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 巖 王紅霞 陳隨清
河南中醫(yī)學院,河南 鄭州 450046
?
《中藥鑒定學》課程設置與教學方式初探
鄭巖王紅霞 陳隨清*
河南中醫(yī)學院,河南鄭州450046
【摘要】中藥專業(yè)是中醫(yī)藥院校的主干專業(yè)之一。《中藥鑒定學》既是中藥專業(yè)的主干課程,同時也是重要的專業(yè)課程?!吨兴庤b定學》的課程設置在中藥專業(yè)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在《中藥鑒定學》的教學改革中,課程設置及教學方式應以學生為本。
【關鍵詞】中藥鑒定學;課程設置;教學改革;教學方式
中藥專業(yè)是中醫(yī)藥院校的主干專業(yè)之一?!吨兴庤b定學》是中藥專業(yè)的主干課程,也是重要的專業(yè)課?!吨兴庤b定學》是鑒定和研究中藥的品種和質量,制定中藥標準,尋找和擴大新藥源的應用學科,是在繼承中醫(yī)藥學遺產(chǎn)和傳統(tǒng)鑒別經(jīng)驗的基礎上,運用現(xiàn)代自然科學的理論知識和技術方法,研究和探討中藥的來源、性狀、顯微特征、理化鑒別、質量標準及尋找新藥等的理論和實踐問題,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專業(yè)學科。[1]因此,《中藥鑒定學》的課程設置在中藥專業(yè)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在新一輪教學改革中,應轉變教學理念,由以教師為主導的傳統(tǒng)教學方式轉變?yōu)橐詫W生為本的新教學方式,《中藥鑒定學》的課程設置也應以學生為本。課程設置和教學方式的改變將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效果,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更好地達到中藥學專業(yè)的培養(yǎng)目標和社會對中醫(yī)藥人才的要求。通過對轉變教學理念的學習,結合筆者數(shù)年的教學經(jīng)驗,在此對以學生為本的《中藥鑒定學》課程設置與教學方式提出幾點思考。
1在充分了解學生的前提下進行相應的教學設計
以學生為本,首先應充分了解學生的情況,包括學生的知識結構,學生對本課程的興趣和疑問,學生對已講過知識的掌握和應用程度等。教師作為教育者,其思維模式偏重于“教”,而學生作為學習者,其思維模式偏重于“學”,二者并不完全相等。教師對學生往往并不是十分了解,教師之所想與學生之所需往往會有偏差,教師的教學目的也難以準確的傳達給學生。有時對學生的嚴格要求還會激起學生的逆反心理,對教學效果起到反作用。只有充分傾聽學生的心聲,才能充分了解學生。傾聽是了解的基礎,是溝通和交流的基礎,更是以學生為本的基礎。
我校開設《中藥鑒定學》的專業(yè)較多,包括中藥專業(yè)(本科),中藥專業(yè)(專升本),中藥制藥專業(yè),中藥資源專業(yè),市場營銷專業(yè)等。不同專業(yè)的課程設置并不完全相同,先期課程也不完全相同,如市場營銷專業(yè)未開設《藥用植物學》,且《中藥鑒定學》課時較少,而中藥資源專業(yè)先期課程中不僅包括《藥用植物學》,還包括《藥用動物學》、《藥用礦物學》及《植物生理生態(tài)學》等課程。如果不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做出相應的教學設計,則不能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會導致學生對部分內(nèi)容“聽不懂”或者覺得部分內(nèi)容“重復”,從而降低學習興趣和學習效果。為此,首先要通過課外的交流和溝通,充分了解學生,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設計相應的教學內(nèi)容和環(huán)節(jié),如市場營銷專業(yè)的課堂教學側重于中藥的性狀鑒別,而中藥資源專業(yè)可以在已學過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如中藥的道地產(chǎn)地、商品規(guī)格、品質評價等。通過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結果表明大多數(shù)學生對中藥鑒定的新方法、新技術及其應用更感興趣,在教學設計中可以部分重點中藥為例,介紹其鑒定過程中新方法、新技術的應用。
2《中藥鑒定學》實驗課程設置應提高綜合性、設計性實驗的比重
