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上帝”考

      2016-02-03 16:14:20沈順福
      管子學(xué)刊 2016年1期
      關(guān)鍵詞:先帝詩經(jīng)上帝

      沈順福

      (山東大學(xué) 儒學(xué)高等研究院,山東 濟南 250100)

      ?

      學(xué)術(shù)考辨

      “上帝”考

      沈順福

      (山東大學(xué) 儒學(xué)高等研究院,山東 濟南 250100)

      摘要:上字既有時間在先之義,亦有空間在上之義。帝字本義含源頭之義。從詞源學(xué)的角度來說,“上帝”可能指早先的先帝、先王。從先秦與秦漢文獻來看,上帝與天是不同的。漢末開始稱天為天神、天帝。此后,上帝成了天的“別名”,人們用天取代了上帝。近代以來人們以上帝來指稱基督教的耶和華。上帝成了西方之神。故,人們通常誤以為上帝或指天,亦或指西洋神。中國先秦時期的上帝應(yīng)該指先帝。

      關(guān)鍵詞:上帝;天;先帝;《詩經(jīng)》

      上帝既是一個常見的語言表達,又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學(xué)術(shù)術(shù)語。自從基督教傳入中國之后,人們通常以上帝來翻譯God。比如利瑪竇曰:“吾天主,乃古經(jīng)書所稱上帝也……歷觀古書,而知上帝與天主,特異以名也?!盵1]21著名的漢學(xué)家、《論語》等經(jīng)典英譯者里雅格(James Legge)也從傳教士的立場出發(fā),以為“這個上帝便是我們的上帝”[2]4。在翻譯《大學(xué)》中的“上帝”一詞時,里雅格便用了God[3]375。隨著基督教在中國的傳播與影響力的加強,人們漸漸將“上帝”與基督教的上帝等同起來,以為上帝即指God、耶和華。這幾乎成為了一種常識。在基督教思想體系中,上帝無疑是其核心概念。

      從學(xué)術(shù)思想史的角度來看,人們之所以將基督教的耶和華與古漢語的上帝劃等號,顯然事出有因。因為中國學(xué)術(shù)界通常認為,中國古代的上帝指“天帝,天神”[4]33,“主宰之天,即所謂皇天上帝”[5]35,上帝即天。那么,中國古代的“上帝”是不是指稱天呢?它的原始內(nèi)涵究竟是什么呢?這是本文所要探討的主要問題。

      一、“上”“帝”字疏

      “上帝”由“上”和“帝”二字組成?!吧稀弊种x,《詞源》列舉了十二項。其中,前四項分別是:“高處”“上等”“在先”和“指天”?!案咛帯敝缚臻g,“上”指空間之上。這也是我們最為熟知的意思。天高高在上,故,“上”可以“指天”。“在先”指時間,“上”即時間之先、前。

      《漢語大字典》列舉了上字的42種解釋,其中包括“高處”“指天”“高位”“君主”等。在其第13條中,該書將其解釋為“時間、次序在前的,王引之《經(jīng)義述聞·毛詩上》:‘古者上與前同義’?!盵6]6故,從辭書來看,“上”字有時間上的在先、之前的意思。這應(yīng)該是“上”字的重要內(nèi)涵之一。

      《詩經(jīng)》曰:“文王在上,于昭于天,周雖舊邦,其命維新。”(《詩經(jīng)·大雅·文王之什·文王》)周文王在“上”,多數(shù)人如朱熹等皆理解為“在天”[7]119上。《毛詩正義》傳曰:“在上,在民上也?!盵8]1120在民之上有尊貴之義。筆者以為,如果將其理解為在先,似乎更合理:“早先的文王,天顯其德?!?/p>

      同樣,《尚書》中的“上”字也可以被解釋為先于。如,《尚書》曰:“父義和!丕顯文武,克慎明德,昭升于上,敷聞在下,惟時上帝集厥命于文王?!?《尚書·文侯之命》)昭產(chǎn)生于之前(“于上”),并且能夠流傳身后(“在下”)?!渡袝吩疲骸罢律先?,受終于文祖。在璇璣玉衡,以齊七政。肆類于上帝,禋于六宗,望于山川,遍于群神。輯五瑞,既月乃日,覲四岳群牧,班瑞于群后。”(《尚書·舜典》)“正月上日”,孔安國疏為“朔日”[9]54,即,正月的第一天?!吧稀憋@然指時間的在先、在前之義。事實上,《尚書》中的部分章節(jié)分為上、下,如《太甲上》《太甲下》等,明顯體現(xiàn)了上字的時間性:在先的部分稱之為“上”、隨后的部分稱之為“下”。

