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杰++++官杰++++曹娜娜
摘要:本文采用對比的方法,比較了GB/T 8878—2014和GB/T 8878—2009新舊標準在檢測項目、產品技術要求以及檢測方法等方面的主要差異與特點,同時對標準中不完善的地方提出建議,以期望對控制棉針織內衣的產品質量提供參考。希望對國內相關紡織服裝企業(yè)有所幫助。
關鍵詞:棉針織內衣;新標準;舊標準;修訂;指標
《棉針織內衣》標準是針織內衣行業(yè)內應用最為廣泛的標準之一,標準最早為GB/T 8878—1988,分別于1997年、2002年和2009年進行了修訂,現行版本為GB/T 8878—2009,從2009年12月1日開始實施,至今已有6年的時間,對我國內銷的棉針織內衣起到很好質控作用。但是隨著針織內衣行業(yè)的不斷發(fā)展,產品種類的不斷增多,企業(yè)在執(zhí)行GB/T 8878—2009時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實際操作疑難問題。根據我國針織行業(yè)的發(fā)展和市場需求,針織標委會修訂了棉針織內衣標準,棉針織內衣標準GB/T 8878—2014《棉針織內衣》(以下簡稱新標準)代替了GB/T 8878—2009《棉針織內衣》(以下簡稱舊標準)。新標準是產品質量與消費品質量提升的體現,不僅更明確地規(guī)范和細化了棉針織內衣產品的理化性能要求,充實和完善了成品質量缺陷的判定依據,也順應時代的發(fā)展,增補了一些新的檢測項目。標準的更新調整使《棉針織內衣》標準更完善,信息更明確,要求更具體。本文在舊標準的基礎上一起解讀一下新標準中變動的地方,幫助讀者更具體地認識新標準。
1 適用范圍
新標準對該標準的適用范圍給予了更明確的規(guī)定,對棉的含量給了明確的規(guī)定:本標準適用于鑒定棉纖維含量不低于50%的針織內衣的品質,舊標準中對標準的適用范圍要求為:本標準適用于鑒定棉針織內衣品質,棉混紡、交織的針織內衣可參照執(zhí)行,并且新標準明確指出“本標準不適應于年齡在36個月及以下的嬰幼兒服飾”,這就意味著新標準不再適用于嬰幼兒棉針織內衣產品,對生產企業(yè)和檢測機構在選用產品標準的時候提供了準確的依據。
2 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新標準中對引用文件有所調整,刪除了GB/T 251 《紡織品 色牢度試驗 評定沾色用灰色樣卡》和GB/T 2911 《紡織品 三組分纖維混紡產品定量化學分析法》,新增GB 9994《紡織材料公定回潮率》,GB/T 3921和GB/T 8629規(guī)定引用年代號,取消了GB/T 6411《針織內衣規(guī)格尺寸系列》的年代號。
3 內在質量要求
舊標準將棉針織內衣按照織物結構分為單面織物、雙面織物和絨織物三類產品。在新標準中取消了面料織物結構的分類,三類面料采用相同的考核指標,方便生產企業(yè)和檢測機構選用標準。
3.1 頂破強力
新標準中修改了頂破強力的指標要求,較舊標準有較大的提高。新標準中對頂破強力的考核不再區(qū)分單面織物、羅紋織物、絨織物以及雙面織物,而是要求所有需要考核的產品頂破強力均要≥250 N。與舊標準中單面織物、羅紋織物、絨織物頂破強力指標≥150 N相比,新標準中頂破強力指標提高幅度較大,這就要求生產企業(yè)不斷提高產品的質量以適應標準要求。新標準中將氨綸織物修改為彈性織物(彈性織物是指含有彈性纖維的織物或羅紋織物)。新標準中擴大了對頂破強力的不考核范圍,新增抽條和爛花結構的產品及羅紋織物不考核頂破強力。
3.2 纖維含量
新標準調整了纖維含量的標準方式。纖維含量的規(guī)范標注是對各服裝企業(yè)產品的基本要求,纖維含量的標注方式由舊標準中的“凈干含量”調整為新標準中“結合公定回潮率”的纖維含量。這是因為,在實際穿著和使用過程中,紡織纖維本身就有回潮率,纖維結合公定回潮率的比例才能正確表示樣品的實際纖維配比,因此,新標準的修改更具有實際意義和準確性。
3.3 水洗尺寸變化率
新標準中取消了面料按照組織結構的不同水洗尺寸變化率考核指標也不同的要求,舊標準中水洗尺寸變化率對絨織物、雙面織物、單面織物、彈力織物均有各自不同的考核指標。新標準中水洗尺寸變化率對各織物指標要求統(tǒng)一。新、舊標準要求范圍見表1。由表1可看出,新標準中對水洗尺寸變化率的調整較大,對面料水洗尺寸變化率這一考核指標從嚴要求。
表1 新標準對水洗尺寸變化率的要求指標
3.4 色牢度
新標準中對色牢度的修改主要是合并了印花部位和非印花部位的耐皂洗色牢度、耐摩擦色牢度指標要求,也就意味著整件產品耐皂洗色牢度和耐摩擦色牢度均要滿足標準要求。深色產品的耐濕摩擦色牢度一等品的考核指標較舊標準提高了半級。與舊標準相比,新標準中對印花產品的耐皂洗色牢度的優(yōu)等品和一等品的指標均提高半級。對印花產品來說耐皂洗色牢度和耐摩擦色牢度的考核指標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指標變化詳見表2)。這些指標的改變對不同顏色織物的考核更合理,更符合實際生產、質量控制和市場的需求。
