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論刑法案例教學的相關問題

      2016-01-29 03:50:46
      法制博覽 2015年35期
      關鍵詞:具體運用案例教學刑法

      楊 俊

      蘇州大學王健法學院,江蘇 蘇州 215006

      ?

      論刑法案例教學的相關問題

      楊俊

      蘇州大學王健法學院,江蘇蘇州215006

      摘要:刑法學不僅是一門具有較強理論性的學科,其真正的生命力還在于具備了豐富的應用性和實踐性。因此刑法學的教學尤須注重基礎理論和法律操作的有機結合,也即理論與實踐的融會貫通。而要實現(xiàn)上述教學要求,采用案例教學的方法無疑是科學有效的途徑,同時也是必然的選擇?;诖?,本文擬就刑法案例教學中的相關問題略作探討。

      關鍵詞:刑法;案例教學;案例選擇;具體運用

      一、開展刑法案例教學的必要性

      刑法學是法學專業(yè)的主干、核心課程之一,在法學教育中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因此,刑法的教學質量將直接關系到法學專業(yè)學生專業(yè)能力和理論水平的高低。誠然,刑法學主要是以犯罪、刑事責任和刑罰作為其研究對象的一門法學學科,申言之,正確處理罪刑關系理應成為刑法學研究的重要課題與核心內(nèi)容。然而,對罪刑關系的認識和把握卻殊非易事,因為無論刑法總則還是刑法分則,都與罪刑關系有著不解之緣,在總則中,刑事立法者以明文的形式規(guī)定了罪刑法定原則、罪責刑相適應的原則、罪刑適用的效力范圍、犯罪的概念、刑事責任等關于犯罪與刑事責任、刑罰的一些原則性規(guī)定,而分則則以罪狀和法定刑的形式表現(xiàn)著罪刑關系??梢哉f,刑法總則和刑法分則所規(guī)定的關于犯罪、刑事責任和刑罰的一系列制度都是刑法適用的根據(jù),它們都是法學家們在歷史長河中磨礪出的刑法智慧并轉化為實定的刑法。[1]由此可見,刑法學確實是一門理論性極強的學科。

      當然,刑法學除了具有突出的理論性外,由于刑法本身應當是現(xiàn)實的、有生命的法律,所以就決定了刑法學還應具備豐富的應用性和實踐性。須知,以刑法為研究對象的刑法學不能不關注現(xiàn)行刑事立法和司法,應用性和實踐性本來就應當成為刑法學的生命和靈魂,是刑法學得以發(fā)展和繁榮的源泉,離開應用性和實踐性,刑法學的發(fā)展也就失去了生命力,這是刑法學的學科屬性使然。[2]基于此,刑法學的教學亟需強化應用性和實踐性的環(huán)節(jié)。當然,扎實的基礎理論也是有效指導實踐的前提,因為豐富的理論能夠指導實踐的良性循環(huán),這一點亦不可忽視。可見,刑法學的教學必然要求在掌握基礎理論和注重法律操作這兩個方面均不能有所偏廢,而要做到二者的有機結合與融會貫通,筆者認為,采用案例教學的方法不失為一種科學有效的途徑。

