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琨
?
技能比賽項目化管理及其實踐創(chuàng)新
王琨
摘要:當前,技能比賽現已成為我國職業(yè)教育改革的一項重大設計與制度創(chuàng)新。泰山護理職業(yè)學院創(chuàng)新性地將現代項目管理理念引入到技能比賽的管理中,提出“技能比賽項目化管理”這一新模式,為職業(yè)教育技能比賽活動管理研究從理論和實踐上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時,該項目的實施擴大了學院的社會影響力,具有很強的推廣示范效應,對增強高職院校教育資源的配置效率,有效整合現有教育資源,迅速提高教育教學能力,加快教育教學改革步伐,發(fā)揮積極的作用。
關鍵詞:職業(yè)教育;技能比賽;項目化管理;內容;效果
建立職業(yè)技能競賽體系,形成“學校有比賽,層層有選拔,國家有大賽”的局面,是我國當前職業(yè)教育改革的一項重大設計與制度創(chuàng)新。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技能比賽已成為職業(yè)學校教育教學改革的突破口,有效促進了學校實踐教學水平的提高,緊密了學校與企業(yè)(醫(yī)院)的聯系,為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起到有效促進作用。然而,在技能比賽工作的實際組織管理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如強調個別選手培養(yǎng)而忽視了整體學生訓練、為實施技能比賽而影響了正常教學秩序、經費預算與使用失當,等等。項目管理,是在現代社會不確定性和多變性日益加劇的形勢下,隨著項目的大型化、復雜化、多變化和需求多樣化等特點而發(fā)展起來的管理模式,是一門綜合性的管理科學。[1-2]項目化管理的學說一經提出便得到廣泛推廣,并取得了顯著效果,受到國內外企事業(yè)單位及行政部門的一致歡迎,被稱為20世紀人類管理科學領域最杰出貢獻之一。[3]
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適應時代發(fā)展需要,突破傳統(tǒng)的管理思維定勢和管理模式,顯著提高技能比賽管理工作的科學性、系統(tǒng)性,提高管理效益,保證技能比賽管理工作有條不紊地開展,2015年,泰山護理職業(yè)學院憑借多年的技能比賽活動管理經驗,在對當今項目化管理理念、管理體系、管理流程和管理方法進行系統(tǒng)的梳理、提煉、歸納和整合后,創(chuàng)新性地將其引入到技能比賽的管理中來,提出了“技能比賽項目化管理”這一新的命題,并面向實踐進行了創(chuàng)造性的研究。
技能比賽項目化管理即把技能比賽管理工作的每一事項分解成若干個項目進行管理,按照項目管理的模式建立管理體系、配置項目資源、落實項目目標責任、建立項目考核機制,用項目管理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來運行學院技能比賽管理工作。
(一)指導思想
按照系統(tǒng)論“整體—分解—綜合”的步驟[4],將技能比賽作為一個完整的系統(tǒng),進行項目化的科學分解,相關負責人分別按要求完成各分解目標,同時,重視部分對整體的重要性,最終匯總成成果。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種校內校外資源,提高教學資源利用效率。協(xié)調各科室任務分配,化解項目矛盾與沖突,優(yōu)化工作流程。
(二)構建原則
以賽促教,以賽促學,賽學結合,學練一體,貫徹“以就業(yè)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以服務為宗旨”的職業(yè)教育辦學思想,突出“做中學、做中教”的職業(yè)教學特色,將學院技能比賽活動的組織與日常教學及學生活動相融通。同時,將國家級、省級以及院級技能比賽項目相銜接,形成體系。與學校教學目的相一致,通過技能比賽強化學生的技能操作,突出職業(yè)能力和綜合素質培養(yǎng),提高學生核心競爭力。加強臨床調研,聘請行業(yè)專家指導,及時將臨床上的新發(fā)展、新知識、新要求體現至技能比賽中,并將比賽相關課程納入教學計劃,加強學校課程與臨床應用契合度,以比賽推動學院教育教學改革,以教改為比賽提供更有力的支持,使技能比賽與教學改革間形成良性互動,以期獲得人才培養(yǎng)質量和比賽成績的雙豐收。
(三)實施體系