4 試驗方法
4.1 內在質量的試驗方法
舊標準中要求頂破強力和水洗尺寸變化率試驗前需將試樣平攤在平滑的平面上,在標準大氣中放置4 h,再進行試驗,新標準中頂破強力不需要進行預調濕,而水洗尺寸變化率則要求試驗前,需按GB/T 6529規(guī)定的標準大氣進行預調濕,調濕至符合要求后進行試驗,對放置時間沒有要求。新標準中規(guī)定了頂破強力的試驗引用的方法為GB/T 19976—2005,增加了標準的年代號;新標準中修改了耐皂洗色牢度的試驗方法,規(guī)定了標準應用的年代號,為GB/T 3921—2008;纖維含量引用的試驗方法刪除了GB/T 2911,增加了GB 9994規(guī)定,并且纖維含量要求結合公定回潮率計算;新標準中將可分解芳香胺染料修改為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新標準中細化了水洗尺寸變化率測量部位;新標準中對上衣的橫向測量給予明確規(guī)定,上衣橫向要求以前身的測量值作為計算依據,并且褲類的橫向測量方法中取消了對兒童、中童與成人測量方法的不同,均要求由橫襠測量線向下10cm處衡量,新標準要求晾干后的試樣放置在規(guī)定的溫濕度條件下的平臺上靜止4 h,比舊標準延長2 h。endprint
4.2 外觀質量的試驗方法
新標準中外觀質量檢驗條件不再采用40W的青光燈。
4.2.1 表面疵點
新標準中對表面疵點的評等規(guī)定進行了幾處調整。新標準刪除了3個 (面子跳紗、里子紗露面、底邊明針)不常見疵點;調整了部分疵點的考核方法,原標準中“油棉、飛花、油針、縫紉油污線”采用幾厘米幾處的量化考核方法,按”輕微、明顯、顯著“描述,提高了標準中表面疵點評等的可操作性;新標準中對“紋路歪斜”、“縫紉曲折高低”的指標要求更嚴格,因為這兩項疵點會嚴重影響產品的美觀性(新舊標準對比詳見表3)。
4.2.2 規(guī)格尺寸偏差
新標準中規(guī)格尺寸偏差不再區(qū)分兒童、中童和成人,而是按長度方向和寬度方向統(tǒng)一要求。舊標準中指出圓筒合肩或印滿身花產品胸寬公差增加0.5 cm,新標準中則對圓筒合肩或印滿身花產品沒有特殊要求。舊標準中大部分指標只有負偏差,而沒有正偏差,新標準修改后,均為正負偏差,更適合行業(yè)需求。新標準規(guī)格尺寸偏差詳見表4。
表4 新標準規(guī)格尺寸偏差
4.2.3 對稱部位尺寸差異
新標準中將本身尺寸差異修改為對稱部位尺寸差異,并且新標準中尺寸范圍劃分更細。更為細致的劃分體現了對產品質量的更高要求。新標準在舊標準的基礎上把≤15 cm范圍又劃分為≤5cm和>5cm且≤15cm,≤5cm的對稱部位尺寸差異有了更嚴格的要求。新標準中規(guī)定≤5cm對稱部位尺寸差異范圍為優(yōu)等品≤0.2cm,一等品≤0.3cm,合格品≤0.4cm。
4.2.4 縫制規(guī)定
新標準中對縫制規(guī)定的要求較舊標準更為簡單明了,對舊標準中4.4.5.2和4.4.5.3中提及的要求新標準中沒有要求,取而代之的是:領形端正、線頭修清。
5 判定規(guī)則
新標準將抽樣數量作為判定規(guī)則的一部分,并且對其做了修訂。取消了舊標準中按交貨批抽樣,外觀和內在質量抽樣時按批分品種、色別隨機抽樣,取消對規(guī)格尺寸的要求。內在質量的判定要求更為簡練,外觀質量的判定要求也相應地取消了規(guī)格尺寸的要求。
6 復驗
新標準修改了復驗內容。新標準中關于復驗規(guī)定簡單明了。任何一方對所檢驗的結果有異議時,均可要求復驗。復驗結果按6.2、6.3規(guī)定執(zhí)行,判定以復驗結果為主準。
7 結束語
總之 ,修訂后的GB/T 8878—2014在技術要求項目設置和考核指標上做了較大的修改和補充,參照了國際標準和國外同類產品先進標準,既維護了消費者的權益,又考慮到了生產企業(yè)的實際情況,體現了技術先進、經濟合理、安全可靠、協調配套的原則,使標準更加完善合理,更加符合產品的發(fā)展趨勢,有利于企業(yè)提高產品質量,也便于檢測機構規(guī)范操作,同時也體現了標準從生產指導型向消費指導型轉變,但一些細節(jié)的問題仍需繼續(xù)改進和完善。
企業(yè)和檢測機構在選用新標準時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新標準中取消了棉針織內衣按照織物結構分為單面織物、雙面織物和絨織物的分類方式,采用統(tǒng)一的考核指標;二是對原有檢測項目的指標進行修改,主要涉及水洗尺寸變化率、耐皂洗色牢度、耐摩擦色牢度及部分外觀質量的考核指標,總體來說,考核指標更加嚴格,企業(yè)在生產過程中應加強這方面的監(jiān)控。
(作者單位:山東省纖維檢驗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