      《左傳》曰:“昔丐之祖,自虞以上為陶唐氏,在夏為御龍氏,在商為豕韋氏,在周為唐杜氏,晉主夏盟為范氏,其是之謂乎!”(《左傳·襄公二十四年》)虞即舜,陶唐氏即堯。“自虞以上為陶唐氏”的意思是:在舜之前為堯?!蹲髠鳌吩唬骸皾鷽芏?。秦人毒涇上流,師人多死?!?《左傳·襄公十四年》)上流即上游。上游即較早流出的水流。上游之詞今日依然沿用。《孟子》曰:“蓋上世嘗有不葬其親者,其親死則舉而委之于壑?!?《孟子·滕文公上》)“上世”即前世、先前的年代。

      《老子》曰:“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貴言?!?《老子》十七章)太上,河上公解釋曰:“上,謂太古無名之君?!碧霞醋钤绲?、早期的。《莊子》曰:“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莊子·逍遙游》)上古也指早期、在先。“彭祖得之,上及有虞,下及五伯;傅說得之,以相武,奄有天下,乘東維、騎箕尾而比于列星。”(《莊子·大宗師》)上及有虞,有虞即舜。

      從上述文獻來看,在先、之前應(yīng)該是“上”字的重要內(nèi)涵之一。實際上,這一原始含義至今依然保留在今日的漢語用法中,如上卷、上游等。

      何謂“帝”?南宋鄭樵認為,帝是象形字:“帝,象華蔕之形”[10]8。后吳大澄進一步指出:“蔕落而成果,即草木之所由生,枝葉之所有發(fā),生物之始”、“其為‘帝’字無疑如花之有蒂,果之所自出也”[11]63。帝解作植物生長之原,接近生育之義。故,鄭玄在解讀帝字時道:“因其生育之功謂之帝?!盵12]892侯外廬也認同卜辭中“帝”字的所顯示的生殖不絕的內(nèi)涵[13]27。故,帝字有生育、生命之初之義。

      由此早期含義,帝字引申出若干詞義。陳夢家總結(jié)了卜辭的帝字的三種用法,即,一為上帝或帝,是名詞;二為禘祭之禘,是動詞;三為廟號的區(qū)別號,如帝甲、文武帝,是名詞[14]562。禘祭和帝號是一體的,前者是對待帝的態(tài)度或方式,后者是祭祀的受者。故,北宋程伊川曰:“天子曰禘,諸侯曰祫,其理皆是合祭之義。禘從帝,禘其祖之所自出之帝,以所出之帝為東向之尊,其余合食于其前,是為禘也?!盵15]167尊所出之祖便是禘祭。所禘祭的對象便是帝。禘、帝一致。徐中玉解釋曰:“象架木或束木燔以祭天之形,為禘之初文,后由祭天引申為天帝之帝及商王稱號?!盵16]7禘祭的對象便是帝。帝享受禘祭。

      從文化人類學(xué)的角度來說,祭祀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為了“討好”[17]102對方。因此,接受祭祀的對象一定是具備某種能力或本領(lǐng)、因此值得討好者。能夠具備這種能力的人,即,接受祭祀者便被稱為主宰者。故,《說文解字》曰:“帝,諦也,王天下之號也?!盵18]7帝即主宰天下者。陳夢家也認為:“卜辭中的帝有很大的權(quán)威,是管理自然與下國的主宰?!盵14]562帝通常被理解為主宰。

      主宰天下事物之帝,通常分為兩類,一是“天神”[14]562或“天帝”,即天,二是“殷先王稱號”[16]7,如帝甲、帝丁、文武帝等。王國維認為,在卜辭中,有一種通稱,如“帝某”“祖某”“父某”等的稱號。其中的,“帝某”,王國維說,這是“諸帝的通稱”,如卜辭中的“己卯卜,貞,帝甲□□,其眾祖丁”中的帝甲便是沃甲[19]109。據(jù)此解釋,天神和先王便是人世的主宰。假如我們承認天神、相信天神,天神似乎可以成為一種主宰、成為帝??墒牵韧踉缫呀?jīng)去世,它們?nèi)绾文軌虺蔀橹髟啄??這似乎與常識不符合。

      先王能否成為主宰?答案是肯定的。因為古代中國人的主宰的內(nèi)涵與今日的內(nèi)涵不一致。古漢語的主,《說文》曰:“主,燈中火主也?!盵18]105主即燈芯,燈火之原也。燈火之本原便是主。故,主即事物存在之原、起點、開端。或者說,一個事物的主指事物的本原、開端,如同燈火之源。故,《黃帝內(nèi)經(jīng)》曰:“心主脈?!?《素問·宣明五氣》)脈搏源自心臟,或曰,心臟乃是生存之本、生命力之原。故,“心其統(tǒng)也,生生之主也”[20]1562。心是生存之主。主即本原。先王、先帝,毫無疑問是后世之祖,是當之無愧的主。陳夢家說:“卜辭令風令雨的主宰十分之九以上是帝,但亦有少數(shù)的例外,如‘羽甲戌河其令雨——羽甲戌河不令雨’(《乙·3121》),河是殷上甲以前的高祖?!盵14]563