《中藥鑒定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專業(yè)學科,因此,中藥鑒定學教學中實驗課程至關重要。通過問卷調查,90%以上的學生都反應實驗課課時太少,每次實驗課都很緊張,常常做不完實驗或是只能草草寫完實驗報告,強烈希望增加課時。以學生為本的課程設置,應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而提高實驗課比重,增加實驗課課時,能增加學生實驗操作的機會,鍛煉學生的操作能力,這正是以學生為本的體現(xiàn)。以往每次實驗課進行的實驗項目較為單一,多側重于某一類中藥的顯微鑒別,學生不能得到充分的鍛煉,而綜合性實驗項目的開設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將所學過的知識綜合應用的能力,如依據(jù)藥典對某一中藥進行鑒定,包括基源、性狀、顯微、理化等方面。不同的實驗項目可分組進行,實驗結果組間共享,這樣既鍛煉了學生的團結協(xié)作能力,又在有限的課時內(nèi)開展了更多的實驗項目,有助于學生實驗操作能力的提高。在實驗過程中,學生才能對中藥的鑒定、《中國藥典》的意義及中藥的質量標準有更深刻的體會。
設計性實驗項目主要包括未知中藥的鑒別(藥材、飲片及粉末)以及中藥質量標準的制定等,由于實驗課時有限,設計性實驗項目的開展以查閱資料,設計實驗方案為主,而未知中藥的鑒別則可作為主要的實驗考核方式之一,每組的實驗方案以PPT形式作簡單的報告,由教師和其他各組同學提問,報告組給予回答。在設計實驗方案的過程中,不僅鍛煉了學生們的科研思維,為以后進一步的學習和工作打下基礎,而期間的團隊合作和PPT報告對學生們的能力也是很大的提高。
中藥鑒定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必須理論聯(lián)系實際,強化實驗教學,注重學生實驗能力的培養(yǎng),特別是正確鑒別中藥品種的真?zhèn)渭百|量優(yōu)劣的能力。但目前實驗考核方式為實驗報告和實驗考試(2~3種未知混合中藥粉末鑒別),只要結果正確就能得分。這種考核方式無法真實全面地反映學生的綜合實驗技能和實驗操作能力,不排除部分學生猜的答案正確從而得分的可能性。而傳統(tǒng)的實驗報告僅為“照本宣科”,學生為節(jié)約時間,常常對著課本畫圖,而非將所觀察到的顯微特征進行繪圖,這樣實驗報告的得分并不能反映學生實際的中藥鑒定能力。
因此,中藥鑒定學的實驗考核形式應多樣化:一是增加中藥材、中藥飲片的識別,這樣,不僅能考察學生對中藥的顯微鑒別能力,還極大提高了學生辨認藥材的能力。在學生對中藥進行綜合鑒別的過程中,不僅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使學生對傳統(tǒng)的中醫(yī)藥文化有更深刻的認識。二是強調實驗的操作規(guī)范,這樣不僅能更全面地檢測學生的操作能力,也為以后從事中藥鑒定工作打下基礎。三是強調實驗報告過程中的思考與提高,例如在一般實驗項目中不僅考察學生的鑒定結果和繪制的顯微鑒別特征圖,而且因地制宜根據(jù)實驗內(nèi)容提出一些問題使學生思考,例如水分/灰分測定結果偏高/偏低的可能原因,或者中藥性狀發(fā)生變化的原因及對品質有無影響等,讓學生在實驗過程中自己觀察并進行歸納總結,在綜合性、設計性實驗項目中讓學生設計實驗方案,綜合多種鑒別方法,以鑒別藥材真?zhèn)?,并對藥材質量進行評價。這樣能夠引導學生思考實驗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使學生將所學知識系統(tǒng)化,培養(yǎng)學生對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并從中體驗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重要性。在實驗報告的書寫過程中,即是對實驗過程的歸納總結,也鍛煉了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以學生為本的實驗考核方式,考核的并不是單一的鑒別能力,而是學生的綜合能力,考核的并不僅僅是結果,而是過程,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生的能力得到了鍛煉,素質也得到了提高。
3應加強課外實踐教學
《中藥鑒定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專業(yè)學科。因此,中藥鑒定學教學中除理論教學外,還要注重加強課外實踐教學,將專業(yè)理論知識與豐富的實踐教學相結合[2]。中藥鑒定學是以形態(tài)教學為主的直觀性強的學科,其四分之三的內(nèi)容都是形態(tài)教學[3],在教學過程中,講述理論知識的同時,結合藥材實物,與學生形成良好的教學互動,不僅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也使教學效果有了很大提高。課外實踐教學可以充分利用現(xiàn)有資源,例如中藥飲片展廳、展板、中藥標本館、校園中的藥用植物等。在課堂之外,可引導學生自行前去觀察,歸納總結藥材的性狀特點和鑒別的重點,理論結合實際,以培養(yǎng)學生的實際鑒別能力。這樣既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也充分利用了課外時間,培養(yǎng)了學生對中藥鑒定的興趣。除此之外,我校中藥傳承班還開展了亳州中藥材市場的實踐活動,在藥材市場,學生們不僅每天觀察到大量的藥材和飲片,對中藥的產(chǎn)地、商品規(guī)格、真?zhèn)蝺?yōu)劣等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在考察過程和實踐報告的書寫過程中,學生們紛紛表示收獲良多,極大地擴展了視野,然而單靠課堂上所學的理論知識,在實際中藥鑒定過程中是不夠的,不僅需要豐富的鑒別經(jīng)驗的積累,更需要多種鑒別方法和新技術的應用。
