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道豐
梔子清肝湯加減聯(lián)合甲巰咪唑片治療初發(fā)性甲亢效果觀察
陳道豐
目的評價梔子清肝湯加減聯(lián)合甲巰咪唑片治療初發(fā)性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甲亢)的臨床效果。方法98例初發(fā)性甲亢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9例。對照組單用甲巰咪唑片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梔子清肝湯加減治療。觀察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癥狀和甲狀腺激素水平。結果治療1個療程后,觀察組患者甲狀腺激素水平優(yōu)于對照組,觀察組臨床癥狀恢復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7.96%,高于對照組的79.59%,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梔子清肝湯加減聯(lián)合甲巰咪唑片治療初發(fā)性甲亢的臨床效果顯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病情,值得推廣應用。
梔子清肝湯;甲巰咪唑;初發(fā)性甲狀腺功能亢進癥;臨床效果
本研究為了評價梔子清肝湯加減聯(lián)合甲巰咪唑片治療初發(fā)性甲亢的臨床效果,對本院98例初發(fā)性甲亢患者進行研究,以供臨床參考。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本院就診的98例初發(fā)性甲亢患者,經過排查均符合甲亢的診斷標準,并排除其他甲狀腺疾病。將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9例。對照組:男19例,女30例;平均年齡(37.25±6.30)歲;病程(1.25±0.31)年;病情分級:輕型12例、中型19例、重型18例。觀察組:男12例,女37例;平均年齡(36.80±6.95)歲;病程(1.33±0.25)年;病情分級:輕型10例、中型20例、重型19例。兩組患者年齡、病情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者在治療期間禁止進食含碘的食品。對照組口服甲巰咪唑片,開始劑量2片(10 mg)/次,3次/d,病情控制后逐漸減量,0.5~1片/次,3次/d,持續(xù)治療3個月。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上聯(lián)合使用中藥方劑梔子清肝湯加減治療?;A方劑組成:茯苓、白芍各15 g,梔子、牛蒡子各12 g,牡丹皮、柴胡各10 g,當歸8 g,川芎、甘草各6 g。①心悸癥狀加用柏子仁、酸棗仁各15 g,遠志8 g。②多食癥狀加白虎湯。③煩躁癥狀添加龍膽草、夏枯草各15 g,黃芩12 g。④手顫癥狀加用石決明25 g,鉤藤12 g,刺蒺藜10 g。煎服,1劑/d,2次分服,持續(xù)治療3個月。
1.3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治療前和治療3個月后,記錄每例患者血清中游離三碘甲狀腺原氨酸(FT3)、游離甲狀腺素(FT4)、血清促甲狀腺素(TSH)。治療前后觀察患者的臨床癥狀[多汗、煩躁、疲憊、眼突、甲狀腺腫大(甲腫)、心慌],每項為0~3分,0分為無癥狀,分數越高越嚴重。療效評定標準:痊愈:癥狀消失且總分下降幅度為>95.00%;顯效:癥狀明顯改善且總分下降幅度為70.00%~94.00%;有效:癥狀改善且總分下降幅度為30.00%~69.00%;無效:癥狀無變化或加重,總分下降幅度<30.00%??傆行?(痊愈+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甲狀腺激素水平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甲狀腺激素水平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臨床癥狀好轉情況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臨床癥狀好轉情況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FT3、FT4、TSH數值比較(±s)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組別 例數 時間 FT3(pmol/L) FT4(ng/dl) TSH(mIU/ml)觀察組 49 治療前 14.20±3.05 3.95±1.15 0.09±0.06治療后 5.13±1.02a 1.25±0.25a 2.05±0.23a對照組 49 治療前 14.12±3.47 3.87±1.30 0.08±0.08治療后 5.98±3.24 1.75±0.62 0.8±0.06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后的癥狀比較(±s,分)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組別 例數 多汗 煩躁 疲憊 眼突 甲腫 心慌觀察組 49 0.16±0.11a 0.25±0.03a 0.32±0.12a 0.27±0.05a 0.18±0.04a 0.26±0.05a對照組 49 1.53±0.34 1.82±0.14 1.36±0.52 1.20±0.11 1.06±0.31 1.63±0.17
2.3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痊愈28例、顯效12例、有效8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為97.96%。對照組痊愈19例、顯效10例、有效10例、無效10例,總有效率為79.59%。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甲亢是一種內分泌疾病,典型的臨床癥狀為多汗、煩躁、疲憊、眼突、甲腫、心慌等,中醫(yī)將其歸屬于“癭氣”范疇[1]。采用西醫(yī)治療的方法病情容易反復[2],據有關文獻報道,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甲亢效果顯著。
甲巰咪唑片的藥理機制是抑制甲狀腺內過氧化物酶的活性,阻礙T3與T4的合成[3]。該藥物口服后吸收迅速,生物利用率高,半衰期較長,能在較長時間內維持穩(wěn)定的血藥濃度,適用于各種類型的甲亢。但是甲巰咪唑片的不良反應較多,主要為皮疹、嘔吐、關節(jié)痛、再生障礙性貧血等。
中醫(yī)學認為甲亢的病因是情志內傷,導致的肝功能紊亂,所以治療該病以疏肝理氣、滋陰降火為原則[4]。梔子清肝湯方劑中的茯苓健脾,白芍補血,梔子瀉火除煩,牛蒡子疏散風熱,牡丹皮清熱涼血,柴胡舒肝和胃,當歸補血活血,川芎活血行氣,甘草補脾益氣等[5]。采用梔子清肝湯加減的治療方法進行對癥治療,根據初發(fā)性甲亢患者不同的臨床癥狀添加藥物,效果更顯著。
根據本次研究結果可知,觀察組在服用西藥治療的基礎上采用中藥梔子清肝湯加減治療,患者的多汗、煩躁、疲憊、眼突、甲腫、心慌等臨床癥狀有了較明顯的改善,治療3個月后總有效率為97.96%優(yōu)于對照組的79.59%,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各項血清學檢查指標均優(yōu)于治療前和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梔子清肝湯加減聯(lián)合甲巰咪唑片治療初發(fā)性甲亢,不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臨床癥狀,對于維持患者的甲狀腺激素水平也有較好的促進作用。
綜上所述,針對初發(fā)性甲亢患者,采用梔子清肝湯加減聯(lián)合甲巰咪唑片的方案治療效果更為明顯。
[1]劉守華.梔子清肝湯加減聯(lián)合甲巰咪唑片治療初發(fā)性甲亢效果觀察.實用中醫(yī)藥雜志,2016,32(2):144-145.
[2]韋耀麗.甲巰咪唑治療甲亢的研究進展.右江民族醫(yī)學院學報,2014,36(2):269-271.
[3]努爾加瓦爾·斯蘭別克.觀察甲疏咪唑聯(lián)合普萘洛爾在甲亢治療中的臨床療效.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6,8(2):138-139.
[4]黃玉芹,唐剛田,郭見光.甲狀腺結節(jié)伴有甲亢的治療體會.中國醫(yī)藥指南,2016,14(15):123-124.
[5]劉俠.中醫(yī)治療甲亢臨床治療進展.內蒙古中醫(yī)藥,2014,33 (2):121-122.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23.076
2016-10-19]
515152 汕頭市潮陽區(qū)大峰醫(yī)院內分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