      故,《詩經(jīng)》曰:“有娀方將。帝立子生商?!?《詩·商頌·長發(fā)》)毛傳曰:“有娀契母也。將大也。契生商也?!盵8]1709鄭箋云:“帝黑帝也。禹敷下土之時,有娀氏之國,亦始廣大。有女簡狄吞釔卵而生契,堯封之于商。后湯王因以為天下號。故云‘帝立子生商’?!盵8]1709帝即黑帝,被稱為商人的先祖。帝即先祖。《詩經(jīng)》曰:“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載震載夙,載生載育,時維后稷?!?《詩·大雅·生民之什·生民》)毛亨曰:“履,踐也。帝,高辛氏之帝也。武,跡。敏,疾也。從于帝而見于天,將事齊敏也。歆,饗。介,大也。攸止,福祿所止也。震,動。夙,早。育,長也。后稷播百谷以利民?!盵8]1240帝即高辛氏之帝。他和姜嫄共為后稷之祖。故,他被稱為帝。《詩經(jīng)》更是明言:“帝謂文王,無然畔援,無然歆羨,誕先登于岸?!?《詩·大雅·文王之什·皇矣》)文王即帝。文王是先王,故可以被稱為帝。

      帝指先祖、先王。因為它們是后世之祖,故而為主。

      二、早期文獻:“上帝”不同于“天”

      “上”字有在先、之前的含義,“帝”字既有本原之義,亦有主宰之功。數(shù)義合并,上帝便可以被解讀為能夠主宰人事的先王或先祖。這或許是上帝一詞的本義。

      儒家經(jīng)典《詩經(jīng)》和《尚書》中多次出現(xiàn)“上帝”一詞。在學(xué)術(shù)思想史上,人們通常將(非基督教的)上帝理解為天。這種解釋可能最早起源于孔安國:“爾萬方有眾,明聽予一人誥。天子自稱曰予一人,古今同義。惟皇上帝,降衷于下民?;?,大。上帝,天也。衷,善也?!盵9]199這種解釋是否正確呢?或者說,古代經(jīng)典中的“上帝”究竟指天神,還是指先帝呢?

      從文本來看,這種理解顯然存在著一個費解的地方:天和上帝如何同時出現(xiàn)于某些文本?比如,“昊天上帝,則不我遺。胡不相畏?先祖于摧?!?《詩經(jīng)·大雅·蕩之什·云漢》)我們都知道,古代文獻的書寫既復(fù)雜,又昂貴,如果昊天與上帝同指一事一物,何必重復(fù)?唯一的解釋便是:上帝不同于昊天。這段話表達了詩人的哀傷:蒼天和祖先,怎能夠忍心看著我們?nèi)淌芨珊抵嗄??難道要盡殺我民嗎?最后,詩人嘆曰:先祖幫幫忙吧!很顯然,此處的上帝可以被理解為先祖或先帝。上帝即先祖或先王。《詩經(jīng)》曰:“群公先正,則不我聞。昊天上帝,寧俾我遯?!?《大雅·蕩之什·云漢》)蒼天(昊天)和先祖(上帝)如何讓我慚愧于天下?

      同樣,皇天上帝的區(qū)別也保留在《尚書》中:“嗚呼!皇天上帝,改厥元子茲大國殷之命。惟王受命,無疆惟休,亦無疆惟恤。嗚呼!曷其奈何弗敬!天既遐終大邦殷之命。茲殷多先哲王在天,越厥后王后民,茲服厥命;厥終智藏瘝在?!?《尚書·召誥》)皇天與上帝是不同的。事實上,天與帝乃至上帝的所指顯然是不同的。如,《尚書·洪范》曰:“我聞在昔,鯀陻洪水,汩陳其五行,帝乃震怒,不畀洪范九疇,彝倫攸斁,鯀則殛死,禹乃嗣興,天乃錫禹洪范九疇,彝倫攸敘?!边@里的帝似乎能夠命令天頒布洪范九疇。