在課外實踐教學過程中,應充分開展探究式教學與研究式教學,教師在課堂上并不一定需要,也不一定都能夠把所有問題都解決,而是可以將一些問題留給學生去探究和研究。并可以結合開放實驗室項目,大學生創(chuàng)新項目等,指導學生自己選擇感興趣的課題進行研究,或是與教師本人的課題相結合,使學生更多接觸新方法、新技術,將課堂上所學的理論知識應用于研究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科研思維和能力,為以后進一步的深造打下基礎。
總之,《中藥鑒定學》的課程設置和教學方式均應以學生為本,課程及實驗設置應注重體現(xiàn)不同專業(yè)差異,加強實驗及實踐活動,教學過程中應注重引導學生的積極主動性,鍛煉學生的能力。課程設置和教學方式的改變將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效果,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更好的達到中藥學專業(yè)的培養(yǎng)目標和社會對中醫(yī)藥人才的要求。
參考文獻
[1]康廷國.中藥鑒定學[M].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2012:7.
[2]王紅霞.中藥鑒定學培養(yǎng)目標的分析與研究[J].藥學教育,2002,18(2):30-31.
[3] 王紅霞,陳隨清.《中藥鑒定學》課外實踐分析與探討[J].中國醫(yī)藥導報,2009,6(28):119-120.
[4]肖井雷,劉玉翠,姜大成.淺談中藥鑒定學教學模式改革[J].中國藥房,2011,22(20):1917-1919.
The Course Setting And Teaching method OF The Authentic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Zheng YanWang HongxiaChen Suiqing*
Henan University of TCM,Zhengzhou,Henan,450046
Abstract: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as one of the main major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lleges. The Authentic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was one of the main and important major courses. The course setting of the Authentic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has the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professional education. In the education reformation of the Authentic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the course setting and teaching method should take students as fundamental.
Key words:Authentic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Course Setting; Reform in Education;Teaching Method
(收稿日期:2015.12.16)
【中圖分類號】R286.0;G423.0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8517(2016)05-0183-02
作者簡介:鄭巖(1983-),女 ,河南開封人,講師,研究方向:中藥質量控制研究。通信作者:陳隨清(1965-),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中藥資源及質量評價。E-mail:suiqingche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