨在對所有相關人員、環(huán)節(jié)進行協調控制,但由于從傳統模式到新型工程造價模式的過渡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有科學完善的制度作為保障,因此在新時代發(fā)展背景下顯示出一定不適應性。
其二,開展基于全生命周期的建筑工程造價管理工作缺乏相應的技術人才做支撐。在整個工程造價管理過程中,技術人才為核心,是保障科學的市場分析、財務運算統計和協調管理的主體。然而,我國目前呈現出一種高素質核心技術人才緊缺的形勢,建筑工程造價管理工作也不例外。這種局面與我國根深蒂固的傳統應試教育模式密不可分,不僅嚴重制約了對于創(chuàng)新人才的培養(yǎng),而且使得很多技術人員眼高手低、缺乏必要的實踐性。這對于全生命周期建筑工程造價管理工作進度的開展及質量的保障造成了嚴重的阻礙。
三、全生命周期建筑工程造價管理工作改善措施
第一,全生命周期建筑工程的造價管理工作離不開統一計算。這一過程的實施需要在收集、整理、分析及整合大量工程造價數據和已有成果的基礎上展開。這就要求相關人員做好統一計算,促進職工化系統的完善構建和標準化、劃一化計算規(guī)則、計量單位的形成,以此實現對于工程管理工作的科學、合理考量和控制。統一計算具有自身優(yōu)勢,即將各行業(yè)建設工程項目全生命周期成本進行統一管理,具有計算方式統一性,造價信息全面性、權威性等優(yōu)點,能夠有效克服對于工程造價管理板塊的錯誤分割而帶來的誤差性。
第二,完善建立制度保障。鑒于全生命周期建筑工程造價管理貫穿于建設前、建設中及建設后各個環(huán)節(jié),而完善的制度因其強大的隱形力量,能夠起到良好規(guī)范、統籌作用。因此,要針對每一環(huán)節(jié)、細節(jié)制定出具體制度。如,在建筑工程建設前期,要借助于制度對設計者日常工作進行規(guī)范,明確要求其形成了對于市場需求的全面把握、有效理解后,進行外形、實用性和質量的科學設計;在任何生命周期階段一旦發(fā)現惡意偷工減料問題,嚴格按照制度進行規(guī)范和出發(fā),及時、盡可能挽回損失;另外,在后期維護和拆除過程中,以制度對工作人員的翻新和拆除行為進行規(guī)范,從而促進安全性和效率的有效提升。
第三,做好人才培養(yǎng)和儲備工作。為了做好技術人才培養(yǎng)和儲備工作,工作人員在進行全生命周期建筑工程造價管理過程中要圍繞技術核心需求,正視存在于當前工作中的重難點,即以自身情況為人才計劃制定依據,實現科學的人才挖掘和招攬,從而為工程造價工作提供技術人才保障。盡管企業(yè)需要為技術人才支付的報酬薪金相對較高,但工程耐用性、實用性及美觀性的提升為企業(yè)所創(chuàng)造的價值是不可估量的。另一方面,企業(yè)需根據實際需求,有針對性的進行人才培訓,不僅強化員工的專業(yè)技能素養(yǎng),而且要強化其擁有強烈的責任心,擁有視企業(yè)為家的榮辱感。為了保障員工工作積極性的提高和責任感、榮辱感的增強,企業(yè)應建立一定的獎懲機制、福利待遇制度及晉升機制,引導員工合理安排職業(yè)規(guī)劃,保障其舒心工作、全身心服務工程建設。
四、總結
在新時代下,基于全生命周期的建筑工程造價管理對于工程建設而言是效益和質量提升的需要,與傳統模式相比更有利于建筑工程企業(yè)健康發(fā)展。在本文中,筆者從基于全生命周期的建筑工程造價管理概述、我國現階段全生命周期建筑工程造價管理情況及相關工作改善措施三方面展開論述?,F代建筑工程企業(yè),唯有從傳統經濟發(fā)展模式中解脫出來,尋求全面良性發(fā)展道路,才能求的長遠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錢閃光,李云. 全過程造價管理與全生命周期造價管理的對比研究[J]. 西部探礦工程.2010(06).
[2]王永萍,曹雪嬌. 全生命周期造價管理對建筑節(jié)能的影響研究[J]. 現代物業(yè)(上旬刊).2011(06).
[3]竹隰生,彭金平. 我國工程造價信息化建設的障礙及制度保障體系[J]. 工程管理學報. 2015(02).
[4]彭德艷. 淺論基于BIM的工程項目全壽命周期造價管理[J]. 長沙鐵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3(01).
[5]董士波,周慧,周家栓. 工程造價管理跨越式發(fā)展應重點解決的幾個突出問題[J]. 鐵路工程造價管理. 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