      對上帝與皇天的分別同樣保存于其它文獻中?!赌印吩唬骸肮饰粢踩ネ?,堯舜禹湯文武之兼愛之天下也,從而利之,移其百姓之意焉,率以敬上帝山川鬼神,天以為從其所愛而愛之,從其所利而利之,于是加其賞焉,使之處上位,立為天子以法也,名之曰圣人,以此知賞善之證?!裉煜轮烤佑麨榱x者,則不可不順天之意矣?!?《墨子·天志下》)圣王愛天下人、利益眾生、敬祀上帝山川鬼神等,對此,天予以嘉賞。很顯然,上帝不同于天。故,有學(xué)者指出:“墨子所說的‘上帝’,應(yīng)該為遠古的帝王( 先王、先帝) ?!盵21]上帝不是指天,而是指先帝。在孟子眼里,所謂天,即“莫之為而為者”(《孟子·萬章上》),事物、事情自然而然、不待人為的狀態(tài)便是天。天即自然、天然。孟子幾乎不談?wù)撔蜗笾n天。但是,孟子卻曰:“西子蒙不潔,則人皆掩鼻而過之。雖有惡人,齋戒沐浴,則可以祀上帝?!?《孟子·離婁下》)孟子幾乎不說祭祀天,但是他卻聲稱祭祀上帝。很顯然,在孟子眼里,蒼天與上帝是不同的。

      事實上,皇天和上帝的區(qū)別也一直保留在《禮記》中:“是月也,日窮于次,月窮于紀,星回于天。數(shù)將幾終,歲且更始。專而農(nóng)民,毋有所使。天子乃與公、卿、大夫,共飭國典,論時令,以待來歲之宜。乃命太史次諸侯之列,賦之犧牲,以共皇天、上帝、社稷之饗。乃命同姓之邦,共寢廟之芻豢。命宰歷卿大夫至于庶民土田之數(shù),而賦犧牲,以共山林名川之祀。凡在天下九州島之民者,無不咸獻其力,以共皇天、上帝、社稷、寢廟、山林、名川之祀?!?《禮記·月令》)皇天、上帝、社稷、山林、名川的并列出現(xiàn)表明:皇天與上帝實為二者。故,祭天與祭上帝明顯不同:“月也,以立春。先立春三日,大史謁之天子曰:某日立春,盛德在木。天子乃齋。立春之日,天子親帥三公、九卿、諸侯、大夫以迎春于東郊。還反,賞公卿、諸侯、大夫于朝。命相布德和令,行慶施惠,下及兆民。慶賜遂行,毋有不當。乃命大史守典奉法,司天日月星辰之行,宿離不貸,毋失經(jīng)紀,以初為常。是月也,天子乃以元日祈谷于上帝。乃擇元辰,天子親載耒耜,措之參保介之御間,帥三公、九卿、諸侯、大夫,躬耕帝藉。天子三推,三公五推,卿諸侯九推。反,執(zhí)爵于大寢,三公、九卿、諸侯、大夫皆御,命曰:勞酒。”(《禮記·月令》)天子于立春之日祭天于東郊,天子于元日祭祀上帝,祈求谷物豐收。二者不僅日期不同,而且,方式不一。

      《毛詩正義》曰:“周公祭禮,始褅嚳而郊稷,祖文而宗武。若文王已具其禮,當使誰配之?以此知文王之時,未具祭天之禮。而分皇天上帝為二者,亦以槱文可盡兼天神,廣言之耳,未必文王已祭天皇大帝也。此箋異于傳。”[8]1170不僅皇天與上帝為二,而且,周公之時未有祭天之禮。陳夢家依據(jù)金文材料:“維皇上帝百神,保余小子……我維司配皇天,王對作宗周寶鐘”,得出結(jié)論曰:“皇上帝與皇天是二?!盵14]579上帝不同于皇天。故,郭沫若在《先秦天道觀之進展》中認為,“天” 字雖然在殷商時代早已有之,“但卜辭至上神為帝,或上帝,卻絕不稱之為天 ”[22]321。至少在先秦時期,上帝不等于天。

      其實,即便是在秦漢部分時期,上帝與天也不等同?!妒酚洝吩唬骸扒匦髅墚囉谖寄?,祭青帝。其后十四年,秦繆公立,病臥五日不寤;寤,乃言夢見上帝,上帝命繆公平晉亂?!盵23]206夢見上帝顯然不能解釋為夢見天,因為很少見這種說法。《漢書》曰:“六月,漢王還櫟陽。壬午,立太子,赦罪人。令諸侯子在關(guān)中者皆集櫟陽為衛(wèi)。引水灌廢丘,廢丘降,章邯自殺。雍地定,八十余縣,置河上、渭南、中地、隴西、上郡。令祠官祀天地、四方、上帝、山川,以時祠之。興關(guān)中卒乘邊塞。關(guān)中大饑,米斛萬錢,人相食。令民就食蜀、漢?!盵24]38漢王分別祭祀天地、四方、上帝和山川。很顯然,天地與上帝是不一樣的。

      故,清代學(xué)者金榜指出“《大宗伯》‘以禋祀祀昊天、上帝’,《司服》‘祀昊天、上帝則服大裘而冕,祀五帝亦如之’,《典瑞》‘四圭有邸以祀天旅上帝’,明昊天與上帝殊?!盵25]1309即,“帝與天所指的范圍是不同的”[26]。天不同于帝以及上帝。從先秦至西漢早期,上帝不同于天。

