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雪冬
(江蘇省建湖縣第二人民醫(yī)院 江蘇 建湖 224700)
病毒性腦膜炎是一種由病毒感染引起的軟腦膜彌漫性炎癥綜合征[1]。此病患者的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頭痛、發(fā)熱、嘔吐和眩暈等,嚴重影響其生活質(zhì)量[2]。相關(guān)的臨床實踐證實,對病毒性腦膜炎患兒進行綜合性護理可有效地緩解其不良情緒,提高其家長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為了進一步證實此護理方法的有效性,筆者對2013年3月~2015年2月期間我院收治50例病毒性腦膜炎患兒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研究?,F(xiàn)將研究結(jié)果報告如下:
本次研究的對象為2013年3月~2015年2月期間我院收治50例病毒性腦膜炎患兒。這50例患兒的病情均符合臨床上規(guī)定的病毒性腦膜炎的診斷標準并被確診[3]。我們將這50例患兒隨機分為綜合組和普通組,每組各有25例患兒。在普通組25例患兒中,有女性患兒13例,有男性患兒12例。他們的年齡在6歲至15歲之間,平均年齡為10.62±2.57歲。他們發(fā)病至入院的時間為19小時至35小時,平均時間為22.52±2.64小時。在綜合組25例患兒中,有女性患兒15例,男性患兒10例。他們的年齡在5歲至14歲之間,平均年齡為10.52±2.41歲。他們發(fā)病至入院的時間為19小時至37小時,平均時間為23.62±2.48小時。兩組患兒在性別、年齡和發(fā)病至入院的時間等一般資料方面相比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1 為普通組患兒使用常規(guī)護理模式進行護理,具體方法如下:(1)對患兒的病情進行監(jiān)測。(2)對患兒進行飲食護理和用藥護理。
1.2.2 在進行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chǔ)上,為綜合組患兒進行綜合性護理,進行綜合性護理的具體方法如下:
1.2.2.1 進行心理護理 病毒性腦膜炎患兒受頭痛、發(fā)熱、嘔吐和眩暈等癥狀的影響,很容易出現(xiàn)煩躁、焦慮和恐懼等心理應激反應,這些不良的心理狀態(tài)會嚴重影響其治療的依從性和治療的效果[4]。針對這一情況,護理人員要協(xié)同患兒的家長對患兒進行撫慰,鼓勵患兒不要害怕,并使用親切、簡單的語言與其進行交流,以緩解其不良情緒,提高其治療的依從性。同時,護理人員要詳細地向患兒及其家長講解病毒性腦膜炎發(fā)生的原因、臨床上治療病毒性腦膜炎的主要方法和治療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項,并重點向他們介紹治療成功的病例,以幫助他們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
1.2.2.2 進行輸液護理 在病毒性腦膜炎患兒進行輸液治療的過程中,護理人員要仔細觀察其輸液部位皮膚和血管的情況,若其輸液部位出現(xiàn)藥液外滲或皮下血腫,應及時為其更換輸液的位置。同時,護理人員可根據(jù)患兒的喜好為其播放輕松、舒緩的音樂,以轉(zhuǎn)移其注意力,緩解其負面情緒。此外,護理人員可指導患兒在接受靜脈穿刺時使用腹式呼吸法進行呼吸,以緩解其緊張感和恐懼感。
1.2.2.3 進行癥狀護理 臨床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病毒性腦膜炎患兒常會出現(xiàn)高熱、驚厥等癥狀。針對這一情況,護理人員要加強對患兒的巡視,密切觀察其是否出現(xiàn)眼球震顫或口角抽動的癥狀,一旦出現(xiàn)上述癥狀應立即為其取平臥位,將其頭部偏向一側(cè),并對其進行吸痰,以防止其呼吸道發(fā)生堵塞。同時,護理人員要定時為患兒進行體溫測量?;純喝舫霈F(xiàn)高熱的癥狀,護理人員要及時告知醫(yī)生對其進行治療,并遵照醫(yī)囑為其進行物理降溫。
護理結(jié)束后,觀察并記錄兩組患兒治護的效果、SAS(焦慮自評量表)的評分和對護理服務的總滿意率。其中,SAS評分的滿分為100分,患兒的得分越高說明其焦慮的癥狀越嚴重。
(1)顯效:經(jīng)過治療,患兒的臨床癥狀和體征明顯好轉(zhuǎn),其Fugl-Meyer的評分在95分以上。(2)有效:經(jīng)過治療,患兒的臨床癥狀和體征有所好轉(zhuǎn),其Fugl-Meyer的評分在50分至95分之間。(3)無效:經(jīng)過治療,患兒的臨床癥狀和體征未好轉(zhuǎn),其Fugl-Meyer的評分在50分以下??傆行?(顯效例數(shù)+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我們使用SPSS17.0軟件包對本次實驗的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 s )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n(%)表示,采用x2檢驗,用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護理結(jié)束后,普通組患兒SAS的評分為55.62±3.86分,綜合組患兒SAS的評分為44.54±3.75分。綜合組患兒SAS的評分明顯低于普通組患兒,二者相比差異具有顯著性(P< 0.05)。
護理結(jié)束后,在普通組患兒中,治護效果為顯效者有3例,為有效者有16例,為無效者有6例,普通組患兒治護的總有效率為74.00%(19/25)。在綜合組患兒中,治護效果為顯效者有9例,為有效者有16例,綜合組患兒治護的總有效率為100.00%(25/25)。綜合組患兒治護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普通組患兒,二者相比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詳細結(jié)果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治護效果的比較 [n(%)]
護理結(jié)束后,綜合組患兒的家長對護理服務的總滿意率為92.00%(23/25),普通組患兒的家長對護理服務的總滿意率為68.00%(17/25)。綜合組患兒的家長對護理服務的總滿意率明顯高于普通組患兒的家長,二者相比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
本次研究的結(jié)果顯示,在接受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chǔ)上接受綜合性護理的綜合組患兒其治護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只接受常規(guī)護理的普通組患兒,其SAS的評分明顯低于普通組患兒,其家長對護理服務的總滿意率明顯高于普通組患兒的家長。
綜上所述,對病毒性腦膜炎患兒進行綜合性護理的臨床效果確切,可有效地緩解其不良情緒,提高其家長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
[1] 劉靜, 王春梅.病毒性腦膜炎并下肢深靜脈血栓病人的護理[J].護理研究,2013,27(19):1995-1996.
[2] 黃鳳霞, 黃麗娟, 文啟琴等.綜合護理干預在病毒性腦膜炎患兒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5,22(10):164-165.
[3] 游美英.人性化護理干預在小兒病毒性腦膜炎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5,29(08):122-123.
[4] 王盼利.病毒性腦膜炎患兒的行為護理干預[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5,13(22):247-248.
[5] 楊玲玉.探討康復護理在小兒重癥病毒性腦膜炎護理中的臨床應用效果[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31(03):178-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