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偉
青島市黃島區(qū)人民檢察院,山東 青島 266555
?
涉毒犯罪案件調查研究
張偉
青島市黃島區(qū)人民檢察院,山東青島266555
摘要:近年來,在司法機關的嚴厲打擊下,毒品犯罪案件的發(fā)案數(shù)卻居高不下,且有蔓延發(fā)展的勢頭,其發(fā)案特點、涉案人員范圍、擴散范圍都呈現(xiàn)許多新的特點。本文立足近年來司法機關查辦的案件,從案件中分析毒品犯罪案件在犯罪主體、犯罪形式等方面呈現(xiàn)出的新特點、新趨勢,分析涉毒人員鋌而走險實施毒品犯罪的原因和我國在毒品存在的不足,并相應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和應對措施。
關鍵詞:毒品犯罪;發(fā)案特點;犯罪原因;應對措施
一、毒品犯罪案件的新特點
2014年9月29日至2015年1月7日,山東警方在“百城禁毒會戰(zhàn)”中共破獲毒品犯罪案件4119起,抓獲涉毒犯罪嫌疑人4609名,繳獲各類毒品折合冰毒184公斤。從審查的逮捕案件分析,毒品犯罪案件呈現(xiàn)出新的犯罪特點值得重視。
涉毒人員構成呈多元化趨勢。(1)涉毒人員的職業(yè)多元化。以前多為有無業(yè)閑散人員、打工者,現(xiàn)在頻繁出現(xiàn)了大學教師、國有企業(yè)職工、出租車司機、酒吧和KTV等營業(yè)場所的老板、建筑工程承包領域的工作人員等職業(yè),職業(yè)多元化,他們在工作職業(yè)吸食毒品、從事毒品違法犯罪行為其中大學教師吸食、販賣毒品的案件讓人驚訝不已,可見毒品已經滲透到大部分行業(yè)領域。(2)涉毒人員的學歷水平多元化。以前涉毒人員的文化水平較低,現(xiàn)在有越來越多具有大學、研究生以上學歷的高學歷人員涉嫌毒品犯罪。(3)犯罪區(qū)域跨地域化。以前的毒品犯罪上下線比較單一,且犯罪區(qū)域相對比較集中?,F(xiàn)在的毒品案件涉案人員交叉聯(lián)系,錯綜復雜,且涉案人員跨區(qū)域流動性強,犯罪區(qū)域范圍廣,逐漸由城市向城鄉(xiāng)結合部蔓延。(4)年齡層次出現(xiàn)低齡化、女性化的趨勢。以前的毒品犯罪分子多為20至30歲的男青年居多,現(xiàn)在有逐漸低齡化的趨勢,且女性犯罪嫌疑人顯著增多。
毒品犯罪呈現(xiàn)半公開化的趨勢。原來的毒品犯罪人員較零散,涉案人員大都向配偶、親屬、朋友隱瞞其吸毒或犯罪的事實?,F(xiàn)在的涉案人員呈夫妻、朋友聚集的特點,夫妻或男女朋友共同吸食毒品,朋友圈內互相請客吸食毒品等情形屢見不鮮。
毒品傳播的方式呈現(xiàn)網絡化的特點。原來的毒品犯罪多為朋友介紹或者熟人搭橋,現(xiàn)在很多毒品犯罪通過QQ、陌陌等網絡交流平臺進行毒品傳播。通過網絡傳播,不認識的人也能很快的建立其聯(lián)系,毒品犯罪蔓延的速度較之前更加迅速便捷。
二、毒品犯罪的原因
毒品犯罪的利潤高。首先,毒品是國家嚴格管制的違禁品,在毒品犯罪中以冰毒最為常見。冰毒作為一種常見毒品,其成本低、制毒技術相對比較簡單。其次,由于毒品在不同地區(qū)存在幾倍甚至十幾倍的交易價格差,毒品有源源不斷的“市場需求”。為了獲取非法暴利,毒品犯罪人員把走私、販賣、運輸、制造毒品作為暴富的捷徑,不惜以生命、自由作賭注,鋌而走險。最后,一部分染上毒癮以后,為滿足毒癮和高昂的毒品消費開支,不得不走上以販養(yǎng)吸的道路,導致越陷越深的惡性循環(huán)。
三、毒品犯罪的防治措施
(一)加強對涉毒犯罪的刑事立法
一方面,為嚴厲打擊毒品,建議加強刑事立法,出臺相關司法解釋明確毒品犯罪的各種類型,以解決司法實踐中毒品犯罪認定難的問題。另一方面,建議降低涉毒犯罪的證據(jù)標準。由于毒品犯罪隱蔽性強和毒品交易的跨區(qū)域型、網絡化等特點,在毒品偵查時普遍存在取證難的問題,因此有必要降低涉毒犯罪的證據(jù)標準,以滿足嚴厲打擊毒品犯罪的需要。
(二)加大防治毒品的法律宣傳工作
由于毒品宣傳工作的嚴重不足,很多普通民眾對毒品并沒有深入的認識,也不知道毒品究竟有多么嚴重社會危害性。我們可以從兩方面加強毒品的防治宣傳工作。一方面,我們可以從當?shù)厮痉C關抽調一線辦案人員、檢察官、法官深入社區(qū)、農村、學校開展普法宣傳,通過生動鮮活的案例切實宣傳毒品的嚴重社會危害性。另一方面,我們以視頻、圖片的形式將法律知識、毒品案例通過網絡、電視向大眾宣傳毒品的危害,做到 “珍愛生命、遠離毒品”。本文歸納了毒品犯罪的新趨勢、新特點,總結涉毒分子走上道路的主要原因,通過分析我國在毒品治理中存在不足,提出了防治毒品犯罪的四項措施。當前我國禁毒形勢依然嚴峻復雜,我們要持續(xù)保持對涉毒犯罪活動的高壓態(tài)勢,健全完善相關機制,做好刑事立法,在全社會形成人人關心、齊抓共管的格局,全力維護社會的和諧穩(wěn)定。
[參考文獻]
[1]高貴君主編.毒品犯罪審判理論與實務[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9.
[2]趙長青,蘇智良.禁毒全書[M].北京: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1998.
[3]楊宗輝.偵查學總論[M].北京:中國檢察出版社,2009.
[4]莫關耀.毒品犯罪案件偵查教程[M].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0.
[5]張明楷.刑法學[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
[6]郝冬婕.毒品犯罪的現(xiàn)代化發(fā)展與防控對策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2.
作者簡介:張偉(1981-),男,回族,山東青島人,碩士研究生,青島市黃島區(qū)人民檢察院偵查監(jiān)督科,副科長,研究方向:刑法學。
中圖分類號:D922.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4379-(2016)13-016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