      三、上帝與先帝

      有學(xué)者也曾通過比較,指出了《詩經(jīng)》中的天與帝的不同,包括“使用范圍、場合、感情色彩,又不能不承認其間存在著差異”[27]。作者認為,帝能夠下地行走,且能夠像人一樣留有足跡,天則無此能耐;上帝具有“不寧”(不安)等心理活動,天則無此現(xiàn)象;上帝能夠說話,天未能言語等等。從這些區(qū)別來看,上帝(帝)和天顯然不可同日而語。與天相比,上帝更富有人格形象,或者說,上帝更接近人。

      那么,上帝指誰呢?《詩經(jīng)》曰:“皇矣上帝,臨下有赫。監(jiān)觀四方,求民之莫?!?《詩經(jīng)·大雅·文王之什·皇矣》)通常情況下,鄭玄都將“上帝”解釋為天神,但是此處的“上帝”,鄭玄卻箋云:“臨,視也。大矣!天之視天下,赫然甚明。以殷紂之暴亂,乃監(jiān)察天下之眾國,求民之定,謂所歸就也?!盵8]1195上帝等同于王。上帝即先王。《詩經(jīng)》曰:“上帝板板,下民卒癉。出話不然,為猶不遠?!?《詩經(jīng)·大雅·生民之什·板》)此處的“上帝”,毛傳曰:“以稱王者也?!盵8]1344上帝即王者?!笆幨幧系郏旅裰?。”(《詩經(jīng)·大雅·蕩之什·蕩》)毛傳曰:“上帝以托君王也?!鄙系奂赐跽?、先帝?!吧系叟R汝,無貳爾心”(《詩經(jīng)·大雅·文王之什·大明》)先帝親自關(guān)注你。

      《詩經(jīng)》曰:“有菀者柳,不尚息焉。上帝甚蹈,無自昵焉。”(《詩經(jīng)·小雅·魚藻之什·菀柳》)鄭箋云:“蹈讀曰悼。上帝乎者,訴之也。今幽王暴虐,不可以朝事,甚使我心中悼病,是以不從而近之。釋己所以不朝之意。”[8]1065-1066上帝即君王,并且讓人很生氣。故,“王肅、孫毓述毛,皆以上帝為斥王矣”[8]1066。上帝指早先的王。

      早先之王也是先祖。《詩經(jīng)·魯頌·閟宮》云:“赫赫姜嫄,其德不回,上帝是依?!鄙系垡揽拷獘惗箴ⅰ_@里似乎可以理解為天神。其實不然。生育是中國傳統(tǒng)生活中的大事。其重要目的之一便是傳宗接代。傳宗接代之事,與其說是天事,毋寧說是與先祖、先王相關(guān)之事。這也是帝字的內(nèi)涵之一。故,帝即先祖。上帝即最初之祖、王。上帝依靠姜嫄生后稷,應(yīng)該被理解為:先祖(先王)依靠姜嫄生后稷。

      后來的墨家引述《尚書·說命中》:“‘夫建國設(shè)都,乃作后王君公,否用泰也,輕大夫師長,否用佚也,維辯使治天均’”,并解釋道:“則此語古者上帝鬼神之建設(shè)國都,立正長也,非高其爵,厚其祿,富貴佚而錯之也,將以為萬民興利除害,富貴貧寡,安危治亂也?!?《墨子·尚同中》)墨子以為“上帝鬼神”“建設(shè)國都”?!肮砩瘛奔此廊サ南热恕K鼈儺斎挥薪ㄔO(shè)國都的需求、愿望和能力。那么,上帝為什么也要建設(shè)國都呢?假如上帝指天,天何必如此要求。但是,如果將上帝解釋為先祖、先王,這便順理成章了。

      《晏子春秋》中提到了上帝:“寡人之病病矣,使史固與祝佗巡山川宗廟,犧牲珪璧,莫不備具,數(shù)其常多先君桓公,桓公一則寡人再。病不已,滋甚,予欲殺二子者以說于上帝,其可乎?”(《晏子春秋·內(nèi)篇諫上第一》)景公派史固與祝佗在宗廟祭祀上帝。而宗廟,《中庸》:“郊社之禮,所以事上帝也;宗廟之禮,所以祀乎其先也?!?《中庸》)宗廟只能夠祭祀先祖。故,《晏子春秋》中的上帝與先祖無異。同理,《周易·豫》曰:“《象》曰:風行水上,‘渙’,先王以享于帝,立廟。”(《周易·渙·象》)這里的帝當為先帝,故為之立宗廟。

