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曉霞
摘 要:高中信息技術這門課程不是高考必考科目,因此很多學生對其沒有給予足夠重視。而且,信息技術課程是一門理論性與實踐性聯(lián)系密切的學科,學習起來有一定困難,加之教師的教學方法單一、枯燥,導致大部分學生對信息技術學習缺乏必要的興趣。調(diào)整教學方式,提高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興趣,構建高效率的課堂教學則成為每一位信息技術教師需要研究的課題之一。
關鍵詞:高中;信息技術;有效教學
高中信息技術是一門培養(yǎng)鍛煉學生實操能力的課程,對于高中學生來說較為重要,新課改對學生的學習也提出新的要求,要掌握好這一學科。基于此,本文就結(jié)合以下幾點進行淺析。
一、實施個性化教學模式
個性化教學模式最大的好處就是能照顧到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高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青春期,容易產(chǎn)生叛逆心理,信息技術又是一門相對枯燥的學科,不是高考必考科目,因此很難引起學生的重視。教師要深入了解學生的想法,結(jié)合學生的個性與學習能力,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例如,在第一節(jié)課教學時,教師就可以先調(diào)查,了解每一個學生的興趣愛好,有效記錄下來。下次上課時,結(jié)合學生的興趣與能力的不同,分成不同的小組。對于那些基礎知識較扎實的學生多給予支持,鼓勵他們將自身優(yōu)勢充分發(fā)揮出來,同時也要鼓勵其他學生都參與到小組活動中,共同探討、一起學習、共同進步。對于基礎知識較薄弱的學生,需要耐心指導、引導、耐心講解、及時鼓勵,以此來提高他們學習的積極性,讓每個階段的學生都能各取所需,各有收獲。
二、提問方式要靈活多樣,深入淺出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有疑問才會有思考。教師設置問題時,要注意問題是否能引發(fā)學生的思考興趣,要充分了解學生日常生活關注的焦點是什么,喜歡什么,在設置問題時適當穿插進去,則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發(fā)情感上的共鳴。例如,在探究“幻燈片制作”時,可以適當加入一些學生都較為喜歡的音樂、視頻,學生獨立創(chuàng)作時,可以讓他們自由發(fā)揮,不要拘泥于課本,這樣的課堂也不會過于枯燥。再如,在探究“計算機安全與使用道德”的相關知識時,設置這樣的問題:我們都害怕病毒入侵我們的身體,計算機是否也一樣呢?這樣的問題更具親和力,而且還不會顯得提問過于枯燥,易引起學生的思考,學生在問題的引導下也會對新知識進行深入探究。
三、明確角色定位,用好啟發(fā)教學方法
孔子曾說過:“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边@里的“憤”指的是經(jīng)過思考想弄明白但是沒有理解的那種抑郁的心理狀態(tài),這時教師就應該引導學生把問題捋順,即“發(fā)”?!般眲t是經(jīng)過思考,想要表達出來但是又表達不出來的窘境,這個時候教師就要及時指導學生,幫助學生正確表達出來。
現(xiàn)階段的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啟發(fā)式教學則是處于教師講解和學生思考之間的一種有效活動形式,也是在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較為常用的一種有效教學方法。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過:“教任何功課的最終目的都在于不需要教。如果學生進入這樣一個境界當中:能自己主動去探索,主動去辨析,主動去歷練,進而再獲得正確的知識以及熟練的能力,豈不是就不需要教了嗎?學生之所以需要學練,最終目的也是要達到這樣的境界?!边@里主要強調(diào)的是教師在教學時要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鼓勵他們“自己探索、自己辨析、自己歷練”,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在實踐活動中發(fā)揮好主導者的作用。學生一旦愿意主動去思考、主動去實踐,使學生積極參與到實踐當中。通過實踐活動提高信息技術的應用水平,只有這樣才會對信息技術知識有正確理解,他們也才能更好地、更高效地系統(tǒng)學習、掌握信息技術的相關知識。
例如,教學《信息技術(必修)》時,在探究關于視頻制作時,則可以借助多媒體輔助方式,把視頻制作的各個環(huán)節(jié)與步驟充分、細致地展示出來,以此來滿足學生的實際需要,為學生掌握知識提供了一定的空間。
總而言之,學習是一個不斷進取的過程,信息技術本身就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教師要想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就要讓課堂變成師生平等交流的平臺,要把學習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信任學生,讓他們成為學習的主人,讓他們在課堂上取得一定的“成就”——學到新知識、掌握新技能。一節(jié)信息技術課猶如一部電影,教師要當好這場電影的“導演”,要合理分配學生在電影中的角色,把“主角”的特色充分表現(xiàn)出來,促使全體學生都能自主參與、積極思考,進而再主動創(chuàng)造。
參考文獻:
[1]呼鐵生.“微課”:區(qū)域教育信息資源發(fā)展的新趨勢[J].電化教育研究,2011(10).
[2]楊小建.從體驗入手 向理解推進:《網(wǎng)絡通信工作原理》教學實錄與評析[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3(07/08):59.
[3]帥建英.高中信息技術課程《設計與創(chuàng)作》選修模塊校本課程設計與開發(fā)[D].華東師范大學,2011.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