      有學者指出,由于判例是活生生的司法素材,學生通過學習判例,獲知判例得以作出的司法過程,可以培養(yǎng)一種法律思維與裁判技能。[3]誠然,刑法案例是現(xiàn)實社會生活中形形色色、復雜多變的犯罪現(xiàn)象的反映和體現(xiàn),同時通過刑法案例也可以有助于了解刑法從規(guī)定到判決的形成過程以及刑法規(guī)定在司法過程中的應用、變化過程。畢竟,抽象的立法規(guī)定抑或刑法理論只是呈現(xiàn)出一種應然的狀態(tài),而現(xiàn)實生活卻充滿著變數(shù),雖然相關法條明文禁止的行為可以涵蓋現(xiàn)實生活中大部分犯罪現(xiàn)象,但不可否認在應然和實然之間始終存在著一定的差距。德國學者考夫曼就曾說過:“尋找大前提的過程,是一個目光往返于規(guī)范與事實之間的過程,一方面要針對規(guī)范調(diào)試生活事實,即將具體的案情經(jīng)由結構化成為類型化的案件事實;另一方面還要針對生活事實調(diào)試法律規(guī)范,即將抽象的法律規(guī)范經(jīng)由解釋成為具體化的構成要件,只有使法律規(guī)范與生活事實交互作用,才能夠發(fā)現(xiàn)裁判規(guī)范?!盵4]很顯然,刑法案例具有實然性。正因如此,筆者認為,在刑法的教學中,教師更應該通過列舉現(xiàn)實生活中發(fā)生的案例來闡述刑法理論,使得刑法理論呈現(xiàn)出了一種更加開放的狀態(tài)。另一方面,教師通過列舉案例來授課,不僅具有較強的可信性和說服力,也更具有生動性和趣味性,進而能增強課堂教學的效果。然而,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有的教師仍然將主要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對刑法理論的深入細致的講解,盡管其出發(fā)點較好,教學的認真態(tài)度也值得肯定,但有時候教學效果卻難以盡如人意,主要還是因為這種教學方法囿于從概念到概念、從理論到理論的思辨之中,不但弱化了學生在課堂中的思維主動性,而且也忽視了學生對刑事法律的適時性追蹤學習,導致學生在學習和研究刑法的過程中出現(xiàn)了“理論與實踐兩層皮”的現(xiàn)象。[5]試想一下,假如學生在課堂上一味接受的是形式僵化、呆板,內(nèi)容抽象、枯燥的“灌輸式”“填鴨式”的教學內(nèi)容,而缺乏師生之間的互動式交流,那么久而久之,學生長期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地位,卻無從發(fā)揮其主觀能動性,也就無法引起他們對刑法學習的興趣,更無法調(diào)動起他們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筆者認為,此種狀況亟需改變,而運用案例教學的方法恰好可以彌補上述教學模式的不足,因為通過案例來闡述刑法理論確實可以使復雜的問題簡單化,枯燥的知識趣味化,抽象的道理具體化,從而幫助學生排疑解惑。除此之外,筆者還認為,經(jīng)過案例教學的系統(tǒng)訓練,學生們不僅看問題的思路更廣更全面,而且能夠真正領會刑法的應用性和實踐性,從而顯著提升他們綜合運用理論知識去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如此一來,當學生們在司法實務中面臨真正的法律問題時也不會有束手無策、無從下手之感,反而能夠應付自如、游刃有余,這樣也就有助于他們今后更加勝任自身的工作崗位。

      二、刑法案例教學中的案例選擇

      刑法案例教學主要就是指在刑法學教學過程中,教師以典型的刑事案例為載體,引導學生探尋其中蘊含的法律關系,在互動討論中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使其掌握相關刑法學理論的一種教學方法。[6]那么遵循如此的教學要求,筆者擬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就如何具體開展刑法案例教學的問題作一些初步的探討。

      案例的選擇顯然是開展刑法案例教學的首要基礎和前提,因為現(xiàn)實生活中的案例浩如煙海,但并不是所有案例都適宜于教學,同樣適宜教學的案例也因教學對象、教學目標不同有所區(qū)分。所以,教師如何選擇案例,選擇什么樣的案例引入課堂教學是案例教學法能否取得成功的關鍵。