      故,《論衡》曰:“舜承堯太平,堯、舜襲德。功假荒服,堯尚有憂,舜安(能)(而)無事。故《經(jīng)》曰:‘上帝引逸’,謂虞舜也。舜承安繼治,任賢使能,恭己無為而天下治。故孔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而不與焉?!?《論衡·語增篇》)上帝即堯舜等先帝。“上帝謂(虞)舜(禹)也。”(《論衡·自然篇》)

      其實,我們?nèi)绻韵鹊蹃斫庾x《詩經(jīng)》《尚書》中的上帝,多數(shù)情形下也是可以說得通的。如,“上帝臨汝,無貳爾心?!?(《大雅·文王之什·大明》)我們可以解釋為:先帝將會親自看著你、關(guān)照你,你不要有任何的疑心。等等。

      四、漢代以后:上帝是天帝

      先帝既是主宰,又是先祖。假如天被視作先祖且能夠主宰人事時,天便具備了先帝的功能和屬性,上帝便和天等同起來。天因此可以被稱為上帝。上帝可以指稱天。天是上帝。

      這種解釋的基礎(chǔ)之一是天為始祖。盡管先秦文獻中出現(xiàn)過天生萬物包括人的思想,如“天生烝民,有物有則。民之秉彝,好是懿德?!?《詩經(jīng)·大雅·天蕩之什·烝民》)但是對于天與人的這種倫理性、血源性關(guān)聯(lián)解釋得并不明確。直到漢代,人們才真正將天與人聯(lián)系起來。漢儒董仲舒指出:“天地者,萬物之本、先祖之所出也,廣大無極,其德昭明,歷年眾多,永永無疆?!?《春秋繁露·觀德》)天地乃是人的本原。他甚至明確提出:“為生不能為人,為人者,天也,人之人本于天,天亦人之曾祖父也,此人之所以乃上類天也?!薄洞呵锓甭丁槿苏咛臁诽炷巳说脑娓?、先祖。故,董仲舒曰:“父者,子之天也,天者,父之天也,無天而生,未之有也。天者,萬物之祖,萬物非天不生”(《春秋繁露·順命》),父即是子的天。祖輩即天。天即祖輩。

      天是先祖。按照《禮記》的說法:“萬物本乎天,人本乎祖,此所以配上帝也。郊之祭也,大報本反始也?!?《禮記·郊特牲》)人祖即先帝享有上帝之祀,作為先祖的天也就有資格享受上帝之祀了。天便逐漸等同于上帝。

      真正明確提出“上帝即天”觀點的思想家為孔安國??装矅碛诙偈妗睦碚撋蟻碚f,孔安國應(yīng)該熟知董仲舒的天人學(xué)說,認可天為人類之先祖的思想。既然是先祖,同時也能夠主宰人世,這便是帝。故,天便是真正的先帝、上帝?!渡袝x·湯誥》曰:“‘嗟!爾萬方有眾,明聽予一人誥?!熳幼苑Q曰予一人,古今同義。惟皇上帝,降衷于下民?;?,大。上帝,天也。衷,善也?!盵9]199孔安國將“上帝”注為“天”。

      稍后的鄭玄也接受此類觀點。“上帝臨汝,無貳爾心”(《大雅·文王之什·大明》),鄭玄箋曰:“天護視汝,伐紂必克,無有疑心?!盵8]1142上帝即天。同時,受讖緯學(xué)說的影響,鄭玄則將天分為五種,帝也因此分為五帝,即,“皇天、北辰、耀魄寶、上帝、大微五帝,亦是大帝單號之事。”[28]454其中,上帝乃是其中之一。鄭司農(nóng)云:“昊天,天也。上帝,玄天也。昊天上帝,樂以《云門》。實柴,實牛柴上也。故書‘實柴’或為‘賓柴’。司中,三能三階也。司命,文昌宮星。風師,箕也。雨師,畢也?!盵28]451上帝即玄天。馬融亦云:“上帝,太一神,在紫微宮,天之最尊者。”[9]55上帝即最尊貴之天。

      上帝又被淳于登理解為“五精之帝。大微之庭,中有五帝座星”[12]1019。所謂五帝,即,“‘大微宮有五帝坐星,青帝曰靈威仰,赤帝曰赤熛怒,白帝曰白招拒,黑帝曰汁光紀,黃帝曰含摳紐?!俏宓叟c大帝六也。又五帝亦稱上帝,故《孝經(jīng)》曰:‘嚴父莫大于配天,則周公其人也。’下即云:‘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帝若非天,何得云嚴父配天也?”[12]893上帝即五帝即天。

