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秀玲
化學發(fā)光免疫分析技術檢測乙肝兩對半的效果分析
楊秀玲
目的研究化學發(fā)光免疫分析(CLIA)技術檢測乙型肝炎(乙肝)兩對半的效果。方法558例乙肝患者,均采取酶聯(lián)免疫吸附實驗(ELISA)及CLIA行血清學檢查,分析檢測結果。結果ELISA實驗對乙肝兩對半的陽性率分別為:乙肝表面抗原63.80%、乙肝表面抗體43.91%、乙肝e抗原81.72%、乙肝e抗體61.65%、乙肝核心抗體53.23%。CLIA實驗對乙肝兩對半的陽性率分別為:乙肝表面抗原95.16%、乙肝表面抗體44.98%、乙肝e抗原97.13%、乙肝e抗體60.93%、乙肝核心抗體53.94%。CLIA實驗檢測患者血清乙肝兩對半中表面抗原、e抗原檢測陽性率明顯高于ELISA抗原抗體凝集實驗的陽性率,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兩種檢驗方法表面抗體、e抗體和核心抗體的陽性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CLIA技術對乙肝兩對半的結果的陽性率中,表面抗原、e抗原明顯高于ELISA,表面抗體、e抗體、核心抗體與ELISA無差異。
化學發(fā)光免疫分析;乙型肝炎兩對半;酶聯(lián)免疫吸附實驗
乙肝由乙肝病毒引起,主要病理基礎為急慢性肝損傷導致嚴重的后果,患者預后不好甚至危及患者生命[1]。目前世界上發(fā)展中國家主要的乙肝病毒篩查實驗為ELISA實驗,該實驗雖對于患者與攜帶者有較高的鑒別能力,但亦存在一些假陽性率和假陰性率,可能給正?;颊咴斐蓻]必要的心理壓力和漏診一些乙肝患者,對患者造成一定不良影響。針對此問題,本院從CLIA技術檢測入手,對乙肝患者進行研究。具體研究結果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院于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乙肝患者558例,來自本院肝病專家門診就診患者356例、來自本院傳染病??苹颊?02例。其中男318例,女240例,患者年齡5~80歲,平均年齡(31.37±16.55)歲;所有患者中急性肝炎患者138例,慢性肝炎患者200例,慢性攜帶者220例。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于本院檢驗科抽血化驗,患者清晨空腹于抽血室靜坐20min后,抽取肱靜脈血5ml于枸櫞酸鈉抗凝管中,放入3000 r/min的離心管中離心10min后靜置,取適量上清液于待測試管中,分別進行ELISA實驗及CLIA實驗,分別進行乙肝5項的檢測并記錄,對558例患者的檢測結果進行綜合分析。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ELISA實驗對乙肝兩對半的陽性率分別為:乙肝表面抗原63.80%、乙肝表面抗體43.91%、乙肝e抗原81.72%、乙肝e抗體61.65%、乙肝核心抗體53.23%。CLIA實驗對乙肝兩對半的陽性率分別為:乙肝表面抗原95.16%、乙肝表面抗體44.98%、乙肝e抗原97.13%、乙肝e抗體60.93%、乙肝核心抗體53.94%。CLIA實驗檢測患者血清乙肝兩對半中表面抗原、e抗原檢測陽性率明顯高于ELISA抗原抗體凝集實驗的陽性率,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兩種檢驗方法表面抗體、e抗體和核心抗體的陽性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乙肝為目前世界上傳播最為廣泛的傳染性疾病之一,主要發(fā)生于發(fā)展中國家,波及范圍廣泛[2]。臨床上多見到慢性肝炎患者,人群中潛伏大量慢性肝炎患者。因其癥狀不典型,故患者多無自覺癥狀,不會去醫(yī)院檢查治療,慢性肝炎遷延不愈,最終將發(fā)展為肝硬化和肝癌[3]。因乙肝患者早期癥狀不嚴重,其晚期并發(fā)癥危及生命,故早期診斷治療乙肝至關重要[4]。臨床上常用的ELISA篩查實驗的準確性有一定缺陷,尋找一個全新的方法取代它是有必要的。
CLIA技術是一種全新的具有高度敏感性和高度特異性的檢測技術??捎糜诟鞣N抗原、抗體等的生物化學檢測,是一種最新的免疫測定技術[5]。其作用體系包含兩個部分即免疫反應體系和化學發(fā)光體系。免疫反應體系參與免疫反應物之間的生物化學反應,與抗原抗體等免疫物結合行成復合體?;瘜W發(fā)光體系是利用化學發(fā)光物質經催化劑作用后由基態(tài)轉換為激發(fā)態(tài),原子狀態(tài)變換過程中產生光子,使抗原抗體結合物發(fā)光,提高了傳統(tǒng)篩查技術的敏感性,大大提高了對乙肝的檢出[6,7]。
本次實驗結果顯示,ELISA實驗對乙肝兩對半的陽性率分別為:乙肝表面抗原63.80%、乙肝表面抗體43.91%、乙肝e抗原81.72%、乙肝e抗體61.65%、乙肝核心抗體53.23%。CLIA實驗對乙肝兩對半的陽性率分別為:乙肝表面抗原95.16%、乙肝表面抗體44.98%、乙肝e抗原97.13%、乙肝e抗體60.93%、乙肝核心抗體53.94%。CLIA實驗檢測患者血清乙肝兩對半中表面抗原、e抗原檢測陽性率明顯高于ELISA抗原抗體凝集實驗的陽性率,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兩種檢驗方法表面抗體、e抗體和核心抗體的陽性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CLIA技術對乙肝兩對半的結果的陽性率中,表面抗原、e抗原明顯高于ELISA,表面抗體、e抗體、核心抗體與ELISA無差異,為慢性肝炎患者的檢出帶來福音,值得臨床廣泛推廣。
[1]官燕飛,彭建明,陳艷玲,等.2種全自動化學發(fā)光免疫監(jiān)測系統(tǒng)低值乙肝表面抗體定量測定結果的比較.國際檢驗醫(yī)學,2013,34(13):1740-1742.
[2]馬連學,李艷菊,魏巍,等.化學發(fā)光微粒免疫法和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檢測乙肝表面抗原的結果對比分析.中國實用醫(yī)藥,2014,9(9):89-90.
[3]吳淑霞,范軍,張儉,等.兩種方法檢測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標志物結果分析.寧夏醫(yī)科大學學報,2015,37(3):344-346.
[4]閆文潤,王晶晶,岳仙紅.急診外科病房開展優(yōu)質護理服務的實踐與效果.全科護理,2012,10(1):68-70.
[5]王燕,尹秋霞,竇恒利.化學發(fā)光法和酶聯(lián)免疫法作為篩選試驗測定丙肝抗體的評價.標記免疫分析與臨床,2013,20(4): 246-250.
[6]胡國茂,胡章學.化學發(fā)光免疫分析定量檢測乙肝病毒標志物方法學研究.標記免疫分析與臨床,2004,11(3):157-159.
[7]張繼東.化學發(fā)光免疫分析法與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檢測乙肝病毒標志物的比較.中國全科醫(yī)學,2008,11(14):1299.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23.034
2016-11-08]
116021 遼寧省大連市沙河口區(qū)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