      一是案例應當具有現(xiàn)實性。案例的現(xiàn)實性意味著案例要與社會生活相聯(lián)系,來源于社會生活,并要隨著社會生活發(fā)展而不斷更新。畢竟,刑法教學的最終目的是使學生能夠運用已經(jīng)掌握的知識技能去解決現(xiàn)實中發(fā)生的案件。因此,案例的選擇要關注的是當下的社會現(xiàn)實,而不是源于主觀臆想。[7]事實上,現(xiàn)實生活中發(fā)生的真實案件不可能都與刑法理論體系中的各個知識點“逐一對應”,也即有時候不容易遇到“正中下懷”的案例,那么在這樣的情況下,很多教師為了詮釋既存的法律和司法解釋的合理性,或者為了盡可能讓刑法的知識點都能蘊含于案例之中,就不得已去編造或加工一些虛構的案例來遷就于現(xiàn)有的知識體系。應當說,虛構的案例并非絕對不可采用,但如果采用過多,就會有脫離現(xiàn)實的危險。例如在講解“犯罪未遂和犯罪既遂”時曾引用過一個“經(jīng)典”案例分析:甲、乙、丙三人在沙漠中行走,甲與丙有仇,想殺死丙,就趁丙不注意在其水壺中下毒。乙與丙也有仇,于是將丙的水壺弄漏,最后丙渴死。甲乙兩人事先沒有共謀。問甲乙兩人分別構成何種犯罪?對于這個案例,雖然從理論上講可以幫助學生了解犯罪未遂和犯罪既遂的區(qū)分,但該案例本身卻經(jīng)不起推敲,在現(xiàn)實生活中幾乎不可能發(fā)生,試問丙既然和甲、乙都有仇,那么為何此三人又會同行?警察又是如何在沙漠中找到丙的尸首,從而發(fā)現(xiàn)了一起故意殺人案?又有什么樣的證據(jù)證明甲曾經(jīng)投毒,而乙也想殺死丙呢?可以說,上述案例被抽象為課堂講解的標本,但其缺陷在于案例事實與社會真實相隔離,因而在一定程度上欠缺現(xiàn)實性。有鑒于此,為了滿足現(xiàn)實性的要求,刑法案例教學還是應當盡可能多地采用一些真實的案例,這樣可信性較高,說服力也較強。事實上,現(xiàn)實生活中大量真實案例如果能在課堂上被列舉,無疑更具生動性和實踐性,也更能說明問題。在筆者看來,近年來我國發(fā)生的一些爭議較大的熱門刑事案件都可以作為能夠達到教學目標的適合案例,例如許霆惡意取款案、惡性醉駕交通肇事及危害公共安全案、鄧玉嬌自衛(wèi)殺人案、藥家鑫故意殺人案、吳英集資詐騙案、林森浩投毒案以及佘祥林、趙作海冤假錯案等,可謂不一而足。除此之外,在《法制日報》、《檢察日報》、《人民法院報》等報刊上所刊登的疑難案例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指導性案例等,都應在刑法教學過程中引起必要的關注。

      二是案例應當具有典型性。典型案例最能反映相關法律關系的內(nèi)容和形式,而相關法律規(guī)范的適用則更能反映案件事實和法律規(guī)范的對應關系。[8]因此,選擇典型案例開展刑法教學也是相當重要的,畢竟刑法教學中罪與非罪、此罪與彼罪、數(shù)罪與一罪等問題的界限往往很難把握,如果案例缺乏典型性,則不僅會出現(xiàn)教學內(nèi)容的交叉重復,還容易導致學生混淆所學知識,造成基礎不牢,影響教學效果。概而言之,案例的典型性就要求所選案例最好是司法實踐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影響力,且關注度較高,同時又是最能充分說明刑法原理的案例。例如講到刑法的罪數(shù)理論中的連續(xù)犯時,教師不妨列舉曾轟動全國的馬加爵故意殺害四名同窗室友案作為例子,該案既表明了連續(xù)犯的特征,又具有直觀性和現(xiàn)實性;又如講到婚內(nèi)強奸的定性問題時,教師不妨以1994年發(fā)生的遼寧白某某強奸案和1999年發(fā)生的上海王某某強奸案作為典型案例,引起關于婚內(nèi)有奸或婚內(nèi)無奸的討論;還有同為侵犯財產(chǎn)的犯罪,盜竊、詐騙和侵占之間究竟應該如何區(qū)分,對此問題,教師當然可以選擇2008年的許霆案作為典型案例來幫助學生理解。許霆利用ATM機出錯而惡意取款171筆,合計17.5萬元,對于該案,許霆的惡意取款行為有沒有對銀行構成欺詐?這就涉及其是否構成詐騙罪。另外,其具有非法占有銀行資金的目的不言而喻,但此非法占有目的究竟產(chǎn)生于何時?即許霆是事先合法取得銀行資金然后基于此目的將這些資金非法據(jù)為己有還是在非法占有目的支配下實施惡意取款行為,這就涉及到許霆的行為究竟構成盜竊罪還是侵占罪。通過討論許霆案,學生可以進一步弄清盜竊罪、詐騙罪和侵占罪之間的界限,而且討論類似這樣的案例也會引起學生們極大的興趣。應當說,司法實踐中諸如此類的典型案例還是比較多的,這些案例不但社會關注度高,容易引發(fā)學生的興趣,而且其所涉及的理論知識又具有廣闊的延伸性和可探討性,學生通過分析這類案件,可以達到區(qū)分和鞏固理論知識的目的,并得到更多的收獲。[9]可以說,學生們通過對典型案例的了解,往往可以觸類旁通,舉一反三,對運用所學刑法理論知識分析今后發(fā)生的類似案件可以做到得心應手。