      后來的儒家學(xué)者則不再細分,直接將上帝與天等同起來。王肅曰:“上帝,天也?!盵9]55孔穎達曰:“按賈、馬、蔡邕皆為迎春祭大皞及句芒,以上云‘其帝大皞,其神句芒’故也。今鄭獨以為蒼帝靈威仰者,以《春秋文耀鉤》云:‘蒼帝靈威仰。’《禮器》 云:‘饗帝于郊,而風雨寒暑時?!侨说郏文苁癸L雨寒暑得時?又《詩》及《尚書》云,上帝皆為天也?!吨芏Y?司服》云:‘王祀昊天上帝,則服大裘而冕, 祀五帝亦如之?!宓廴羰侨说?,何得與天帝同服?故以為靈威仰。”[12]537五帝非人帝,而是天帝。他明確定義曰:“上帝者,天之別名?!盵8]1357上帝即天的別號。李賢注《后漢書》亦曰:“天不言天而曰上帝,帝是天神之極,舉帝則天神斯盡,日月星辰從可知也。”[29]2165天便是上帝。

      宋明時期,理學(xué)家們也以為上帝與天為一:“郊祀配天,宗祀配上帝,天與上帝一也。在郊言天,以其冬至生物之始,故祭于圓丘,而配以祖,陶匏稿鞂,埽地而祭。宗祀言上帝,以季秋成物之時,故祭于明堂,而配以父,其禮必以宗廟之禮享之?!盵15]168上帝與天合而為一:“以形體言之謂之天,以主宰言之謂之帝,以功用言之謂之鬼神,以妙用言之謂之神,以性情言之謂之乾?!盵15]288既然上帝與天同一所指,天便可以取代上帝了。故,到了宋明時期,理學(xué)家們?nèi)缰祆洹⑼蹶柮鞯缺愫苌僬務(wù)撋系哿?。他們更關(guān)心天?;蛘哒f,上帝被天所取代。

      明清之際,一些傳教士重新考察了“上帝”的內(nèi)涵,并指出:“吾天主,乃古經(jīng)書所稱上帝也……歷觀古書,而知上帝與天主,特異以名也?!盵1]21至此,現(xiàn)代漢語的上帝等同于西方的God。從上述文獻考察來看,利瑪竇的觀點不無道理。相反,許多學(xué)者提出上帝與God的種種不適宜情形,比如認為“是朱熹的上帝,而非利氏的上帝,更符合先秦儒家古籍的思想”[30],或者以為是一種“形象變異”[31]。這才是對傳統(tǒng)文化的誤解。

      五、結(jié)論:上帝是先帝

      用上帝概念對應(yīng)于西方基督教的耶和華,足以表明上帝概念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體系中的地位,也就是說,中國古代的上帝能夠像耶和華一樣主導(dǎo)世界的一切。那么,對上帝內(nèi)涵的揭示,其實揭示了各自文化體系中的主導(dǎo)力量。在西方基督教系統(tǒng),主導(dǎo)者是耶和華。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主導(dǎo)者是上帝。那么這個上帝究竟是什么呢?上述分析告訴我們:古代的上帝指那些掌握人世命運的先帝、先祖。

      當人們將天視作人類的先祖時,天便成了上帝。上帝的內(nèi)涵獲得了補充。上帝是天。天是上帝。上帝不再單純指人。當基督教傳入中國時,傳教士們回顧了上帝的本來內(nèi)涵,將之對應(yīng)于西洋人的天主。God便成了上帝。上帝即God。上帝一詞再次獲得了新的內(nèi)涵。

      至此,上帝一詞至少具備三個內(nèi)涵,先帝、天和God。其中,先帝的內(nèi)涵無疑是最初的、同時也是最基本、最主要的內(nèi)涵。

      上帝是先帝。這一結(jié)論具有重要的哲學(xué)意義與文化解釋力。

      首先,上帝指先帝,而不是天帝。這表明:在中國文化的初期,起決定作用的概念或觀念是先祖,而不是天(帝)。后者可能產(chǎn)生于漢代甚至更晚。這一觀念史的考察,對于理解中國古代宗教觀念或意識形態(tài)等,將產(chǎn)生重大的影響。根據(jù)這一考察,我們甚至需要重新理解中國思想史或古代宗教觀念史。

      其次,先帝指先祖。這一命題揭示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性質(zhì)和特征。在文化人類學(xué)來看,先祖是人類的血緣先祖。血緣將遠古的先祖和今日的世人聯(lián)系起來,即,先祖與世人之間并沒有隔斷。這種聯(lián)系的基礎(chǔ)便是生物性的血緣。因此,先祖與世人之間存在著生物性關(guān)聯(lián)。這種生物性關(guān)聯(lián)也表明:先祖、上帝與世人之間的關(guān)系不是抽象的、精神的,而是現(xiàn)實的、實在的。因此,中國的上帝是真實的存在。中國的上帝與世人的關(guān)系是客觀而真實的。

      參考文獻:

      [1]朱維錚.利瑪竇中文著譯集[M].上海:復(fù)旦大學(xué)出版社,2001.