1.堅持以老帶新、滾動管理的模式。從高年級學生中選拔小老師,帶教低年級學生。讓低年級學生陪練高年級學生參加比賽,熟悉賽程,積累經驗,為后續(xù)比賽儲備人才。教師之間實行師帶徒、結對子學習。老教師帶領年輕教師熟悉大賽流程、技術要領、基本常識等大賽有關的知識。通過傳幫帶促進年輕專業(yè)教師快速成長。
2.建立賽后總結點評制度,各級各次比賽結束后,堅持對比賽暴露的薄弱問題、對比賽中選手存在的共性問題進行點評,對技能操作領域新進展進行研討,使教師通過比賽,規(guī)范了技能操作要求,提高了教學能力,真正達到“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以賽促練、以賽促改”的目的,使大賽成為推動學校教學質量、提高學生技能水平的重要手段和措施。
3.對學院科室部門加強各類技能比賽活動共性知識、技能與方法的培訓。明確授權與責任,按宏觀、中觀和微觀不同層面優(yōu)化配置校內校外教學資源,推行技能比賽活動項目化管理模式,構建扁平化、柔性化的動態(tài)技能比賽組織結構體系。[5]通過項目化管理的技術方法,提高組織、指揮、控制和協(xié)調的科學性,化解技能比賽項目實施過程中出現的矛盾和沖突,協(xié)調利益相關者之間的關系,確保技能比賽項目順利實施。
(四)考核評價
針對技能比賽項目化管理,優(yōu)化資源配置的程度,制定切實可行的考核考評制度。[6]學院專門出臺了《技能比賽項目化管理辦法》,按照技能比賽工作的難易程度分別制定考核指標,對技能比賽的指導教師、相關支持人員以及參賽選手分別給予相應比例的獎勵,例如,教師年終考評加分及年終獎金、獲獎選手獎勵(包括獎學金評定、評優(yōu)評先、在安排實習或介紹工作方面給予選手優(yōu)先照顧等),充分調動師生積極性。
實踐表明,實施技能比賽項目化管理,促進了技能比賽活動在具體實施過程中的規(guī)范化、流程化、科學化,明顯提高了技能比賽管理工作的有效性與針對性,推動了技能比賽活動在立項、評審、考核和評價等方面形成良好的制度,確保比賽順利開展,使技能比賽成為促進教學改革的重要抓手和職業(yè)教育制度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近年來,在技能比賽項目化管理下,學生在各級各類比賽中取得豐碩成果,多次獲得國家級、省級技能比賽一等獎及二等獎。
將技能比賽管理工作項目化,充分調動了各部門的積極性,全面激發(fā)了教學活力,高效利用校內實訓資源,撬動學校內涵建設。依據技能比賽建立項目,有利于教師更有針對性的更新教育理念,不斷提升自身技能水平和綜合素質,促進教師的教學能力與教學水平的提升,強化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在2015年春季高考中,泰山護理職業(yè)學院考生技能操作項目的平均分達到了213.6分(滿分230分)的高分,在全省同類院校中遙遙領先,真正達到了以賽促教的目的。
綜上,將項目化管理的理念有效運用到高職院校職業(yè)技能比賽管理工作中,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教學資源,優(yōu)化項目資源配置,有效降低了直接的投入成本,提高了投入與產出比。同時,協(xié)調了項目矛盾與沖突,解決比賽管理問題,切實提高技能比賽活動質量,促進學生能力素質提高。廣大師生均從中受益很大,對加快推進富民強市建設具有積極意義,取得顯著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哈羅德·科茲納.項目管理:計劃、進度和控制的系統(tǒng)方法(第10版)[M].楊愛華,王麗珍,石一辰,等譯.北京: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14.
[2]曹祖明.軍事活動呼喚項目化管理——《軍事活動項目化管理論》評介[J].西安政治學院學報,2008(2):125.
[3]康路晨,胡立鵬.項目管理工具箱[M].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2014.
[4]閔小勇.高職院校團學活動項目化管理探討[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5(17):142-143.
[5]李亞松.高校團學活動項目化管理策略研究[J].法治與社會,2015(9):217-218.
[6]張東志.基于項目化管理的高職院校職業(yè)技能競賽體系構建[J].現代商業(yè),2012(33):147.
[責任編輯李漪]
中圖分類號:G7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7747(2016)05-0024-02
作者簡介:王琨,女,泰山護理職業(yè)學院教務處副處長,講師,醫(yī)學碩士,主要研究方向為職業(yè)教育。