      三是案例應當具有適度性。所謂案例的適度性,就是指所選的案例應該在內(nèi)容和形式上都適宜教學。詳言之,在內(nèi)容上,案情應該簡潔、難度應當適中。[10]在筆者看來,如果所選案例過于簡單,沒有什么爭議,大家都會,一看就知道答案,學生就會感到?jīng)]有意思,會降低他們學習的興趣,所以不宜選擇過于簡單的案例。有學者指出,為了增強學生的分析能力,案例的選擇就要有一定的難度,有可能表現(xiàn)為涉案當事人數(shù)量多,法律關系較為復雜,定性上存在一定困難等,不管其疑難性表現(xiàn)在一個方面還是多個方面,總之案例的選擇不能簡單化,否則就失去了開發(fā)學生思維的意義。[11]不過,反過來講,所選案例也不宜難度過大,考慮到如果案例過于疑難復雜的話,超出了學生的知識水平范圍,學生們就不知道從何處下手去分析問題,容易產(chǎn)生畏難情緒或者依賴思想,造成冷場,從而不利于調(diào)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達不到預期的目的。所以,案例的適度性還是很重要的,當然,其中的分寸不易拿捏,從一定程度而言,這也考察了教師的實際教學水平和對相關案例的評估選擇能力。

      三、在刑法教學中如何具體運用案例教學模式

      案例的選擇是刑法案例教學的重要前提,但在選好案例之后,如何將其有效地運用于教學過程中,也是極其重要的。筆者認為,在刑法教學中案例教學模式的具體運用應當包含如下幾個方面。