      [2]Inquirer.上帝:Part I, Is the Shang-ti of Chinese classics the same being as Jehovah of the Sacred Scripture? [J].Shanghai: Presbyterian Missionary Press, MDCCCLXXVII,1877.

      [3]James Legge. Chinese Classics, Vol. 1, Confucian Analects, the Great Learning, Doctrine of the Mean[M]. SMC Publishing Inc,1991.

      [4]商務(wù)印書館編輯部.詞源[M].北京:商務(wù)印書館,1999.

      [5]馮友蘭.中國哲學(xué)史[M].重慶:重慶出版集團,2009.

      [6]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字典(上)[M].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

      [7]宋元人.四書五經(jīng)·詩經(jīng)集傳[M].天津:天津市古籍書店,1988.

      [8]李學(xué)勤.十三經(jīng)注疏·毛詩正義[M].北京: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2000.

      [9]李學(xué)勤.十三經(jīng)注疏·尚書正義[M].北京: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1999年簡體版.

      [10]鄭樵.六書略[M].臺北:藝文印書館,1976年.

      [11]郭靜云.殷商的上帝信仰與“帝”字字形新解[J].南方文物,2010,(2).

      [12]李學(xué)勤.十三經(jīng)注疏·禮記正義[M].北京: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1999.

      [13]侯外廬.中國古代思想學(xué)說史[M].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

      [14]陳夢家.殷墟卜辭綜述[M].北京:中華書局,1988.

      [15]程顥,程頣 .二程集[M].北京:中華書局,2004.

      [16]徐中舒.甲骨文字典[M].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

      [17]James George Frazer.The Golden Bough: A Study in Magic and Religion[M]. Vol.4,Third Edition, Macmillan and Co., Limited, 1911.

      [18]許慎.說文解字[M].天津:天津市古籍書店,1991年影印版.

      [19]王國維.王國維集第四冊[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xué)出版社,2008.

      [20]黃宗羲.明儒學(xué)案[M].北京:中華書局,1985.

      [21]孫君恒,劉娣.墨子的祭禮論[J].《東岳論叢》,2012,(9).

      [22]郭沫若.郭沫若全集:歷史編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1982.

      [23]司馬遷.史記[M].長沙:岳麓書社,1988.

      [24]班固.漢書[M].北京:中華書局,1962.

      [25]孫詒讓.周禮正義[M].北京:中華書局,1987.

      [26]徐義華.商代的帝與一神教的起源[J].南方文物,2012,(2).

      [27]蔣立甫.《詩經(jīng)》中“天”、“帝”名義述考[J].蕪湖:安徽師范大學(xué)學(xué)報,1995,(4).

      [28]李學(xué)勤.十三經(jīng)注疏·周禮注疏[M].北京: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1999.

      [29]范曄.后漢書[M].李賢注.北京:中華書局,2005.

      [30]桑靖宇.朱熹哲學(xué)中的天與上帝——兼評利瑪竇的以耶解儒[J].武漢大學(xué)學(xué)報,2011,(2).

      [31]李滟波.從《圣經(jīng)》中的God到中國的“上帝”和“神”——兼論跨文化語境中的形象變異[J].外國文學(xué)研究,2002,(1).

      (責任編輯:王玨)

      中圖分類號:B2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3828(2016)01-0081-06

      作者簡介:沈順福(1967-),男,安徽安慶人,哲學(xué)博士,山東大學(xué)儒學(xué)高等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導(dǎo)師。

      基金項目: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比較視野下的儒家哲學(xué)基本問題研究”(項目編號15BZX052)階段成果之一。

      收稿日期:2015-10-27

      猜你喜歡
      先帝詩經(jīng)上帝
      不卑不亢,言辭傳情
      詩經(jīng)
      天津詩人(2019年4期)2019-11-27 05:12:16
      現(xiàn)代詩經(jīng)
      詩歌月刊(2019年7期)2019-08-29 01:46:46
      現(xiàn)代詩經(jīng)
      詩歌月刊(2019年8期)2019-08-22 08:45:00
      120秒的“上帝”
      出師表
      《出師表》節(jié)選
      出師表(節(jié)選)
      當上帝為你關(guān)上一扇門,請你為自己打開一扇窗
      當上帝給你關(guān)上一扇門,請你自己打開一扇窗
      二手房| 泸西县| 含山县| 原阳县| 乐东| 城市| 呼玛县| 南丹县| 松桃| 高邮市| 镇雄县| 右玉县| 鹤壁市| 盐津县| 仁寿县| 平安县| 商都县| 旌德县| 利津县| 永州市| 揭西县| 石屏县| 平原县| 昌乐县| 札达县| 纳雍县| 城固县| 曲水县| 阆中市| 蒲江县| 龙南县| 锦州市| 伊宁县| 东安县| 治多县| 田林县| 泰顺县| 清原| 莱州市| 武强县| 阳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