      首先是案例的展示。可以說,在考慮法學案例教學的目標時,案例往往是作為主體出現(xiàn)的,即教學過程依賴于案例展開,教學所要追求的教學效果是通過案例所展示出來的某個規(guī)則、某種思維。[12]由此凸顯了案例展示的重要性,刑法案例教學亦不例外,教師同樣需要重視案例的展示,因為教師在教學之前就將案例展示出來,這樣在課前學生就能夠對相關的資料進行充分的閱讀和收集,并且能夠自行的對之進行思考。與此同時,教師需要使學生充分準備好對案例的討論內(nèi)容,也即讓學生們事先知道案例后明白需要回答什么樣的問題,并結合問題進行思考,從而在討論時有話可說。[10]當然,具體來說,案例展示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例如可以向學生發(fā)放與案例相關的紙質文字材料,或者在課堂上清楚、明白地描繪案例的內(nèi)容,也可以廣泛運用現(xiàn)代多媒體技術,在課堂上播放教學案例視頻等,還可以將事先挑選好的案例交給學生,并指導學生開展模擬法庭審判活動等??梢哉f,以上不同的案例展示方式在實際的教學中完全可以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和不同的教學階段加以靈活運用,其間要盡量發(fā)揮每種案例展示方式的優(yōu)勢,并克服所存在的不足,同時,還可根據(jù)需要綜合采用多種方式,而并不單純固守其中一種方式??傊?,案例展示的目的正是為了使刑法案例教學最終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其次是互動式的分析和討論??梢哉f,分析和討論案例應當是刑法案例教學功能發(fā)揮最完整、最強烈的環(huán)節(jié)。過去,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教師是教學的唯一主體,學生被單純視為教學的客體,教師是知識的“播送器”,而學生則僅是知識的“接收臺”。在傳統(tǒng)灌輸式的教學模式下,學生的主體性被忽視了。而在案例教學模式下,學生的主體性被發(fā)現(xiàn),成為與教師相對應的學習主體。因此,在案例教學過程中,一方面應發(fā)揮教師作為教學主體的引導作用,另一方面應調(diào)動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主導作用。[6]這就意味著當教師把案例展示給學生之后,接下來對案例的分析就不是教師的一種單方行為了,而是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概而言之,就是教師所展示的案例中必須包含著問題,并且引導學生針對這些問題而展開分析和討論,在這過程中,教師和學生都參與其中,并具有互動性?;邮浇虒W是案例教學模式獲得成功的重要保證,因為互動式教學是一種改變課堂教學中教師絕對權威的主導地位,創(chuàng)造出師生平等、合作、和諧的課堂氛圍,使師生在知識、情感、思想、精神等方面的相互交融中實現(xiàn)教學相長的一種新的教學理念,它的本質是平等與相互尊重。[13]誠然,通過互動式的分析和討論,就改變了以往學生們面臨問題時習慣服從或被動接受教師所給的現(xiàn)成“答案”,而不去主動思考的狀況,學生不再迷信所謂的“答案”,甚至在經(jīng)過思考后還可以質疑和挑戰(zhàn)“答案”的權威性,這樣就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學習的主體性,盡管有時學生對案例所呈現(xiàn)問題的思考結論不一定準確,但只要是經(jīng)過自身的思考作出相應判斷,并經(jīng)過持續(xù)的分析和討論,逐步完善自己的看法,就會有利于其批判精神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培養(yǎng)。而作為教師則需要明確,在這種互動式的教學過程中,其所起的主要是啟發(fā)和引導的作用,畢竟他們不是裁判員、評論家和仲裁者,所以在案例的分析和討論的過程中應注意啟發(fā)和引導的方法和技巧,就是一般不要過早地直接表露自己的觀點,以避免約束學生的思維空間。如學生分析判斷有錯誤,可以采取針對性提問的方式,不是正面糾正,而是引導學生認識到問題出在哪里,自我修正。[14]當然,教師也需要把握方向,控制好課堂的討論節(jié)奏,避免學生的討論偏離主題。總之,在互動式的教學中,通過教師的有益啟發(fā)和引導,能讓學生切身體會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全過程,同時這也是一個動態(tài)的、復雜的和創(chuàng)新的過程。

      再次是教師的歸納總結。這一環(huán)節(jié)其實也是相當關鍵的,因為教師所進行的歸納總結實質上是對法學知識的系統(tǒng)化整理工作,這是十分必要的。因為教學案例的紛繁復雜容易混淆學生有限的思維,難免在案例學習的過程中忽視了相關理論的比較及案例問題在整個法學理論體系中的定位,從而導致法學理論應用的錯位和失誤。另外,并非所有的知識點都能尋求典型案例的分析,法學知識的系統(tǒng)化整理可以拾遺補闕,保證整個法學理論體系的完整性。[15]具體而言,在對案例進行了互動分析和討論的基礎上,教師應及時給予歸納和總結,當然,歸納和總結并不是簡單地給出案例所涉問題的答案就萬事大吉了,而是重點要指出案例中爭議的焦點和癥結所在,并把分析和討論的結果所依據(jù)的理論背景和知識點交代清楚,當然還要歸納每次討論的優(yōu)點和不足,例如學生們的思路是否對頭,分析的方法是否恰當,解決問題的途徑、手段是否正確以及對刑法理論的理解是否透徹等。此外,教師在最后如果能給學生提供一個完整的答案,那是最好不過的,有的案例無法給出標準答案的,也應盡量地給出一些傾向性意見,這樣一來,就減少了學生對分析和討論結果的疑惑性和盲目性,而且他們通過對比,如果差異較小,容易增強信心,激發(fā)干勁,為下一輪的案例教學奠定良好基礎。[7]

      最后是學生的提問。課堂教學的時間畢竟有限,有時候學生想要真正地掌握并能運用所學理論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課后還必須不斷地進行反思與總結,那么在此過程中肯定還會遇到不少的疑難或困惑,所以師生之間進行課后的交流也是非常必要的。學生不妨在課后就刑法案例中尚沒有弄清楚的地方通過各種方式和途徑繼續(xù)向教師提問,讓教學過程得到有效延伸。針對學生的提問,教師應盡可能地逐一耐心解答,解決學生心中的疑問,可以說,這一環(huán)節(jié)能夠使整個案例的討論得以升華,進一步集中體現(xiàn)了師生之間在教學過程中的良性互動關系。[8]況且,正如唐代詩人韓愈在《師說》中所言:“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庇袝r候學生經(jīng)過認真思考后,其所提問題往往帶有新的思路,新的視角和新的創(chuàng)意,這對教師而言也是很有啟發(fā)意義的,教師通過學生反饋式的提問中也可促使自己去進行再學習和再思考,彌補自身知識結構上的盲點和空白,進一步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和促進自己的專業(yè)成長。由此可見,學生的提問對教師也是大有裨益的。惟其如此,才是真正意義上實現(xiàn)了教學相長。

      [參考文獻]

      [1]夏利民,李恩慈主編.法學教育論[M].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6:432.

      [2]趙秉志.刑法基本問題[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54.

      [3]陳興良.判例刑法學(上卷)[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18.

      [4][德]亞圖·考夫曼.法律哲學[M].劉幸義等譯.臺灣:臺灣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0:237.

      [5]趙微.“三維立體式”刑法教學法研究[J].中國大學教學,2008(7).

      [6]馮江菊.案例教學法在刑法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經(jīng)濟研究導刊,2009(29).

      [7]劉文燕.案例教學法在刑法教學中的運用[J].教育探索,2014(12).

      [8]張惠芳.淺議案例在刑法教學中的運用[J].山西警官高等??茖W校學報,2008(4).

      [9]張波.淺談刑法教學中案例的選取與運用[J].教育探索,2013(12).

      [10]何希道.淺議在刑法教學中如何進行案例教[J].新鄉(xiāng)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1).

      [11]牟文義,田建強.我國法學本科教育的理論與實踐[M].吉林:吉林大學出版社,2010:93-94.

      [12]李政輝.案例教學的困惑與反思——以商法教學為例[J].高等教育研究學報,2010(2).

      [13]鄧中文.互動式案例教學法的應用研究——以刑法案例教學課程為視角[J].臨沂師范學院學報,2010(1).

      [14]任彥君.法學教育中案例教學的實施[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08(1).

      作者簡介:楊俊(1978-),男,江蘇蘇州人,法學博士,博士后,蘇州大學王健法學院講師,研究方向:刑法學。

      中圖分類號:D914-4;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4379-(2015)35-0010-04

      猜你喜歡
      具體運用案例教學刑法
      過度刑法化的傾向及其糾正
      法律方法(2021年4期)2021-03-16 05:35:02
      淺談導電高分子在電磁屏蔽材料中的運用
      探析互動式教學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運用
      考試周刊(2016年95期)2016-12-21 01:14:38
      尊重學生差異 開展有差異的教學
      簡議和聲理論與其在高校鋼琴教學中的具體運用
      案例教學在機械創(chuàng)新設計課程中的應用
      考試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2:16:11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案例教學的幾點思考
      大學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8:13:04
      EXCEL在《投入產(chǎn)出法》案例教學中的應用
      科技視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10:02
      《運籌學》教學模式探討
      科技視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1:38:37
      刑法適用與刑法教義學的向度
      刑法論叢(2016年3期)2016-06-01 12:15:17
      合山市| 抚州市| 繁昌县| 抚松县| 象州县| 新蔡县| 惠安县| 定边县| 岳西县| 淅川县| 茂名市| 绥阳县| 永福县| 彭泽县| 会理县| 天长市| 莆田市| 呈贡县| 浠水县| 信丰县| 芜湖县| 遵义县| 特克斯县| 体育| 民和| 喜德县| 玉屏| 普宁市| 十堰市| 车险| 洛宁县| 菏泽市| 沙田区| 乳山市| 斗六市| 潼关县| 额尔古纳市| 扬州市| 霸州市| 遂宁市| 平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